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政治教案 >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 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精选4篇)

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精选4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18

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篇1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

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

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正错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诚实守信”德目中的有关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的。

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常见的现象。有的同学在好朋友犯了错误后,不是及时帮助他改正错误,而是替他隐瞒,认为这样才是够朋友,才对得起同学;有的怕说出来伤了同学间的和气或招来麻烦,不敢说;当然也有些同学看到别人犯了错误敢于揭发,但由于方法简单或缺乏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的诚意而影响了同学间的团结。对于四年级学生,真正做到当别人犯了错误,既不替他隐瞒,又能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对方认识和改正错误很不容易。

本课侧重从诚实的角度,使学生认识不应帮助别人隐瞒错误。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是对他人的爱护,替他人隐瞒错误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利于他人的进步,使他不明是非,甚至错上加错。

本课难点是:学生对怎样做到既不隐瞒他人的错误,又能以对方容易接受的方法指出和帮助他改正错误很难把握。

教法建议

1.本课为讨论性课文,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应注意不要就事论事,要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得出本课所讲观点。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2.本课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教学中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上课前教师可以做一些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教学中要防止绝对化或片面性,从诚实的角度和帮助同学角度讲,不应该隐瞒同学的错误,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与人为善,要以有利于对方进步为出发点。不应简单地把不隐瞒别人的错误理解为,发现别人的错误只有赶快告诉老师才是对的。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课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

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

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正错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  新课。

1.借助幻灯、录像、录音,讲述课文1-5小节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范东的错误以及作为好朋友的陈铭所遇到的难题。

2.组织学生讨论,认识范东的错误。

(1)讨论:听了这件事后,你认为范东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范东为了获取好成绩而弄虚作假,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3.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提出问题。

(1)讨论:陈铭为难什么?

(2)情感体验:当你的好朋友犯了错误时,你们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

(3)提出问题:的确,我们每个人都特别珍惜与好朋友之间的友情。但是当看到好朋友犯了错误时,我们也会像陈铭一样为难。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对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全班读。

二、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明白道理。

1.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学习课文第6-9小节的内容。在学习的基础上讨论:陈铭和施真的说法,你赞成哪一个?为什么?

2.大组交流,学生围绕上面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明白,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替他人隐瞒错误是不负责任、不利于他人进步的行为,会使好朋友错上加错。

3.分析陈铭的心理,进一步明白道理。

(1)陈铭说第一句话时,心里有什么想法?

(2)他在说第二句话时,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3)他的这些想法对好朋友真的有帮助吗?

(4)为什么他后来又觉得施真说的有道理了呢?这时,他心里想些什么?

4.教师小结: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我们明白了当好朋友犯错误时,我们都不应该替他隐瞒。因为这样才能帮助好朋友进步,再说不隐瞒他人的错误也是诚实的表现。(读一读:纸里包不住火,错误是隐瞒不了的。)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指导方法。

1.过渡:陈铭已经同意施真的看法,为什么还拿不定主意呢?怎样才能做到既不帮好朋友隐瞒错误,又不影响朋友之间的友情,陈铭和施真该怎么办呢?同学们为他们出出主意。

(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学生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举例自己处理这件事的好方法,只要正确、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应注意引导学生采取朋友容易接受的方法,帮好朋友进步。)

2.教师小结:我们如果真心诚意,诚恳地向好朋友指出缺点,我想好朋友会理解,也会加深友谊。

四、辨析导行,总结全课。

1.辨析导行,完成书后“议一议”三道题。通过辨析导行,巩固认知。

2.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我们帮助陈铭解决了难题,也使自己懂得了如何与好朋友相处。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做得更好。

板书设计

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篇2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

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

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正错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诚实守信”德目中的有关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的。

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常见的现象。有的同学在好朋友犯了错误后,不是及时帮助他改正错误,而是替他隐瞒,认为这样才是够朋友,才对得起同学;有的怕说出来伤了同学间的和气或招来麻烦,不敢说;当然也有些同学看到别人犯了错误敢于揭发,但由于方法简单或缺乏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的诚意而影响了同学间的团结。对于四年级学生,真正做到当别人犯了错误,既不替他隐瞒,又能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对方认识和改正错误很不容易。

本课侧重从诚实的角度,使学生认识不应帮助别人隐瞒错误。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是对他人的爱护,替他人隐瞒错误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利于他人的进步,使他不明是非,甚至错上加错。

本课难点是:学生对怎样做到既不隐瞒他人的错误,又能以对方容易接受的方法指出和帮助他改正错误很难把握。

教法建议

1.本课为讨论性课文,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应注意不要就事论事,要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得出本课所讲观点。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2.本课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教学中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上课前教师可以做一些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教学中要防止绝对化或片面性,从诚实的角度和帮助同学角度讲,不应该隐瞒同学的错误,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与人为善,要以有利于对方进步为出发点。不应简单地把不隐瞒别人的错误理解为,发现别人的错误只有赶快告诉老师才是对的。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课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

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

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正错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  新课。

1.借助幻灯、录像、录音,讲述课文1-5小节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范东的错误以及作为好朋友的陈铭所遇到的难题。

2.组织学生讨论,认识范东的错误。

(1)讨论:听了这件事后,你认为范东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范东为了获取好成绩而弄虚作假,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3.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提出问题。

(1)讨论:陈铭为难什么?

(2)情感体验:当你的好朋友犯了错误时,你们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

(3)提出问题:的确,我们每个人都特别珍惜与好朋友之间的友情。但是当看到好朋友犯了错误时,我们也会像陈铭一样为难。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对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全班读。

二、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明白道理。

1.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学习课文第6-9小节的内容。在学习的基础上讨论:陈铭和施真的说法,你赞成哪一个?为什么?

2.大组交流,学生围绕上面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明白,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替他人隐瞒错误是不负责任、不利于他人进步的行为,会使好朋友错上加错。

3.分析陈铭的心理,进一步明白道理。

(1)陈铭说第一句话时,心里有什么想法?

(2)他在说第二句话时,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3)他的这些想法对好朋友真的有帮助吗?

(4)为什么他后来又觉得施真说的有道理了呢?这时,他心里想些什么?

4.教师小结: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我们明白了当好朋友犯错误时,我们都不应该替他隐瞒。因为这样才能帮助好朋友进步,再说不隐瞒他人的错误也是诚实的表现。(读一读:纸里包不住火,错误是隐瞒不了的。)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指导方法。

1.过渡:陈铭已经同意施真的看法,为什么还拿不定主意呢?怎样才能做到既不帮好朋友隐瞒错误,又不影响朋友之间的友情,陈铭和施真该怎么办呢?同学们为他们出出主意。

(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学生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举例自己处理这件事的好方法,只要正确、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应注意引导学生采取朋友容易接受的方法,帮好朋友进步。)

2.教师小结:我们如果真心诚意,诚恳地向好朋友指出缺点,我想好朋友会理解,也会加深友谊。

四、辨析导行,总结全课。

1.辨析导行,完成书后“议一议”三道题。通过辨析导行,巩固认知。

2.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我们帮助陈铭解决了难题,也使自己懂得了如何与好朋友相处。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做得更好。

板书设计

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篇3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

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

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正错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诚实守信”德目中的有关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的。

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常见的现象。有的同学在好朋友犯了错误后,不是及时帮助他改正错误,而是替他隐瞒,认为这样才是够朋友,才对得起同学;有的怕说出来伤了同学间的和气或招来麻烦,不敢说;当然也有些同学看到别人犯了错误敢于揭发,但由于方法简单或缺乏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的诚意而影响了同学间的团结。对于四年级学生,真正做到当别人犯了错误,既不替他隐瞒,又能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对方认识和改正错误很不容易。

本课侧重从诚实的角度,使学生认识不应帮助别人隐瞒错误。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是对他人的爱护,替他人隐瞒错误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利于他人的进步,使他不明是非,甚至错上加错。

本课难点是:学生对怎样做到既不隐瞒他人的错误,又能以对方容易接受的方法指出和帮助他改正错误很难把握。

教法建议

1.本课为讨论性课文,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应注意不要就事论事,要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得出本课所讲观点。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2.本课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教学中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上课前教师可以做一些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教学中要防止绝对化或片面性,从诚实的角度和帮助同学角度讲,不应该隐瞒同学的错误,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与人为善,要以有利于对方进步为出发点。不应简单地把不隐瞒别人的错误理解为,发现别人的错误只有赶快告诉老师才是对的。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课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

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

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正错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  新课。

1.借助幻灯、录像、录音,讲述课文1-5小节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范东的错误以及作为好朋友的陈铭所遇到的难题。

2.组织学生讨论,认识范东的错误。

(1)讨论:听了这件事后,你认为范东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范东为了获取好成绩而弄虚作假,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3.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提出问题。

(1)讨论:陈铭为难什么?

(2)情感体验:当你的好朋友犯了错误时,你们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

(3)提出问题:的确,我们每个人都特别珍惜与好朋友之间的友情。但是当看到好朋友犯了错误时,我们也会像陈铭一样为难。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对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全班读。

二、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明白道理。

1.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学习课文第6-9小节的内容。在学习的基础上讨论:陈铭和施真的说法,你赞成哪一个?为什么?

2.大组交流,学生围绕上面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明白,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替他人隐瞒错误是不负责任、不利于他人进步的行为,会使好朋友错上加错。

3.分析陈铭的心理,进一步明白道理。

(1)陈铭说第一句话时,心里有什么想法?

(2)他在说第二句话时,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3)他的这些想法对好朋友真的有帮助吗?

(4)为什么他后来又觉得施真说的有道理了呢?这时,他心里想些什么?

4.教师小结: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我们明白了当好朋友犯错误时,我们都不应该替他隐瞒。因为这样才能帮助好朋友进步,再说不隐瞒他人的错误也是诚实的表现。(读一读:纸里包不住火,错误是隐瞒不了的。)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指导方法。

1.过渡:陈铭已经同意施真的看法,为什么还拿不定主意呢?怎样才能做到既不帮好朋友隐瞒错误,又不影响朋友之间的友情,陈铭和施真该怎么办呢?同学们为他们出出主意。

(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学生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举例自己处理这件事的好方法,只要正确、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应注意引导学生采取朋友容易接受的方法,帮好朋友进步。)

2.教师小结:我们如果真心诚意,诚恳地向好朋友指出缺点,我想好朋友会理解,也会加深友谊。

四、辨析导行,总结全课。

1.辨析导行,完成书后“议一议”三道题。通过辨析导行,巩固认知。

2.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我们帮助陈铭解决了难题,也使自己懂得了如何与好朋友相处。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做得更好。

板书设计 

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篇4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

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

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正错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诚实守信”德目中的有关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的。

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常见的现象。有的同学在好朋友犯了错误后,不是及时帮助他改正错误,而是替他隐瞒,认为这样才是够朋友,才对得起同学;有的怕说出来伤了同学间的和气或招来麻烦,不敢说;当然也有些同学看到别人犯了错误敢于揭发,但由于方法简单或缺乏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的诚意而影响了同学间的团结。对于四年级学生,真正做到当别人犯了错误,既不替他隐瞒,又能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对方认识和改正错误很不容易。

本课侧重从诚实的角度,使学生认识不应帮助别人隐瞒错误。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是对他人的爱护,替他人隐瞒错误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利于他人的进步,使他不明是非,甚至错上加错。

本课难点是:学生对怎样做到既不隐瞒他人的错误,又能以对方容易接受的方法指出和帮助他改正错误很难把握。

教法建议

1.本课为讨论性课文,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应注意不要就事论事,要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得出本课所讲观点。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2.本课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教学中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上课前教师可以做一些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教学中要防止绝对化或片面性,从诚实的角度和帮助同学角度讲,不应该隐瞒同学的错误,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与人为善,要以有利于对方进步为出发点。不应简单地把不隐瞒别人的错误理解为,发现别人的错误只有赶快告诉老师才是对的。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课 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爱护。

2.知道隐瞒他人的错误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会影响他人的进步,使他人错上加错。

情感:

1.因替他人隐瞒了错误而感到不安。

2.愿意诚恳地帮助他人改正错误。

行为:

1.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2.学着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改正错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  新课。

1.借助幻灯、录像、录音,讲述课文1-5小节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范东的错误以及作为好朋友的陈铭所遇到的难题。

2.组织学生讨论,认识范东的错误。

(1)讨论:听了这件事后,你认为范东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范东为了获取好成绩而弄虚作假,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3.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提出问题。

(1)讨论:陈铭为难什么?

(2)情感体验:当你的好朋友犯了错误时,你们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

(3)提出问题:的确,我们每个人都特别珍惜与好朋友之间的友情。但是当看到好朋友犯了错误时,我们也会像陈铭一样为难。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对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全班读。

二、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明白道理。

1.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学习课文第6-9小节的内容。在学习的基础上讨论:陈铭和施真的说法,你赞成哪一个?为什么?

2.大组交流,学生围绕上面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明白,不隐瞒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替他人隐瞒错误是不负责任、不利于他人进步的行为,会使好朋友错上加错。

3.分析陈铭的心理,进一步明白道理。

(1)陈铭说第一句话时,心里有什么想法?

(2)他在说第二句话时,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3)他的这些想法对好朋友真的有帮助吗?

(4)为什么他后来又觉得施真说的有道理了呢?这时,他心里想些什么?

4.教师小结: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我们明白了当好朋友犯错误时,我们都不应该替他隐瞒。因为这样才能帮助好朋友进步,再说不隐瞒他人的错误也是诚实的表现。(读一读:纸里包不住火,错误是隐瞒不了的。)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指导方法。

1.过渡:陈铭已经同意施真的看法,为什么还拿不定主意呢?怎样才能做到既不帮好朋友隐瞒错误,又不影响朋友之间的友情,陈铭和施真该怎么办呢?同学们为他们出出主意。

(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学生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举例自己处理这件事的好方法,只要正确、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应注意引导学生采取朋友容易接受的方法,帮好朋友进步。)

2.教师小结:我们如果真心诚意,诚恳地向好朋友指出缺点,我想好朋友会理解,也会加深友谊。

四、辨析导行,总结全课。

1.辨析导行,完成书后“议一议”三道题。通过辨析导行,巩固认知。

2.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我们帮助陈铭解决了难题,也使自己懂得了如何与好朋友相处。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做得更好。

板书设计 

五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

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精选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小苗快快长

    教学目标 :1、观察春季人们的种植活动,初步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2、通过种植与观察记录等活动,感受生命的成...

  • 专心听讲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上课是学习的时间,应该用心学习。2.结合事例说明,上课有利于学好知识,掌握本领。3.知道高士其童年...

  • 听父母的话

    教学目标 认知:1.使学生懂得小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知识少,需要父母的教导。2.运用正反事例,使学生懂得,不任性,会少...

  • 老师为我好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老师爱学生。老师的教导是为学生好,听从老师教导进步快。2.知道听从老师教导是尊师的表现。情感:愿...

  • 好儿童 要谦让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2.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事例。3.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互相谦...

  • 我爱帮助同学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2.知道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是一种美德。3.知道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的...

  • 客人到我家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待客的一般礼节。2.懂得待客热情、有礼貌是尊重客人的表现,热情待客能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情...

  • 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做客的基本礼节。2.懂得做客有礼貌是尊重主人的表现,能密切主客关系,增进友谊。情感:从内心尊重...

  • 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坐立走的姿势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有礼貌的人应站有站样,坐有坐样。2.知道坐立走姿势正确...

  • 东西不乱放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要把东西放在一定的、合适的地方,用完放回原处。2.懂得把东西放在一定的地方,既整洁,用时又好找...

  • 我们爱领袖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邓小平是革命领袖。2.从照片、影视中,能认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

  • 上课守纪律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情感:1.愿意遵守...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