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设计 > 幼儿园教学设计 >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精选2篇)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精选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0:06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篇1

本节课是解决外界气体是如何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问题,是整章的重点和难点。容量较大,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以“气体是怎样进入肺”为题,组织学生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容积的变化,提出问题:肺是怎样实现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导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的形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完成问题:呼吸运动是如何产生的?首先探究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继续探究:肺容积变化与吸气和呼气的关系。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肺容积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通过一系列探究过程,学生总结出外界气体与肺泡的气体交换过程。

第二课时以“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为题,以问题的形式:气体进入肺泡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导入新课。演示小实验:比较人体呼出气体和环境中气体的成分的变化。得出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多。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引入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通过演示实验:模拟膈肌运动,得出结论:肺的容积变大导致吸气而不是因为吸气导致肺的容积变大。是一大难点,因为牵涉到物理学上的相关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让学生简单的记忆物理学的一个结论,感觉这点处理的不是很好,所以我觉得制作一个模拟膈肌运动的简易装置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会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学生对膈肌的位置没有感性的认识,所以我在后面几个班上课时,用简单的图示表示膈肌的在体腔中的位置,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另外我感觉在课件中穿插的一些小动画,让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一些问题变得形象化,效果不错。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篇2

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暨南大学附中  林佳

1.     教材分析

1.1对教材认识 学生已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但对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处理并不清楚。通过本节的观察、探研和思考,使学生弄清气体在肺内的交换过程及意义,最终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各种呼吸运动。

1.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呼吸运动的过程及原理。

2.掌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及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探研能力及运用知识解释生活实际问题能力。

2.提高合作、沟通等能力。

情感目标:1.关注呼吸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关注环境中空气质量的自觉性。

1.3教学重、难点 重点:1.呼吸运动的过程、原理及意义。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难点:呼吸运动的原理。

1.4课前准备: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模拟膈肌模型、石灰水、等。

学生用具:软尺等。

1.5  教学方法:观察、探研、讨论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                               

高学生生物素养,并将情感态度与能力培养渗透于过程中。

2. 教学过程:

2.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让学生回顾呼吸道如何对空气进行处理。2)为什么

呼吸道要对空气进行处理?对第二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不一致,教师借此导

入本节主题。

2.2 创设情景、主动探研

2.2.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达到理解人为什么要呼吸?

为什么会呼吸?呼吸的结果是什么?

首先让学生自主体会深吸气和呼气二过程中,胸部的变化。当学生感觉到这

种变化时,再让学生二人一组测量胸围,算胸围差,验证胸部在呼吸气中容积的变化。

表1    让学生根据下表进行探究,并注意记录思考。

测量胸围差方法

记录

思考

拓展

1.      受测者身体自然站立。

2.      软尺围绕受测者胸廓,软尺下于胸前与乳头上平齐,背侧于两肩胛骨理角处。

吸气:      

呼气:      

胸围差:      

1.呼气、呼气时胸围各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又有什么意义?

3.不同人胸围差一样吗?为什么?

4.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吗?为什么?

1.胸围差大、小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2.同一个人深呼吸和浅呼吸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3.有没有什么方法可提高胸围差?

通过上述探究,思考和讨论、汇报,让学生在明确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得出

胸廓的变化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造成的。教师进一步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在此基础上,教师演示“模拟膈肌的运动”,让学生思考胸廓扩张和收缩的结果会引起什么现象?从而解决“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

2.2.2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请二位同学演示“呼、吸的气体对石灰水的影响”

的实验,其它同学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填写下表:

表2   根据观察现象记录并思考

操 作

现 象

思 考

拓 展

甲:石灰水+空气

甲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这种差异是如何造成的?为什么?

乙:石灰水+呼出气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然后组织同学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课本资料分析中所提供的“气体成分”进

行比较,得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的结论。并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肺

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及适应这种功能的结构特点”。

2.4总结: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呼吸运动的形成及肺泡与外界气体交换、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原理、过程及意义。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精选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85美分创造的奇迹》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85美分创造的奇迹》这篇文章,我看到我们的同学复习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 我们的地球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一个将抽象转化为形象的过程.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树立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培养动手制作能力....

  • 动物运动会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的多样性.通过播放动物运动的片断,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

  • 太阳和影子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课主要是通过常规的探究过程来进行学习的,是一颗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课.开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测记录,然...

  • 《观察中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东莞市长安镇上角小学 沈嘉贤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2、 指导学生...

  • 音乐教学设计 感知艺术 体验快乐 创造神奇——艺术课程《月亮和星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本课是艺术课程第一册第六单元《神奇的天空》中的第二课题《月亮和星星》.神奇的天空不仅给孩子以好奇和幻想,更...

  •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

  • 大班语言教学活动设计

    看图讲故事《梨子小提琴》 新郑市黄水路小学王爱玲二00七年四月联系方式:0371——62696961 看图讲故事《梨...

  • 音乐教学设计《小白船》

    综合课《小白船》教学设计教材:小学音乐(沿海版)第六册课题:第三课《小白船》第二课时课型:综合课(乐器进入课堂实验...

  • 《网络交往新空间》教学设计

    骏景中学 方莹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引导学生学会...

  •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暨南大学附中 林佳1. 教材分析1.1对教材认识 学生已了解呼吸道对空气...

  • 《识字2》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