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 大班科学:弹性(精选3篇)

大班科学:弹性(精选3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50

大班科学:弹性篇1

设计意图:

“三八”节那天,昊昊从家里带来了两个气球,说是送给老师的礼物。我随手放在了钢琴的琴凳上。下了课,许多孩子都围了过来,你拍拍,我捏捏,他打打,玩得不亦乐乎。“老师,气球一拍为什么会跳起来呢?”“气球一捏为什么会瘪下去呢?”“气球一吹为什么会鼓起来了?”面对孩子们对物体的“弹性”产生出的疑问,心想:与其一一解说,还不如设计一个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自主探索,获得体验,得到答案,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爱玩和好奇的天性,又培养了幼儿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于是就生成了本次科学探索活动─弹性。

1.通过尝试与操作获取有关弹性的经验。

2.了解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海绵、气球、松紧带、皮筋、橡皮、积木、铅笔、袜子、手套、皮球、橡皮泥、弹簧秤、游泳眼镜等。

活动过程:

1.幼儿操作,初步感知弹性。

(1)幼儿玩气球、海绵、松紧带,拉一拉,捏一捏,压一压,看看它们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玩耍,教师巡视,观察幼儿操作中的发现。

(3)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2.幼儿再次尝试,获取弹性的经验。

(1)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不对它们用力时,一松开又会有什么变化?

(2)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3.引导幼儿归纳弹性物体的特点。

(1)小朋友,刚才我们玩了这些东西,你们知道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秘密?

(2)幼儿思考,自主发表各自的观点。

教师总结:这些东西真有趣,对它们用力时,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变形,一松开,又会变成原来的样子,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弹性。

4.幼儿用身体的各种动作表示弹性。

5.联想实际,引导幼儿说说有弹性物体的用处。

(1)刚才我们发现皮筋、海绵、气球它们都具有弹性,除了这些东西还有哪些东西是有

弹性的呢?

(2)这些有弹性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补充或丰富,如:沙发、席梦丝床垫里有弹簧和海绵,坐着躺着觉得很舒服;弹簧秤小小的,携带很方便……。

6.物体分类。

幼儿玩桌上的一些材料,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有弹性的,哪些东西是没有弹性的,然后帮它们分分家,分别放在桌子的左边和右边。

7.游戏:奇妙的口袋。

幼儿到口袋里摸出一样东西,放在老师手里不让大家看到,然后用动作告诉大家这个东西

是有弹性的还是没有弹性的。

8.小结活动:

小朋友,请你们回去再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有弹性的,找到了玩一玩,再来告诉大家。

延伸活动:

下了课,请小朋友到你的好朋友身上,到教室里找一找,能不能找到有弹性的东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充分为幼儿创造了条件,引发他们仔细观察,认真体验,提供的材料都是孩子们平时见过的,玩过的,捏捏海绵,拉拉皮筋,压压气球,通过让幼儿对这些有弹性物、体的操作,充分的感知材料,探究材料,从而获得了有关弹性的经验。并结合幼儿已有的探索经验,提出问题:这些东西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秘密?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归纳出了弹性的概念。在分类活动中,幼儿再次操作,玩中观察,玩中发现,自然而然的将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的物体进行了分类。活动时,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存在问题:关于弹性的概念很大,本次活动的目标只是让幼儿通过操作,初步感知弹性,有些物体所具有的弹性将有待与幼儿长大后再去研究,游戏时教师对乒乓球弹性的讲解只会带给幼儿一种误解。

大班科学:弹性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弹性的基本特性,体验弹性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大胆、完整地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心理准备、知识经验准备)      

1、第一次操作材料:弹簧、橡皮筋、定型棉一组一份

2、第二次操作材料:弹簧秤、拉力器、靠垫、圆珠笔、鞋套、裤子、化妆瓶、毛绒玩具、发带、袖套、弹力球、夹子、发夹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材料

(价值分析:—激发探索弹性的兴趣)

1、重点提问:请你们一起来看看黑板上有什么?(出示定型棉、弹簧、橡皮筋)

2、任务1——玩玩看看:

重点提问:每样材料都去玩一玩,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第一次操作

(价值分析:初步感知弹性的基本特征)

1、分别玩玩三种不同的材料,观察它们外形的变化。

2、集体交流,重点提问:你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无论是定型棉、弹簧还是橡皮筋,用手去压压它摁摁它拉拉它,它都会变形,当我们的手松掉后又变回原来的样子,它们都具有弹性。

三、第二次操作

(价值分析:大胆参与交流,感知弹性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1、任务2——玩玩找找:

重点提问:玩一玩、用一用,找一找这些有弹性的东在哪里?弹性有什么用?

2、幼儿交流,重点提问:你玩的是什么,弹性在哪里?它有什么用?

3、教师小结:这些东西里都藏有弹性的东西,有了弹性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快乐!

4、找身上的弹性:在身上你找到了什么有弹性的东西?

四、延伸

(价值分析:变一变——对弹性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1、重点提问:有什么办法让原来没有弹性的东西变得有弹性,让它更有用呢?

2、交流方法。

3、小结:这些方法都能成功吗?我们回去都去试试,试过就知道。

大班科学:弹性篇3

教学目标:1.探索感知物体的弹性现象,并了解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2、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教学难点: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教学准备:1、像皮筋、松紧带、海棉、曲棍球、泡沫板、垫板、圆珠笔、夹子、头箍等能明显感觉到弹性的物品若干、丝带;字卡:弹性、方便舒适、快乐美好。2、ppt:生活中的摇晃木马、蹦蹦床沙发、床垫、靠垫、枕头、自行车脚撑、座垫轮胎、撑杆跳高运动员等。3、撑杆跳高运动员比赛视频。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增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接触很多弹性玩具(皮球、拉力器、蹦蹦床),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幼儿对“弹性”的认识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弹性玩具和用品的一些特性,还不是很了解。于是,就设计了本次的科学活动,运用了三大环节,感知体验弹簧,引出弹性——玩一玩,找一找弹性——找身上和生活中的弹性过中,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发现秘密。第一个环节:第一环节的设计给了孩子一个清楚的弹性的概念。第二个环节:增加了孩子对弹性物品的认识,第三个环节:迁移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更多的了解了有弹性的物品。第四个环节: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一、感知体验弹簧,引出弹性。师:(出示大弹簧)这是什么?弹簧是怎么样的?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压压看感觉怎么样?(追问:用力(压、拉),它会怎么样?手放开来,又会怎么样?)

操作前要求:真有趣呀,生活中有很多有弹簧的物品,老师在每张桌子上准备一些,我们小朋友可以到每张桌子上玩一玩,看看弹簧有什么变化?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三分钟)*你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哪里有弹簧?(你玩的时候看看弹簧有什么变化?)*它有什么好处?(笔、头饰、夹子、钉书机、弹簧秤)3、分享交流:*你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你玩的时候弹簧有什么变化?)*它有什么好处?小结:弹簧真有趣,当用力拉它、压它、摇它,弹簧会改变形状,但当手一松,弹簧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现象就叫做弹性。(字卡)“这种现象叫什么?”(设计意图:提出清晰的要求让幼儿带着好奇去观察、操作,感知弹簧的特点,初步理解弹性。。)二、玩一玩,找一找弹性。(三分钟)1、今天老师还准备了很多好玩的材料,你可以捏一捏,拉一拉,压一压,找找里面藏着什么小秘密。四个小朋友一组,玩好了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你玩了什么?感觉怎么样?(追问:用力(压、拉),它会怎么样?手一松开,又会怎么样)*为什么松紧带能拉长,丝带却不能拉长?为什么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分享交流:1)刚才我们去玩了好多好玩的材料,请你来告诉大家,你玩的是什么?发现了什么秘密?*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边操作边回答:★皮筋(松紧带):用力拉,它变长了,手一松,它又弹回去了。★海绵:轻轻地捏、压,它会扁下去,手一松,又变成原来的样子。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呀?★皮球:用力压,它扁下去了,当一松手,皮球又鼓起来了。★垫板:可以弯一弯,手一松,它又弹回去了。★泡沫垫:可以卷起来,手一松,它又弹回去了。轻轻地捏、压,它会扁下去,手一松,又变成原来的样子。2)这些物品都有弹簧吗?小结:有的东西虽然没有弹簧,当用力拉它、捏它、压它、挤它,他们都会改变形状,但当手一松,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所以没有弹簧的东西也有弹性。(设计意图:通过玩一玩没有弹性的材料,帮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弹性的特点,感知生活中的东西都有弹性。)三、找身上和生活中的弹性。1、在身上寻找弹性1)除了这些是有弹性的,我们身上哪些地方也有弹性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相互找一找,看谁找的有弹性的地方最多。幼儿探索,教师观察指导:*他身上哪个地方有弹性?为什么?*请你再找一找身上穿得哪些地方也有弹性,你是怎么发现的?交流分享:*哪一组先来介绍你们的发现?*你们身上哪些地方有弹性?你好朋友身上哪些地方也有弹性。*你们是怎么发现和感觉到的?为什么?*我们一起试试看,是不是这样的?*谁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小结:我们的身体很多地方都有弹性;服装和饰品也有弹性,让我们更舒适和方便。(出示字卡)

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1)那在平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有弹性的物品呢?它有什么好处?结合ppt:*沙发、枕头有弹性,是为了坐躺时更舒服。*(播放自行车ppt)看看这是什么?自行车哪里有弹性呀?还有哪里有弹性,有什么好处?听听小博士是如何介绍的:自行车坐垫的下面有弹簧,让我们乘坐时更舒适。而脚撑上有弹簧是为了停放时更方便。自行车的轮胎打足气,是为了减少振动,乘坐时更舒适。*(播放撑杆跳高ppt)这是谁呀?他在干嘛?哦!原来是运动员在撑杆跳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撑杆跳的视频)是什么帮助他跳的更高呢?为什么?小结:撑杆跳高的竹竿也是有弹性的,这是为了让运动员跳的更高,取得好成绩。小结:弹性的用处真大呀,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帮助,让我们生活的更加快乐、美好。(出示字卡)(设计意图:在相互的讨论、合作中幼儿联系实际,回忆生活中弹性的作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舒适、美好。)四、延伸活动。(出示小青蛙图片、细铁丝)这里有不同粗细的铁丝和谁呢?(小青蛙)我们用这些材料还可以做有趣的小玩具,看怎样才能让小青蛙跳得高,我们到教室里去玩一玩吧!(设计思路: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大班科学:弹性(精选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大班科学说课稿:迎春花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科学《迎春花》一、说课题初春的时候,墙角边的迎春花竞相开放,...

  • 大班科学《认识调料》活动教案

    设计意图:各种调料在我们生活中时常会用到,特别是做菜的时候,调料是必备用品。孩子在用餐时间实际上都在接触不同的调料...

  • 大班科学:认识长方形

    活动目标:1、能够不受大小、颜色及摆放位置的影响,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基本特征2、能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找到与长方形相似的...

  • 大班科学活动:玩稻草绳

    设计意图自然环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探索和认知兴趣,掌握知识方法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

  • 大班科学《认识空气》教学案

    设计意图:平时,我们常常提到空气。那空气到底在哪儿呢?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让幼儿动手反复地实践,通过捕捉空...

  • 大班科学《空气》

    活动目标:1、感知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发现空气无处不在。2、感知空气无色、无味、可以流动的特性。3、体验空气在塑料袋里...

  • 科学:神秘的土壤

    [活动过程]1、带领孩子们到种植园里去采集土壤。要求:每人一个小杯子,采集半杯,看看土壤是什么颜色的,是软的还是硬...

  • 大班科学:美丽的风车

    教学目标:1、 看图示学做不同形状的小风车初步了解间隔式以及重叠式的黏贴方法。2、 知道风车转动与风力大小和风向的关系...

  • 大班科学《动物怎样过冬》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小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小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冬天到了,人...

  • 大班科学:有用的水

    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人体中多种重要的水。2、知道水的作用,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教学准备:(认知准备)了解了...

  • 大班科学:让灯泡亮起

    【活动目标】1、对导电现象感兴趣。2、能自主动手操作探索灯泡发亮的方法。3、初步感知金属能导电的特性。(重点)【活动...

  • 大班科学活动《松阳茶叶》

    松阳县实验幼儿园 潘剑萍 活动目标:1、了解家乡的主要作物——茶叶,了解茶叶的特征和喝茶的好处。 2、初步了解茶叶...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