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18
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本课教学目的:让同学们了解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是由原始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各种社会的依次更替,都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从而让同学们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确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本课基本要求:
1、识记内容: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奴隶社会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份价值,叫剩余价值;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理解内容: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阶级和国家的过程;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概述历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
3、活动内容:采用多种手段获取图文资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古代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收集有关报道,证实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没有改变;收集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
本课教学课时:八课时
本课教学过程 :
第一节古代社会
一、人类社会的童年――原始社会
1、低下的社会生产力
⑴、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前,人在地球上出现了。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⑵、人类历史发展的童年时代,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原始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远古人类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必须竭尽全力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以获得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但是,原始人的生存发展能力是非常低下。
⑶、从事生产劳动,需要借助一定的生产工具。石器,作为人类制作的最初的工具,在原始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有着决定的意义。
⑷、火的使用,特别是摩擦生火的发明,对远古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自从懂得了用火,原始人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用火的足迹。
⑸畜牧业和农耕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原始人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使社会生产劳动大大向前推进的结果,在人类生产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2、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
①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
②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3、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状况:
从远古人类改造自然的艰难历程中,可以看出,在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生产时所使用的工具是极其简陋的。其劳动对象最初仅限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小动物、昆虫等,后来才扩展到土地、种子、野兽、渔类、人工饲养的牲畜等。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的生产经验很少,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4、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人剥削人的社会
⑴、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情况决定了原始人只能进行共同劳动
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情况下,面对草莽丛生、猛兽横行的恶劣环境,原始人必须依靠联合的力量,通过共同劳动,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获取食物,战胜野兽,抵御灾害,维持生命,求得发展。
⑵、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情况决定了原始人无法生产出满足生存需要以外的剩余产品
在原始社会,没有剩余产品,也没有任何私人占有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与合作的关系。
因此,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人剥削人的社会。
5、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人压迫人的社会
⑴、原始社会人们共同生活和劳动的基本单位
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社会人们共同生活和劳动的基本单位。
⑵、没有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氏族制度
①在氏族制度中,原始人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氏族的一切大事都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女共同讨论决定。
②氏族长和军事首领也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氏族长处理氏族内部日常事务,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他同所有氏族成员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更没有压迫和奴役的现象。
这表明,氏族内部的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从而也说明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人压迫人的社会。
6、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最终解体
⑴、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阶段。
⑵、到了它的后期,以金属工具的出现为标志,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原先需要许多人共同进行的生产活动,这时只需要较小的单位和少数人就可以完成了。这时,个体劳动成为生产发展的趋势。于是,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所代替,随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便产生了。
课堂讨论:
1、生产力包括哪些内容?并用它来说明原始社会生产力有什么特点。
★生产力包括三个方面①劳动者:主导作用②生产工具:重要标志③劳动对象:反映能力高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原始社会生产力有什么特点:在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生产时所使用的工具是极其简陋的。其劳动对象最初仅限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小动物、昆虫等,后来才扩展到土地、种子、野兽、渔类、人工饲养的牲畜等。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的生产经验很少,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2、生产关系包括哪些内容?并用它来说明原始社会生产关系有什么特点它与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有什么联系?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如何;③劳动产品如何分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其他两个方面。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有什么特点: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原始的平等互助关系,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平均分配消费品。
3、你对“在原始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同时也没有私有现象?”是怎么理解的?参考P4
4、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没有私有现象,是在什么情况发生变化的?参考P6
★讨论题3、4得出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通过上述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讨论,让同学们初步了解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作业 :1、复习第一框,预习第二框。
2、思考:人类第一个阶级社会是怎么出现的?你对这个社会有什么看法?
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古代社会
古代社会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2、奴隶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3、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4、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
识记:
1、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
2、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3、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
理解:
1、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阶级和国家的过程
2、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
活动:
采用多种手段获取图文资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古代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
第一框无剥削无压迫的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着原始的生产关系
线索图示讲解;
人类社会共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你对原始社会是怎么认识的?
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第一个社会是原始社会。
(一)低下的社会生产力
附图: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学生看图,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概括出生产力的三个要素:
劳动工具:石器、火
劳动对象:
劳动者:原始人
结论:原始人的生存能力是非常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极端低下)
观点: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劳动者——谁来改
生产力 生产工具——用什么改
劳动对象——改什么
想一想:你认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有什么特点?(极端低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
过渡:在这种环境和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原始人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二)没有剥削:
附图:尼人狩猎图。
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平均分配
没有剥削(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观点: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
消费品如何分配
想一想:你能概括出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特点吗?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6概括出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
(三)没有压迫:
附图:氏族议事会
生产力低下——没有剩余——没有私有——人与人平等合作
没有压迫
结论: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由以上两方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对原始社会有个初步的认识,我们不是从历史(时间、地点)的角度上认识,而是从内在的规律中把握和认识原始社会。
结论: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最低级阶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篇1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
参与政治生活学案篇1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一、学习目标:主要帮助同学们了解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在我们国家,广大...
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学案篇1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学案第一课时《共同理想共同使命》学案教师寄语: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
科学的行动指南篇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情感2、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篇1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
2023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篇1XX年中考思想品德重点中学内部讲义第九讲 相亲相爱一家人 考点梳理一、对应考点(二)1...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篇1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抓住机遇篇13.2迎接挑战(第二课时学案)——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班别:姓名:学号:一、前置作业1、阅读...
拥抱美好未来教案篇1课 题4.10.4拥抱美好未来课 型新 授教学媒体多媒体iu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
民族精神耀中华篇1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2、能力: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运用史实说明与汉字相连的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灿烂的一页;了解...
神圣的使命篇1第十三课 总课时4课时负责人胡丽宏教学目标1、什么是理想及作用2、理想的分类及实现的途径3、什么是共同理...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