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7
第11课胸怀全球迎接挑战
走向世界的中国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即将进入人生发展的新阶段,他们渴望了解世界,并开始关注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大事。但由于他们知识阅历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欠缺,因而需要引导学生认清世界格局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利于他们更好地步入未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离不开中国”的道理,引导形成国际眼光。2.了解“中国作为世界中的中国,正在大步走向世界”的事实,引导建树开放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我国在国内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的同时,国际地位也更加有效地得到提高,在国际社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由此优化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初步树立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教学重点:本课教学重点是“走进wto”,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互相需要的关系。通过“世界舆论为什么用‘双赢’或者‘多赢’来形容中国加入wto?”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白“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离不开中国”的道理,引导形成国际眼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初中《思想品德》的最后一个单元“走向明天”,这也预示着我们即将要告别初中生活,迎向挑战的明天。如何让自己的明天走向辉煌,伴随祖国的前行健康成长呢?为此需要我们把握今天,特别是认清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世界的大形势,先请大家观看下面一段影视录像。投影幻灯1:播放“北京申奥宣传片”教师:这是XX年北京申奥宣传片,在这短暂的几分钟内,它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积极健康、安定和谐、蓬勃向上的中国新形象。并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一致认可。XX年7月13日,中国成功取得了XX年奥运会的承办权。其实在1993年,中国曾向国际奥委会申请承办XX年奥运会,但最终以两票之差败给了悉尼。请大家想一想:为何相隔8年之后,我们能够取得成功?(师生议论之中引导明确:因为中国变得更强大了!)教师:是的,是中国的强大,中国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是奥运会的坚强后盾。最终中国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其实,在同年的11月发生的一件大事,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过XX年奥运会!它使得我们的眼光更具国际化,它使我们的改革开放向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发展。它将中国的国际化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就是——投影幻灯2:播放“中国加入wto的历程”【新课讲授】投影幻灯3:“中国入世议定书签字仪式”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XX年11月11日晚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教师:请大家思考:中国为何要申请加入世贸组织?(注:初中生对世界贸易组织不了解,所以让初中学生来直接讨论“双赢”或“多赢”有点太难了,所以在这里我把这个讨论问题分成两个小问题:“中国为何要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和“世贸组织为何欢迎中国加入?”这样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投影幻灯4:问题一“中国为何要申请加入世贸组织”教师:为了使大家更准确地把握问题,老师在这里准备了一些关于wto的资料,请大家认真阅读,然后分小组讨论,最后集中发言交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篇1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
参与政治生活学案篇1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一、学习目标:主要帮助同学们了解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在我们国家,广大...
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学案篇1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学案第一课时《共同理想共同使命》学案教师寄语: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
科学的行动指南篇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情感2、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篇1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
2023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篇1XX年中考思想品德重点中学内部讲义第九讲 相亲相爱一家人 考点梳理一、对应考点(二)1...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篇1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抓住机遇篇13.2迎接挑战(第二课时学案)——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班别:姓名:学号:一、前置作业1、阅读...
拥抱美好未来教案篇1课 题4.10.4拥抱美好未来课 型新 授教学媒体多媒体iu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
民族精神耀中华篇1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2、能力: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运用史实说明与汉字相连的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灿烂的一页;了解...
神圣的使命篇1第十三课 总课时4课时负责人胡丽宏教学目标1、什么是理想及作用2、理想的分类及实现的途径3、什么是共同理...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