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美术教案 > 小学美术教案 >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12篇)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1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1:32

小学美术教案篇1

教材分析

1.本课的学习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安排了卡通形象的欣赏、设计以及绘画三个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卡通图形,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卡通形象的欲望。

2.欣赏完卡通形象,了解卡通形象造型设计特点后,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和观察欣赏所获得的感受,动手设计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卡通形象。

学情分析

1.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工作中在教学工作中一直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因此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在美术世界里找到乐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2.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学生对美术学习积极性高,兴趣较浓。特别是对卡通画,绝大多数同学都爱看、爱画,这是有利条件。

3.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再利用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也有部分学生的造型能力较弱,对待卡通画中的内容分辨力不强,对卡通的本质特点不够理解。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2.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3.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觉感受

预备铃响,学生随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的主题曲的音乐声有序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的主题曲的播放创设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这个熟悉的音乐声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上课的兴趣.]

二、谈话导入

1.师问:刚才的歌曲同学们听到过吗?它是什么歌?

学生答:听过,是《大耳朵图图》里的歌。

师述:对,这就是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屏幕播放影碟《大耳朵图图》片段)

2.师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画片?(学生自由发言)

师述:你们知道的真多。那你们最喜欢看什么样喜欢看动画片呢?

(生动、可爱、有趣的......)。

3.师明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些生动、可爱而又有趣的卡通形象的基本设计方法,学习第二课《卡通大亮相》。(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系列与动画片有关的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对卡通形象更有亲切感,让学生们回想起有趣的动画片,激发了他们对动画与卡通形象的探索)]

三、欣赏启发视觉感受

1.师问:认识这个卡通形象吗?它是谁?(课件分别出示白雪公主、黑猫警长、阿凡提、孙悟空、海绵宝宝、汤玛仕小火车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

2.学生小组讨论:卡通形象与生活中真实物象不同在什么地方?(教师参与到各组中听取意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比较验证

教师课件分别显示猫的写真图与黑猫警长卡通形象图及火车的真实图片与汤玛仕小火车卡通形象图,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最后结论——

卡通形象在猫和火车的外形特点上进行了夸张、拟人等设计,使造型更为有趣,更加人性化,更能贴近人的生活。

设计意图:[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堂,更应利用好这门学科的特征,好好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精神,在本课中,我特别设计了一个欣赏与比较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写真图与卡通形象的不同的特点。培养了敢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探索和发现。]

四、分析评述掌握特征。

教师演示人物、动物与物品的卡通设计各一(即:阿凡提、孙悟空、海绵宝宝的卡通形象),学生观摩感受夸张与拟人方法的运用。

在此过程中学生口述介绍夸张与拟人——

(1)夸张:可加强形象的娱乐性和幽默感。例如日本卡通人物采用的夸张方式是改变人体的正常比例,将身体缩小、五官放大或省略,以达到一种奇妙的滑稽感。

(2)拟人:这种手法在卡通画中运用得最为广泛。象我国动画片《西游记》、《雪孩子》、《喜羊羊与灰太狼》,美国迪斯尼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猫和老鼠》等,都是优秀的卡通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正是卡通形象拟人化。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不同的卡通形象及老师的分类型讲授,学生能够系统地消化知识。教师的演示是直观地给予学生信息的方法。]

五、确定思路设计表现

师生共同一幅苹果的卡通形象。(展示苹果实物)

教师黑板画一苹果的写实简笔画,口述:同学们愿不愿和老师一起把这个苹果变化为一个卡通水果?(生述:愿意)

那你们说出变化方法,老师画。(教师按学生所说画)

学生评价共同设计的作品,教师鼓励,同时针对学生想法缺陷进行进一步设计完善。

设计意图:[设计这种师生合作的绘画方式,也把课堂氛围创造了出来,学生在课堂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从合作的精神中得到快乐,认识团结的力量。]

六、自我实践创作表现

1.学生进行卡通形象设计练习,每人设计一个有趣的卡通形象。

教师巡视指导。(不动笔,只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启发、辅助)

2.选一些表现跳、跑等动态的作业利用投影仪展示。

师问:这些形象老师觉得设计得不错,就是有一点点不足,你们发现没有?

生猜答,师再问:从它们的表示上能看出跑的速度或跳的高度吗?(不明显)

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设计更明了、生动。

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课件显示解决办法——利用曲线、直线、折线等辅助线条增加动势效果。

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设计完善,修改自己画稿。

设计意图:[美术课也不是一味的教的过程,积极营造一种开放、自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得到灵活性、独特性的发展。]

七、展示欣赏交流小结

1.各小组互赏互评,选出一幅最能代表小组水平,最有特点的作品拿到讲台前。

2.被选出作品的学生利用投影仪将自己作业展示出来,并自评。其余学生谈观后感,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在展示作品时教学生对美术的欣赏和认识,让学生享受自己创造成功的喜悦。]

八、课后拓展练习

鼓励学生课后尝试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通过上网、看书等途径了解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小学美术教案篇2

纸筒上的秋天

活动目标:

1、关注周围的事物在秋季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

2、大胆尝试在纸筒上绘画,合理布局画面表现秋天的美。

3、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纸筒、黑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师:一年中有哪些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关注事物在秋天的变化)

二、欣赏图片,引导幼儿谈论“我知道的秋天”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美景。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觉得哪里好看?

2、提问引发思考,秋天是什么样的。

提问:你们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

(幼儿大胆介绍“我知道的秋天”)

三、画一画我知道的秋天

1、出示纸筒。

我们一起把看到的多彩的秋天画出来吧!不同的是我们今天要把秋天画在纸筒上。

2、出示纸筒画,幼儿欣赏,激发创作的兴趣。

3、幼儿尝试拿纸筒作画的动作,教师小结并示范。

四、幼儿自由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2、根据个别幼儿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价并相互欣赏。

活动延伸:

幼儿根据纸筒画的内容创编故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小学美术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

二、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

三、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四、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毛笔、铅笔。

五、教学课时。

此课教授2课时:第一课专门练习色彩的调制;第二课专门练习色彩的装饰应用。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1)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出示新课内容。

(2)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2)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

(2)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色。

4、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四)讲评学生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篇4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

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2、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3、学习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重、难点:

色彩调配的方法,对颜料习性的掌握。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几种蔬果切面,范作等。

学生:收集的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抹布、作业纸等。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或记录片。(如四季美景)

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

4、“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讨论及反思

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展示及介绍:

做一幅色彩游戏图。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

1、水彩笔、油画棒涂色并进行变色练习。

2、也可用彩色铅笔先涂一层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3、用水粉色画画,在第一种颜色没有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它们会融化在一起。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尝试与练习

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画大自然的颜色。

1、可做一“七彩花园”的情境设定,认识一些大自然常见花卉,借助图片及学生的记忆描述。教师可将不同色彩形状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红,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阳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园范作几张,从不同角度描绘大自然。

在作业纸上画各色花卉,并添画小草、蘑菇或小昆虫,空中可添画太阳、云彩、小鸟、蜻蜓、蝴蝶等。学生

2

句容市春城小学蒙爱城实验班美术课授课教师:李芹芬

练习,师巡视指导。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盖章游戏,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错的载体。可选择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衬纸看不同的效果,玩过再添画。

3、介绍点画法、平涂法,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可任选表现方式,试着用颜料盒中的几种色彩,调出大自然美丽、丰富的色彩。

——小结与评价

1、作业小组及班级观摩,互评。

2、讲讲自己的画,互相找亮点,互相评价。3、喜欢哪些颜色,不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

小学美术教案篇5

课型

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题

线条的动与静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方法设计

情景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思考不同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2.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2、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材分析:

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会使人产生动或静的感觉。平行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充分运用线条的各种造型,已经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而且对美化画面和深化主题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并能巧妙地利用它们去塑造形象,从而赋予作品鲜明的艺术感染力。从教材的例图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线条能赋予画面的生动性和悦目性。

(一)课前准备

1、教具学具准备: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张方形纸飘落的轨迹(一般呈之字形折回状态飘落)、观察乒乓球跳动的轨迹,并用线条记录下来,观察教室里的门框、墙角线等,也用线条把它们记录下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

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3、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4、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三、学习体验

学生作业,老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成果,交流评价

五、课堂小结

1、谈收获

教师归纳:平直的线,如地平线、建筑物的垂直线,会给人静止、稳定的感觉,如果我们要表现静止的感觉,可以多用这样的线条。而各种曲线,或让人感觉流畅,货让人感觉激越,适合用来表现各种动的感觉。

2、发展阶段

学生欣赏现代建筑、高压线铁塔、路灯等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思考并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直线还能表现哪些物体?怎样表现?

学生欣赏绽放的礼花、荡漾的水波、飘舞的雪花等录像或图片,说说这些景致适合用怎样的曲线来表现(礼花的线条应该是极有弹性的,适合用弧线来表示;水波的线条流畅而温和,可用波浪线表现;雪花飘舞的线条轻盈而有些散乱,适合用浅色并且比较毛糙的线条来表示……

教师出示几个适合直线、曲线表现的主题:水平如镜、波涛汹涌、春风轻抚、车水马龙、日月如梭、窗明几净、宁静的月夜……

学生讨论并交流他们认为适合用直线或曲线来表现的主题,教师将合理的部分演示出来;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主题,思考如何表现并交流;学生可以选择用绘画、剪贴添画等作业形式。

教学参考资料:

1.名师名画

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

B.凡高----《向日葵》

C.《抽象画》

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抽象主义不同于20世纪的其它流派,它不是一个有宣言和纲领的社团。一般泛指的抽象艺术,包含两种类型:1.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2.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几何构成。

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离与情移》。他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产生抽离的原因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祗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希图将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沃林格的理论,影响了包括W.康定斯基在内的表现主义画家。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便是由康定斯基于1910年前后画出来的。沃林格是康定斯基的朋友,他积极支持表现主义运动,并为之扩大影响。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直=温暖、平和

暖+曲=热烈?⒒犊?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曲=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直=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体验静止与流动的感觉。

2、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师:请你谈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线条的动与静

横线

直线竖线

斜线

波浪线

曲线折线

螺旋线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里,我感到不足的是,我没能很好地把握时间,由于时间关系,没能给学生一个相互评价的平台。如果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画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小学美术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能从周围环境的色彩中认出三原色和间色,能用颜料调出间色。

2、感受三原色与间色给人的不同感觉,感受色彩变幻之美。

教学重点:

认出三原色与三间色,调出三间色。

教学难点:

感受不同颜色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例

1、欣赏妮古罗莉的《夏日》:

A、先在左边的图片中找一的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你能说出这些色彩的名称吗?

B、这幅画用了多少种色彩,你看得出来吗?

C、你能否给我幅画取个名字,说说画给你什么感觉。

D、看了画家的一,你还有什么感受?

二、色彩游戏

1、师展示三个装有颜色试管。

如果把两个试管的颜色倒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色彩的调配,看两两调,会发生什么变化?

3、学生汇报调色结果,师板书

三、画一画

1、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什么颜色的?

2、你能用我们有的三种颜色把没有的颜色也调出来吗?

3、学生分小组进行调色、创作。

四、展示、评价

1、自由展示自己调色创作的作品

2、学生自由评价

3、师小结。

课后反思教学的评价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价:

1、能否对观察大自然色彩及装扮生活的色彩产生兴趣。

2、是否能用色彩大胆地表达自己观察得到的色彩印象。

3、我发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小学美术教案篇7

教学目标:

利用点、线要、面组成丰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能掌握粗细、干湿和浓淡的对比画法能运用种墨法

教学重点:

继续体验水墨材料的特性。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墨色表现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

教学用具:

常用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趣

找一找:上完“有趣的水墨游戏”这一课后,布置学生可在校园内或住家的附近进行观察、寻找并记录看到的小虫子,观察时要注意安全,并能专注、安静地观察,有兴趣的可新自饲养小昆虫。

二、欣赏、评述

提供大师、小朋友的昆虫水墨画。

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画家比较擅长画昆虫,他们是用了什么表现法。

说一说:

(1)谈谈画家是如何用点、线、面和墨色的干、湿、浓、淡表现的。

(2)你知道的'昆虫还有哪些?

(3)动手绘画。

画一画:奖你喜爱的昆虫以水墨的开式表现出来。

三、评价过程

评一评:大家一起以水墨特点的研究来开展师生评、学生之间互评。

课后反思学生能对同的昆虫产生观察的兴趣。

能用水墨画的用色、用笔方法,大胆表现昆虫。

小学美术教案篇8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作者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执教时间:3月1日——3月3日

小学美术教案篇9

教学目的:

1、培养热爱雕刻艺术的情感,以及创造力

2、学习泥柱雕刻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泥柱雕刻的方法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泥柱雕刻(一)

二、讲授新课

1、说一说你知道的雕刻(柱形雕刻)

(1)小组讨论

(2)交流发言

2、欣赏范作

师:从原始人的图腾柱开始,柱形雕刻就是各民族常见的装饰艺术。

(1)装饰大门的浮雕柱

(2)北美印第安人木屋上的图腾柱

(3)公园里的卡通柱

(4)黎族的图腾柱

(5)非洲古代木雕柱饰

(6)《彩陶器皿》毕加索

3、欣赏并讨论例图中的各类柱形雕刻作品,研究它们的表现形式,创作特色和不同风格。

(1)小组讨论

(2)交流发言

4、学习制作泥柱雕刻

(1)用黏土做成空心或实心的泥柱

(2)例图,在上面雕刻花纹和其他图形,也可用泥条在泥柱上添加各种形象。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可以小组进行合作

6、作业

小学美术教案篇10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熟悉,活跃课堂气氛。

2、用耐人寻味的“小魔术”,拉近师生距离,并为今天的折纸综合课的“变”铺垫,渲染神奇有趣的氛围。

二、引导阶段。

1、音美艺术的综合,欣赏中国戏剧——川剧大师彭登怀“变脸”绝技。

2、利用媒体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最直接的了解“变脸”,学生自己自然而然的揭示了课题。

三、发展阶段。

1、师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戏剧瑰宝——川剧变脸,弘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急切的求知欲。

四、综合阶段。

以“拜师学艺”为情境,“彭师傅出考题”开展教学全程,将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拜师学艺”,共闯难关,夺得胜利。

1、第一关考题:师生根据折纸步骤图,共同尝试“闯关”。

2、第二关考题:不同方向的观察折纸,启发各种形象,共同尝试添画。

3、第三关考题:师生讨论、探究、发现“变脸”机关,共同尝试“变脸”。

4、第四关考题:中国川剧变脸的一大特色——色彩鲜艳的脸谱,师生共同夺取胜利。

五、拓展阶段。

1、贯彻“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新理念,与学生轻松的讨论讨论今天学习的“变脸”的用处和各种有趣的玩法。

2、大家毫无约束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玩一玩、乐一乐、笑一笑。

3、小结

小学美术教案篇11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种族的信仰、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最早体现在原始乐舞、武术、图腾崇拜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地域种族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体系,风格迥异争奇斗艳。

面具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从小学生就带着猪八戒、孙悟空等一些面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同时剪纸是崇安中小的校本课程,本课校本课程与美术教学课紧密的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复习巩固民族的面具艺术就、进一步感受其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对称剪剪纸的形式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剪纸活动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细节部分的剪刻。

课时: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电子展板、课件

学具准备:蜡光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录像导入:欣赏贵州傩戏面具舞蹈

三、讲授新课

1、复习面具的分类(世界面具: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面具;中国:藏戏、傩戏、陕西灶火、京剧面具等。)以及面具特征。

2、第一课时面具作品点评

3、请小老师演示剪纸面具的设置步骤

4、欣赏剪纸面具

四、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

五、自我评价: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小学美术教案篇12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运用计算机里的“画图”软件进行绘画、设计、创作,同学们又增加了一种表达和情感,发展构思与创作的美术工具,即使条件不允许熟练掌握运用,也应该充分了解这种新工具的工作方法过程,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电脑绘画的兴趣。

②了解学习计算机创作方法,进行绘制卡通画的方法。

③运用电脑进行绘画色彩语言的基本技能的操作。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计算机教室、学生电脑作品资料。

(二)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学生计算机绘画作品。

●观察:教师示范打开“画图”软件,单击各种工具和调色板,让同学们熟悉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

●启发:复习色彩的基本知识,鼓励同学们大胆尝试运用。

●创造操作:运用电脑软件画出色彩丰富层次清楚的卡通画,注意色相、明度、色块的对比。

三、学习建议:

●能否利用计算机画图的特性进行卡通画创作。

●能否对“计算机绘画”保持浓厚的兴趣,有继续探究的欲望。

●是否在设计卡通画活动中表现出独有的创意。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1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一年级上册《会动的小纸人》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教学中通过猜一猜、做一做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 第7课草丛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真观察、分析草类植物的结构、外形特征,并能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过程与方法:能用线描的方式表...

  • 浙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第六册全册教学设计1

    第1课、家乡的桥教材分析没有记忆,人的一切心理发展、一切智慧活动都是不可能的。学生虽然词语记忆在不断发展,可是仍以...

  • 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第4课 快乐的人

    第4课快乐的人(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4课快乐的人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

  • 美术教案-齐白石作品《荷花》及小朋友的画

    课型:欣赏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节难点: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美术教案-齐白石作品《荷花》及小朋友的画重点:初步了...

  • 蝴蝶图案

    目标:1、学习的设计知识,能描绘出美观、大方、色彩鲜艳的蝴蝶图案。2、从蝴蝶图案的设计描绘中,蝴蝶图案培养学生的观察...

  • 一年级美术教案 纸风铃

    教学目标: 1.了解风铃的外观、造型特点及作用。一年级美术教案纸风铃 2.学习用剪贴的方法制作一个小风...

  •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11课 看大夫

    [分析]看大夫一、教材分析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11课看大夫“看大夫”在儿童的生活体验中总是和恐惧、痛苦联系在一起,...

  • 人美版六年级第11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美版第11册美术教案德育纲要要求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

  • 设计 有趣的字

    小学五年级第九册美术第八课教案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设计有趣的字尤其是有趣的字联想能力。2、培养学生美化字...

  • 《三个好伙伴》导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性,学生能在活动中观察发现间色的秘密。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

  • 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

    四年级(上)课题:节日彩灯(设计)两课时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教材分析每逢佳节,处处都挂起五光十色、形状各异的彩灯...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