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物理教案 > 高中物理教案 > 高一物理教案 > 重力

重力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54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掌握重力的方向和大小,掌握重心的概念,会求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

(3)知道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及物体间距离的定性关系。

2.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以及对初中知识的回顾,概括出重力的产生、方向及大小与什么有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以及认真阅读教材的习惯。

3.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是本节的重点,g值恒定是有条件的。

2.“重心”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重心”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引入的,它是物体每一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而力的合成以后才学到。

三、教具

1.演示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弹簧秤(悬挂式、台式两种)、铁块及外表相近的铝块(均用相同颜色油漆涂饰外表)、钩码(50g×10)。

2.演示重心

(1)重心板(直角尺状、三角板——有悬线);

(2)起重机重心变化的cai课件;

(3)“欹器”——录像片;

(4)“双锥体”及配套支架;

(5)“铁锹”模型——纸管一端缠有金属丝,剪刀、天平。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这里有两个物体,请同学来描述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最显著的不同是什么?

用手掂一掂,或弹簧秤称量一下,发现它们不一样重。这里的“重”是我们的感受,或是测量的结果,这说明这两个物体受到的重力不同。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节:重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水会自动从高处流向低处,抛出的物体会落回地面)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明确:地球上物体受到重力,施力者是地球。物体都有质量,只要在地球的引力范围之内,物体就会受到重力作用。

2.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1)请同学回答:根据什么说“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观察:由静止释放的物体(粉笔头)沿竖直方向下落;悬挂在细绳下的物体静止时,绳沿竖直方向——由二力平衡和重力沿竖直方向向下。

如果有同学问“纸片飘飘落到地上,并不是竖直下落的,怎样解释?”答:飘忽不定是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纸片也是竖直落下的。以后我们还会做这个实验的。

指出几点:

①竖直方向也叫重锤线方向,也就是与水平面相垂直的方向,因此,不宜把竖直方向说成“垂直”方向;

②“向下”是相对于地面上的观察者来说的,对于地球另一端的观察者,其“上”、“下”指向刚好与我们相反。

(2)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①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原理:二力平衡);

②实验: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g=mg

指导阅读教材第11页第1段:“在静止的情况下,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也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找出关键词并加以理解。

“静止”:演示细线悬挂重物加速上升时线被拉断——重物对悬线的拉力大于重力;台秤加速下降时,示数小于物重——被称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小于重力。

“竖直”悬绳(或“水平”支持物):

“等于”:只是数值上相等。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对绳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施力者是该物体,以后还会学到其它区别。因此将“等于”二字换成“就是”二字是不妥的。3页,当前第1页123

重力.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机械能守恒定律(新课标)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

  • 曲线运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

  •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课题向心加速度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1.教材在学生的原有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来讨论“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

  • 平抛运动的整合——训练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平跑运动的规律 2、会处理平抛运动的一些简单问题学习过程1、在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相隔1s落下...

  • 第五章 曲线运动(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具体问题中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2.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互不影响。...

  • 表征交变电流物理量

    教学目的:l、掌握表征交变电流大小物理量.2、理解有效值的定义并会用它解决相关问题.3、掌握表征交变电流变化快慢的物理...

  • 探索物理学科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陕西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工学分院姜龙创新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意识和能力的表现,它是与众不同或标新立异的表现,如敢于对书本...

  •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一、教学目标 1、在一个具体问题中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

  •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行星绕恒星的运动及卫星绕行星的运动的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万有引...

  •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一、教学目标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巩固记忆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公式和物理意义;(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方法.2.通...

  • 光的电磁学

    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关于光的电磁说一节,内容大多类似科普常识的介绍,没有太难以理解的理论,可以指导学生看书、归纳、...

  •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磁场

    第三节、几种常见的磁场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磁感线。2.知道几种常见的磁场(条形、蹄形,直线电...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