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参考 > 初中语文教参 >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参 > “娇儿”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妙用

“娇儿”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妙用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0:51

 

湖北省枝江市仙女中学   邮编443201

 

读一千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中便有一千次不同的感触:触草木为之含悲的“安史之乱”的国度,感风云因而变色的苦难人民。满腔怒火与同情澎湃在心中。其中,尤其是“娇儿”的身影始终挥之不去。在他“恶卧”的苦苦挣扎中,让我们更加立体真实的审视了那场毁灭的战争,让我们更加深刻的领悟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尚的人格。

诗歌第一节交代了“娇儿”出场的自然环境:凄。

八月,正是秋高气爽时节,人们尽情享受的应是欢歌笑语,应是硕果累累。但此时“安史之乱”中的唐朝帝国人民,迎接的却是天高风急的哀号,享受的去却是摧枯拉朽之风势的肆虐:高空,低谷,江畔,河中,到处是一派枯枝败叶的景象,在这里,人们也许真正体会到了“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凄凉。

诗歌第二节交代了“娇儿”出场的社会环境:惨。

文中写到“南村群童”的数句,尤为生动传神,我们似乎看到一个老者面对顽童那种气不得,恼不得的无奈,面对光天化日之下的公然掠夺,面对赖以生存或许不能御寒微不足道的茅草,老态龙钟,毫无反抗之力的我也只有“归来倚仗自叹息”——无助?愤怒?在这里,表面上写天真儿童对毛草的好奇,暗地又在写什么,作者给我们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面对老人的呼喊,罪魁祸首风并没有就此罢休。俄顷一词写出了它摧残的面目:整个秋天,整个大地,整个社会,因此暗淡无光,凄风苦雨的人们苦苦挣扎已成必然。在此,诗圣为“娇儿”的蓄势告一段落。此时,“娇儿”该隆重登场了。

按理,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是最自由自在的,就如安徒生笔下《皇帝新装》中的孩子,在举国上下都阿谀逢迎之际,他却喊出了“皇帝什么也没穿”的童贞而大胆的呼喊,净化了深陷泥潭中人们的心灵;又如辛弃疾《清平乐·春居》中的“小儿”,全家都在紧张劳动之时,他却自由自在的躺在溪边,一边聆听潺潺的流水,一边尽情品尝莲蓬的甘甜。而此时杜甫笔下的“娇儿”,却在为一场好觉而苦苦追寻,这并不算要求的要求却成了他的奢望。文中写到“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那是一床怎样的被子?该句用了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了说明:似铁。而且,一翻身就四分五裂的“铁”,可怜“娇儿”,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但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恰遇顶头风。稀稀拉拉的被子旁,如麻未断绝的雨,无疑雪上加霜,“长夜沾湿何由彻”?

但文中的意思仅仅如此?可能不。杜甫的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表现在常常将深刻的含义隐藏在一些平凡普通的词句中,从而够建了杜诗沉郁苍凉的总体风格。

在本诗中,作者可能把“娇儿”当成了一面镜子。通过对“娇儿”出场环境的深刻渲染,通过对“娇儿”恶卧的深刻同情,激发人们的共鸣,从而达到折射安史之乱给劳动人民造成深刻灾乱的目的。“娇儿”何以恶卧?也许是《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无尽疮伤;也许是《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后的心有余悸;也许是《兵车行》中“车辚辚,马啸啸,行人弓箭各在腰”的恐慌;也许是《新婚别》中“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的牵挂与祝愿。太多的也许在夜深人静时,相互交织,冲撞,融合,“娇儿”恶卧也就不足为怪了。

原来,杜甫通过“娇儿”,浓缩了一段历史,通过“娇儿”的恶卧,又回放了一段历史,以此激起千千万万善良心的人们:为了安宁,和睦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进而凸现了文章的主旨。

“娇儿”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妙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备课资料

    [疑难解析]①什么叫记古代的“记”是一种不定体。一般地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地写出来,...

  • 《醉翁亭记》“课前作业 导学”设计的体会

    课前作业 导学,既能节省课时,增大课堂的容量,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合作互助精神。让学生既能体验自已学习成...

  • 《醉翁亭记》学习指要

    《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写的一篇山水游记,表现了作者因参与范仲淹等政治改革失败被贬滁州知州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笔...

  • 《旅鼠之谜》教学参考

    (一)重点与难点: 1.阅读课文,归纳北极旅鼠有几大奥秘。 2.作者写作意图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如果人类也无节制地繁衍下...

  • 《藤野先生》重点解说

    重点解说1字音辨读。2辨别形似字。3词义辨析。①模胡:一般指不分明、不清楚。例:他神志模胡、言语不清。文中指马虎、不...

  • 《藤野先生》教学资料汇集

    一、背景及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一)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最初发表于1926年12月10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

  • 《藤野先生》教学难点 试析

    《藤野先生》教学难点 试析 (一)藤野严九郎其人其事藤野严九郎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

  • 《藤野先生》教学参考

    教学目的一、通过对作品的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了解散文的重要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二、了解并学习通过几件事表现一个人...

  • 《藤野先生》导读提示

    导读要点:这篇文章也是叙事散文,在导读方法上有如《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其要点是:1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

  • 《藤野先生》导读设计

    一、初读课文。1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集《》。初一已学过这个集子里的一篇《》。这些散文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是从记忆中...

  • 《藤野先生》备课参考

    问: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的实际情况如何?课文说,“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学年考试的成绩,“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

  • 我教《藤野先生》

    ,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着眼语言文字承载的思想和文化。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