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18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能通过对事例的分析,理解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能通过对事例的分析,说明不同对个人与社会的不同导向作用。
能力方面:通过不同及其作用的比较,提高比较能力。
觉悟方面:初步树立要用正确的来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
教学重点:第一个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 :价值概念和概念
课型:新授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一学生上讲台带领同学复习提问,教师做好适当引导)
导入 新课:
(图文导入 )(1)长江支流污染严重:
流经重庆永川境内85.2公里的临江河是长江的支流之一,由于沿河污染严重,目前已面临鱼虾绝迹的危险境地.
(2)生态鸟园里的和谐:
全国最大的生态鸟园——拥有国家级保护鸟类近百余种的徐州“鸟悦园”里,“鸟园”内的鸟不但不惧怕战士们,而且和战士们一起共嬉、共步。
设问前面我们看到了对待自然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情形,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不同的情形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的导向作用
新课:二、的导向作用
要了解的知识,我们首先来学习价值的有关知识。
说到价值,我们非常熟悉,在高一经济学中,我们就学过价值,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以下经济学中的价值的含义。
知识回顾价值的经济学含义
学生回答(略)
设问经济学上价值是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那么,哲学上的价值又应当怎样理解呢?我们来看以下事例:
显示粮食、蔬菜、水果、禽蛋人们营养的需要(箭头上标明满足二字)
衣服、房子、车船人们穿、住、行的需要
阳光、空气、水人们生存的需要
文学艺术、道德、法律、知识人们精神需要
教师提问在上图中,观察箭头两侧,你能看到什么共同点?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事物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反映了人的需要同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这就是哲学上对价值的界定。
显示1、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含义)
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教师总结哲学上价值的含义有其特定的含义,不能与经济学上价值的含义相混淆。其必须同时涉及到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把握这一概念需注意:
(1)价值是一种关系
(2)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3)价值具有多样性(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事物,就会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形成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我们称之为。
2、的含义
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设问是不是社会意识(是),既然是一种社会意识,那么,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显示3、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举例科学的生态的提出
教师引导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都会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因而,人皆有之。但是,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会具有不同的。那么,不同的产生以后,对个人和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4、不同的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教师提问怎样理解的导向作用?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指导下进行的。人们的不同,追求的具体目标、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评价必然不同,行为和效果也不一样。的导向作用具体是怎样体现的呢?我们来看下列材料:
显示面对世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面对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面对入世
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新挑战,我国农业积极采取措施。我国农业逐渐由传统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道路发展。目前,全国已有7个生态农业建设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生态农业试点县已经达到100个。
思考:我国农业逐渐由传统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道路发展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1)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图片显示A.“母亲河在流泪”
背景资料:2001年11月3日,三峡库区巴东县城沿江路铜盆溪大桥的右侧又有十多辆汽车将建筑弃土从桥头倒入长江,此前从该桥左侧倒入长江的垃圾已使河岸向江心突出2米。巴东县在移民前县所有垃圾全部倾倒在头道场垃圾场,日产垃圾2吨,该垃圾场已使用20多年。如今已停止使用,
B.整治后的南京秦淮河再现碧波荡漾景象
背景资料:经过南京有关部门投入300余万元、历时两个多月的清淤泥整治,南京秦淮河春节期间再现碧波荡漾,画舫扬波的旖旎景象。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通过前面我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本身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之分,而不同的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在正确的的导向下,对人们的实践起推动作用,而在错误的的导向下,对人们的实践起阻碍作用。
设问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那么,对人生有没有什么影响呢?
显示1、原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应受贿罪与2000年9月7日被最高人民法院判为死刑,9月14日执行死刑。
2、王伟于2001年4月1日在对进入我国海域的一架美国EP-3电子侦察机进行侦察,不幸牺牲,为国捐躯。4月14日,海军党委做出决定,批准王伟革命烈士,同时中央军委主席授予王伟“海军卫士”的荣誉称号。
以上两种不同的结局说明了什么?给我们有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2)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师总结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
教师举例略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的导向作用。在这一节中,我们需要理解价值、的含义,的导向作用的具体表现。而的导向作用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课堂练习:
1、哲学上的“价值”的构成要素是()
A、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B、客观事物的有用性
C、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的属性D、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
2、在指导人们各项活动的社会意识中,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
A、各门科学知识B、道德概念
C、经济与政治思想D、世界观和
3、藏羚羊是生活在我国西藏地区的一种珍稀动物,近年来,一些人为金钱所驱使,大肆捕杀羚羊,严重地破坏了这一生物种群。这表明()
A、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们的也发生了变化
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
C、对人们的活动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D、市场经济与集体经济不相容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能通过对事例的分析,理解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能通过对事例的分析,说明不同对个人与社会的不同导向作用。
能力方面:通过不同及其作用的比较,提高比较能力。
觉悟方面:初步树立要用正确的来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
教学重点:第一个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 :价值概念和概念
课型:新授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一学生上讲台带领同学复习提问,教师做好适当引导)
导入 新课:
(图文导入 )(1)长江支流污染严重:
流经重庆永川境内85.2公里的临江河是长江的支流之一,由于沿河污染严重,目前已面临鱼虾绝迹的危险境地.
(2)生态鸟园里的和谐:
全国最大的生态鸟园——拥有国家级保护鸟类近百余种的徐州“鸟悦园”里,“鸟园”内的鸟不但不惧怕战士们,而且和战士们一起共嬉、共步。
设问前面我们看到了对待自然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情形,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不同的情形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的导向作用
新课:二、的导向作用
要了解的知识,我们首先来学习价值的有关知识。
说到价值,我们非常熟悉,在高一经济学中,我们就学过价值,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以下经济学中的价值的含义。
知识回顾价值的经济学含义
学生回答(略)
设问经济学上价值是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那么,哲学上的价值又应当怎样理解呢?我们来看以下事例:
显示粮食、蔬菜、水果、禽蛋人们营养的需要(箭头上标明满足二字)
衣服、房子、车船人们穿、住、行的需要
阳光、空气、水人们生存的需要
文学艺术、道德、法律、知识人们精神需要
教师提问在上图中,观察箭头两侧,你能看到什么共同点?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事物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反映了人的需要同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这就是哲学上对价值的界定。
显示1、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含义)
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教师总结哲学上价值的含义有其特定的含义,不能与经济学上价值的含义相混淆。其必须同时涉及到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把握这一概念需注意:
(1)价值是一种关系
(2)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3)价值具有多样性(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事物,就会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形成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我们称之为。
2、的含义
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设问是不是社会意识(是),既然是一种社会意识,那么,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显示3、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举例科学的生态的提出
教师引导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都会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因而,人皆有之。但是,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会具有不同的。那么,不同的产生以后,对个人和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4、不同的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教师提问怎样理解的导向作用?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指导下进行的。人们的不同,追求的具体目标、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评价必然不同,行为和效果也不一样。的导向作用具体是怎样体现的呢?我们来看下列材料:
显示面对世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面对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面对入世
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新挑战,我国农业积极采取措施。我国农业逐渐由传统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道路发展。目前,全国已有7个生态农业建设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生态农业试点县已经达到100个。
思考:我国农业逐渐由传统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道路发展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1)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图片显示A.“母亲河在流泪”
背景资料:2001年11月3日,三峡库区巴东县城沿江路铜盆溪大桥的右侧又有十多辆汽车将建筑弃土从桥头倒入长江,此前从该桥左侧倒入长江的垃圾已使河岸向江心突出2米。巴东县在移民前县所有垃圾全部倾倒在头道场垃圾场,日产垃圾2吨,该垃圾场已使用20多年。如今已停止使用,
B.整治后的南京秦淮河再现碧波荡漾景象
背景资料:经过南京有关部门投入300余万元、历时两个多月的清淤泥整治,南京秦淮河春节期间再现碧波荡漾,画舫扬波的旖旎景象。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通过前面我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本身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之分,而不同的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在正确的的导向下,对人们的实践起推动作用,而在错误的的导向下,对人们的实践起阻碍作用。
设问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那么,对人生有没有什么影响呢?
显示1、原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应受贿罪与2000年9月7日被最高人民法院判为死刑,9月14日执行死刑。
2、王伟于2001年4月1日在对进入我国海域的一架美国EP-3电子侦察机进行侦察,不幸牺牲,为国捐躯。4月14日,海军党委做出决定,批准王伟革命烈士,同时中央军委主席授予王伟“海军卫士”的荣誉称号。
以上两种不同的结局说明了什么?给我们有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2)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师总结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
教师举例略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的导向作用。在这一节中,我们需要理解价值、的含义,的导向作用的具体表现。而的导向作用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课堂练习:
1、哲学上的“价值”的构成要素是()
A、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B、客观事物的有用性
C、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的属性D、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
2、在指导人们各项活动的社会意识中,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
A、各门科学知识B、道德概念
C、经济与政治思想D、世界观和
3、藏羚羊是生活在我国西藏地区的一种珍稀动物,近年来,一些人为金钱所驱使,大肆捕杀羚羊,严重地破坏了这一生物种群。这表明()
A、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们的也发生了变化
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
C、对人们的活动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D、市场经济与集体经济不相容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能通过对事例的分析,理解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能通过对事例的分析,说明不同对个人与社会的不同导向作用。
能力方面:通过不同及其作用的比较,提高比较能力。
觉悟方面:初步树立要用正确的来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
教学重点:第一个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 :价值概念和概念
课型:新授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一学生上讲台带领同学复习提问,教师做好适当引导)
导入 新课:
(图文导入 )(1)长江支流污染严重:
流经重庆永川境内85.2公里的临江河是长江的支流之一,由于沿河污染严重,目前已面临鱼虾绝迹的危险境地.
(2)生态鸟园里的和谐:
全国最大的生态鸟园——拥有国家级保护鸟类近百余种的徐州“鸟悦园”里,“鸟园”内的鸟不但不惧怕战士们,而且和战士们一起共嬉、共步。
设问前面我们看到了对待自然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情形,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不同的情形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的导向作用
新课:二、的导向作用
要了解的知识,我们首先来学习价值的有关知识。
说到价值,我们非常熟悉,在高一经济学中,我们就学过价值,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以下经济学中的价值的含义。
知识回顾价值的经济学含义
学生回答(略)
设问经济学上价值是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那么,哲学上的价值又应当怎样理解呢?我们来看以下事例:
显示粮食、蔬菜、水果、禽蛋人们营养的需要(箭头上标明满足二字)
衣服、房子、车船人们穿、住、行的需要
阳光、空气、水人们生存的需要
文学艺术、道德、法律、知识人们精神需要
教师提问在上图中,观察箭头两侧,你能看到什么共同点?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事物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反映了人的需要同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这就是哲学上对价值的界定。
显示1、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含义)
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教师总结哲学上价值的含义有其特定的含义,不能与经济学上价值的含义相混淆。其必须同时涉及到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把握这一概念需注意:
(1)价值是一种关系
(2)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3)价值具有多样性(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事物,就会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形成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我们称之为。
2、的含义
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设问是不是社会意识(是),既然是一种社会意识,那么,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显示3、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举例科学的生态的提出
教师引导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都会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因而,人皆有之。但是,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会具有不同的。那么,不同的产生以后,对个人和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4、不同的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教师提问怎样理解的导向作用?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指导下进行的。人们的不同,追求的具体目标、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评价必然不同,行为和效果也不一样。的导向作用具体是怎样体现的呢?我们来看下列材料:
显示面对世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面对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面对入世
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新挑战,我国农业积极采取措施。我国农业逐渐由传统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道路发展。目前,全国已有7个生态农业建设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生态农业试点县已经达到100个。
思考:我国农业逐渐由传统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道路发展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1)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图片显示A.“母亲河在流泪”
背景资料:2001年11月3日,三峡库区巴东县城沿江路铜盆溪大桥的右侧又有十多辆汽车将建筑弃土从桥头倒入长江,此前从该桥左侧倒入长江的垃圾已使河岸向江心突出2米。巴东县在移民前县所有垃圾全部倾倒在头道场垃圾场,日产垃圾2吨,该垃圾场已使用20多年。如今已停止使用,
B.整治后的南京秦淮河再现碧波荡漾景象
背景资料:经过南京有关部门投入300余万元、历时两个多月的清淤泥整治,南京秦淮河春节期间再现碧波荡漾,画舫扬波的旖旎景象。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通过前面我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本身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之分,而不同的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在正确的的导向下,对人们的实践起推动作用,而在错误的的导向下,对人们的实践起阻碍作用。
设问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那么,对人生有没有什么影响呢?
显示1、原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应受贿罪与2000年9月7日被最高人民法院判为死刑,9月14日执行死刑。
2、王伟于2001年4月1日在对进入我国海域的一架美国EP-3电子侦察机进行侦察,不幸牺牲,为国捐躯。4月14日,海军党委做出决定,批准王伟革命烈士,同时中央军委主席授予王伟“海军卫士”的荣誉称号。
以上两种不同的结局说明了什么?给我们有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2)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师总结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
教师举例略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的导向作用。在这一节中,我们需要理解价值、的含义,的导向作用的具体表现。而的导向作用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课堂练习:
1、哲学上的“价值”的构成要素是()
A、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B、客观事物的有用性
C、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的属性D、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
2、在指导人们各项活动的社会意识中,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
A、各门科学知识B、道德概念
C、经济与政治思想D、世界观和
3、藏羚羊是生活在我国西藏地区的一种珍稀动物,近年来,一些人为金钱所驱使,大肆捕杀羚羊,严重地破坏了这一生物种群。这表明()
A、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们的也发生了变化
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
C、对人们的活动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D、市场经济与集体经济不相容
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2.1《价值与价值观》学案
【哲思寓言•猪的困惑】
一个有钱人下了地狱,对神抱怨说:“我去世的时候已经将全部财产都捐给了教堂,为什么人们还说我吝啬呢?”
“让我给你讲一个猪和牛的寓言吧。”神说,“猪总是不受欢迎,而牛深受人们的喜爱,这让猪很困惑。猪对牛说:‘人们觉得你慷慨无私,因为你每天都贡献牛奶和乳酪。可是我呢?我把我的一切都贡献了出来。我献给他们熏肉和火腿,献出我的鬃毛做刷子,他们甚至炖我的脚!然而,没人喜欢我。为什么会这样?’”
“你知道牛是怎么回答的吗?”神说,“牛答道:‘因为在我还活着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奉献!’”
【学习目标】
⑴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⑵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⑶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班级
姓名
【学习重难点】人生价值的评价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学习过程】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哦。相信你一定行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服、房子、汽车等具有满足人们穿着、居住和出行需要的属性;阳光、空气和水等具有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属性。它们各有自己的价值。
1、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马克思也说过:“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2、你认为评价一个人价值的标准是什么?残疾人的人生有无价值?为什么?
近年来,在“超女”“快女”等选秀活动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选秀活动此起彼伏,“美女经济”泛滥,有青年学生喊出口号“学得好不如长得好”、“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3、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说说价值观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知识清单】
(一)人的价值
1、价值的含义: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它涵盖不同领域是物的价值,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遍性。
【提示】: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人的价值原理:
(1)内 容:一方面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作贡献。
3、人的价值的判断标准: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提示】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社会存在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2)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提示】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的比较
比较 价值 人生价值 价值观
区别
含义 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涵盖范围 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遍性,属客观范畴 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 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联系 (1)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生价值
(2)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
【知识结构】
【巩固练习】
1、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这说明( )
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人生观道理是()
a.奉献和索取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b.奉献和索取可以由个人主观动机来决定
c.索取是实现奉献的前提和基础 d.奉献和索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3、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④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这说明( )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b.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5、“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十公分的距离”、“多一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多一分温暖”“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公益广告是奥运文化的一大亮点,琅琅上口的广告语悄然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发展之中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d.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6、“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这句话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经济学家称之为“炫耀性消费”。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观与人生价值观正确关系的是( )
①消费方式是人生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②消费品位折射着人生的价值追求
③炫耀性消费扭曲了人生的价值 ④炫耀性消费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的袁隆平获得“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的荣誉称号。这说明()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②人生价值是通过荣誉体现出来的
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必然成正比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每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13位来自唐山的农民,在XX年初特大雪灾袭击华南地区时,他们大年初二上午赶到湖南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为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5月12日,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他们又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13位农民被评为XX年感动中国人物说明( )
①说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反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摒弃个人的利益和需要
③表明价值判断和选择因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 ④体现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依托改革开放30年来的积累,我国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100枚奖牌,51枚金牌,居金牌奖牌榜首位,既实现了人生价值,又为祖国争光添彩。这说( )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自我价值
c.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具有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10、地震本是自然现象,但美国好莱坞女星莎朗•斯通在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接受媒体采访时公然声称,四川汶川地震是上天对中国的报应。莎朗•斯通的这一冷血言论( )
①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承认世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是唯物主义观点
③以自身感受为出发点判断是非,是错误的价值观 ④极大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走近高考】
1、(江苏卷•16)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州,在位时,他始终廉洁奉公,公而忘私;退休后,他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辞世前,他把自己20多年辛勤营造的数万亩森林无偿交给国家。杨善州的行为( )
①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②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③反映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④表明了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重庆卷•31)中国年度公益人物l说:“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这表明()
a.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b.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态度
c.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现实
3、(XX年山东济南联考)XX年2月5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组委会授予扎根悬崖小学19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的颁奖词是:“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李桂林、陆建芬的感人事迹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只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
4、(XX年高考•安徽卷11)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号 1 2 3 4
答案
二、综合探究
XX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54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60名提名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郭明义、许月华、王文忠等11位同志荣获“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表彰大会给予的颁奖词是——“善行无疆!你们用滚烫的心,热情的手,扶危济困,雪中送炭。你们崇高的利他精神,是流淌在中国人身上的血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标识。你们的善行善举,如和煦春风,温暖着亿万人民的心。“
曾庆香、刘薇、王茂华、谭良才等10位同志获得“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表彰大会给予的颁奖词是——“舍己为人!你们,面对危难和死神,挺身而出,大义凛然!用瞬间的选择,维护正义,担当道义,舍生取义,书写了自己的壮丽人生,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在天地之间奏响了义字正气歌!”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对人的价值的认识。
一、活动目的:
倡导队员们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既要做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也要做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小践行者,立足“认真做好每一件事”,长大后成为有担当和责任感的社会栋梁。
二、活动准备
中队队旗,PPT,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黑板报。
三、活动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这世上是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呢?当然不是,那有哪些类型的人呢?(有好人,有坏人;有说话算话的人,有说话不算话的人;有爱国家的人,有背叛国家的人;有认真工作的人,有对工作不认真的人;有对别人友好的人,有对充满敌意的人。)
那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呢?(指名)
板书: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二)爱国。
我们对待国家应该怎样?(指名)板书:爱国
爱自己的国家是必须的,我们总不可能不爱生我养我的国家而去爱别的国家吧?
那我们应该怎样爱国呢?大家讨论一下,问一下你的同桌。(指名汇报)
1、我们目前能做的.是什么?心中有国家---中国的好。哪个能说好在哪里?(免费读书、吃牛奶鸡蛋………)
2、长大了可以怎么爱国呢?(如果有像日本美国这样的国家来欺负我们国家,我们应该怎么做?国家发生了大灾难:比如地震、洪水……)保家卫国,还有很多……
(三)敬业
知道什么是敬业吗?
目前我们还没有工作,我们应该做什么?(学习)
那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读好书
遵守纪律
做个好学生
那这些你觉得怎么才能做得好呢?上课、自习、在家、作业、预习、复习、卫生、风纪评比…….
(四)诚信
你知道什么是诚信吗?
是“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那我们因应怎么做呢?
如果我叫你答应给某个人带一瓶牛奶,你路上口干了,怎么办?
你说了今天要还我的钱,又还不了了,应该怎么办?
(五)友善
什么是友善呢?
比如,遇到一个客人狠他一眼,比如遇到一个陌生人瞪他一眼,比如对同学老是打骂,比如对家人不关心,比如对老师不尊重…….
当然,对于敌人、仇人、坏人可以友善吗?可是你知道什么是敌人、仇人、坏人吗?
朋友之间亲近和睦
五、总结:
1.那我们究竟要做什么样的人?大家说!
我们要做这样的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师总结:
同学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距离我们并不远,当你们向老师和长辈彬彬有礼地问好时,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时,向父母表达孝心时,愉快的学习文化知识时,都是你们身体力行的践行!希望同学们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我们的校训“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会为你们封存下这些美好时刻,也送去掌声和喝彩,这将让你们在今后的成长中受益无穷。
序
号
9
课题
价值规律的作用
课
型
授新课
时间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识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三个作用。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运用价值规律的知识,分析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平等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按规律办事的观念。
重点
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
难点
我国一些长期亏损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有利的。
板
书
设
计
3.2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步骤
教 学 内 容
教材处理意见
时间
分配
复习
导入
讲
授
新
课
小
结
提问: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
2.等价交换原则是如何实现的?
思考:上节课,彩电价格大战,一些彩电巨头采取限价联盟,结果失败了。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彩电企业该如何应对呢?
材料一:80年代,彩电是我国市场上的紧俏商品、价格昂贵、利润丰厚。如今,我国彩电生产线迅速增加,达100多条。1992年,我国彩电库存量达200万台。1996年开始,市场上的彩电行业每年都进行价格大战。进入2000年,价格更是“跳水”、“蹦极”。2000年6月,几大彩电巨头聚会深圳,商定限价限盟。但彩电价仍不断地跌,21英寸彩电更是跌破1000元大关。结果,部分彩电厂家转产,有的彩电厂家被兼并,甚至破产。
材料二:“长虹”电器公司重视科学技术和科学原理。从1988年以来,“长虹”先后建起317条彩电装配线,安装了大量先进配件生产设备。在原理上,他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整个公司从领导到职工,根据自身岗位要求,苦练内功,提高了整个公司人员的素质。其他彩电厂家也纷纷在以上几个方面作出了努力。近几年,长虹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国内销售量居全国第一,成为彩电业的“龙头老大”。
材料三:为满足战后伊拉克重建的需要,近日,大批长虹彩电、空调将于月末经阿联酋拜迪港进入伊拉克市场。长虹彩电在继续保持在东南亚、中东和澳洲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大举进军美国市场,经过一年的努力拓展,长虹彩电销量已成功挤身美国彩电市场五强。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次价格战之后,将使中国的彩电品牌剩下不到一半,而且相关企业将会出现亏损,许多企业在逐渐淡出彩电经营,深圳华强、深华发、南京熊猫等都在向其他产业转型。
3.2价值规律的作用
思考1:彩电由紧俏变压积压,反映了我国彩电市场出现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什么呢?
归纳:彩电经历了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的急剧变化。
追求自身利益。供不应求-----价格上涨,高于价值-----有利可图------被吸引生产该商品,生产线、产量增加------意味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该部门;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低于价值-----无利可图------减少放弃生产该商品,生产线、产量减少------意味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出该部门,改行。指挥棒,调节作用。
流入
流出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思考2: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实际上是通过什么在起作用?
解释:市场价格。2000多元,1000元。
思考3:春节过后,全国有数千万人到东南沿海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去打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孔雀东南飞”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些东部企业又到西部去投资,人们又称之为“孔雀西北飞”,如何认识这些现象?
解释:不管孔雀飞到哪里,实际上都是价值规律在调节生产资料
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分配。
思考4:这种调节作用的缺陷是什么?
归纳:彩电很快由紧俏商品转为滞销积压,表明市场有其自身的
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有些
商品是不能由市场调节的:如军火、毒品………………;
市场调节有它的弱点,如“泡妞糖的产生”“小老婆饼的
产生”等等。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思考5:长虹电器公司是如何一跃成为彩电业的“龙头老大”的?
解释:社t 价值量,等价交换。个t<社t 盈利,如何减少个t?提高劳动生产率。什么样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和管理(以长虹为例)。所以,结论------
思考6:“效率就是生命”是什么意思?
归纳:是指一个商品生产者如果使其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
产率,它就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反之,就可能亏损破产。因此,一个企事业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思考7:如果所有的企业都注重追求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会出现什么结果?
归纳:从企业角度,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更快的企业会得到更多的收益,企业竞争力会不断提高。从国家角度,资源会得到更充分利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力更快发展,在世界经济中有更强的竞争力。从个人角度来看,个人的素质会不断提高。从社会角度来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会更深入人心,尊重科学、爱护价值规律会成为社会时尚。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适应要求。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思考8:在材料三中,有的企业越做越强,有的却被兼并或退出市场,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讲解:长虹生产条件好,个t<社t,获得较多,能够不断扩大生产,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相反,被市场淘汰。优胜劣汰。
思考9:如何认识我国一些长期亏损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
归纳:客观的。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给企业及其职工带来较大影响。
企业要充分利用价值规律指导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市
场竞争力。国家要依法治国,规范市场行为,保护下岗职
工的基本权益。职工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学们要树立
改革开放意识,增强竞争意识。
价值规律有三个作用:调节、刺激、促使
讨论:如果你是彩电厂的厂长,你将如何做?
归纳:作为彩电生产厂的厂长,应当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面向市场改进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思考:价格的基础、形成及对价格的影响因素
(1)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的基础是价值,即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格主要是由市场形成的,以市场竞争为条件,由商品生产者自行定价,定价的重要依据是供求关系,所以也称为通过供求关系形成价格。
(3)影响商品价格的高低,除商品价值外,还受其它因素影响,如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货币价值的变动、纸币的发行量、人们的购买心理等。
(4)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能理解成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问答法
讨论法
讨论法
10分
10分
10分
作业
1.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你是彩电厂的厂长,你将如何做?)
课
后
小
结
§12.1《价值与价值观》
学习目标:
1.了解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
2.知道人的价值的含义及其评价标准
3.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重、难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劳动和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一、填空题
(一)人的价值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一事物对主体的________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_____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_______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______和_______,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______.人既是价值的______者,又是价值的_________者.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_____,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_______,得到了社会对自己______的承认,从而实现了______的满足.
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________.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要看他为_______,为________贡献了什么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_____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______看法和______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作为一种__________,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___________,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______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表现为
(1)价值观对人们______世界和_______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_____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价值观对______道路的选择具有重的导向作用.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_____,选择什么样的生活______,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主张______利益与______利益在______利益基础上的辩证统一.(1)它强调集体利益即__________的共同利益_____个人利益
(2)它不排斥_____利益,而是重视和发展个人的_____利益,强调发挥集体中每个成员的_____性和______性,并使之成为推动整个国家.民族进步的_____.
二、选择题
1..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了价值。这就明
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②只要有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④价值是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投资,《满城心带黄金甲》一上映就引来不同的评论,喜欢者如痴如醉,批评者出语尖锐,这表明
a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b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
c价值观正确与否没有确定的标准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3《人民日报》指出:引导下岗职工树立“观念一变天地宽,观念一变门路多”的思想,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实现再就业。其哲学依据是
a价值观随着社会存的变化而变化
b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c价值观具有社会性
d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确良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个人知识和才能的多 d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5.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
a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区别
b前者是对后者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哲学价值涵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
c两者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前者是个性,后者是共性
d二者存在质的差别,没有联系
6.关于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是
a人的价值在于人自身,人生来就都有平等的价值
b人的价值就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
c人的价值就在于采取必要手段赢得一定的社会的地位
d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7.一个人如果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他的人生道路往往就是光明的,他的未来是美好的。这说明
a价值观正确,人生道路就不会有挫折b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c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d人的价值观都是美好的
8.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上主张
①强调集体利益,抹杀个人利益②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③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④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姓名 班级 编者:宋立山
学习目标:
1.了解价值判断的含义
2.知道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懂得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及其意义
4.懂得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阶级、因人而异
重、难点:
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一、填空题
(一)自学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1.价值判断的含义:人们对 能否满足 的需要以及满足的 作出的判断.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形成: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_________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同凭空产生的,面是在________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
3.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_______,遵循社会发展的_________,走历史的______之路.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特征:随着_______的推移和_____的改变,一定事物的_____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______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变化而不同.
5.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特征的意义:
(1)有助于我们正确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______,防止______化和_______化的倾向.
(2)有助于我们价值观念___________,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性:人们的社会______不同,________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______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____而异.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_______和__________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
人们站在不同的______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怎样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要自觉站在最广大______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______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_________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_______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的价值追求.
3.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_______利益构成的.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______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______,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的__________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______和最具有________性的因素.在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是----------,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都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二、选择题
1.某村党支部书记坚信“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叫富”。他利用自行研制的冬明天暖式大棚技术,带领全村致富后又无偿向全国300多个县推广,许多农民因此走上致富之路。上述材料中“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的观点,体现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
a自学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c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d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2、汶川地震发生以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在四川招开抗震救灾会议,他指出,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要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这表明我们党制定政策的最高价值标准是
a世界人民的利益 b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个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利益
d社会发展程度
3、“我们党从来不否认个人利益、个人抱负、个人追求,但共产党员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人民的根本利益,个人理想和追求必须符合党的共同政治理想。”这个论断说明
①个人利益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正当的,应该加以保护②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③在我国“三者”利益在根本上存在着矛盾④在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集体利益,国家集体也应保护正当的个人利益。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4、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的判断,称为
a价值判断 b价值选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二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第一项目迈好青春第一步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年华,...
第二框题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课时)【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
课题:在生活中磨练自己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在生活中主动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2、能力目标:能具体分析自己的...
[考点解析]1.情绪最基本的四种类型:喜、怒、哀、惧。2.情绪的作用(1)情绪的积极作用: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可以充实人...
第三课走向自立自己的事自己干1.自立的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第十八课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学案教学内容: 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第二框—如何做到对...
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第六课《礼貌待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确礼貌是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意识到礼...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坚强意志品质的四种表现: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2)知道坚...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1、自尊的含义、重要表现是什么?答: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
《少年能自强》 导学案 目标1、知道有理想的重要性。2、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课题: 课型:新授课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拒绝不良诱惑(2)掌握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