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25
一、组织教学
师:大家好!非常荣幸走进全市高中第一学府——盐城中学某某班,并且将和大家一同渡过这45分钟,希望能给同学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二、导入
1、师:刚才播放的是那几首歌曲,还有印象吗?
师生:第一首《我爱你,中国》 第二首《茉莉花》 第三首《好汉歌》
师:你能告诉我它们分别属于那种唱法吗? 生:第一首美声唱法,第二首民族唱法,第三首通俗唱法
师:总结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第一首歌《我爱你,中国》是一首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一体的艺术歌曲,是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通过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细腻描绘,充分表现了海外儿女的炽热的爱国之心,属于美声唱法。 第二首歌《茉莉花》这首歌以它那优美动听的旋律和着淡淡的清香已飘向世界各地,属于民族唱法。这两种唱法十分讲究发生技巧,演唱者须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第三首歌不用说,大家都能知道是大陆实力派歌手刘欢演唱的《好汉歌》属于通俗唱法,这首歌曾一度传遍大街小巷,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几句,这种歌曲对嗓音及歌唱技巧的要求没有美声唱法及民族唱法高,适合的人群大众化,歌词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我们把它叫做通俗歌曲。
三、新授
通俗歌曲是指那些题裁形式较为短小,歌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演唱不拘一格,易学易唱,便于流传的歌曲。 下面就和同学们一起进行通俗歌曲的赏析 。出示课件
师:通俗歌曲之所以流传很广,是由于它生动地体现了时代精神,让我们沿着中国通俗音乐独特的发展轨迹去感受一下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通俗音乐走进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
(一)请听歌曲(《春天里》)。在听的时侯可别忘了‘这个’噢,(思考状),老师有问题问你噢 ! 师问:这首歌曲叫《春天里》是电影《十字街头》的插曲,产生于 20世纪20——30年代,这首歌的词曲有何特点? 生:歌词朗朗上口。曲调间单,运用快板书的节律作为基本节奏型。 师:对,歌词朴实,特别引用了衬词‘朗里格朗里格朗’,使它更接近口语,曲调间单,运用快板书的节律作为基本节奏型。假如这首歌让你唱,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 生:轻松活泼的情绪。 师:下面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老师按节奏说歌词的内容,同学们用接掌的形式拍出衬词的节奏。 师:对,这首歌曲通过轻松活泼的演唱,加之歌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所以一出现,便广为流传。同期出现的还有四季歌等 。
总结:这时期通俗歌曲随歌舞表演和有声电影出现而流传,歌曲的特点:轻松活泼,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二)1、师:共和国的成立,经济复苏,而史无前例的文革又让我们的通俗歌曲,偃旗息鼓,销声匿迹。到了80年代风雨之后艳阳天,李谷一的《乡恋》犹如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 出示课件《乡恋》 (1) 师:请告诉老师,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生:忧伤, 师: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展,抒发了对故乡亲人和山川的思念之情,全曲四个乐句,构成起承转合结构,第三乐句的高音定在“4”上,给全曲蒙上缠绵的情味,这婉转缠绵的旋律,我们再一同体验一下,ok? (2)出示主题旋律
a 师:注意这旋律中典型节奏,切分节奏
× × ×
生:跟着打一遍。
b 老师弹奏,学生跟唱三遍
c 集体跟唱歌曲一遍,好好体会歌曲的情感与韵味。
2、师:改革开放,文艺复兴,海外音乐走进大陆的音乐世界,接下来让我们欣赏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会唱的同学跟着唱),同学们在听的时候,仔细体会一下歌曲中感情的变化。 出示课件
师:这首歌曲在那个年代人人都会唱,歌词真挚、深沉,歌曲的内容反映了在殖民统治下历经沧桑的香港同胞,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企盼团圆的愿望,张明敏的这首歌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3、师:1998黄土高原刮起了西北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不再继承祖祖辈辈留给他们的遗产——昏暗的窑洞,黝黑的胳膊……他们要喧泄,他们要呐喊,《我心中的太阳》、《热恋的故乡》、《黄土高坡》唱起了《信天游》……
(1)范唱《黄土高坡》
(2)师:这种西北风歌曲的演唱风格,慷慨激昂。
(3)请你举出这时期的代表人物。 总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港台海外及校园歌曲的传入,内地也产生了许多风格独特的民族风味很浓的通俗歌曲,如《西北风》、《戏曲风》等。
这段时期歌曲的特点:旋律优美抒情,民族风格浓郁。
(三)、师:生活始终在前进,渴望新的方式是音乐扩张的最大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通俗音乐如野马脱缰,20世纪90年代至今音乐呈现百花齐放的盛况,课前我让同学们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1、请各组介绍你们搜集的资料。 (1)生答:演唱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演唱形式丰富多样,网络音乐R&B说唱音乐形式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搜集的资料很全面 出示课件 总结:20世纪90年代至今通俗歌曲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人文性加强,在反映社会经济的同时,注重对亲情、道德、文明的唤呼,音乐风格百花齐放,演唱形式更加丰富,各种组合形式优为突出,网络音乐R&B说唱音乐,构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形式更加多样,音乐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2、这一段时期的音乐,大家非常熟悉,下面又到了我们的动感地带‘我型我SHOW’,动起来,ONE、TWO、START!YEAH有请主持人上场。(表演) 今天的主题是:演唱你最喜爱的通俗歌曲 (1)独唱 有请××同学为你演唱,掌声支持他,好吗? (2)表演唱 有请××同学为大家演唱,掌声有请。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光有热情还不够,要有胆量,下面有请我们班的某某组合为大家表演,让我们为他们精彩的表演表示感谢,掌声响起来。为了给我们动感地带带来更为热烈的气氛,我还特别邀请了一位嘉宾为我们演唱。
四、巩固与拓展
同学们,你们听,他在向我们表述着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 (1)生答:腾格尔,表述着家乡草原美丽的景色,用自己独特的嗓音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把家乡比着天堂,对家乡的赞美和对家乡的炽热的爱。 (2)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首歌语言朴质,旋律优美、流畅,把家乡比作天堂对家乡最高的赞美。同时也说明爱之深,情之切,再加之腾格尔独具特色的嗓音近似呼唤、呐喊式的演唱,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对家乡的那份炽热的爱。 总结:这段时期的通俗歌曲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中国通俗音乐的一个显著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打上深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 (3)出示课件
《你是我的玫瑰花》 师:这是2006最流传的歌曲,歌中把自己心爱的人比作玫瑰花,并用简单朴实的声音倾诉出自己的心声,是真情的流露。当今的通俗歌曲五花八门,可谓是百花齐放,向这样的歌曲一旦出现便大街小巷全唱,青少年也是必受到影响,你是如何看待当今的流行通俗歌曲? 讨论:中学应如何看待当今的通俗歌曲?
五、学生讨论
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欣赏了不同时代,不同特点的通俗歌曲,有内地的、有海外的、有轻松活泼的,也有爱国思乡的,也有歌颂爱情的等等,他们都倍受人们的喜爱,这里我要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并向你们敬言,当今通俗歌曲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百花争艳,我们作为艺术欣赏是可取广角镜头,如果作为中学生的平时追求和传播,应该有所选择。那么哪些通俗歌曲适合我们中学生演唱呢? 讨论:我认为应该选择一些轻松活泼、积极向上的通俗歌曲,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在正确的欣赏的基础上做出合适的选择。
六、小结
1、师生的共同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 2、师总结:我和大家一起进行通俗歌曲的赏析,从赏析当中我们了解了通俗歌曲的涵义和、它的特点,同时也了解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史,同学们对歌曲的赏析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听,那原汁原味的草原歌声又传来了……(在音乐声中老师讲) 同学们,心灵美人更美,愿我们用音乐美来丰富我们的人生,装点美丽多彩的世界。这节课我就和大家探讨到这,再见!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赛课,我觉得很有必要对这节课总结一下,这样有利于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这节课中共播放了6首歌曲,每首歌曲都是以听赏体验为主,先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赏,再通过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我设计的问题都与课堂的教学目标有直接关系,这节课的重、难点 是通过对各个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通俗歌曲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品所表现出的不同情感和意境,从而提高他们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并对其作出恰当的评析,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多听,在听赏过程中,不打断他们的思路和感受,听完后还安排他们讨论,交流并思考,同时通过我及时的归纳总结及对一些歌曲的简单介绍,让他们更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在这节课上,我没有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是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积极发言的兴趣和欲望。
纵观全课,反思如下:
一、特点
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全课以通俗音乐发展史为主线,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聆听不同时代的代表性歌曲,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使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同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赏析能力。
2、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的原则。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让学生始终处于快乐享受艺术美的状态,特别在第三阶段的“动感地带”,我把它作为师生交流与互动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目标和任务。
3、语言亲切化,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我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语言,学会用“你来试一下好吗?”“可不可以请你回答?”“你能告诉我,你的想法吗?”等等语言,这也让我和学生之间有了亲和力,同时总能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教学向着师生“互相交流、共同发展”*拢,师生关系融洽、民主。
4、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因为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富有吸引力,所以在教法的选择上,采用了质疑,小组探究、交流的方法,一方面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他们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自我评价与反思
1、教学内容实在,教学目标能较好得到落实。
2、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效果较好。
3、备课思路还不够宽。
4、某些细节处理得不太到位。
通过这节课的反思,我收益匪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会在以后的每一节课上,认真探索,不断反思,积累经验,我相信,我一定会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快乐!
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每个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
2、通过聆听《天堂》《彩云追月》《献给爱丽斯》体验其情感和韵味。初步了解通俗音乐和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的关系,纠正学生偏颇的音乐信仰,总结通俗音乐的特点,
3、培养学生同歌异唱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看待通俗音乐、民族音乐、古典音乐,能总结通俗歌曲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音乐是友谊的桥梁,歌声是情感的纽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我们的快乐离不开歌声。我知道现在同学们都喜欢听歌,大家平时都听些什么歌呢?
生:举例。一起唱几句。
师:老师这有三小段音乐,大家听听是哪三首歌。
(播放音乐《神话》《龙船调》《我爱你中国》)(课件)
学生对《神话》最熟悉,其他两首歌不太能说出歌名。
师:你们最喜哪种歌曲呢?为什么?
生:通俗,因为好听,好唱。
师:爱听民歌和艺术歌曲吗?
生:不爱听!!
师:看来同学们大多都喜爱通俗音乐,我们先不作评价,同学们说得很好,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中国通俗音乐发展史
师:课前老师布置你们预习课本P108—P116 的内容,搜集中国通俗音乐发展过程的有关资料,现在我想检查一下你们预习的情况。
生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前,新中国成立后通俗音乐。)
师:看来你们对通俗音乐的发展是有所了解的,课前准备的很充分,那么下面这些歌曲你能找到它对应的年代吗?(课件)
《夜曲》 三十年代
《乡恋》 二十一世纪
《九九艳阳天》 七十年代末
《常回家看看》 五十年代
《天涯歌女》 九十年代
生听一首回答一首,师做讲解:《夜曲》是什么形式的?RAP。《九九艳阳天》的历史背景。《天涯歌女》的风格。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天涯歌女》具有江苏民歌的风格。那我们再来听一首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具有哪个民族音乐的风格。
三、欣赏歌曲
(一)欣赏《天堂》(mtv)
1、思考题:(课件)《天堂》具有哪个民族的风格?
生:蒙古。
师:这首歌让你想到了什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欣赏教学》教学反思篇1【教学片段】师:咱们昨天刚认识的几位朋友也来到了这里,谁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鸭...
音乐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其育人功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热爱生活和具有鲜活个体的摇篮。反思《我是草原小牧民》...
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春天》教学反思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它展现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立足于学生...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作“音乐之都”的渊源,表...
2004年12月29日,区教研室到我校进行了周三听课活动,我在豫小自然实验室上了一节音乐欣赏课《走进新疆》,区音乐中心组教...
简析: 听多么雄壮有力的音乐啊,看着小朋友们兴趣浓浓地随着音乐行进,我暗自高兴小朋友们能有这么好的互动。可是,这...
音乐第十册第七课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课后反思:作为在六、七十年代最为流行的样板戏,也...
Internet得天独厚的信息传递优势使得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也是一种交流中介,它可以提供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共享...
为了让学生的心理更健康,应致力提高他们的思想免疫力,提高觉悟,在自身的学习生活中甄别美丑真伪。在学生中,开展音乐鉴...
不经意间,我随手打开新一期《中国音乐教育》。北京101中学章连启老师撰写的《课评之反思——参与“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
在幼儿园的教育体系中,音乐已经成为儿童早期生活和学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实践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
教学中,教师运用“学科综合”的现代教学理念。通过民歌曲——自然——节奏——舞蹈——民俗——欣赏块状进行音乐、自然...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