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0:06
《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第7期张祖忻
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一般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绩效技术主要起源于程序教学和以后的教学系统设计。以后,认知科学、信息技术、组织开发、改革理论与实践等又将绩效技术的研究推向深入。本文研讨从教学设计到绩效技术的演变,目的是使我国教育技术界的同行更深刻地了解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并从中获取于学前教学改革有益的观念。
一、教学设计:从媒体编制到系统设计
教学设计本身有一个演变过程,这种演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向深度和向广度的发展。深度发展指教学设计过程的某些要素所涉及的研究的深化,如内容分析中,梅里尔(M.D.Merrill)的分显示理论与方法、瑞格鲁斯(C.M.Reigeluth)的“简化条件法”(SCM)的研究等。这些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使得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更厚实,可选用的工具更丰富。广度发展指教学设计的程序从初始的媒体观到系统设计观的演变,反映了范式的变化。本文讨论的主要是范式的演变。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希夫曼(S.S.Schiffman)教授于1986年撰文指出,人们对教学设计的领域有五种见解,即媒体观、初期的系统观、狭义系统观、标准系统观和教学系统设计观。纵观教育技术史,这些观点反映了教学设计从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完整,从有序(Systematic)到整合(Systemic)的发展,颇有代表性。笔者以这些认识为依据展开讨论。
持媒体观或初期系统观的人认为教学设计工作仅仅是媒体制作,是在学科教师确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之后的视听资料配套研制工作。在我国大多数学校中,电教工作的地位基本如此。
有些人把教学设计看作一个较简单的过程,即:确定课程目的、分析教学内容、阐明学习目标、开发评价策略、选择媒体和制作媒体。这种见解是狭义系统观。在他们看来,按这一模式设计教学,加强了媒体与教学过程的有机联系,而且有利于推广,可在短期内使广大学科教师学会教学设计。反思我国前阶段某些中小学开展的电教教学设计实验,可以看到这种思维方式的痕迹。这种观点与作法的局限是对需要分析和形成性评价两方面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开展需要分析,对教学中实际存在的差距,对教育目的与社会需求是否吻合不劳动人民了解,容易导致教学设计工作的盲目性;由于缺乏需要分析,形成性评价也没有评价基准。随着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深入,需要分析与形成性评价成了教学设计程序的有机组部分,形成了一种标准系统观。持这种见解的人认为教学设计应是这样的过程,即:首先,进行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开发教学,包括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策略设计,媒体制作等;然后,对设计与开发成果进行形成性评价,根据试用效果进行必要的修改;最后,对教学设计成果的实际使用情况作出总结性评价。人们一般把迪克(W.Dick)和凯利(l.Carey)1995年提出的著名教学设计过程模型视为标准系统观的典范。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大多数是这类教学设计。
由于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型说明的是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工作步骤,容易使人误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有序的、线性的过程,产生了一些批评意见。其实,教学设计过程模型不代表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全部范畴。要真正认识教学设计,应采用教学系统设计的观点(如图1所示)。
教学系统设计的观点认为,需要系统分析至关理要。它要求教学设计者运用科学调查方法去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差距及其原因,强调“对症下药”。针对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重视各种教育理论与研究成果的应用,包括不同的学习理论和关于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本质的学说等。
教学系统设计观认识到,再完美的教学设计成果若得不到推广使用,其前期投入都是徒劳的。故在教学设计的同时,要考虑推行的研究,即如何使设计成果得到认可和采用。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运用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社会学和媒体制作技能等,这些知识与技能不太可能由一个人所全部掌握,因此教学设计者需要协调包括学科教师、媒体专家、客户和试用学生等在内的各类人员的工作关系,做好咨询工作。显然,离开了科学的管理,整个教学设计项目难以运作。有效的管理是使教学设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相互配合、产生整体效应的关键。而教学设计者正是发挥这种关键作用的“工程师”。
综上所述,教学系统设计观要求教学设计者统揽全局,从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出发,对环境、资源、文化、改革意识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高屋建瓴,设计出最优化的教学成果。教学系统设计观已认识到,即使在教育机构中,教学也不是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唯一手段,应通过系统分析来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这种思想是绩效技术的基础。
二、教学设计:从学校教学走向企业培训
在我国,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教育技术界专家大部分是“电教出身”,自然较关注学校范围的教学设计。但当前教学设计人员的工作范围逐步从学校教学向社会教育、企业培训等领域扩展的趋势需引起重视。正如西尔斯(B.Seels)等在1994年《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指出:“也许教学技术最深刻的变革之一是它典型实践的范围得到拓展。虽然教学技术领域开始于中小学教育,但以后受到军事训练、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影响,目前其大量活动是在私营部门的员工培训方面展开的。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对有关组织改革、绩效改进及投资效益等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增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 吴水萍(小语二)在听课后,经常对授课者的教学,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这节课的构思实在是...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加强网络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已成为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探究教学设计概述 (一)探究教学设计的取向和途径所谓教学设计,就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是教师),运用一定的...
(华中师范大学 信息技术系,湖北 武汉 430079)摘 要: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李友兴摘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从探究学习教学设计的内涵、硬件教学环境设计、软件教学环境设计...
MakinguseofscientificresearchprogrammestoguideinstructionaldesigntheoryresearchYangkaichengBeijingnormaluniversity...
作者:李文光*杨开城何克抗 本文从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依据、新的教学设计框架、典型案例设计、评价等方面对基于创造性思...
一、摘要/关键字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计算机在人们心目中“专业化”的印象,它使计算机走向社会、走向家庭,深入...
苏州科技学院数学系98级 武子杰摘要教学设计的理论以其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
3.1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的定义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在一定的观点和方法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对...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齐伟互动教学的设计,也符合一般的教学设计过程,不过它由于采用了互动软件程序,并且在...
一、教学设计的内涵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教育技术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系统方法,使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重要...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