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生物教学反思 > 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25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及与学生交流对话后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反思的书面记录。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或与学生对话交流后能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作出反思,但往往大都是内隐的,也就是说仅仅是思维层次的,随着时间推移会遗忘,以至很好的教学建议不能付之实践。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创新。如果说备课、上课是基本教学实践,那么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手段 。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学日记,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完成一节课或阶段的教学活动后,想一想得与失,例如: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学情景是设计是否有创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调动,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是否有了提高,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手段的优越性是否得到发挥,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保留什么?想一想,动笔记录一下,写中有学,学中有思,思中有新,也许这就是一项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距成为专业教师就更近了。 
一、 教学反思的来源 
教学反思实际上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或应完善的地方进行记录。它是教师的切身感受,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带有浓厚的个性色彩。教师记录的往往是零碎的、感性的片段,但有经验的教师经过长期的积累及通过教学实践,其每一个记录都会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能深深吸引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课堂教学中的灵感 
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讲解某个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突然的想法或称灵感,使一个原本较难的问题让学生轻松接受并理解,教师应该将这种妙想及时记录。笔者以初二试卷分析时碰到过的一道选择题为例。 
下表是某哺乳动物的肺泡和三种器官中的血液里氧和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试判断哪一种新陈代谢是最旺盛的。 
表 某哺乳动物的肺泡和三种器官的血液里氧和血细胞的结合情况 
名 称 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率 % 
肺 泡 94 
器 官(甲) 62 
器 官(乙) 48 
器 官(丙) 25 

由于初中生物教材中缺少相关知识 , 学生对动脉血、静脉血及分布情况知道甚少,对解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前几个班分析时虽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可学生还是一知半解,正当自己不知如何讲解此题时,却突发妙想:借鉴物理学上的串联和并联模式图正好可以解决。 
我先问学生人体中血液流过的各种器官应串联还是并联,并用示意图的形式(图 1 )展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果是串联形式,随着血液的流动分布到各器官血液中的含氧量会越来越少,以至器官会因缺氧而窒息;而并联形式虽然减少了每个器官的血流量,但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并未减少(氧气是自主扩散),不会影响氧气从血红蛋白进入组织细胞。学生了解各种器官的分布情况后,就会得出血液在进入各器官前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率是相等的,流经此器官后,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率越低,说明此器官的耗氧量高,新陈代谢就越旺盛。 

肺泡 器官 1 器官 2 器官 3 
器官 1 
器官 2 
 
肺泡 器官 3 
  


血液流动方向 
图 1 血液在肺泡和器官中流动途径 
2 、习题反馈中折射课堂教学的盲点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堂课不管上得多生动、多成功也难免有疏漏,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共识:讲好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并不难,难在如何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盲点。教师可能考虑到教材的各个重难点,并对它进行了详细生动的讲解,学生也对这些问题有了较为正确的掌握,但一些细小的问题或者说教师认为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成为了教学的盲点。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会经常碰到,就需要教师记录这些教学反思。 
在“人的性别决定”一节的讲解中,对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概念的描述、解释人的性别决定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学生在活动与交流中也都得到了较为有用的信息,但在习题反馈中一个不起眼的问题却造成多数学生犯错。例如: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可能性是 50% ,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可学生得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忽略,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不值得一提。 
3 、提问是教学反思记录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来源 
教师有时很难直接判断自己的教学效果,提问是对课堂教学成功与否最好的检测,也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流对话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是对教学内容接受和同化的有效反馈。同时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能检测知识点或概念被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提问,并及时记录有价值的信息,以不断完善课堂教学。 2页,当前第1页12

教师成长的催化剂.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高三生物复习中应注意把握五个“量”

    复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巩固前学知识和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等解题能力的过程,决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和死记硬背的过程。高三复...

  • 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课后反思

    所属学科或领域:生物 适于的学段/年级:七年级 设计者:刘世雄 教学实施者:刘世雄 一、关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设计者将本...

  •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本学年我担任高三(1)班和(4)班、初一(1)班和(3)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周课时14节,教案7个。课虽说不太多,但是兼顾...

  • 比较法在初中生物复习课中的运用

    复习课往往使学生和老师都比较头痛的事情。一般地,老师们的计划教学任务完成以后,一到复习课就捞头皮。要么就把所教...

  • 生物活动课的内涵及其开设的必要性

    1生物活动课的内涵1生物活动课的产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急需大量有实用技术的人才,而学科课...

  • 初中生物实验课中的思维训练

    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它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变 革现实的实践活动...

  • 《植物新陈代谢》教学设计与反思

    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中一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实验也主要是验证性的。而新的教学理念则强调:形态结构是生理...

  • 《海洋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也是从海洋中孕育而生的。于是,海洋一直给着我们神秘感。《海洋生物》就是围绕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和学生进行有趣味的教...

  • 对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吗?我们知道,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要受到教学内容、学生水平、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认为:第一,并不是所有的...

  • 如何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习的意识做起。新课程改革也特别强调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 《海洋生物的自卫》教学反思

    一、设计意图: 班上的孩子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感兴趣,特别是我们们中班年级外围的环境创设,深深吸引孩子们的目光,美...

  • 生物教学中导入技能反思

    导入技能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各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