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00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基本实逐渐加深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这是贯穿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主线。
,并且可以从中习的一些细致观察生动描摹景物的方法。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是该单元紧接于讲读课《春》、《济南的冬天》之后的课内自读课,是运用从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的极好练习。也是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进行拓展阅读的重要桥梁。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及《大纲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将本课教学目标 拟订如下:
1、知识目标
课文生字词、比喻的运用及其作用、领会文章的所写景物的特征及寓情于景的写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的能力;
(2)把握文章细致的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的方法;
3、情感目标
感受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作者抓住“海滨”“仲夏”“夜”等景物特征,依次写了“夕阳落山不久”、“夜色加浓”、“月亮上来了”、“月亮升得很高了”、“月己经很深了”时的海滨幽美夜景。突出了特征,用词准确优美,比喻贴切生动。因此全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体味文章绘物的美上。
“一切景物描写都是人在描写,为描写人。”在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为表现人物、烘托思想感情服务的。故本文的教学难点 在于让学生理解文章自然美之中所蕴含的人的美、生活的美。
(四)教材处理
本课安排一教时。强调课前预习,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 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法
1、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 应穿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本课拟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装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而且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故又拟以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育读中体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求自得,拥有一份相对独立的读书权。
三、教学手段
1、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出示小黑板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一方面增强直观感,一方面可以提高课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把播放课文录音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课文录音把学生引进课文所描述的画面,接受美的熏陶。
四、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导语 )
1分钟
今天我们将继续第三单元的学习,前几节课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赏江南春天的美景,伴着老舍先生一同去感受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将和当代作家峻青一道去领略《海滨仲夏夜》的迷人景色。
建立联系
激发兴趣
检查预习并简单评价-8分钟
1、 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
(1) 改正下列字词注音或书写有误之处。
(2) 用下面词造句。
2、背诵课文前三段。
1、 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 强化背诵
3、强调积累,培养语感。
复习回顾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2分钟
问:写景的文章该怎么读呢?
学生回顾,教师出示小黑板:
1、 文章写什么景?
2、 文章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
3、 作者是怎样捕捉到这些特征,并将其具体而动人地展示的?
方法引路
指导自读
研
读
课
文
27分钟
(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请一小组学生(三人)到黑板前讨论并完成小黑板上的表格}
段次
时间
景物
特征
1
|
3
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
4--7
8--12
从月亮上来到夜深
理清文章思路,抓住关键词句,领会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问:作者是怎样捕捉到这些特征并将其具体而动人地展示的?
教师挂小黑板提示:
1、 要把景物写好,首要的是认真细致地观察,五官一齐开动,使大脑同时通过五条渠道去认识生活,经过加工构成一幅美妙的立体画面。
2、 作文章有如绘画,要先安排好,……使它有实有虚,实而不板,虚而不空。 ——老舍《谈叙述与描写》
3、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学生根据提示阅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拔。)
利用相关资料启发学生自求自得,领会文章观察细致、描写具体生动之妙,训练其阅读能力,突破重难点
结束
6分钟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课文朗读录音,在脑海中展示文章提供给我们的图景,再来领略一番这《海滨仲夏夜》的迷人风光。
1,培养想象力
2, 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布置作业
1分钟
1, 阅读朱自清的《绿》,想一想这一篇经典美文,为什么美,美在哪里?
2,以《郊尾冬天的早晨》为题,抓住景物特征,写一篇观察日记。
1, 拓展阅读实现自读课从“课内”向“课外”过渡的桥梁作用。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
板书设计 :
五观齐动,全面感知 景 热爱、赞颂
抓住变化,细致观察 ------ ------->> 人美
联想修辞,虚实结合 美 (生活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基本实逐渐加深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这是贯穿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主线。
,并且可以从中习的一些细致观察生动描摹景物的方法。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是该单元紧接于讲读课《春》、《济南的冬天》之后的课内自读课,是运用从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的极好练习。也是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进行拓展阅读的重要桥梁。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及《大纲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知识目标
课文生字词、比喻的运用及其作用、领会文章的所写景物的特征及寓情于景的写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的能力;
(2)把握文章细致的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的方法;
3、情感目标
感受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作者抓住“海滨”“仲夏”“夜”等景物特征,依次写了“夕阳落山不久”、“夜色加浓”、“月亮上来了”、“月亮升得很高了”、“月己经很深了”时的海滨幽美夜景。突出了特征,用词准确优美,比喻贴切生动。因此全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体味文章绘物的美上。
“一切景物描写都是人在描写,为描写人。”在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为表现人物、烘托思想感情服务的。故本文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文章自然美之中所蕴含的人的美、生活的美。
(四)教材处理
本课安排一教时。强调课前预习,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 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法
1、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www.duoxuexi.com)应穿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本课拟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装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而且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故又拟以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育读中体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求自得,拥有一份相对独立的读书权。
三、教学手段
1、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出示小黑板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一方面增强直观感,一方面可以提高课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把播放课文录音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课文录音把学生引进课文所描述的画面,接受美的熏陶。
四、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导语)
1分钟
今天我们将继续第三单元的学习,前几节课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赏江南春天的美景,伴着老舍先生一同去感受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将和当代作家峻青一道去领略《海滨仲夏夜》的迷人景色。
建立联系
激发兴趣
检查预习并简单评价-8分钟
1、 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
(1) 改正下列字词注音或书写有误之处。
(2) 用下面词造句。
2、背诵课文前三段。
1、 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 强化背诵
3、强调积累,培养语感。
复习回顾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2分钟
问:写景的文章该怎么读呢?
学生回顾,教师出示小黑板:
1、 文章写什么景?
2、 文章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
3、 作者是怎样捕捉到这些特征,并将其具体而动人地展示的?
方法引路
指导自读
研
读
课
文
27分钟
(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请一小组学生(三人)到黑板前讨论并完成小黑板上的表格}
段次
时间
景物
特征
1
|
3
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
4--7
8--12
从月亮上来到夜深
理清文章思路,抓住关键词句,领会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问:作者是怎样捕捉到这些特征并将其具体而动人地展示的?
教师挂小黑板提示:
1、 要把景物写好,首要的是认真细致地观察,五官一齐开动,使大脑同时通过五条渠道去认识生活,经过加工构成一幅美妙的立体画面。
2、 作文章有如绘画,要先安排好,……使它有实有虚,实而不板,虚而不空。 ——老舍《谈叙述与描写》
3、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学生根据提示阅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拔。)
利用相关资料启发学生自求自得,领会文章观察细致、描写具体生动之妙,训练其阅读能力,突破重难点
结束
6分钟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课文朗读录音,在脑海中展示文章提供给我们的图景,再来领略一番这《海滨仲夏夜》的迷人风光。
1,培养想象力
2, 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布置作业
1分钟
1, 阅读朱自清的《绿》,想一想这一篇经典美文,为什么美,美在哪里?
2,以《郊尾冬天的早晨》为题,抓住景物特征,写一篇观察日记。
1, 拓展阅读实现自读课从“课内”向“课外”过渡的桥梁作用。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
板书设计:
五观齐动,全面感知 景 热爱、赞颂
抓住变化,细致观察 ------ ------->> 人美
联想修辞,虚实结合 美 (生活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张锋的科学诗《化石吟》。首先,我对本课内容分析如下:《化石吟》所在的这一单元...
《孔乙己》说课教案篇1刘海燕一、教材所处的地位,作用及联系。《孔乙己》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小说单元...
《春酒》说课稿篇1《春酒》说课稿广东广州市19中雷陆地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我今天说课的内...
《木兰诗》说课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化石吟》说课篇1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
《化石吟》说课教案篇1《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
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说课材料篇1甘肃武威第十五中学 程对山一、教材和教学目标。《羚羊木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
《荷塘月色》说课教案篇1平和芦溪中学:叶小敏一、说教材《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
《荷塘月色》说课案篇1重庆市江北中学孙存鹏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有幸在各位专家面前来说课,的确使我感到有些尴尬...
《小石潭记》说课稿篇1一、 教学分析1、 教材分析本课位于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单元入选的课文...
由《我的叔叔于勒》导语设计引发的思考篇1李波在设计教案时,导入 新课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达到自然而新颖的目的...
《桃花源记》说课稿篇1《桃花源记》说课稿——libilan漳州市华侨中学一、 教材分析(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语文出...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