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0
祖国的神圣领土——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第六章第三节)
一、设计理念1、给学生创造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敢于创新,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3、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和技能的生成、发展和变化,同时,爱国情操的培养也水到渠成。二、教学分析教材分析:《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教材有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中国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本节教材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祖国神圣的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出口导向型经济”。三部分内容关系密切,其中前两个部分的理解是后一部分学习分析的基础。学情分析:本节是区域学习的第三节,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在考虑问题时往往受到题中给出的已知信息的限制,打不开思路,因此,教学中重点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知道台湾省的人口,明确中国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进一步学会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技能;(2)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出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进一步学会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史实材料及现实经济往来的了解,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加深对两岸中国人是一家的认识。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中国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2.教学难点 中国台湾的经济特色。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①播放课件《乡愁》,提出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课题(板书)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讲授新课]承接导课,老师追问:为什么说台湾省是祖国神圣的领土,你知道哪些史料和证据?(板书)一、祖国神圣的领土②教师归纳补充[承转]既然中国台湾是大陆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骨肉相连,血脉相通。那么就让我们走进中国台湾,去认识它,了解它,请看大屏幕。[显示台湾省轮廓图]老师口述自学任务:①在33页图6.22找出中国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中国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②看看北回归线穿过中国台湾岛的哪个部位③看图6.22结合活动1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承转]刚才我们知道自明朝开始,外国列强多次侵犯中国台湾,他们主要是看准了中国台湾之宝,“宝”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大家阅读35页课文及图片,说一说中国台湾的“宝”。(板书)二、美丽富饶的宝岛结合36页的活动题分析讨论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演示美丽的风景(视频)[承转]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中国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中国台湾的经济特点。(板书)三、出口导向型经济引导分析“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图,并分析有利因素。[承转]在以上优势条件的推动下,中国台湾经济发展很快,那么中国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呢?请大家阅读图6.30,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了哪些条件的影响?[承转]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台湾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请大家阅读图表6.1,完成表下两题。教师指导,检查。[提问]近年来,在我们大陆的市场上会见到许多产自中国台湾的商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能说出几种来吗?教师给予评价、总结[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台湾,了解了中国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台湾是祖国之“宝”。中国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赏析]谈自己的感受结合活动题2和课件演示内容及已有的知识基础,谈自己的看法。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地图,完成学习任务,一名学生到前面演示课件指出相关内容阅读课文及图片,明确中国台湾的主要物产。以小组为单位,读图探究欣赏读图分析,了解“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读图回答问题1小题用铅笔在课本上完成学生画图,分析“中国台湾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畅谈自己的所见、所知,说出自己的看法练习回顾本课内容,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创设教学情景,引出话题,导入新课。1、改变教材原来的顺序是为了教学过程衔接自然,突出重点。同时为后面自然环境的认识作铺垫。2、这个问题的设置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照顾每一位学生,突现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习惯。感知中国台湾之“富”让学生感悟自然环境与农事活动的密切关系,体会人地关系,渗透因地制宜观让学生感受中国台湾之“美”理解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理解工业的分布,城市的分布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初步学会根据数据绘图,分析的方法。感知生活,联系实际,加深对两岸经济往来日益密切、两岸人民期盼祖国早日统一的理解。巩固新知,促进运用与迁移,发展思维总结新知,渗透德育,激发情感板书设计:第三节 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一、祖国神圣的领土二、美丽富饶的宝岛三、出口导向型经济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2.初步分析...
东南亚篇1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
南方与北方的人差异篇1《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教学设计——第二节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洪祥镇中学 ...
矿产资源篇1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的分布特点。2.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
本学期总第6课时本单元第 6 课时授课日期9.13课题第二章 第1节 中国的人口(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讲授我国人口的...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基础知识目标:1.知道新中国工业的巨大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较高的增长速度、独立的工业体系和日趋合理的工业布局;2.知道...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教学要求1.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学会搜集并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
【学习目标】;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重点难点】;重点: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2...
教案人教版地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说出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从地理事实中概括结论的能力。2、使学生能够通过资...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