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化学教案 > 高中化学教案 > 高二化学教案 > 第二章复习(二)

第二章复习(二)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6

[教学目标 ]

巩固和应用本章知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

1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

2K值不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但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化学平衡的移动

1)勒沙持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和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其中包含:①影响平衡的因素只有浓度、压强、温度三种;②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一项条件变化的情况(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多项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③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不可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

2)平衡移动就是一个“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平衡体系,条件改变后,可能发生平衡移动。可总结如下:

3)平衡移动与转化率的变化:不要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增大等同起来。具体分析可参考下表:

反应实例

条件变化与平衡移动方向

达新平衡后转化率变化

2SO2+O2  

2SO3(气)+

增大O2浓度,平衡正移

SO2的转化率增大,O2的转化率减小

增大SO3浓度,平衡逆移

从逆反应角度看,SO3的转化率减小

升高温度,平衡逆移

SO2O2的转化率都减小

增大压强,平衡正移

SO2O2的转化率都增大

2NO2(气)N2O4

体积不变时,无论是加入NO2或者加入N2O4

NO2的转化率都增大(即新平衡中N2O4的含量都会增大)

2HIH2+I2(气)

增大H2的浓度,平衡逆移

H2的转化率减小,I2的转化率增大

增大HI的浓度,平衡正移

HI的转化率不变

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

转化率不变

 

1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2H-Q,若反应物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20s,那么由0.06mol·L-1降到0.024mol·L-1,需反应的时间为(     

A)等于18s   B)等于12s     C)大于18s    D)小于18s

[思路分析]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的变化,同样可以用化学反应速率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这道题无法准确计算,但可以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用数学估算法快速解答。从0.1mol·L-1降到0.06mol·L-120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2mol·L-1·s-1

若由0.06mol/L降到0.024mol·L-1所需时间为t,由于起始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必有:t>=18s)。 

[答案]C

2 为了进一步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益,科研中最有开发价值的是(  )。

A)寻求H2的新来源               B)研制耐高温高压的新材料合成塔

C)研制低温下活性较大的催化剂    D)研制高温下活性较大的催化剂

[思路分析]合成氨反应:N2+3H22NH3+

大家知道,目前工业上采用的合成氨反应条件是高温(500)、高压(200~300atm)、催化剂。选择500℃主要考虑到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大,有利于合成氨反应保持足够的反应速率,而从转化率角度看,温度越低越有利。选择高压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提高反应速率、二是提高转化率。所以从实际生产角度出发,若能找到一种较低温度下就具有催化活性的催化剂,既有利于提高转化率,又可保持较大的反应速率,所以这是一个最有开发价值的科研方向。

[答案]C

3 已知:氢氧化钙在水中存在下列溶解平衡

               Ca(OH)2()  Ca2++2OH-

在火力发电厂燃烧煤的废气中往往含有SO2O2N2CO2等。为了除去有害气体SO2并变废为宝,常常用粉末状的碳酸钙或熟石灰的悬浊液洗涤废气,反应产物为石膏。

1)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SO2CaCO3悬浊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Ca(OH)2悬浊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用熟石灰的悬浊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洗涤废气的理由:_______________

   3)在英国进行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面SO2的浓度。在二十世纪的60~70年代的十年间,由发电厂排放出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造高烟囱的结果,地面SO2的浓度降低了30%之多。

   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取?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1)题中告诉我们反应产物为“石膏”,所以要注意不能写成产物是亚硫酸钙的反应式。实际上,无论用碳酸钙悬浊液还是熟石灰悬浊液,反应中应包含两个过程:一是SO2与之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再是亚硫酸钙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钙。                 

2)这里要注意,工业生产的实际是要吸收大量的SO2废气,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小,不利于吸收大量的SO2

3)增加烟囱的高度,只能降低地表面的SO2的浓度,不能消除SO2

[答案]1)反应式为:

      2SO2+2CaCO3+O2+4H2O=2[CaSO4·2H2O]+CO

      2SO2+2Ca(OH)2+O2+2H2O=2[CaSO4·2H2O]

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小,不利于吸收大量的SO2。用悬浊液来吸收,由于溶解平衡的移动,可以大量吸收SO2

3)不可取,因为SO2的排放总量没有减少,所以进一步形成的酸雨仍会造成对全球环境的危害。

4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

FeO()+CO()  Fe()+CO2()-Q

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O2]/[CO],已知1100℃时K=0.263。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不随浓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CO的体积比值____,平衡常数K_____(本小题空格均备选: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1c(CO)=0.1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____(选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υ___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思路分析]1)反应的正方向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常数K=[CO2]/[CO]要增大。

2)平衡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浓度比值等于平衡常数,若比值不等于平衡溶液,就处于非平衡状态。将c(CO2)=0.025mol·L-1c(CO)=0.1mol·L-1代入可得:

==0.25<0.263

所以此时不是平衡状态,为了使浓度值等于平衡常数,二氧化碳浓度将增大,一氧化碳浓度将减小。所以,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答案]1)增大,增大;(2)否,大于,此时[CO2]/[CO]<0.263,因温度不变,K值不变,为增大[CO2]/[CO]比值,需υ>υ

 

补充练习: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硝酸生产过程中,为消除对大气的污染,并变废为宝,常用于吸收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是(   )。

   A)水   B)稀硫酸     C)活性炭      D)烧碱溶液

   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3.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催化剂中毒用铜氨液法除去变换后的一氧化碳:

                

该吸收反应很难进行,则吸收反应的条件应为(     )。

A10000Kpa-70             B10000Kpa10

C10000Kpa80          D10Kpa80

4.在配制氰化钾溶液时,有挥发性剧毒氢氰酸生成,为了阻止氢氰酸的生成可采用的最佳方法是(   )。

A)低温冷冻      B)加入氢氧化钾        C)加入盐酸      D)加热

16.可逆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

A)大于   B

第二章复习(二).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氮和磷

    知识目标: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以及磷的性质;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跟氢气、氧气的反应)。情感目标:通过...

  • 氨 铵盐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及铵盐的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及铵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力目标:通过...

  • 硝酸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的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使学生了解的用途。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根据的性质解释日常见...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情...

  •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

  • 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

  •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

  • 电离平衡--电解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使...

  • 电离平衡--电离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能力目标:1.培养学...

  • 盐类水解[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了解盐类水解的利用。能力目标培养...

  • 盐类水解[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2.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设计:【...

  • 化学教案-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