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教学文摘 > 再读《庖丁解牛》

再读《庖丁解牛》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59

,目光扫着那熟悉的语句,心里涌起老友重逢的亲切。忽然,“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令我心一动:阅读教学,不也应该找准一个进刀的卻窾,才能在文章这个复杂的“牛体”中运转自如、游刃有余吗?带着这份心动,我开始了在阅读教学中寻找“庖丁式”的快感。

教《荷塘月色》,我要求学生先通读全文,然后找出本文写得最美的部分。没费多少时间,大家公认的地方找出来了:描写月下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的三个自然段。

接下来我要求学生自选其中一段,谈谈自己认为美的理由。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同学们认识到:课文的美,得益于作者很好地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成串的比喻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课文的美,得益于作者精心选择了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如第四自然段的“点缀”、“挨”,第五自然段的“浮”、“泻”等;课文的美,还得益于作者对形容词的匠心独运,全文运用大量的叠词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使行文轻缓舒徐,读来富有节奏感。”

再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思考,面对如此美景,为什么作者在第六自然段末尾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该如何理解呢?在学生阅读思索的同时,我提示到:看看文末告诉我们本文的写作时间,再想想当时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这些大事对作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然后再通读全文,并注意想想文章开头的一句话在全文的作用,这样可能容易想明白。在师生的再一次交流中,学生认识到,文章开头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了作者夜游荷塘的缘由。独游荷塘,正是为了排遣心中的“不宁静”。虽然自然的美景确实让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梦总是要醒的,醒来之后,作者发现,短暂的宁静之后仍然还是“不宁静”,因此才有“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之叹。这一叹,正是作者不满当时黑暗的现实,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时又看不到前进方向,心情苦闷而彷徨,思想矛盾而复杂的生活处境和思想状况的真情流露。

在轻松愉悦而又不乏紧张激烈的气氛中,全文的教学任务顺畅而自然地完成了。学生们紧张而兴奋的表情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感觉。这种感觉鼓励着我继续寻找。

教《智取生辰纲》,我找到了“智”这个“进刀的卻窾”,让学生从杨志的“智送”与晁盖等英雄“智取”的对比中,去理解北宋尖锐的社会矛盾,去理解杨志精明细致、对下蛮横无理、一心想往上爬的性格,去理解晁盖等人的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的英雄群体形象。

教《药》,我找到了“茶馆谈药”这个“进刀的卻窾”,让学生从“小茶馆”这个“大世界”里,揣摩不同身份的人对“药”的言谈表情,瞻前顾后,前拈后连,去理解典型人物的典型意义,去揣摩细节描写的深刻含义,去分析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去感受鲁迅先生“对国人精神麻木、愚昧落后的痛心,疗救国民灵魂的急切之情。

……

经过数载寻找,我的阅读教学终于也算得上顺畅而自然了,学生也喜欢上了语文课,今年高考也给了我与学生比较丰厚的回报,但更重要的是我从这个“进刀的卻窾”中找到了运转自如、游刃有余的感觉,我相信,这种感觉会鼓励着我坚持不懈地寻找下去。

感谢庄子先生的《庖丁解牛》!

 

再读《庖丁解牛》.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品评古诗中的“雪”

    “雪”,是大自然独有的水的精灵。它洁白、轻盈,美丽、素雅;它总是迎着凛冽的朔风悄悄的到来,又在融融的春阳下无声无...

  • 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

    诗词鉴赏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但是还要根据试题的类型及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考试中,常见...

  • 语文考试制胜三大秘诀

    一、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二、用好草...

  • 文言文翻译技巧例说

    翻译文言文,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改用现代汉语表述。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即要...

  • 古代文化常识全解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

  • 中考漫画题题型解说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中,不少省市命题人别具匠心地将漫画改编成中考题,这些漫画题所选的漫画,多数是贴近学生生活的,给...

  • 古诗文中的床

    现在一提到“床”我们便会想到它是一种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但在古典诗文中它的意义却非常丰富、复杂。概括起来主...

  • 诗词中月亮的“愁意象”

    诗词中月亮的“愁意象”月亮是诗词中永恒的意象,尤其在古代,以月抒情、以月言愁的诗词很多。一、以“残月”写忧愁古人...

  • 新丰三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05jqp 初中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

  • 凸现个性 彰显特色——新丰三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凸现个性 彰显特色——2005jqp——新丰三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课程定位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

  • 话古代送别诗

    【佳作欣赏】游记佳作景美情美 ————赏析《小石潭记》 重庆市双桥中学 ...

  • 对《黔之驴》的另类解读

    摘要:[《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第二篇,文体为寓言。该文写于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