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0:05
活动名称
秋天的收获
教材的分析《秋天的收获》是义务教育标准课程实验教科书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欢的图文并貌的行式展现,内容新颖,可操作性强。
秋天,天高云淡,风清气爽;大雁南飞,蟋蟀呢喃;瓜果飘香,田野金黄;菊花盛开,落叶飘扬……在孩子们童话般的世界里,秋天是那么美,那么充满诗情画意。可是,身处城市的儿童越来越远离自然,他们对秋天的美好缺乏深切的感受,更无从体验到秋收带给人们的喜悦之情。为此,教师充分地利用了学校的教育基地(果园)和周边的教育环境(植物园),设计了该主题活动。通过《丰收的果园》、《寻宝物》、《秋天的创作》让儿童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秋天的美好,了解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体验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创造学生乐与接受的学习环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把动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鼓励学生的多种尝试和创造性的思维,才能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用经过生活锤炼的用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教学目标1.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
2让儿童在秋天的自然中体验到愉快和舒畅。
3.了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劳动果实,尊重付出劳动的人。
4.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
5.获得有关的农作物和其它动植物的知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校资源(果树园)(植物园)若干白纸 胶水
教学内容
1.丰收的果园
在教师及家长的带领下,学生到灌口观光果园,帮助采摘果实。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认识果实。了解果实的特征以及有关果实的知识,学习—些简单的劳动技能,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果实,体会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体验丰收和喜悦之情。
2.寻宝物
教师组织学生到万石植物公园,寻找某种植物的落叶、果实、种子或好玩的小东西,装在塑料袋中,收集好,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通过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在秋天的自然中体验到愉快和舒畅,体验探索自然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秋天的创作
学生利用秋天的果实、树叶、种子等自然物进行拼图、作画、做标本、做玩具等或进行环境布置,甚至有创意地玩出各种秋天的游戏,充分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教
学
流
程
活动一:丰收的果园
一、谈话引入,提出注意事项
教师: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树已经结满了果实。今天,我们要到果园去,大家高兴吗?
(“耶”,学生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教师: 到果园去要注意什么?
(学生已有了多次外出活动的经验,他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许多注意事项。)
二、组织学生乘车到达果园
(一路上,学生们非常兴奋,有的边拍手边唱歌,有的观赏窗外的秋景。学生们有说有笑,还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学生:啊,秋天太美了!树上的叶子怎么都变黄了?
教师:你们说呢?
(这时候,学生们纷纷举手)
学生:因为到了秋天,天气变得比较干燥,叶子中的水分变少了。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看到的。这本书里有许多知识呢!
学生:(手指着窗外的稻田)你们看,你们看, 田野里一片金黄,农民伯伯们正在田里收割小麦呢。
(生长在城市的学生第一次看到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感到格外欣喜。但遗憾的是学生们把“稻谷”当作“小麦”。借此机会,教师示意司机停下车,带学生们到稻田边,让学生认识了稻子;观看农民的劳作,并欣赏田野的景色。)
三、请果园的工作人员做简单介绍
到达果园后,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耐心、详细地介绍果园的整体情况。
四、学生分成四组,随工作人员参观,认识果树、果实,帮助采摘果实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从中体会农民伯伯的劳动是很辛苦的。
工作人员带领学生深入果园,接触果园,教学生认识了苹果、柿子、橘子、梨、杏等果树,并向学生们介绍了有关的知识,然后带领学生来到了柿子林。此时,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学生们一进入果园,看到果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红艳艳的柿子,个个欣喜若狂,乱蹦乱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用老师和工作人员安排他们就与正在果园里采摘柿子的果农们一起采摘果实,将果实轻轻地摆放进筐里,并向果农民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如:为什么柿子有的红有的黄?这些果树是怎样长大的?为什么果树外要挂一层网?为什么柿子里面有的有籽有的没籽?它有几个品种?果树会生病吗?怎么给果树治病?这些柿子能卖很多钱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一、教学设计:学生比较喜欢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讲学结合,一学为主的方法,...
&nb...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觅渡桥小学班级二(1)学科语文课题一株紫丁香教时第一教时日期2006.10一、 教学目标:1、...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
《早操》教学设计2005年9月11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一、教材简析 《早操》是字与拼音(三)中的...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十六单元《冬天》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课是一...
《春天的手》是北师大版第二册教材中的一首儿歌。这首儿歌通篇以拟人的手法描写春天里大地绿,小河解冻,小鸟欢歌,小朋友...
《珍贵的纪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读熟课文,认会15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2、认会15个...
2005年10月23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教材说明:《想飞的乌龟》是新世纪小语教材第一册第14单元的一...
《我家住在大海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1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感受到...
(一)教学目标: 《小书架》第一课时,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 1、复习学过的六个单韵母。 2、正确认读...
一、课堂目标: 1、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渗透法识字,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