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语文相关教案 > 杂文收录 > 语文课堂素质教育“四变”

语文课堂素质教育“四变”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32

张上明王月英[原创]

 

 

教育部领导柳斌同志曾高度概括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即素质教育“三要义”,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二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其实为我们指明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和目标。那么,究竟如何把语文课堂教学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道路上拉回来,步入素质教育的康庄大道呢?笔者认为必须进行以下“四变”。

一变教学目标 的重知识掌握为重能力培养。为了能在应试教育中取胜,以前的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时,往往只注重于学生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很少或根本不考虑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养语文能力的问题。目标制约、指导行动。因而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会千方百计让学生掌握课堂的“知识点”,而对于至关重要的“能力点”、“德育点”则抛之于脑后。这样培养出来的“知识机器”怎么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需要,担负起未来社会接班人的重任呢?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教学,如果在确立课堂教学目标 时能把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作为重点,那么,在教学过程 的设计中就必然会克服应试教育中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不良倾向,有意识地注重于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变教师的“教案”为“学案”。长期以来,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均是以教师“怎样教”为重点,对学生“怎样学”的方面设计、考虑不足,甚至根本未加考虑。因而,教师的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以致语文课堂死气沉沉。

“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因而,教师教案的设计就必须“适合儿童”,以学生的“学”作为设计的着眼点和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熟悉他们的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熟知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做到心中有数。在策划、制定教案时,心中装着学生,时时处处考虑到学生的“学”,使教案的设计符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具有切实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真正让教案成为“学案”,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思维活跃、情绪高涨。这样就不愁语文教学的效率不能提高,不愁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培养。

三变课文的“讲读”为“导读”。“讲读法”是一种在应试教育的土壤中产生出来的语文教学方法。随着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这种方法从“讲”和“读”的两方面而言,“讲”又成为了重点,学生的“读”则不断地被削弱甚至取代。显而易见,“讲读法”由于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导读法”适应了素质教育让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能力的主体要求,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语文教法,早已被有识之士响亮地提了出来。但是,“讲读法”在语文教学界仍大有市场。一方面是由于它与语文教师“交情”太深,因而有些教师对其含情脉脉,不忍舍弃。另一方面是少数人的懒惰思想在作怪。因为讲读讲读,讲讲读读。教师可以照本宣科地“讲”,不必在教学设计上“费神”。

四变课堂上学生的“听”、“写”为主成学生的“读”、“说”为重。“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科学分类。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语文能力四方面均衡发展。应试教育的语文课堂大多数教师却只注重学生“听”、“写”能力的训练:学生听教师讲的时候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的时候多;而对于学生的“读”和“说”的能力培养很少设想和实施。因此,不少初中毕业生甚至高中毕业生朗读水平低下,有的难以成“诵”。说话能力则更差,嘴未出声脸先红,想说而不敢说,畏说如虎。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失误。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的个体价值越来越微不足道,而群体的协作精神却越来越举足轻重。正如美国著名演讲家、教育家代尔·卡耐基而言:“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5%要靠演讲能力、推销技巧和处世艺术。”显然,当代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读”和“说”的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应有的水平,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造就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该文1998年选入《通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之路--中国中等教育研究论文集》珠海出版社出版)

 

  

 

 

  

语文课堂素质教育“四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

    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有感一、新语文课程标准使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 听到了美好的铃声

    新世纪之初,赶上了语文课改的浪潮,跻身全国38个实验区行列,率先品尝第一枚果实,自以为这是从教之幸,是教语文之幸。我...

  • 课程标准对话

    问: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阶段目标共有28条,这些规定体现了作文教学哪些新理念?答:最重要的一条,它要求作文教学注重发...

  • 如何说课1

  • 为古诗教学注入春风

    特级教师杜海平认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动用古诗情境再现教学法时,具体步骤如下。以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为例。1.运...

  •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常言道“工夫在诗外”,中学生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但是,盲目阅读功效甚微,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做有效的课外...

  • 中学语文活动教学初探

    【内容提要】 活动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

  •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

  • 中学语文教学“说”的训练

  • 教你有效的阅读方法——怎样上好一堂阅读课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者几本书。所以,关键...

  • 分组教学 合作探究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

  • 学会提问

    提问题,追问“为什么”,本来是儿童的天性,然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又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鼓励学生提出问...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