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39
绘本中心思想
《鼠小弟,鼠小弟》是一个关于测量体重的故事,它的大意是鼠小弟和动物朋友称体重,随着一个比一个大的动物朋友们逐个登场,磅秤指针也一次次顺时针地往前移动,小老鼠总是最轻的一个。最后鼠小弟又一次站到秤上,指针又回到起点,可是看上去却比最后登场的大象还向前一格。这回轮到鼠小弟得意,大象呆了。
融入的数学元素
此绘本故事中蕴含着许多数学元素,如:对磅秤的认识,磅秤上指针的转动,动物体重的变化比较等等。
活动的设计
年龄段:大班上学期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磅秤上指针的转动与轻重之间的关系。
2.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解决疑问,初步体验故事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绘本中的动物卡片、排序底板、绘本课件、实物磅秤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绘本,根据故事内容按动物不同体重排序(知道磅秤上的指针按顺时针方向不断朝前走,表示体重越来越重)
1.播放课件,欣赏绘本故事。
预设提问:图片上的猴子和小老鼠要干什么呢?
猴子为什么笑话鼠小弟?猴子说“你瞧”,是瞧什么?
其他动物来称重时,也说“你瞧”,也在瞧什么?
2.幼儿操作,按故事情节将动物与秤面排排队。
预设提问:故事里哪些动物一个一个挨着次序来称重的?
最轻的动物是谁?哪个秤告诉我们的?最重的动物是谁?哪个秤告诉我们的?
磅秤上指针的变化说明什么呢?
小结
故事中画面呈现动物的秤面的指针能够告诉我们哪个动物轻,哪个动物重,秤面上的指针往前走一点,就告诉我们后来的这个动物比前一个动物重一点了。
二、解决故事中大象的疑问(理解当秤上没有重量时,指针会自动归零的特点)
1.继续播放课件并讲故事引出问题:“鼠小弟真的比大象还重吗?”
2.幼儿称重,帮大象找找答案。
(1)幼儿称重体验活动:幼儿人称,大家观看称面上指针的变化。
预设提问:你站上磅秤的时候,磅秤上的指针是怎么样的?你下磅秤的时候,磅秤上的指针又怎么样了?
(2)发现谤秤上指针的变化,你能解决大象的问题吗?
小结
大象称完体重,从磅秤上下来的时候,秤面上的指针回到了原位。而当鼠小弟站上磅秤的时候,秤面上的指针动也没有动。大象没有看到指针的变化过程,误认为鼠小弟称重时比他自己称重时指针的位置又向前了,而产生“难道他比我还重”的问题。其实,鼠小弟没有大象重。
附故事内容(改编)
猴子指了指秤说:“鼠小弟、鼠小弟,你站上来看看!”鼠小弟站到秤上,猴子一看,笑着对鼠小弟说:“哈哈哈,指针一点儿也没动!”猴子自己跳上了秤:“你瞧,我比你重多啦!”小猪来了,看见小猴在秤上,它笑了,说:“哈哈哈,才那么一点儿啊?!”它站到秤上说:“你瞧,我比你重多啦!”狮子来了,看见小猪在秤上,它笑了,说:“哈哈哈,才那么一点儿啊?!”它站到秤上说:“你瞧,我比你重多啦!”马来了,看见狮子在秤上,它笑了,说:“哈哈哈,才那么一点儿啊?!”它站到秤上说:“你瞧,我比你重多啦!”河马来了,看见马在秤上,它笑了,说:“哈哈哈,才那么一点儿啊?!”它站到秤上说:“你瞧,我比你重多啦!”大象来了,看见河马在秤上,它笑了,说:“哈哈哈,才那么一点儿啊?!”它站到秤上说:“你瞧,我比你重多啦!”这时候鼠小弟站在大象的后面,大象得意地对鼠小弟说:“来吧,鼠小弟,你站上来看看!”鼠小弟站到了秤上,大象看着磅秤上的指针惊呆了:“鼠小弟怎么比我还要重?”
按照故事的线索开展了第一次教学活动,但是幼儿一直在用动物的大小解释体重的轻重,怎么也无法解释最后小老鼠称体重时,磅秤上指针竟然会比大象又向前移动,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思活动,再次解读绘本,发现绘本暗藏着引发幼儿思考的玄机。
玄机一:混淆大小和轻重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故事中的磅秤上只保留指针,故意省略了表示重量的数字,所有称体重的角色大小又都具有明显差别,对运用磅秤上的精确重量判别体重造成干扰,致使幼儿仍然会沿用以往运用目测大小的方法估计大致体重。
玄机二:强化称重的结果,忽略称重的过程
这个故事中只出现每次动物站上磅秤称体重的结果,有意省略每个动物称重后离开磅秤的画面。利用幼儿只关注磅秤指针的静止状态,不关注上下磅秤时指针移动的瞬间变化的普遍现象,引发大象最后幽默的疑问。这正是作者的独具匠心,由此反映了作者财学龄前小读者特点的深刻了解。
这个故事结果所制造的问题,正是需要幼儿从关注静止的结果到关注动态的过程,才能解决最后的疑问,产生幽默一笑。由此可见,这一绘本并不单纯地在向幼儿传递有关称重的知识,还包含着许多能力的培养,如:灵活地观察判断思考、将过去的经验用于新情景、清晰而准确的思维和交流等。为此,我们有了新的解读,及时对活动加以调整,重新进行了活动设计。
第一,考虑活动环节之间的逻辑性,做到简洁明了,环环紧扣,将关键点加以分解,层层递进,真正做到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融人故事的排序活动:在听故事中融人动物依次称重先后,以及称重中磅秤指针显示的图像的两次排序,使每个幼儿对动物称重中指针变化与动物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并识辨磅秤上指针(顺时针方向)越向前表示越重,既熟悉了故事内容,又为大象产生的问题似乎有其“合理”奠定了基础,揭示了矛盾。
(2)人人参与称重的体验活动:在体验活动前提出看一看每人称前指针位置;站上磅秤指针变化;下磅秤指针变化。启发幼儿关注每人称重时磅秤指针变化的全过程,让幼儿在通过称重中获得了磅秤指针回复到“0”的经验。这正是幼儿缺乏的经验,也是绘本中省略的画面,更重要的是解决大象产生问题的必要条件。
(3)体验活动后的交流讨论:抓住幼儿得到的新的认知经验,启发幼儿自己来说清大象产生的问题是不可能的道理,变教师的小结为幼儿的结论。使这个诙谐幽默故事内含的教育作用,在共同参与中得以体现。
第二,课件制作起到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要情节的作用。尊重原作的绘画风格,整个课件都采用原作的黑白单色,空白的背景,将幼儿的视线集中在磅秤上,特别是在每次动物称重时都将称面放大,使幼儿关注指针的变化,在幼儿解释大象问题时,又将磅秤指针设计为前进和倒退的动态变仳,对幼儿观察、思考在自身体验后进一步认识,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过几次调整方案实施以后,几乎有800-/0以上的幼儿能用自己称体重的经验理解磅秤指针转动与体重的关系,帮助故事中的大象解决问题,说清理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认识“>”和“”和“
《认识钟》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1、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2、能辨认整点、半点,体会时间和...
《二等分四等分》教案篇1一、说教材: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来自于生活。等分是生活中的一个数学活动,探索性强,操作性...
《长短排序》教案篇1小班的孩子,就如一张白纸,你要很负责任地画出最美的画来。孩子们对你所传授的知识都是被动的接受。...
《条形统计图》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
《超市购物》教案篇1活动设计背景该活动属于“个别探究——集中研讨式”的设计。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篇1课题:简单的统计(三)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p79页-80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八1、2。...
《区分左右》教案篇1设计背景孩子是认知的主体,但作为大班的幼儿,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意识...
《区分左右》教学设计篇11、发展幼儿的空间直觉和判断力;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3、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以自身...
《5的分解组成》教案篇1一、教案设计: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过了7以下...
《面积守恒》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2、通过测量、比较面积的小,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老狼老狼几点了》教案篇1活动一:老狼几点了活动目标:1、锻炼幼儿听辨信号的能力2、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体验游...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