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 《认识“>”和“<”》教学设计(通用2篇)

《认识“>”和“<”》教学设计(通用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50

《认识“>”和“<”》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8~1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知道数是有大小的,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符号来描述数的大小。

2.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3.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合作、探究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4.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小白兔、小猴、小松鼠、小熊等许多小动物。它们决定举行第一届森林运动会,咱们去看看吧!

2.课件呈现森林运动会的画面。

(1)提出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每个代表队各来了几位运动员,并帮它们整整齐齐排好队。

(2)每个小组发一张粘贴表(如下图)和小动物图片,让学生把它们贴在方格中。

(3)学生汇报,可让数得又对又快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

二、引导探究,组织讨论

1.帮小动物设计比赛方案。

提出要求:小动物们首先要进行的是拔河比赛,小朋友能不能先帮助它们设计比赛方案(哪两种小动物分在一组比赛)?

(1)学生分组设计比赛方案。

(2)学生分组汇报。

方案一:小白兔(4)——小猴(4)

方案二:小白兔(4)——小松鼠(5)

方案三:小白兔(4)——小熊(3)

方案四:小猴(4)——小熊(3)

方案五:小猴(4)——小松鼠(5)

方案六:小松鼠(5)——小熊(3)

2.认识“=”。

(1)让学生看设计的这几种比赛方案,想哪一种最公平,并说说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小白兔(4)——小猴(4)这种方案最公平,它们都是4只,一样多。

引导学生用○代替小白兔,用△代替小猴,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2)指出:像这样,小白兔和小猴一样多,我们就说小白兔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相等,可以用“=”连接起来,写成4=4。(板书)

(3)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6个○,让学生对着○摆△,要求△和○同样多,指名到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自己摆。

(4)介绍“=”。

“=”叫做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读作“等于”。学生读并观察“=”的样子。

学生汇报:两横一样长,粗细一样。

指导学生写“=”。

(5)练习。

出示5○5,让学生填空并读一读。

3.认识“>”“<”。

(1)出示后几种比赛方案,让学生说看到这几种方案,有什么想法。

(2)学生观察,回答:这几种方案不公平,有的代表队小动物多,有的代表队小动物少。

(3)出示小松鼠(5)——小熊(3)比赛图,组织学生讨论这种方案是不是公平。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

①小松鼠多,小熊少,比赛不公平;

②小松鼠比小熊多,比赛不公平;

③小熊比小松鼠少,比赛不公平。

(4)指出: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大,可以写成“5>3”;反过来也就是3比5小,可以写成“3<5”。

(5)引导观察并指导书写“>”“<”。

“>”:开口朝左,尖尖朝右,左边数大,右边数小。

“<”:开口朝右,尖尖朝左,右边数大,左边数小。

指导书写“>”和“<”:先书空,再描红,最后独立写。

(6)启发学生根据“5>3”和“3<5”再说说几比几大,几比几小。

(7)出示以下练习:

△△△△□□□□

○○○○○○○

比多比少

4○24○5

要求学生先用△和○摆一摆,再填空。

三、巩固深化,提高能力

1.出示:2○11○03○32○35○4

要求先在○里填上“>”“<”或“=”,再说一说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从1、2、3、4中任意挑选两个数,先比一比,再用“>”“<”或“=”连一连。

3.举卡片游戏。依次出示:

4>○2<○5=○1<○

要求学生从学具盒中选出合适的数字卡片并举起来。

四、总结评价,拓展应用

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课后观察学校和家里的东西,每次挑选两样,运用学过的方法比一比它们的多少。

《认识“>”和“<”》教学设计篇2

大班数学《认识“>”和“<”》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塑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1-10的数字卡片

3、作业单若干份

4、水彩笔人手一支,印泥。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认识小于号

师:阳光明媚,草地上长了许多红色和黄色的花,数一数红花有几朵?黄花有几朵?它们一样多吗?它们之间能不能放=号?那么我们可以放上一个别的符号,这个符号叫小于号〈,它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

2、认识大于号

师:看到这么多美丽的花,蜜蜂蝴蝶也赶来凑热闹了,蜜蜂有几只?蝴蝶有几只?那我们可以在中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大,哪边的数小,我们给这个符号去个名字叫大于号,>像张着大嘴巴,朝着大数笑,它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

3、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熟记大于号和小于号

师:你们看一下,不管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开口方向都朝着什么数?(大数)尖尖的屁股朝着什么数?(小数)让幼儿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4、加强巩固下大、小于号

出示课件,请小朋友选择正确的符号,并上来操作。

二、表演游戏:

师:下面我请两个小朋友选择一个数字卡片,另一个小朋友用身体姿势表演大于号和小于号。其他的小朋友来看一看,他们表演的对不对。

三、解决实际问题:让大、小于号变成等号

师:小猴要出去做游戏了,但是猴妈妈说,两边的小猴子不一样多,没法做游戏,我想让两边的小猴子变的一样多,也就是大于号变成等于号,有两种方法4-1=3,3+1=4。

师:游戏做完了,猴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它们喜欢吃的桃子,猴妈妈想让两个盘子里的桃子变的一样多,也就是把小于号变成等于号,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5+2=7,7-2=5。

四、小组活动

教师先介绍作业单上的内容,再请小朋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上位去完成桌上已经准备备好的作业单。

五、教师点评小结

教师点评部分幼儿的作业单,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对没有作对的幼儿进行鼓励,并在次强调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认识“>”和“<”》教学设计(通用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