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教案 > 九年级数学教案 > 三角形中位线(华师大版)

三角形中位线(华师大版)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24.4.1三角形的中位线

从化三中 初三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性质;

(2)会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变式练习,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5分钟

1、如图△abc中,de∥bc,ad:ab=1:3,ae=2则ac=         

学生活动: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ade△∽△abc,再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求出ac的长。

2、问题延伸

△abc中,de∥bc,当点d是ab的中点时,ae:ac=              

学生活动:ae:ac=1:2,即ae=ac

教师活动:当点d是ab的中点时,de∥bc,我们可以得到点e也是ac中点。通过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线段de实质上就是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我们给这样特殊的线段起个名称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板书:三角形的中位线)

(二)新课探讨

1、中位线定义

c

b

a

e

d

我们把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探索中位线的性质

试一试:任意画一个△abc,并画出它的中位线。你能画几条?

学生活动:动手画图,与同伴交流,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有三条。

猜一猜:de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学生猜想:de∥bc,

(学生可借助直尺和量角器通过测量来得到)

教师提问:你能证明你所猜想的结论吗?

学生活动:动手证明,并与同伴交流。

思路点拨:

(1)弄清楚已知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已知条件: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与ac的中点。求证:de∥bc,

(2)引导学生先证ade△∽△abc,得对应角相等和对应边成比例,可得证。

证明:如图,△abc中,点d、e分别是ab与ac的中点,

∴.

∵∠a=∠a,

∴△ade∽△abc(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ade=∠abc,(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de∥bc且

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用符号语言表示:                

∵  de是△abc的中位线

∴  de∥bc,

(三)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1、已知:如果,点d、e、f分别是△abc的三边的中点.

(1)若ab=8cm,则ef=              .;

(2)若de=5cm,则bc=           .

(3)若增加m、n分别bd、bf的中点,问mn与ac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例: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ad=db,be=ec,af=fc.

(1)四边形adef是什么形状的四边形?并加以证明。2页,当前第1页12

三角形中位线(华师大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22.2.3 公式法(通用15篇)

    22.2.3公式法篇1教学内容1.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2.公式法的概念;3.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理解一...

  • 22.2.5 因式分解法(精选2篇)

    22.2.5因式分解法篇1教学内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复习用配方法、公...

  • 函数的图象(精选14篇)

    函数的图象篇1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2.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二...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精选16篇)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篇1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2.通过列...

  • 2.3 平行线特征(通用2篇)

    2.3平行线特征篇1§2.3平行线特征教学目标 1.平行线的性质;2.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

  • 4.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精选14篇)

    4.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篇15.3 用方程解决问题(2)--打折销售 学习目标:1、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 近似数(通用17篇)

    近似数篇1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和有效数字的意义 2.给一个,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

  • 12.1 一元二次方程(精选14篇)

    12.1一元二次方程篇1教学目的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

  • 相似图形(精选2篇)

    相似图形篇1教学交流课教案: 第四章教学目标 :1、知道线段比的概念。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3、通过有关比例尺的计算,让...

  • 二元一次方程(精选16篇)

    二元一次方程篇1§11.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组及其解等有关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组的解。【能力目标...

  • 平均数教案(精选15篇)

    平均数教案篇1导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导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

  • 《中位线》教案(精选6篇)

    《中位线》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你能说说平行四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