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算法与编程》部分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算法及其表示、比较熟悉流程图设计;
本学期课程为《算法与程序设计》,对算法的理解更加深入,要求能通过visualbasic实现简单算法;
在本课之前,学生应了解了流程图的应用,熟悉在一组数中求极值算法,对于排序及冒泡排序,学生比较熟练。
对于本部分,学生可能会对选择排序算法的原理理解较为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学习。学生应当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取教师对于算法的分析,在教师指导下能解释该算法的流程图,进而实现程序。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了解排序的概念、能在现实生活中列举出关于排序的实例
能对照冒泡排序,解释选择排序的优势,指出选择排序的策略,找出数字之间的逻辑联系
有迁移应用能力,能由此及彼,归纳排序中的数字规律,探索更有效率的排序算法
技能性目标:
具有模仿水平,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表达出选择排序的思想,能对流程图作出解释
能独立完成流程图的绘制,对选择排序的各个环节比较熟练,并能在visualbasic环境中规范地编写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选择排序的实现过程,获得对此算法的感性认识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交流合作,把自己对此算法的心得与他人交流,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提升热爱科学的理念
三、重点难点
重点:对选择排序原理的理解,绘制流程图,数据交换,调试程序
难点:分析流程图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把握重点,先导入问题,复习排序定义,分析冒泡中数据交换次数多的问题,指出冒泡排序法效率不高,从而引出数据交换次数较少的选择排序算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flash演示材料,比较直观地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由“流程图雏形绘制”-“逐步完善流程图”-“程序实现”-“调试”的过程,让学生熟练此算法与程序实现。
在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小组间竞赛等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对流程图的绘制方法、vb语法作巩固,对选择排序算法作预习;学生分组:4人一组
2.教师的教学准备:准备充分的演示材料、相关数据、相关软件安装。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计算机教室
六、教学过程
简要点拨排序的概念。
演示已经学习过的冒泡排序flash动画。
[小组讨论]在冒泡排序算法中,我们知道冒泡排序是依次把数组中相邻两个数据进行比较,通过交换数据,把较小的数据逐次向上移动的算法。由于数据的移动是逐次进行的,数据交换的次数相当多。大家想想它的实质既然是将一堆数据中的最小数据移动到某个位置,有没有必要让这个数字逐个移动?比如,对于数组:4、8、3、9、6、5、11、10、2、9,如果要用冒泡法实现排序,第一遍冒泡其实是把这组数据中最小数“2”移动到最前边,第二遍冒泡把“3”逐次移到第二个位置,其它类推。它们的过程是逐次向前的,这样做很多无谓的交换。为了达到移动2到最前边的目的我们可以怎么简化这个过程?
[学生]直接把2最前面的数4交换,再把3与第二个位置的数8交换,其它类推
[教师]这个思想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选择排序算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教材: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一册(P89--93)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一、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在变式中,拓展提高;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
背景介绍本学期,我们二中八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渤海大学范文贵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些教学上的改革尝试。范老师现正在华东师...
一、相关背景介绍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在原有认知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一建构过程实际上需要学...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对应于“预设”。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只有预设而不见生成。教师期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2)了解线性规化的意...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2)理解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概念...
教学目标 (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2)正确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概念.理解每条直线的倾斜角是唯一的,但不是每条直线都...
教学目标 (1)掌握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学会一般不等式的证明的基础上,学会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不等式;(2)在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