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历史教学反思 > 学导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学导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37

《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托夫勒有句耐人寻味的话:“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个人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学知识的10%,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交钥匙”。教育家叶圣陶也说,“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反对注入式;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现在的教学要面向21世纪,这是时代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再从主观愿望出发,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导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符合这一要求的。学导法源于发现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学导法也不完全是发现法,它要求教师应像乐队指挥那样,因势利导,和学生共同演奏出一曲美妙、和谐的音乐。
课堂教学是双边活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必须有机结合。因而,学导教学法在实践中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提出问题。这是学导教学法实施的前提和条件。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教材,熟悉内容,在自学过程中,将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学生能否发现问题,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直接关系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大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仅要做获取现成的知识的“收获者”,而且要主动参与知识的“生产”,使其聪明才智得以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学习、钻研教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学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历史事件要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历史事件,主观片面地评价历史人物。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探索,发挥创见,大胆“求异”。这样,所发现、提出的问题才会具有典型性、普遍性、针对性和目的性。二、分析问题。这是学导教学法中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发现、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创设特定问题的情境,形成种种假设。教师也必须设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理解。学生只有在拥有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后,才能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思维过程来理解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如对俾斯麦的评价,就必须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比较,去分析,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既要肯定他领导统一德国,顺应时代发展与促进容克和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联盟,促进经济上的繁荣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他坚持以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对德国以后的历史发展所造成的巨大消极影响与玩弄“鞭子加糖果”的政策,颁布反社会主义“非常法”,成为德国工人运动死敌的事实。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就为最后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矗。三、解决问题。这是学导教学法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的比较、分析,有了基本的解答方案。要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还必须通过充分的酝酿、讨论,提出自己的论据,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此时必须相机诱导,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确定正确的答案。关于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根本原因的理解,教师必须及时加以引导。要让学生知道,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体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之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那么,就不难理解,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就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的则是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通过充分对比,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既从材料方面为理解提供了便利,又从方法上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把握正确答案。
学导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在否定了注入式教学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客体为主体,变学习知识为训练能力、开发智力,这就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学导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未来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教...

  •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

  • 对历史教学中一些误区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见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这就要求打破...

  • 《世界历史上五次瓜分》教学反思

    世界历史已基本教完,在复习之际,回顾世界历史上的五次瓜分,谈谈对五次瓜分的理解与总结。 在人类历史上,列强对世界的...

  • 历史课校改经验谈之一 悬念的作用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拨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

  • 在历史教学反思中成长

    摘要:《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定义反思: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推及到教学中,反思有着更为深厚的内涵...

  •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反思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各学科中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教学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孕育着教学手段...

  •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

    综观近年来的中学历史教学,让人忧思:一方面是历史课极不受重视,被视作“副”课,“x”科目之一,学生认为学历史是难记...

  •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如何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已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

  •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课程改革给初中历史教师带来生机和动力,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潜心研究课标、教材、教学理念,使...

  • 历史新课改“三得”

    历史课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但对于这门新课程中的某些人物、某些事件学生却并不陌生。对于历史人物、历史故...

  • 浅谈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是高考、中考历史的主要题型之一,具有“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等特点。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