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历史教学反思 > 知识点的“暗渡陈仓”

知识点的“暗渡陈仓”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37

 
堂从事历史教学的人都知道,长期的、习惯的历史教学就是划杠杠、背条条,美其名曰“历史就是背”。细细琢磨,似乎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基本的历史知识作为学生必须记住。问题是怎样去记。
新的“知识大爆炸”已向全世界所有的人提出了严俊的挑战:“仓库式的学习”必须转变为“开发式的学习”!我们进行的事业不是别的,而是“教育”。“教育”本身的含义就是开发人的智力。因此,“暗寓知识点的形成途径、暴露思维的进程,”便成为新课程教学 中的第二个重要“过程”。
仅举两例:
★造纸术发明的意义的暗寓:
……
学生:交流----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老师:引设----主要的书写办法?
学生:交流----刻写。
学生:一部分在课前准备的竹片上用小刀刻写----“纸”字。另一部分在纸上用笔书写----“造纸术发明的意义”(各让一位学生掌握最后完成的时间)。
老师:提醒----注意刻写的安全。
学生:交谈----刻写的体会。
老师:发放----资料:
资料(1)
◇秦始皇每天批阅的奏折重达120斤。
◇东方朔一次给汉武帝的奏折共3000片竹简,用两个人吃力地抬进去的。
资料(2)
造纸术没传播到国外时,人们书面交流思想、传播知识消息、互通书信所用的书写材料如下:
♀苏美尔人:用泥板。
♀迦勒底人:用砖刻。
♀古罗马人:用铜板。
♀古埃及人:用纸草。
♀古印度人:用桦树皮。
♀朝鲜人:用简、帛
♀日本人:用简、帛。
♀欧洲人:用羊皮。(写一部《圣经》要用掉300张羊皮)。
资料(3)
《造纸术的传播图》(略)
老师:创设----咱这课上到此时,你心中到底感悟到了什么呢?
学生:交流----感想。
……
★“《辛丑条约》影响”的暗寓:
……
学生:交流----《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老师:引导----“划定使馆界”意味着什么?
学生:交流----帝国主义在政治上“完全”控制了清政府。
老师:再引导----“驻兵”北京→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意味着什么?
学生:交流----帝国主义在军事上“完全”控制了清政府。
老师:再引导----当时中国恰巧是4、5亿人,每人“罚款”1两,计陪款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为多少?
学生:集体交流----9、8亿两。
老师:再引导----这又意味着什么?
学生:交流----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完全”控制了清政府。
老师:进一步 引导----“禁止反帝”意味着大清政府演变成了何“角色”?
学生:交流----成了帮帝国主义维持在中国统治秩序的“警察”。
老师:进一步引导----巨额赔款分多少年还清?
学生:集体交流----39年。
老师:这就是说,从1901—1940 年清政府年年都得给你外国送银子,这意味着大清政府又演变成了什么“角色”?
学生:交流----成了帮帝国主义收钱的“黄狗仔”。
老师:再进一步引导----赔款9、8亿两,加上宗教上的赔款2000万两,共计10个亿,咱一起来算算。
学生:计算----折合斤(12500000斤)、每个学生挑50斤共需的学生(250000个)、共需多少所东尖山中学(625所)。
老师:“火上浇油”----西太后在西安听到条约上“惩办的官员”中没有她的名字后,竟高兴的说出了这么一席话来:“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话中是说,现在经过议和签定了《辛丑条约》,一没侵我主权,二没割我领土。思念各帝国主义对我们的见谅,就恨我们中国人太愚昧、太残暴、太无知了。事后想起这件事来,是又惭愧、又愤恨,惭愧和愤恨交织在一起。那怎么办呢?“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也就是估计估计我们中国的物力和财力,全部献给帝国主义,以取得他们对我们的欢喜。
学生:“哇”----顿时愤然,恨恨连声!(愤恨声中已听到有的学生动骂了)。
各位朋友:此时此刻,《辛丑条约》的影响----“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否还用得着再去强记硬背呢?……。
(三)馈赠打开“金山”的“钥匙”
我经常问我的学生,当“上帝”的手中一手拿着“鱼”,另一手拿着打鱼的方法----“渔”,你要什么?如果有人问,学生的学习为了什么?我可真诚地告诉他:为了生存。为了将来更完美地生存!孩子们将来如果能独立的生存,不给父母、不给家庭、不给社会、不给国家带来负担,并能对其做出一定的贡献,将是最完美的学习结局。然而,由于学校学习的时间性,随着“知识更新期”的日益缩短,伴着“知识经济”大潮的奔涌而来,全世界每一个人“适时生存”的唯一选择,就是“终身学习”。因此,在交流知识的同时,授予终身收益的、打开知识金山的“钥匙”,便是新课程教学中的第三个重要“过程”。
仅举几例:
★“学习卡”的制作:
利用鞋盒、食品盒等的反面稍作加工,将必须掌握的基本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分类制成。如:
                          
人物卡(1)
李时珍
时期:明朝。
称谓:医药学家。
成就:《本草纲目》。
评价:“东方医药学巨典”。

知识点的“暗渡陈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未来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教...

  •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

  • 对历史教学中一些误区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见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这就要求打破...

  • 《世界历史上五次瓜分》教学反思

    世界历史已基本教完,在复习之际,回顾世界历史上的五次瓜分,谈谈对五次瓜分的理解与总结。 在人类历史上,列强对世界的...

  • 历史课校改经验谈之一 悬念的作用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拨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

  • 在历史教学反思中成长

    摘要:《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定义反思: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推及到教学中,反思有着更为深厚的内涵...

  •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反思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各学科中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教学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孕育着教学手段...

  •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

    综观近年来的中学历史教学,让人忧思:一方面是历史课极不受重视,被视作“副”课,“x”科目之一,学生认为学历史是难记...

  •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如何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已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

  •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课程改革给初中历史教师带来生机和动力,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潜心研究课标、教材、教学理念,使...

  • 历史新课改“三得”

    历史课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但对于这门新课程中的某些人物、某些事件学生却并不陌生。对于历史人物、历史故...

  • 浅谈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是高考、中考历史的主要题型之一,具有“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等特点。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