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历史教学反思 > 历史作业趣味谈

历史作业趣味谈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37

长期以来,历史作业形式单调,学生感到死板乏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学特征,注意作业的趣味性,那么,既可以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增强知识点对学生大脑的“刺激度”,加深印象, 既可以使学生喜爱做作业,又能起到巩固提高,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改实践中,我在布置作业趣味性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整理题列举题。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提示从外貌、工具、用火、社会组织等几个方面去考虑。)又如列举“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和暴君。
    2.连线题。用线把相关的人事连接起来。如基础训练上的连线 题,我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因为比较简单,学生在不太费力的情况下经过努力达到成功。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强化,而且能经常感到学习的满足和快慰。所以学生积极发言,作业当堂就完成了。
    3.巧记题。让学生想法巧妙地记住某一知识点或某一类知识。如学习“  夏商西周的兴亡”这一课后,我布置作业:结合课本内容背会顺口溜“夏商西周的兴亡歌”—— 夏朝开国是夏禹,  早期国家已建立。王位传给儿子启,  禅让从此变世袭。夏 朝经历四百七,  暴君夏桀被商取。商汤灭夏建商朝,  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  武王伐纣灭掉商。武王伐纣灭掉商,  西周定都镐京上。 分封制度定国策,  天子统治有加强。暴君厉王无人道,  前七七一周灭亡。学生很感兴趣。
    4.收集材料题。组织学生收集与学过的知识或将学的内容相关的历史材料,如古钱币、歌曲、故事、诗歌等,可以起到巩固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作用。如讲“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历史成语故事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利用历史成语故事的出处,让学生根据史实解释成语,得到启示,提高文学修养。
    5、制作大事年表的方法,也适合于各个学习阶段。这种方法使用简单,对知识的整理归类也很有效。”学生都很积极,作业完成的很好。
    6.重写历史中的某些片段,增加历史体验。历史是过去的,无论如何也不能重现,对于现在的学生,让他们去理解其中的现象总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种时候,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回到历史中去,可以极大的改变这种状况。如讲到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时,我设计出这样一道题目“假如你是半坡人或河姆渡人,简介一下你一天的生活、生产情况”。让学生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发挥想象力,分组讨论完成作业,学生对这样的作业普遍感到很新鲜,对这些问题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真正“动”起来了,非常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讨论和研究活动。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学生原来有如此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许多学生描述得相当详尽、精彩,有个学生写道:“天明了,我起来穿上野兽皮毛做成的衣服,从半地穴式的 房子里出来。小狗朝我跑来我和它玩了一会儿,开始摩擦起火做早饭,用鱼纹彩陶盆把粟和蔬菜煮熟,还烤了一块鹿肉,好香啊!然后,带着尖尖的骨*到河边*鱼……”这位学生把他利用什么工具,如何捕鱼,如何狩猎,写得合情合理,但又不落俗套,引人入胜。
    7、改错题。学完第一单元后有些知识容易混淆,我在课堂上用改错题进行检查和训练。如我读了这样一道题:
    下面是一位同学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指出并给予纠正和解释。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镰刀。他一个人走到了河边,河边有一棵大树,上面结了很多野果,毛毛摘了许多果子,他又用镰刀割水稻。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日头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看管火种,要是火堆熄灭了,他们可能会有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吃上香喷喷的熟食了。
    学生听着改着兴趣很浓,易混淆的知识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
    5、用小论文的方式,能更好的表达自我的观点。目前的研究性学习,最终的学习成果多是通过小论文来表现的,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学生是很适合的。在教学中,我也尝试用它来展示学生的能力,例如,<我眼中的秦始皇>,等等。
    总之,作业布置的趣味性,多样性有利于改变学生对学科的认识,并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能力,教师要积极的经常的变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充满生气,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的巩固,对作业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达到作业的目的。
    在日常教学中,历史学科也是要布置一些作业的,适当的作业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是有益处的,而有些设计较好的作业又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以下是历史作业的几种形式:
    1、以小结的形式,对教材某部分进行总结。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指定的内容谈自己的认识,或是得到的启示,也可以是一些疑问等等。这种形式的作业较适合各层次的学生,使学生有自主选择积累知识的余地。例如,对学习过的一章进行小结,或对刚学过的某一问题写总结语,学生可以这样去思考:我认识到___,我认为___,等等。2页,当前第1页12

历史作业趣味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未来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教...

  •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

  • 对历史教学中一些误区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见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这就要求打破...

  • 《世界历史上五次瓜分》教学反思

    世界历史已基本教完,在复习之际,回顾世界历史上的五次瓜分,谈谈对五次瓜分的理解与总结。 在人类历史上,列强对世界的...

  • 历史课校改经验谈之一 悬念的作用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拨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

  • 在历史教学反思中成长

    摘要:《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定义反思: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推及到教学中,反思有着更为深厚的内涵...

  •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反思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各学科中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教学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孕育着教学手段...

  •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

    综观近年来的中学历史教学,让人忧思:一方面是历史课极不受重视,被视作“副”课,“x”科目之一,学生认为学历史是难记...

  •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如何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已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

  •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课程改革给初中历史教师带来生机和动力,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潜心研究课标、教材、教学理念,使...

  • 历史新课改“三得”

    历史课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但对于这门新课程中的某些人物、某些事件学生却并不陌生。对于历史人物、历史故...

  • 浅谈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是高考、中考历史的主要题型之一,具有“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等特点。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