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7
一、学习目标:1、看课本构建知识网络,并识记知识点。
2、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各项能力。
二、知识梳理:(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网络)
三、典型例题:
材料:“关注民生,为民谋利”是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突出亮点。
◆百姓的呼声:别让孩子上不起学,别让房价压弯了腰,人人都能看得起病,农民工不再讨薪难,消费者不再受侵害……
◆政府的举措: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我们的参与:沈阳日报《政协园地》开通了委员联系群众的“民生热线”,多位读者通过电话、信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反映对沈阳城市建设的各种建议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1)解决民生问题是落实哪一发展观的需要?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
(2)政府的举措”体现了我国长期坚持的哪一重要思想?(1分)
(3)我们的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体现了公民行使哪一项政治权利?(1分)
四、达标训练
1、XX年苏州市要实施18项实事项目,其中有市民关心的就业、住房、环保、文体、医疗、交通、治安等民生热点。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在我国,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d.人民的根本利益
2、在我国,人们从过去希望吃得饱,到现在希望吃得好,吃出健康与未来。这表明
a.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得到解决
b.现在人们只贪图享受,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消费观念在转变
d.人们追求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倡导超前消费
3、党的“三个代表”思想是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若从社会发展史的观点来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这一宗旨的是
①南水北调工程全线开工②长江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合龙③诚实信用是现代经济生活的基本规则④在第十四届亚运会上,我国第六次蝉联金牌总数第一
⑤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
a.①②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⑤
5、在xx大报告中指出,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决实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因为( )
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②、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③、这是我们的根本任务;④、“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材料: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篇1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
参与政治生活学案篇1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一、学习目标:主要帮助同学们了解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在我们国家,广大...
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学案篇1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学案第一课时《共同理想共同使命》学案教师寄语: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
科学的行动指南篇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情感2、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篇1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
2023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篇1XX年中考思想品德重点中学内部讲义第九讲 相亲相爱一家人 考点梳理一、对应考点(二)1...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篇1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抓住机遇篇13.2迎接挑战(第二课时学案)——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班别:姓名:学号:一、前置作业1、阅读...
拥抱美好未来教案篇1课 题4.10.4拥抱美好未来课 型新 授教学媒体多媒体iu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
民族精神耀中华篇1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2、能力: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运用史实说明与汉字相连的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灿烂的一页;了解...
神圣的使命篇1第十三课 总课时4课时负责人胡丽宏教学目标1、什么是理想及作用2、理想的分类及实现的途径3、什么是共同理...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