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5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例题的讨论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及。
2、了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进一步体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中矢量方向的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运动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例题1自然的引出推论公式,即位移和速度关系,通过思考与讨论对两个基本公式和推论公式做了小结,启发学生总结一般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涉及到五个物理量,由于只有两个独立的方程式,因此只有在已知其中三个量的情况下,才能求解其余两个未知量,引导同学思考和总结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教材通过例题2,实际上给出了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特点,强调由两个基本公式入手推导出有用的推论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运动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法建议
通过例题或练习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画出运动过程草图,动手推导公式,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和总结,配合适当的课件,加强学生的认识.在推导位移公式时直接给出的,在这里应向学生说明,实质上它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公式的推论.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推论公式的得出及应用.
教学难点: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主要设计:
一、例题1的处理: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条件,,a,s,待求量.
2、请同学分析解题思路,可以鼓励学生以不同方法求解,如“先由位移公式求出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等.
3、教师启发:上面的解法,用到两个基本公式,有两个未知量t和,而本题不要求求出时间t,能否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可以启发学生两个基本公式的消去,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4、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到,即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并且思考:什么条件下用这个公式更方便?
5、用得到的推论解例题
二、思考与讨论的处理
1、(1)(2)(3)三个公式中共包括几个物理量?各个公式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更方便?
2、用三个公式解题时,至少已知几个物理量?为什么?[(知三求二)因为三个公式中只有(1)(2)两个是基本公式,是独立的方程,(3)为推论公式,所以最多只能求解两个未知量]
3、如果物体的初速度等于零,以上三个公式是怎样的?请同学自己写出:
.
三、例题2的处理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题,标出已知量、、,待求量为.
2、放手让同学去解:可能有的同学用公式(3)和(1)联立先解出a再求出t;也可能有的同学利用前面学过的,利用求得结果;都应给予肯定,也可能有的同学受例1的启发,发现本题没让求加速度a,想到用基本公式(1)(2)联立消去a,得到.
3、得到后,告诉学生,把它与对比知,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以当作一个推论公式应用,此公式也可由,将位移公式代入.利用求得.(请同学自己推证一下)
4、用或解例2.
四、讨论典型例题(见后)
五、讨论教材练习七第(5)题.
1、请同学根据提示,自己证明.
2、展示课件,下载: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见媒体资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规律——只受电场力,带电粒子做匀变速运动.重点掌握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静电的利用和静电的防止;知道静电的利用原理.2、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对有害静电提出有效...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的产生原因和条件.2、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电阻的定义式...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l、深化对电阻的认识,掌握电阻定律及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2、知道半导体、...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2、理解电...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动势的定义.2、理解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2、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3、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对测量...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2、知道伏安法测电阻有内接和外接两种方法。3、理解两种方法的误差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磁场的产生和磁现象.2、理解磁场的方向性,知道用磁感线反映磁场的方向.掌握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及单位.2、知道用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3、知道什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表的基本构造.2、知道电流表测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基本原理.3、了解电流表的基本特点能力目标应...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洛仑兹力,知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电荷受到的洛仑兹力等于零;电荷运动方向与...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