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 逍遥游 教学设计

逍遥游 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0:06

逍遥游 教学设计简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疏通文字,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感知本文所体现的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形象化说理风格。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
情意目标:
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疏通文字,理解文意,把握课文内容。
2.训练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国时期,我国有一位大家写了一篇奇文,说鲲鹏之大,鲲鹏展翅之时,两翼蔽日,扶摇而上可达九万里;写事物之小,说连一根小草也能做成船。这些夸张令人惊奇,感觉新鲜,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位大家就是庄子,这篇奇文就是《逍遥游》。
二、整体把握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2.教师范读,生听读解决自读时的问题。
3.师朗读指导
4.生再读、或齐读
5.反馈:用自己的话概述本文的内容或提出疑问。
三、疏通文意,把握内容
1.借助注释、借助小组的力量理解课文疑难词语,粗通文意。
( 要点提示:通假字,重点实词“怒”“志”“抟”“息”“负”“覆”“培”“角”“枪”“控”“适”“念”“修”“绝”“已”“正”“海运”“野马”“扶摇”“坳堂”“夭阙”“莽苍”“果然”“泠然”“数数然”等等) 
2.以练习一(第3问的后一问暂不考虑)为线,继续研读课文
(1)全班讨论明确
要求:逐题朗读,逐题作答,要求尽量用原文作答,并直译。
四、小结:(参见板书)
第一段文意上有三个要点。第一个从文章开始至“南冥者,天池也”,写鹏鸟遨游于九万里,有待“海运”。第二个从“《齐谐》者”至“而后乃今将图南”引齐谐的话,证明大鹏徙于南冥是凭借风力,再进而说明鹏和“野马”“尘埃”同样是“有所待”。第三个从“蜩与学鸠笑之曰”至第一段完说明蝉和斑鸠这两个小动物也是“有所待”。
第二段文章为了说明小与大的区别,小与大思想境界和见识的悬殊,在鲲鹏与蜩、学鸠的故事中,插入了一系列的比喻,如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比喻,长寿者的彭祖与众人之比等等,有的浅显,有的神奇,有的夸张,极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情趣。
第三段“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以及不求名的宋荣子算不得逍遥游,“列自御风而行”“犹有所待”;文末点明主旨“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板书设计
 
五、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练习一第3问和练习二。
思考课文怎样从“有所待”和“小大之辩”推出三“无”的结论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本文所体现的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形象化说理风格。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
3.帮助学生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诵读课文,投影上节课板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
二、新课
讨论明确
1.课文怎样从“有所待”和“小大之辩”推出三“无”的结论的。
第一段,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鲲鹏,小至尘埃、小草)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第二段,说明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小大之辩”。这一段是对上文的归纳、补充、印证。
(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运用对比列举了大量例证。从时间上说,朝菌、蟪蛄是“小年”,冥灵、大椿是“大年”。与众人比,彭祖是“大年”,但他与冥灵、大椿比,有时“小年”。鲲鹏是“大知”,蜩、学鸠、斥鴳等见识短浅,只能算是“小知”。)
(教师可深问:作者为什么还要讨论“小大之辩”的问题?一方面强调了人在认识上的区别,说明“以小及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庄子认识世间事物时并不能完全的“无己”。)
第三段,由对万物的泛论转入对社会中人的论述,阐明逍遥游的境界,点名全文主题。
作者写了三种不同层次的人: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第一种自视甚高,但只不过是斥鴳之类;宋荣子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远胜于第一种人,但“犹有未树”;列子虽已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仍然“犹有所待”。因此这三种人都不能说已入“逍遥游”之境。最后庄子说,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才能“无所待”而“逍遥游”。什么人才可入此境呢?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有无自我、无功利、无声名,才能得到绝对的精神自由。这样,全文结论水到渠成。
2.课后练习三,《史记》中说庄子“汪洋自咨以适己”,鲁迅说他“汪洋辟阖,仪态万方”。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一特点?
要点:构思宏伟,思路开阔。(鲲鹏鸟的雄伟,大椿树的长寿,都令人叹为观止,又将这些庞然大物与芥、蜩、朝菌之类细微、短命者对比,献出事物、境界用意的奇特。)借用寓言说理;想象奇特丰富;句法多变,节奏明快。(详见《教师用书》)2页,当前第1页12

逍遥游 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

  • 闺塾 教学设计

    《闺塾》 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现代传奇戏曲的基本特点。2.了解汤显祖在明代传奇创作中的重要地...

  • 哀江南 教学设计

    哀江南 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桃花扇》的剧情梗概及其写作主旨。2.与《闺塾》的学习相结合,进...

  •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1.理解剧本的主题。2.品味作品的语言。3.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教学重点:主题和语言。教学难...

  • 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

  • 种树郭橐驼传 教学设计

    《种树郭橐驼传》 教学设计示例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作者及文章的思想内涵。2.掌握“类、固、致、易”实...

  •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示例(二)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3.掌...

  • 阿房宫赋 教学设计

    《阿房宫赋》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骈散兼行,音韵流畅的艺术风格。2.理解本文详略适宜的写作特点。3.体会...

  •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

  • 米洛斯的维纳斯 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文艺随笔的特点。2.深入探讨重要语句,领会句子的含义。(二)能力训练点1.整体把握文意,...

  • 窦娥冤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2.结合“单元知识和训练”,掌握研究性阅读的特点,学会研究性阅读的方法。教学重点:1....

  • 我的五样教学设计

    《我的五样》教学设计1、教材内容分析 本篇内容为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本“向青春举杯”专题第三层面“设计未来”最后一篇...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