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0:06
《闺塾》 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现代传奇戏曲的基本特点。
2.了解汤显祖在明代传奇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读节选部分,培养鉴赏戏曲人物语言的能力。
2.鉴赏、分析剧作中所塑造的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封建教育禁锢人的心智、情感发展的弊端,理解那个时代青年男女追求个性自由和美满爱情的合理性。
(四)美育渗透点
体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欣赏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二、学法引导
首先熟悉情节,了解人物地位、身份和他们的言行,然后对比分析,把陈最良与两位青年女子对比,突出陈的迂腐、保守;将杜丽娘与春香对比,了解她们思想性格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反复地有表情地朗读,体会各人语言在语气语调上的不同,了解他们用词和句式的特点,从而体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牡丹亭》全剧以歌颂杜丽娘、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为核心情节。而《闺塾》为《牡丹亭》的第七出,“游园惊梦”的故事尚未发生,杜丽娘的思春情怀,也才见冰山一角。依据剧情内容,本课可以鉴赏春香、丽娘和老塾师陈最良三个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进而概括人物性格为重点。
(二)解决办法
因剧中写的是官家闺塾,故曲词对白中常涉及四书五经之类的内容,学生初读可能觉得理解困难。对这些内容不必深究,对照课文注释作一般了解即可。对重点部分,可通过诵读课文、进行课堂讨论来解决。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分小组、分角色诵读课文。
2.进行课堂讨论,赏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明代传奇,是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上,吸收杂剧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流行于明代的戏曲形式。《牡丹亭》是标志着明代传奇创作最高成就的剧作。学习《闺塾》一课,以赏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个性为主要目标。
(二)整体感知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这出汤显祖的最杰出剧作,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颐、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对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理解《闺塾》,也应从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认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是一位艺术欣赏品位极高的才女,轻易不会认可一般的作品。但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却完完全全征服了她!现在,让我们和黛玉一道来欣赏这充满诗意的戏文吧!
(投影显示《红楼梦》第23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片段。)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这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这:“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2.简介: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其主要作品有《牡丹亭》、《紫萧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后面三种和《牡丹亭》合称为“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成就最为突出。《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3.学生分小组(可3人一组)、分角色诵读课文
4.分析讨论:
问题:《闺塾》一出戏,主要写了几件事?
明确:写了3件事:讲诗——习字——责打春香。(学生如回答还有“塾师备课、小姐问花园”亦可。)
问题:你觉得这出戏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一个人物?
明确:一般学生都会被春香所吸引,但教师也应考虑到有少数学生可能提及杜丽娘甚至塾师陈最良。因此,必须对这3个人物有所准备。3个人物特点如下:
春香——一个直率淳朴、天真可爱、机智泼辣的小姑娘。一上场就咕噜着“昔氏贤文,把人禁杀”,然后不断与老塾师斗嘴取乐,最后干脆同老师两相打斗起来。
塾师——个读了不少诗书但眼下却落到绝粮断炊地步的腐儒。因为太守杜宝觉得女儿渐大,要找个老成的先生“拘束拘束”,千挑万挑,才选中了这位陈最良。他感知遇之恩,准备严格执行杜宝交给的任务。他开口闭口“诗云子曰”,一上场就大冒酸诗,是一个典型的死板僵化的冬烘先生。讲解《诗经》,被丫环逼问得只好呵斥“多嘴”,因为丫环到花园一逛,一个六十老翁居然和十来岁的小丫头在舞台上一来一往打斗起来,最后还被小姑娘缴了械,让人忍俊不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
哀江南 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桃花扇》的剧情梗概及其写作主旨。2.与《闺塾》的学习相结合,进...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1.理解剧本的主题。2.品味作品的语言。3.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教学重点:主题和语言。教学难...
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
《种树郭橐驼传》 教学设计示例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作者及文章的思想内涵。2.掌握“类、固、致、易”实...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示例(二)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3.掌...
《阿房宫赋》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骈散兼行,音韵流畅的艺术风格。2.理解本文详略适宜的写作特点。3.体会...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文艺随笔的特点。2.深入探讨重要语句,领会句子的含义。(二)能力训练点1.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2.结合“单元知识和训练”,掌握研究性阅读的特点,学会研究性阅读的方法。教学重点:1....
《我的五样》教学设计1、教材内容分析 本篇内容为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本“向青春举杯”专题第三层面“设计未来”最后一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