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相关 > 心理健康 >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教育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教育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1:14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伴随着生理上的迅速发育,其心理上也在发生一系列变化:性意识觉醒、个性心理逐渐成熟、社会兴趣激增、自我意识增强等。由此而引起的性意识混乱、自我意识发展超前倾向、交往与闭锁的矛盾等心理困扰十分明显。为了能使初中生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就必须重视初中生的心理问题,积极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智力正常;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心境好,情感丰富;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我评价能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谐,能较好地适应和改造环境、个性健全。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理、心理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原因,许多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并没有达到上述标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习上的心理问题初中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问题其表现是多方面的。

1、学习兴趣和教学要求的矛盾冲突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既非常广泛而又开始专门化。他们都有自己所偏爱的学习,但从升学的竞争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就必须要求他们学好规定的学科,这便于他们的学习兴趣或多或少发生冲突,降低他们对某些学科的积极性。

2、学习方法和习惯上的困惑初中的学习要求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更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等。有的学生在学习上很有进取心,但限于自己的能力水平,或方法不当,或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辅导等原因,学习成绩不佳,只有失败的体验,没有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学习上时常感到困惑、苦恼,有压抑感,产生自卑心厌学情绪。

此外,较多的学习科目,繁重的学习任务,都给学生带来了过重的心理负担,造成心理失调。尤其对于学习成绩较优异的学生来说,学校、家长都希望他们能升入好的高中,对其在学习上强化培养,要求过高,致使不少人在学习上感到压力过大,精神上经常处于焦虑状态。这在初中毕业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成长本身带来的心理问题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初中生在这段时间里身心各个方面迅速成长起来。成长本身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喜悦,同时也带来诸多的烦恼。由于初中生身体各个方面的急剧变化,特别是性生理的发育,使中学生出现了对性知识的好奇、对异性的向往和性欲。青春期的性骚动成为困扰中学生成长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由于性生理的发育,所产生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为:想接近异性同学又怕接近;分不清友情与爱情而纳闷;陷入早恋,正常的男女同学交往被人误解或受到指责而感到委曲等等在心理上陷入困境。

三、人际关系的不适引起的心理问题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比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学生要适应新环境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要处理好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随着人际交往的范围逐渐扩大,中学生更加重视同学间的友谊,也更渴望得到师爱、母爱、父爱。但由于知识经验不足,社会阅历欠缺,往往因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产生烦恼。有的因为自卑、羞怯、自我为中心,性别差异等主观原因不能与同学和谐相处,感到孤独、苦闷、压抑。有的心理闭锁性增强,与家长产生心理隔阂并为此而苦恼。

针对初中生心理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为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探索和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第一,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品德表现、身体状况,而且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特点,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而且要了解其内心动机,洞悉学生心理的奥秘。只有这样,教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环境应该是生动活泼、丰富多采、充满友爱、积极向上的环境,应该是和谐的、融洽的、宽松的、合作的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产生健康的、乐观的、宽松的情绪,而不是紧张的、压抑的、被动的情绪,只有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才能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环境,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第三,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学校通过开设的心理健康课,或举办专题讲座,向学生讲授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困扰,学会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第四,指导心理训练,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优良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更主要的还在于能力的提高。因此,心理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目的引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克服消极心理素质,训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五,群体教育和个别心理指导相结合。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群体教育的同时,要开展心理咨询,进行个别指导。心理咨询就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方法。通过咨询者的语言、文字或其他形式给咨询对象以帮助、疏导、启发和教育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个别指导,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因心施教,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初中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教育.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增强考生信心方法

    增强学习实力考生信心是建立在学习实力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调动考生的积极性,保证考试充分发挥。...

  • 增强考生信心方法

    增强学习实力考生信心是建立在学习实力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调动考生的积极性,保证考试充分发挥。...

  • 考试焦虑与自助对策

    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到来时,许多学生和家长十分犯怵。有的学生平时学习不错,考试也能应付自如,但遇上升学考试,就头...

  • 怎样优化考试情绪

    怎么才算具有良好的考试情绪?第一,心平气和;第二,情绪饱满;第三,控制情绪能力好。考生考前与考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

  • 中考减压对策:考前巧对“心烦意乱”

    一天,骏向我诉说最近的苦恼。他是初三毕业班的学生,自己成绩本来就不太好,特别是考试成绩很不稳定,一会儿能进入班级中...

  • 专家谈应试及心理训练

    在充分掌握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如何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平时学习的最高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应试也是一种能力的体...

  • 适度紧张是成功的一半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曾经对20个因素在高考中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考试中的心态在高考中的作用名列第一位,考试...

  • 考试焦虑与自助策略

    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到来时,许多学生和家长十分犯怵。有的学生平时学习不错,考试也能应付自如,但遇上升学考试,就头昏...

  • 如何运用系统扭敏法消除考试焦虑?

    所谓系统脱敏法是利用对抗性条件反射原理。在放松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使患者的神经过敏性反应逐步减弱直至消除的一种行为...

  • 面临大考我该怎么办

    马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就要毕业的中学生,马上就要面临大考,我真的好紧张。一到考试的时候,我就头晕,无论是考试前后,...

  • 你所害怕的事情正是你的潜能所在

    刘倩垂头丧气的走出了考场,正像她所想象的那样,这一科真的考砸了,她最怕的就是“数学”,一上数学课,她就觉得特别烦,...

  • 考试中的心理对策(1)

    在考场会发生各种心理变化。采取有效的心理对策,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一)第一场考试后的心理及其对策第一场考试后,学...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