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5:26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字。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产生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的愿望。
3、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边读课文,边借助字典及课后认读字表认识生字词语。
2、了解文章内容。
二、再读课文,看看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有什么感受?
1、边读边划。(用不同的标记)
2、画出你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三、交流。
1、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两件事。
一件事是:五年前我初到北京,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知道“我”迷失方向
后,主动把我驮回车站,使我深受感动。
2、另一位北京老人看见我在公共汽车上屡屡给别人让座,始终没有坐稳当,
主动给我让座的事情。
3、作者的两次感受:1)那个美丽的秋日,被冷风吹的感觉竟然十分惬意。
2)可车刚启动,……被认可的感动。
四、理解作者的两次感受。
1)什么是惬意?被冷风吹着应该是冷的,为什么作者却感到十分惬意?
2)作者被什么感动了?
五、感受老人的品质。
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
六、读第三段,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
作业:摘抄使你受感动的语句。
板书:
我 北京老人
迷路 耐心指路,驮到终点 热心助人
给别人让座 给我让座 善解人意、懂得心疼别人
教学反思:在写作写法上,学生知道的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恰当的词语能够
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受。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3、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和作者的感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爷爷奶奶,你们了解他们吗?今天,我们就走进他们,看一看他们到底是怎样的北京老人。板书课题:北京老人
二、学生自渎课文,认读字词
1、学生初渎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注意字词的读音。
2、学生认读字词(课件演示)
(徘徊惬意要旨无奈沉淀几多不为过客找不到北驮)
三、读课文,思考问题。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他有什么感受?
3、学生小组读书、讨论、交流。
4、全班讨论、交流。
(作者回忆了两件小事: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并主动把“我”送到车站,一位北京老人主动为“我”让座。表达了作者对北京老人的感激之请。)
四、分析课文,理解难句
1、默渎课文,回答问题。
2、提问:这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请你试着说一说。
(第一自然段: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在知道“我”迷失方向后,主动把“我”送到车站。
第二自然段:写“我”在公共汽车上连续三次让座后,一位北京老人主动为“我”让座。使“我”感动。
第三自然段:概括写在北京经常能感受到北京老人的关心照顾,赞扬北京老人具有关爱他人的品质。写自己坚持从小事做起,像北京老人那样关爱他人。)
3、学生重点理解:“……犹如一头雾水般不得要旨……”
“……他终于灰心的说……”
那个美丽的秋日,冷风吹的感觉也是如此的惬意。
……被记忆中关于老人的火温暖着。
……那是被人理解的喜悦和被认可的感动。
五、熟读课文,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和作者的感受。
六、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
七、小结
1、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你了解了北京老人了吗?你还知道北京老人那些优良的品质,说给大家听一听。
2、欣赏图片(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读6个字。
能力目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情感目标
产生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的愿望。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边读课文,边借助字典及课后认读字表认识生字词语。
2.了解文章内容。
二、再读课文,看看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有什么感受?
1.边读边划。(用不同的标记)
2.画出你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三、交流。
1.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两件事。
一件事是:五年前我初到北京,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知道“我”迷失方向后,主动把我驮回车站,使我深受感动。
第二件事是:另一位北京老人看见我在公共汽车上屡屡给别人让座,始终没有坐稳当,主动给我让座的事情。
2.作者的两次感受。
(1)那个美丽的秋日,被冷风吹的感觉竟然十分惬意。
(2)可车刚启动,……被认可的感动。
四、理解作者的两次感受。
1.什么是惬意?被冷风吹着应该是冷的,为什么作者却感到十分惬意?
2.作者被什么感动了?
五、感受老人的品质。
把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
六、读第三段,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
作业:摘抄使你受感动的语句。
板书设计:
我北京老人
迷路
耐心指路,驮到终点热心助人
给别人让座
给我让座善解人意、懂得心疼别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3个字。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能力目标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思品目标
体会作者的感受。产生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自读自悟,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
自读自悟,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
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小姑娘,她的纯真和善良,她让我们感动,其实,生活处处有这样的人,今天我们来认识北京的老人,你又会收获什么呢?
板书:北京老人
二、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10)
1、自由读课文,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词语的读音,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这样,有利于读懂文章的意思。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要旨:要领、要点、主要的意思。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沉淀:本文比喻凝聚、积累。
不为:本文指不做、不干。为,做。
2、自由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三、自读自悟,体味“我”对北京老人的感动、感激和尊敬。(20)
1、学生读课文,想一想,你就是当的“我”,你有什么感受?(感动、感激和尊敬)
2、提示:课文的哪些词句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
3、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动的语句,要说原因。(为摘录做准备。
引导:我在北京只是受到两个老人的关爱吗?你怎么知道的?结合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
4、提示学生注意课文中作者记叙这两件事情的时候,都出现在秋季,大家知道“秋风扫落叶,万物皆萧条”,可是,天虽然冷,人心却是温暖的,起了衬托的作用。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再进行点拨。
四、读全文,学习课文的写法。(8)
提示: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说说想法。
课文结构简单,只有三个自然段,但是前两个自然段是叙事,第三自然段是写自己的感受。
可以启发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方式,进行仿写。
五、作业。(1)
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仿写一篇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理解诗中语句,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
《牧童》教学实录篇1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2个生字,“牧”和“蓑”。指导正确书写“蓑”。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
《秋思》教学实录篇1一导入三年级课本上的一篇课文《秋天的雨》中的一个片段,请同学们快速读一读, 说一说这是个怎么样...
《景阳冈》课堂实录篇1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借助文中重点词、句、段,感...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随笔之导入篇1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科技之光”,说句实话,这一类的课文孩子们并不是太...
儿童诗两首篇1课程解读一、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2.培...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反思篇1教学反思还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成功与不足,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下面是...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习题篇1一、用上“受父亲的影响 临终之时 飞来横祸 发愤写作”四个词语,写写这篇课...
《黄山奇松》作业设计篇1智慧小木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黟山三十有六峰,峰峰石骨峰峰松。◎大雪压青松...
《练习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要求:1、按笔顺正确描红。2、认识部首,再找出和部首对应的汉字并连线。3、按课文内容填空...
《月光启蒙》第二课时课堂实录篇1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19《月光启蒙》第二课时课堂实录教材简析:本文...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教案篇1课题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执教者:刘贤蓉教学目标1、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2、通过感悟课文,...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