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 小数乘整数教案(精选4篇)

小数乘整数教案(精选4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23

小数乘整数教案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p68——p6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等方式,探索出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联系,会正确的用竖式计算。

2、增强估算能力,提高归纳能力

3、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老师:让我们一起随着小刺猬到文具店去看看,你看到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大屏幕上出示情景图)

学生分别提出不同问题。

老师:如果想知道三把直尺要多少钱,需要多少钱,怎样计算?

老师:也提一个问题:我买九只铅笔,怎样列算式

老师:这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

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以整数,请学生读课题。

老师:你能告诉我上面三个算式,得数分别是几吗?

老师:看其中的一个算式,告诉老师你是怎样得出得数的,说出自己的思考过

程,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屏幕上显示三个小朋友的想法。老师在黑板上列算式,一一分析不同的理解。

课件演示,0.2乘以4,请学生说说算式4乘以0.2表示什么意思。

分别说说大屏幕上三个算式的意义。

练习:下面算式分别是什么意义。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老师:什么样的方法最简便呢?

二、教学新知:

老师:如果买三个篮球,每个4.5元,我要买三个,10元钱够吗?不计算,告诉我为什么不够?(大屏幕出示)

老师:到底是几元,你能算出来吗?在本子上列示计算。

老师把收集上来的作业展示出来给大家一起看。

老师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并问学生,老师为什么这样选择?

观察这个算式,你们有什么看法?

老师:刚才的算式,你是怎么算的?

老师:跟同桌说说你刚才是怎么想的。

老师:屏幕出现三个算式,让估算下列各题分别是几位小数?

学生估算,并说出理由。从上面的估算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互相说说。

再次出现六个算式,让学生迅速判断得数是几位小数。

练习:计算下列各题。

三个算式依次是一位小数和整数相乘,两位小数,三位小数与整数相乘。

老师:跟旁边的同学轻轻说,你是怎么算三道题目的,先算什么,再怎么做。

指名学生站起来讲一讲。

老师引导大家总结方法:先把乘数当成整数,再看因数里面有几位小数,这样,就从积的右面起,数上几位,点上小数点。

再互相说说

出现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学生读一遍。

三、巩固练习:

1出现四道题目,任选两道题目去做。(看黑板检查)

2你能填上合适的数吗,

3、课本71页的题目,回去把他解决掉。

小数乘整数教案篇2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上)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的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场景图)同学们,你们喜欢逛文具商店吗?我们今天就去文具商店看看。这里也有几位同学在挑选文具呢?看看他们准备买些什么呢?

2.问:你能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水彩笔每枝0.8元。

每本笔记本2.35元。

(出示问题)

*买3枝水彩笔应付多少元呢?可以怎么列算式?

0.8×3=

3.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一个因数是小数)

揭示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同学们,小数乘整数怎么计算我们还没有研究过。那么0.8×3的结果是多少呢?你有办法知道吗?请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练习后交流。)

师:谁来说说看,0.8×3=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呢?

方法一:0.8+0.8+0.8=2.4(元)

师:0.8×3是3个0.8相加,所以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出结果。

方法二:0.8元是8角。8角×3就是24角,24角用元作单位就是2.4元。

小结:同学们能利用小数的加法和元角分的知识来计算出结果,采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这一点做得很好。

2.我刚才发现有些同学想用竖式来计算0.8×3。(出示学生的两种不同的格式。)

问: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两位同学所写竖式的格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是的,一个是把末尾对齐了计算的,一个是把相同数位对齐了计算的。但计算的结果确实相同的。

是怎样得到2.4的呢?我们先来听听他们的想法。(学生说)

情况1:把十分位上的3和8相乘是24,写4进2,小数点移下来,0和4相乘得0,加进过来的2就是2.4。

情况2:三八二十四,点上小数点,就是2.4。

……

教师引导:

(1)大家结合这个题想想看,同学们所说的三八二十四,脑子中想的这个8表示什么呢?(8角……)

(2)在小数中,这个8又表示什么呢?(0.8是8个0.1,8个0.1乘3就得到24个0.1)

(3)同学们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0.8×3时,是把0.8元看成8角和8个0.1来计算的,是整数8和3相乘得24,再通过推理得到了正确的结果。现在你想想看,这两种竖式哪一种比较合理。

3.(出示问题)买3本笔记本应付多少钱?可以怎样列式?

2.35×3=

(1)这一题是一个两位小数乘整数,猜一猜所得的积会是几位小数呢?

(2)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看看积是不是两位小数.

问:你能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出结果的吗?

2.35是235个0.01组成的,235个0.01×3是705个0.01,705个0.01是7.05

4.同学们,我们刚才练习了两道小数乘整数的题,都是把小数看成什么数来计算的?

指出: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再在所得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追问:那么积中的小数点怎么来确定呢?

引导:我们来看.一位小数乘整数所得的积是几位小数?两位小数乘整数,所得的积是几位小数?

这其中会不会蕴涵着什么规律呢?让我们来继续研究研究看。

三.归纳计算法则。

1.探究

出示:a组题;根据241×8=1928,猜猜这些小数乘整数。

24.1×8=2.41×8=0.241×8=

(1)请同学们看一下这组题。你能根据241×8=1928,猜猜这些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吗?

(学生猜完后)问:你们是怎么猜的?

(2)我们可以用计算器来验证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

(3)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看看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讨论交流)

得出: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练习

b组题: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148×0.23=1.48×23=0.148×23=

3.通过以上的学习,想一想,小数和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讨论)

得出: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0.18×5=46×1.3

指名板演,交流评析,说说计算的过程。

并指出,0.90可不可以化简,化简的依据是什么?结果是多少?

出示:两种不同的竖式,看一看,哪一种只正确的?为什么?

指出:小数乘整数,是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所以计算过程中就不点小数点了。

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

2.0.217×4=×35×0.24=

3判断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略)

4.p71.2.3.两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乘整数怎么计算?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怎么?

六.作业。

练习十二第1题。

小数乘整数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四、教学难点: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运动会场景,

师:在校运动会上,运动员为班级争光,如果你是服务的同学,请你为这3名同学挑选一种饮料或矿泉水,每人一瓶。你打算买什么?你们能估算出购买这种饮料或矿泉水应付的总钱数吗?

每瓶矿泉水1.5元,

每瓶雪碧1.8元,

每瓶可乐2.5元,

每瓶营养快线3.5元

(学生独立思考后,然后全班交流。)

(二)自主探索

1、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同学说想买3.5元一瓶的营养快线,大约要12元,实际的价格比12多还是少?为什么?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师板书:3.5元×3=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生1:我用的是连加的方法:3.5+3.5+3.5=10.5(元)

师小结方法1:连加。

生2:我先用3元×3=9元,再用5角×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

师:大家觉得这种方法好理解吗?

师小结方法2: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元角分来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是个好办法。还有类似的方法吗?

生3:3元×3=9元,0.5元×3=1.5元,

9元+1.5元=10.5元

生3:0.5元×2=1元,

1元+0.5元=1.5元

师:大家有问题吗?0.5元×3=1.5元,你是怎么算的?

生:把元作单位改成角作单位,就把小数转化成了整数,就可以按照以前学过的

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师:你是转化成加法算的,是吗?

刚才的两位同学都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很好,还有别的算法吗?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生4:

3.535

×3×3

10.5105

师: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有谁知道答案?

那105表示什么?10.5呢?师完成板书。

3.5元35角

×3×3

10.5元105角

大家评价一下这种方法怎么样?好在哪里?

师:积怎么办?

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真强,运用转化的思想,把新问题转化成已有的经验来解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瓶饮料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大家能算一算买3瓶雪碧要多少钱?

3.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两道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4.学习例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72×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演示。

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师: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你的意思是把0.72扩大到它的100倍,你说出了第一步,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

3.6变成360,也就是说把360缩小到它的1/100。

师: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师:积末尾的0需要我们认真处理。

(5)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谁能提出一些温馨提示?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生: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

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积的末尾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末尾的0去掉。

(三)、巩固深化

1.基本练习:做一做第1、2题。

2.深化练习:练习一第1题。

拓展练习:

3.拓展练习:练习一第11题。

师:你们知道原因吗?给大家说说吧!

生1:老师,我有疑问:我发现每次都是先闪电后打雷,为什么呢?

生2:闪电和打雷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但是由于光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要快得多,所以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师:你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同学们现在明白了吧!

师:那闪电的地方离小莉有多远?你们能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

师:谁来汇报,具体说说你的解法?

生3:问“闪电的地方离小莉有多远?”实际上就是求路程,“4秒后

看到了闪电”这是时间,而雷声的速度是0.33千米/小时。根据路程等于速度乘时间这一数量关系,算式为0.33×4=1.32(千米)

师:同学们能够用学以致用,真是很了不起!

能谈谈有哪些收获吗?

(四)、总结梳理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用到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今后我们还要运用这种思想来探究更多的知识!

小数乘整数教案篇4

五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小数乘整数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2、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重点难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二、探索计算方法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板书:      0.8×  3         2.4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四、指导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题。集体交流、纠正。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指名交流五、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一第1题。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3、 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学生读题。提问:这辆汽车的油箱里现在有多少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够这辆汽车行使多少千米?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六、全课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0.8×  3           2.4练习设计:一、计算下面各题6.8×25     2.05×13     1.04×12二、口算。3×0.5=    0.7×4=     2.1×3=     5.2×4=1.1×8=    9×0.8=     1.5×2=     0.2×5=三、用竖式计算。3.4×6=    17×0.8=    23×4.4=7.2×30=   50×2.8=    0.25×40=四、根据25×14=35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得数。0.25×14=    2.5×14=     25×1.4=    25×0.14=0.014×25=   250×14=    14×25=     140×250=五、如果每桶纯净水的价格是11.5元,买41桶纯净水大约需要多少钱?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口算。5×10        50×105×100       50×1002、比较每组两个小数的大小。  4.53  45.3     0.7  0.073、导入新课比较一下,刚才每组的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每组里的数字相同,数字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数的大小却不同呢?揭示课题:小数点享有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二、探究新知1、 教学例2(1)出示例2: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学生用计算器计算。(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5.04×10=50.45.05×100=5045.04×1000=5040(3)引导观察比较: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504和5.04比,小数点像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猜想:把一个小数乘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乘100、1000呢?(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树,分别把它乘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2、教学例3(1)出示例3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是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2)提出“每千颗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千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板书0.351千克=(  )克(3)提问:你会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可以用把0.351乘1000,计算0.351乘1000是,可以直接把0.35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三位。3、教学试一试和练一练(1)指导完成试一试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它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的?(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填表。讨论:36乘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如果把36看成小数,小数点应该在什么位置?把3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要先做什么?(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题三、课堂作业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学生读题后提问: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游谁知道为什么同样的物体在月球上会轻很多呢?3、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7题。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经验项介绍给大家。板书设计: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向右移动一位 扩大10倍向右移动两位 扩大100倍向右移动三位 扩大1000倍练习设计:一、口算下面各题3.8×100    5.004×10    0.09×10     7.02×10000.38×100   5.004×100   0.09×1000   0.02×100二、完成下表。

5.8

4.02

0.037

52

×10

×100

×1000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8元=(   )分       64.2千克=(   )克0.06米=(   )分米=(   )厘米9.05千克=(   )克1.25千米=(   )千米(   )米9.05千克=(   )千克(   )克6.04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四、水果超市部分水果单价如下:  苹果4.8元        桃子5.2元        草莓6.7元1、买10千克苹果、100千克桃子各需多少元?2、草莓每箱10千克,买100箱共需多少元?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上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同学们,在买东西时顾客经常讨价还价,下面讲一个关于还价的真实的事情:商贩在卖苹果,一个人问:“老板,多少钱一斤?”“一块五一斤”“太贵了,这样吧,5块钱3斤卖不卖?”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类似这样的购物问题,既可以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除法。二、教学例题。1、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例4情境及表格,师:从表格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这三种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求出妈妈买的这苹果的单价吗?列式:9.6÷3(2)能算出是多少元吗?试试看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尝试计算。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说给大家听?竖式计算时,追问:为什么要把上的小数电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香蕉和橘子的单价会求吗?试试看。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集体订正。12÷5得出商2后,组织讨论:除的余数2以后要不要继续往下除?为什么可以在余数2后面添0再除?提示:商的小数点应点在哪里?5.7÷6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2、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3、总结法则,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去除,求出商,再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商的小数点。三、课堂练习。1、错题医院学生独立完成69页练一练,指名说一说促在哪里,怎样订正。2、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比较每组两题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小数除以整数,应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4、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小组里议一议,再在班里交流。五、作业完成《学习与探究》。板书设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2   2个十分之一           3)9.6  9   6   6个十分之一 6             0练习设计:一、口算。2.7÷9     0.12×3     3.6÷12      0.68÷46.5÷13    10.5÷5     0.35×2      0.56÷14二、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9÷5     0.6÷4     3.12÷6      4.4÷857÷15   1÷25      6.42÷3     31.2÷24三、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65÷26        41.6÷13     4.62÷22     55.8÷3188.8÷24      5.28÷16      9.72÷54     3.48÷29四、思考题小明做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6看作了9,算出的商是0.4。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本课初备

课时1

共1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二、复习引新1、口算。90÷10     900÷10900÷10     900÷1002、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能能]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那么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下。二、探究新知4、教学例5(1)出示例2: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学生用计算器计算。(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21.5÷10=2.1521.5÷100=0.21521.5÷100=0.0215(3)引导观察比较:21.5和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21.5和50.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猜想: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5、教学例6(1)出示例6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2)提出“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多少千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板书:500米=(  )千米(3)提问:你会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可以用把500除以1000,计算500乘1000是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3三位。三、课堂练习1、指导完成试一试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3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可它的整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的?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填表。讨论:0.8除以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把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时要先做什么?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3题小组交流怎样想的。4、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4、5题。6、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经验项介绍给大家。五、作业完成《学习与探究》板书设计: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向左移动一位 缩小10倍向左移动两位 缩小100倍向左移动三位 缩小1000倍练习设计:一、划去下面的小数点,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点上小数点.32.5 60 7.8 2.68  0.583二、划去下面的小数点,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二位,点上小数点  70.5 380 582.6  12  0.5三、完成下表。

19.7

650.4

320

5

÷10

÷100

÷1000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65角=(    )元     3500克=(    )千克12平方分米=(    )平方米   600米=(    )千米5080毫升=(    )升        5400厘米=(    )米五、解决问题。画笔每包有10枝,总价18元;练习本每包有100本,售价85元。1、每枝画笔多少元?每本练习本多少元?2、学校购买了10包画笔,需付多少元?购买了10000本练习本,需付多少元?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练习课

本课初备

课时1

共1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被除数(除数)变化,除数(被除数)不变,商也随着变化的规律。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4.8÷2=  7.2÷9=   3.5÷5=  0.56÷7=4.8÷8=  7.2÷6=   0.35÷5= 0.56÷4=学生先心算,在指名口算。二、计算练习1、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纠正。2、完成练习十二第10题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全班交流订正。3、完成练习十二第11题。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结果。观察每一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你能发现什么?三、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练习十二第12题表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响介绍给大家。五、作业 练习十二12、14和思考题。板书设计:小数除法练习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也随着扩大(缩小)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扩大),商也随着缩小(扩大)练习设计:先判断哪些题的商小于1,再计算.2.58÷3      32.93÷37       54÷36210.6÷65    38÷95         0.672÷14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开发区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整理与练习(1)

本课初备

课时1

共1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以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2、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与同伴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的良好学习品质。重点难点:加深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以及数学规律的认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这一单元,你了解了什么规律?学会了哪些计算?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二、练习与应用1、口算练习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订正。2、第2题引导学生将后面六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与第一栏进行比较,明确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那么积也随着乘或除以几,从而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3、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师计时,并巡视指导,集体交流,指名说说计算方法。4、第4题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判断哪几题的商小于1,再通过计算验证开始的判断是否正确。5、第5题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改写方法,弄清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再决定小数点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三、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在计算小数乘、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全班交流。四、作业完成《学习与探究》板书设计:整理与练习(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板书)练习设计:一、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0.08升=(     )毫升     600毫升=(      )升5.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1020平方分米=(     )平方米68克=(     )千克3.06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二、计算下列各题5.95÷7     80.64÷96      53.2÷14      64×1.3561.6÷72   87.64÷7       96÷15       91.2÷24三、计算下列各题6.5÷5      0.32÷8       5.67÷36.5×5      0.32×8       5.67×3四、根据第一栏的积,写出后面每栏中两个数的积。

因数

38

38

380

3.8

0.38

38

0.038

因数

5

50

5

5

5

0.05

5

190

五、完成下表。

李阿姨

买5张光盘

用42.5元

张阿姨

买8张光盘

用(   )元

1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整理与练习(2)

本课初备

课时1

共1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2、培养学生认知计算、自觉验算得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小数乘除法的应用练习。大家有信心吗?二、练习与应用1、完成第6题。先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再让学生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完成应用题7、8。教师出示题目,指名读题,让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3、完成第9题。指导学生看懂票据。师:从票据中,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由合计金额与面粉总价的差,推出色拉油的总价;再由面粉和色拉油的总价分别推出面粉的单价和色拉油的数量。提醒学生在计算时可以把表中的小数化简。4、完成第10题。结合生活实际,讲清“零售价”与“进货价”的含义,让学生明白事理,再根据要求分别解答。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三、作业完成《学习与探究》板书设计:整理与练习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练习设计:1、有一批布,做成人服装每套用布2.2米,可以做150套.现在改做儿童服装,每套可以节约用布0.2米.这些布可以做多少套儿童服装?2、六名同学参加立定跳远的成绩如下表:

李强

王鹏

张思羽

王静

郑武

陈冬

120cm

118cm

105cm

113cm

111cm

117cm

这六名同学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米?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开发区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探索与实践

本课初备

课时1

共1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参与统计计算,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运用小数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其中蕴含的规律。3、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促进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进行探索与实践活动。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学习最投入、最有效果。二、实践与探索1、学生分小组活动。小组内选择4位同学,先记录下它们的身高,再计算平均数。可以先用厘米为单位进行计算,再用米为单位计算。相互验证每次的计算结果。2、完成12题师出示题目。学生计算图中每条边的实际长度时,要提醒学生应用移动小数点的方法直接算出得数,并把用“厘米”做单位的数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计算图书馆的实际占地面积时,可提示学生使用算出的实际长度,还应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列式计算。3、完成第13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学生尝试自己设计花边,量一量再计算。三、评价与反思通过这一段的练习,你觉得你有哪些收获,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大家注意的?还有哪些问题?小组交流。四、作业课后把自己的收获制成手抄报,存入档案袋中板书设计:探索与实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板书)练习设计:1、一块草地长16.8米,宽15米,这块草地占地多少平方米?在草地的四周围上栏杆,围成的栏杆长多少米?2、一辆摩托车4小时行了21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7小时行多少千米?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小数乘整数教案(精选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