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 《找规律》教案(通用12篇)

《找规律》教案(通用1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23

《找规律》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感知规律: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个游戏。(学生游戏:请小朋友们伸出自己的一只小手。)

2、如果用两个手指夹一根小棒,那么一只手能夹几根小棒?

(学生用一只手夹住了4根小棒。)

3、像这样,类似一只手的5个手指可以夹4根小棒的例子,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现在,我请第一小组的男生排成一队。如果每两个男生中间只站一个女生,那么能站多少个女生?(可预先设计一个小组的人全部为男生。)

照这样排,10个男生中可以站几个女生?20个、50个、100个男生呢?

4、同学们答得可真快啊,是不是这里面有一定的规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发现规律:

(多媒体出示例题中的图)

1、师: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这幅画,然后小组讨论:

图中画了哪些事物?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讨论)

2、交流:

a你在图中发现了哪些事物?

b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就像刚才游戏中手指和小棒一样。

生1:夹子和手帕。

生2:兔子和蘑菇。

生3:木桩和篱笆。

……(相机板书:夹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

2、观察“夹子和手帕”

(出示部分手帕图)

师:看一看,图上一块手帕用了几个夹子?两块手帕呢?(多媒体逐步演示证实)

猜一猜,照这样推算,3块手帕用多少个夹子呢?4块、5块……9块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想一想,你发现夹子的个数与手帕的块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了吗?讨论一下。

3、观察“蘑菇和兔子”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蘑菇和小兔子吧,他们又是怎么排列的呢?

(每两只小兔子中间有一个小蘑菇)

那么小兔子的只数与蘑菇的个数之间有没有规律呢?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试着说一说。

想象一下(填空出示):9只小兔子,中间有个蘑菇

10只小兔子,中间有个蘑菇

……

4、观察“篱笆和木桩”

师:再来看木桩和篱笆,你找到其中的规律了吗?

说一说:你找到的规律是怎样的?

5、归纳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一起发现了图中存在的一些规律。一般来说,像夹子、小兔、木桩这样,是处于两端的事物(板书:两端);像手帕、蘑菇、篱笆这样,是处于中间的事物(板书:中间)。

现在,谁来说一说,两端的事物与中间的事物间存在什么规律?

[处于两端的事物比中间的事物要多1(板书:要多1),反过来,处于中间的事物比两端的事物要少1(板书:要少1)。]

三、动手操作:

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课件出示题目)

请同学们拿出身边的小棒和小圆片,摆一摆,使得你摆出的图形也符合这种规律,看谁摆得又快又正确。(学生动手操作)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呢?谁上来摆一摆,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让摆得较快的学生上前,在投影上演示自己摆的情况)

……

三、巩固、应用:

1、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学生先观察,再回答)

同学们找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把眼光放得再广一些,到教室外找一找。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过具有这种规律的事物呢?

(生举例说明)

*如:我家门口有好几棵树,树和树之间的空格比树少1。

(师:你的世界很大!不但能走出教室,而且能用空格代替物体,真了不起。)

*又如:街上有的人穿的衣服一条蓝的一条黄的排列着。(最好现场有人穿着这种样式的服装,便于举例教学。)

*再如:放学的队伍、广场的栅栏、学校里栽的树……

2、师:老师这儿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大家请看屏幕。(课件出示题目)

(1)、“电线杆和广告牌”

仔细看这幅图,在这条马路边,有25根电线杆,那么中间会有多少块广告牌呢?为什么?

(有24块。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块广告牌,广告牌的块数比电线杆的根数少1)

(2)、“锯木头”

师:图中这人在干什么?

锯木头中是不是也有这种规律呢?

a、把这根木料锯一次,能锯成多少段?锯2次呢?

b、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c、快速抢答:锯7次能锯成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反过来,如果要锯成8段,需要锯多少次?9段呢?24段呢?

师:你们回答得这么快,用的是什么规律啊?

(锯的段数总是比次数多1,锯的次数总是比段数少1。)

3、小结: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规律,思考的速度就快了。

四、拓展规律:

1、游戏: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再来完一下夹小棒的游戏。

用2个手指只夹一根小棒,我们刚才用一只手夹了几根小棒?(4根)

照这样,用2只手能夹几根小棒呢?(8根)

只能8根吗?请你动手试一试、想一想。

(9根,把大拇指并在一起或把小拇指并在一起。)

那是不是只能夹住9根小棒了呢?

(10根,可以把两只手围起来。)

师小结:当我们把手指和小棒围成一个圈的时候,结果就有所不同了,小棒和手指的数目相等了。这种想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2、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河堤上种的树。(课件出示)

师:有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要种一棵桃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桃树?

(先口答)你是怎么想的?

但是,如果要种75棵桃树,行吗?

在怎样的堤岸上才可以种75棵桃树呢?(池塘)

3、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下一题。(课件出示)

师:为什么可以种75棵呢?

4、看书上第48页到第49页的内容。

五、练习:

1、一条公路的一旁共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隔40米,问:公路总长多少米?

2、一条公路总长960米,如果在一旁每隔40米有一根电线杆,一共有多少根电线杆?

3、一条环形公路,总长68千米,每隔4千米有一块路标,这条公路上一共有多少块路标?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一条很有用的规律,还运用这条规律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样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

课后你可以找一找,看谁找得多!

板书:

找规律

夹子和手帕

白兔和蘑菇

木桩和篱笆

(两端)(中间)

要多1要少1

《找规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

1、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迷人。

2、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

3、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一串串挂满了整个商场。

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宣传卡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二、新授

1、出示例1场景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问:⑴、从左边起,盆花是怎样摆的?你能将它们进行分组吗?

⑵、从左边起,彩灯是怎样摆的?怎么分组?

⑶、从左边起,彩旗是怎样摆的?怎么分组?

2、图片显示盆花

⑴、图中可以看到几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

先让学生猜猜,再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并把验证过程写/画在纸上,之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的组员。(巡视)

⑵、全班交流

你们的结果是什么?

你用的什么方法得到的?

方法一:用彩笔画圈圈。你是怎么画的?

指出:我们把这种策略叫“画图的策略”。(板书:画图的策略)

课件出示15个蓝红相间的圈。

方法二:左起单数是蓝花,双数是红花。

指出:这种策略称为“列举的策略”。(板书:列举的策略)

方法三:列算式:15÷2=7(组)……1(盆)(板书算式)

指出:像这种列算式解题的策略我们叫它“计算的策略”。

(板书:计算的策略)

重点讲解方法三:

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每2盆花看做是一组)

谁能说说看这里的15、2、7、1分别表示什么?

余数1表示第几组的第几盆?为什么?(此处结合方法1的5个圈进行分组解释:

○●○●○●○●○●○●○)

追问: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相同?

答: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蓝色的。

(3)、比较:对这几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

3、出示彩灯图

(1)、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照这样摆下去,你知道左起第17盏灯是什么颜色吗?”再小组讨论。

(2)、针对计算的策略思考:每几盏灯可以看作一组?

列出算式:17÷3=5(组)……2(盏)

问:17、3、5、2分别表示什么?

余下的2盏灯是什么颜色?分别和每组中第几盏灯的颜色相同?

(3)、那第18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呢?列算式:18÷3=6(组)

发现什么?(没有余数)

没有余数,说明什么?第18盏灯是什么颜色?

(4)、比较:以上3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比较简单?

4、出示彩旗图

问题:从左边起,第21、26、31、40面彩旗各是什么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再评议:

①、几面彩旗为一组?

②、口答算式,分别在第几组第几面?

③、思考:余数是几是红旗?余数是几是黄旗?

总结:余数是几,我们就在前面的每组中起找这个位置的物体,没有余数就看每组中的最后一个。

5、新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什么?哪种方法最简单,你掌握了吗?

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一练1的图片: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怎么摆的?猜一猜第21枚摆的是黑子还是白字。再让学生自主列式。

2、出示练一练2的图片:小红是怎样穿珠子的?第18、24颗珠是什么颜色?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

3、出示练一练3,集体读题。打开书p60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说说想法。

问:这3个小题有什么不同?

4、生活中处处都有这样的规律,出示练习十第1题。

齐读十二生肖。

问:你今年几周岁?属什么?比你大1岁/2岁的人属什么呢?

比你大12岁的人属什么?为什么与你相同?

与你属相相同的人还有可能比你大几岁?

比你小多少岁的人属相也与你相同?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所学的找规律有哪些策略?

图片欣赏:春夏秋冬、日出日落

思考题:

元旦到了,一起布置广播室,3蓝2黄挂气球,一共19个气球。

(1)、左起第1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2)、左起最后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3)、需要买蓝、黄气球各多少个?

《找规律》教案篇3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义兴里小学陈静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例1

教材分析:

《找规律》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具体例子。在日堂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存在,这为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的素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过游戏、观察、实践、猜测、推理等教学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的排列规律。

2、通过研究交流、动手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和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图形中找出排列的规律。

教学难点:在数量变化图形中找出排列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反馈卡,饮料瓶(3色3组),跳绳5根,沙包10个,

彩条(红、黄、绿、蓝各3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大家看看这是谁?(课件出示喜羊羊和美羊羊的图片)

师:它们要干什么去呢?(课件出示去看联欢会的图片)

师:(课件展示主题图)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们从图中都看到什么?指名回答。

师:这幅图大家看着很混乱吗?为什么你觉得不混乱?

(排列整齐,有顺序)板贴“有顺序”

二、新知探究

师:你能结合图片中的人或物来说说,它们的排列有什么样的顺序吗?

1、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彩旗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生读出彩旗的颜色,师板贴出对应的图片。)

师:后面的那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你能猜出来吗?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彩旗是1面黄旗一面红旗,然后又1面黄旗一面红旗,接着又是1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你能在图上把你说的一组一组地圈出来吗?(指名板演)

师归纳:我们就说小旗就是以1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板贴“一组”“重复排列”)

师引导学生有停顿地读图。

2、课件出示彩花图

师:彩花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生读出彩花的颜色,师板贴出对应的图片。)

师:后面的那一朵是什么颜色,你能猜出来吗?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彩花是1朵红花一朵紫花,然后又1朵红花一朵紫花,接着又是1朵红花一朵紫花

师:你能在图上把你说的一组一组用虚线隔开吗?(指名板演)

师归纳:我们就说彩花就是以1朵红花和一朵紫花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引导学生有停顿地读图。

3、课件出示小朋友图

师:仔细观察,你能有停顿地读出小朋友是怎样一组一组地排列的吗?

师:(板贴小朋友图片)谁来把这些小朋友一组一组的圈出来?(指名板演)

师:这些小朋友是按怎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师归纳:我们就说这些小朋友就是以1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4、课件出示灯笼图

师:仔细观察,你能说出灯笼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吗?

生:灯笼是按1个红灯笼2个蓝灯笼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你能在图上把你说的一组一组的用横线划出来吗?(指名板演)

师:接下来的灯笼是什么颜色?(指名板贴,集体判断。)

师引导学生有停顿地读图。

5、新知归纳:

师:黑板上不同的事物,数量也不一样,可它们在排列的时候,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

你发现了吗?

师生共同总结:他们都是把人或物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

师:像这样把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就形成了排列的规律。

(课件出示“规律”)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找”规律。(板贴课题)

三、巩固新知:

师:在我们学习的时候,羊村的羊儿们也在运用这样的规律设计制作小栅栏。

分别出示(1蓝3黄为一组、2红2黄为一组、和1长1短为一组)的栅栏图,让学生

说一说它们排列的规律。

四、拓展训练:

1、火眼金睛(判断题2道)

2、精挑细选(选择题2道)

四、生活中的规律

师:我们认识了事物排列的规律,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吗?

学生发言,师注意倾听,并引导学生列举。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如:教室里桌椅的摆放,是以一排桌子一排椅子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女孩的漂亮条格背心,是以一道红一道白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公路上的人行横道,是以一道白一道黑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每一年四季的交替,是以春夏秋冬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欣赏规律的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运动场的围墙上,

在美丽的城市里,巨大的摩天轮、炫亮的霓虹灯、红绿灯在有规律的闪耀

在热带的草原,在神秘的海底,动物美丽的外衣里也藏着排列的规律

就连我们在校的每一天生活,都是在上课、下课、上课、下课间有规律地重复进行中度过的

在我们的广播体操、眼保健操中,我们也在每一节中有规律地重复着某一组动作

听,在我们咚咚的鼓声里,你们听到了它有规律的节奏了吗?

在我们静美图画中,规律使画面整齐美观

五、实践活动

师: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5个组,分别是食品店、绿化部、宣传科、器械室和啦

啦队。啦啦队的任务是创造有规律的动作;宣传科的任务是设计有规律的声音或节奏;

绿化部的任务是制作有规律的拉花;另外两组是把本组的物品有规律的摆放好。音乐响

开始,音乐停止活动结束。

提示:先想好以什么为一组,然后再将它进行重复排列。

小组合作操作,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时说说是以什么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得非常快乐,我把羊村的两部电话留给大家,希望我们以后常联系。”

大家看看哪个号码容易记?为什么?(有规律,是以139为一组,重复排列4次。)

今天,我们找到了许多排列的规律,希望你能做一个小小观察员,仔细观察生活,勤动脑筋,

发现更多更有趣的规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

《找规律》教案篇4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探索规律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自我展示、自我激励,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用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代表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小竞赛:比比谁的记忆力好。

师出示两组电话号码,a:13912341234  b:13914541328女生记a组,男生记b组,时间三秒钟,看谁先记住。

交流反馈:男生认为女生的号码好记,有规律。追问:有什么规律呢?(12341234)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师:为庆祝国庆节,校园门口摆上了鲜花、挂上了彩灯、插上了彩旗。(边叙述边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摆放得漂亮吗?

2、师: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让学生一边指着图一边说。)

3、师:正因为摆放整齐有序,而且还蕴涵着数学规律,所以才显得这么漂亮。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4、板书课题:找规律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也很好。其实,找到了这些物体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点击:12345678)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点击:9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点击:10红色。然后9、10消失)

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可以猜一猜。

猜测一定正确吗?还得做什么?(验证)

怎么验证呢?是老师直接告诉你们,还是大家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点出:学习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解题策略解决问题,画在或写在纸上;2、为自己的解题策略起一个简短的名称,如画图、分类、计算等等;3、在小组里交流解题策略。)

3、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生适当板书:画图  分类(或列举) 计算)

(1)板书:(画图的策略:)○●○●○●○●(只画8个)(用蓝色粉笔画○表示蓝花,红色粉笔画●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板书:(分类(或列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

引导说出并板书:位置在单数的都是蓝花,位置在双数的都是红花。

(3)板书:(计算的策略:)板书: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

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2是从哪里来的吗?为什么要除以2?7表示什么意思?1呢?余下的1盆指的是哪一盆?7组还余1盆说明了什么?你能确定第15盆是什么花吗?

追问:我们只看到4组,看不到第8组,怎么知道第8组的第1盆花一定是蓝色的?(每一组的第盆花都是蓝色的),看哪一组比较方便?(第1组)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点击演示

○●  ○●   ○●   ○●  ○●   ○●  ○

4、比较反思:解决盆花排列的问题,我们想了这么多的策略。你有什么想法吗?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策略,为什么?

(初步淘汰画图,如果学生可能比较倾向于列举的方法,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口答练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规律探究未知领域的规律表现;不比较,不优化。]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1、下面我们继续探讨彩灯排列的规律。[继续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出示“试一试”第1题(点击:彩灯),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⑴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

(比较分类(或列举)和计算的方法,得出分类(或列举)的方法有局限性。)

⑵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如果分组,每几个彩灯为一组?

(点击:集合圈)

①17÷3=5(组)……2(个)余下的两个是什么颜色的?和每组的第几个颜色相同?

(这两个和每组的第1、2个相同。)

②18÷3=6(组),没有余数说明什么?(正好分了6组,第18个在第6组的最后一个。)

⑶组织学生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明确通过计算解决问题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从而实现算法的优化。]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2、下面我们继续探讨彩旗排列的规律。

①出示“试一试”第2题(点击:彩旗及问题)。

提问:你想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两个问题?(计算)

要计算就必须要弄清什么?(每几个彩旗为一组)(点击;集合圈)

自己能独立完成吗?试试看。

②集体订正。

③提问:看到余数你能立刻知道是什么颜色的彩旗吗?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旗?[强调余数与红旗、黄旗的对应关系。]

余数是1、2时是红旗。余数是3或没有余数时是黄旗。

3、总结: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策略。必须先找出规律并分组。

五、多样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最近有的班上学了找规律后,玩起了这样的数学游戏。

练一练第1题(点击出示:摆一摆,猜一猜。)

⑴先辨析是怎么摆的。提问:先摆的棋子是什么颜色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先猜一猜,再计算。

⑵同桌合作进行:每桌一人摆白子,一人摆黑子,照规律摆棋子(提供4枚白子、3枚黑子)。

如果继续摆下去,猜一猜:第21枚棋子是白色的还是黑色的?独立计算。口头汇报。

2、练一练第2题:穿珠子。

第1问:18÷4=4(组)……2(个) 追问:两个“4”各表示什么意思?

第2问:24÷4=6(组)

解答后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3、活动一:

师:刚才,小红是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串珠子,第18颗是黄色。如果让你来穿,请你自己设计一种穿法(用图表示)。再想一想,你设计的方法第18颗是什么颜色?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后,教师组织汇报.

例如:请穿法中第18颗珠子是红色的同学举手,请你们依次汇报,其他同学帮助判断他们的穿法第18颗珠子是不是红色。

学生的判断过程略。

4、练一练第3题:画图形。

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②提问:比较一下,这三题有什么不同?都是第32个图形为什么画出来不一样呢?

5、活动二:启发:能不能模仿上面的样子,自己设计一个规律,并画出第32个图形?

完成后请几位学生上台说说,下面同学进行评价建议。[设计意图:体现主体]

同桌相互交换,检查,画得对吗?

六、全课小结,回顾与反思学习过程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什么收获;你会用哪些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

七、应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规律问题

过渡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生活,接下来老师就和大家讨论几个学习、生活中的规律问题。

1、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第99个字是(   )

2、知道生肖吗?(点击:十二生肖)

⑴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少岁数的人与你是同样的属相?

⑵今年是兔年,徐老师有个亲戚在六年级,他也属兔,他几岁呢?徐老师也是属兔的,又是多少岁呢?

3、活动三:玩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抓老虎”的游戏,好吗?

出示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我们就捉他。

①先选4个人加上老师一起玩,“从老师开始,同学们一起一人对应一个字地读,最后一个是谁,谁就被淘汰。”(淘汰第5个人:20÷5=4)

②再请一个同学站过来,然后说:“我们继续玩,从我开始……”(淘汰第2个人:20÷6=3……2)

③看来5个人玩的秘密已被你们识破,那我们6个人来玩。再请一个同学站起来。“从我开始……”

④继续追问:“如果15个人玩呢?”(淘汰第5个人:20÷15=1……5)

师:真不简单!玩出智慧来了。其实,在游戏中,谁在一开始掌握了规律,谁就能占得先机。谁在玩的过程中,边玩边思考规律,谁就会在接下来的游戏中赢得胜利。谁在玩的过程中不去找规律,你总是糊里糊涂地被淘汰。

八、欣赏、感受规律之美。

“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大自然中有着许多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现象。例如:春夏秋冬,日落日出……。我们亲近自然,解读自然,从自然中学习,我们的学习也在悄悄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发现也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发现许多规律。例如马路两边的环境布置、红绿灯、房屋外墙贴的瓷砖、室内布置、)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规律呢,也是这样的呀。课后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更多的有规律的现象,并且用我们的所学到数学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吧。

(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选择日常生活较为常见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学生探索规律的素材,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对不同物体摆放规律的观察上。来自生活实际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体现在又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体现在面对新的现象或者问题时,能主动应用相关的策略,有效地发现给定现象中隐藏的规律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鼓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分享思维成果,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找规律》教案篇5

五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周   次

8

课次

4

授课课题

找规律

教   学

基本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59页-60页。

教学目的

和要求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及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确定用除法解决这一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法指导

画图、列举、计算

计一、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1、谈话:同学们,生活的这所城市非常美。老师拍摄了这样一组画面:(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 这是盆花、彩灯、彩旗。 美吗?提问:请同学们从左到右,观察这些物品是怎么摆放的,(停顿2秒)把你观察到的和同桌说一说。2、提问:(屏幕出示:盆花)从左边起,盆花是怎么摆放的?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主要包括1盆蓝花、1盆红花;第1、3、5、7盆花是蓝花;第2、4、6、8盆花是红花。如果学生没有说到的,教师加以引导。3、提问:刚才,同学们发现这些盆花是按1盆蓝花、1盆红花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如果要分组的话,你认为:怎么分呢?4、研究每组里的两盆花是怎么摆放的?(引导学生说出:从左边起,每两盆花为一组,每组的第1盆花是蓝色的,第2盆花是红色的。)5、揭示课题从左边起,每两盆花为一组,每组的第1盆花是蓝色的,第2盆花是红色的,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盆花摆放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6、研究彩灯的规律(引导学生说出:从左边起,每3盏灯为一组,每组的第1盏灯是红色的,第2盏灯是紫色的,第3盏灯是绿色的。师:照这样挂下去,第4组的第1盏灯是什么颜色? 第10组的第3盏灯是?7、研究彩旗的规律(屏幕出示)彩旗呢? 引导学生说出:从左边起,每4面彩旗为一组,每组的第1、2面彩旗是红色的,第3、4面彩旗是黄色的。提问:2面彩旗为一组,行吗?8、找规律练习(1)abcdabcdabcdabcdabcdabcd……(2)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3)△□○△○□○△□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1、研究盆花。谈话:运用刚才找出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屏幕出示:盆花)现在图中有几盆花?(8盆)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动笔画出它的颜色?(师巡视找一个用蓝色画的)提问: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呢?生齐说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屏幕出示)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呢?我建议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前后4人一小组交流并把交流的方法写在白纸上。2.全班交流。下面,我们大组汇报一下。(1)画图:○○○○○○○○○○○○○○○(○表示蓝花,○表示红花)小结:这一小组是用画图的方法知道了第15盆花是蓝色的。(板书:画图)(2)列举:左起第1、3、5盆花…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所以第15盆是蓝花。提问: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一组同学的做法,请你说一说?小结:他们是用列举的方法也知道了第15盆花是蓝色的。(板书:列举)提问:其他小组还有别的方法吗?(3)计算:提问:你是怎么想的?(解释这个算式中的15、2、7、1各表示什么意思?)(15表示从第1盆花到第15盆花一共有15盆花,为什么要除以2?2表示每2盆花为一组,(生说师借助前面学生的图圈出下图)1个圈为1组,这里有7个圈表示有7组。所以7后面的单位是“组”。余下的“1”指的是哪一盆?(第15盆)这一盆是第几组的第几盆?现在老师将第8组画完整。生说:师将第几组用虚线画完)   学生说,教师借助前面学生的图画圈。提问:(教师手指着这个算式中的余数1问学生)余下的这1盆花的颜色与每组中第几盆花颜色相同?提问:所以,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小结:这一小组是通过计算的方法知道了第15盆花是蓝色的。(板书:计算)3.比较反思:刚才,我们通过画图、列举、计算这三种方法,知道了第15盆花是蓝色的。对于这三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三、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1、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5分钟)

谈话:请同学们用自已喜欢的方法独立地做这样一道题:写好后,同桌相互说一说(屏幕出示彩灯)照这样悬挂下去,从左边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呢?第18盏彩灯呢?(1)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 四、巩固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10分钟)1、师:请看这样一道题。做做看(1)小红正在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串珠。你能算出第18颗珠是什么颜色?第24颗呢?(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的解答情况。(3)集体校对。指名说说解法。(4)小结:看来,我们在做这类规律题,首先要找准什么?根据什么确定颜色?2、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1)△○□△○□△○□……(  ○   )……        (2)○○○□○○○□……(  □   )…… (3)△△△○○△△△○○……(   △   )……重点提问第(2)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3、师: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规律与我们今天所学的规律相似?五、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收获吗?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

设计找规律画图              列举                计算            15÷2=7(组)……1(盆)   蓝色                17÷3=5(组)……2(盏)   紫色

18÷3=6(组)                    绿色

执行

情况

与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周   次

8

课次

5

授课课题

找规律

教   学基本内容

p61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2~4题。

教学目的

和要求1、使学生经历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种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解决问题的最优化策略。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及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及手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法指导

计算  优化策略

计一、复习引入。1、找规律填空。(1)○○△○○△○○△……,第19个图形是(  );第24个图形是(   )。(2)□△○□△○□△○……,第20个图形是(  );第30个图形是(   )。指名回答,先说说规律,再列式计算。分别汇报结果。2、用计数器计算1÷7=0.142857142857……,它是有规律地排列着,小数部分第18位是( ),第28位是(  )。3、引入新课。我们学习了用不同的策略找出物体排列的规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二、新授。1、教学例2(1)出示挂图。问:从图中可以看出兔子是怎样排列的?第18只兔子是灰兔还是白兔?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小组讨论,照这样排列,18只兔子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讨论后汇报结果。(2)问:18只兔子排成了几组?每组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6组中一共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学生分别列式计算,说出每步的实际意义。(3)小结:说说是怎样知道一共有多少只灰兔,多少只白兔的?2、教学试一试。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想法。(2)师: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20只里共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学生列式计算。3、教学练一练。 (1)指导完成第一题。问:棋子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几枚一组?最后2枚是什么颜色?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交流。(2)指导完成第二题。问:瓷砖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汇报结果。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汇报解题思路。2、指导完成第3题。讨论:几天为一组?4月有几组?还余几天?每组中上几天课?余的2天是哪两天?3、指导完成第4题。四、课堂总结。通过“找规律”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执行

情况

与教学反思

《找规律》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等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皮筋、木棒、盘子细线、铅笔和直尺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自制实验教具。

(1)师:课前老师布置了任务让大家做简易秤,做了吗?通过自己亲自动手,你认为作秤时应该注意什么呢?(生答)大家说的都很好让我们来看大屏,了解一下做秤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出示课件①:做秤注意事项:

(2)修整简易秤,每组选出一杆标准秤,并及时做评价。

二、动手实践,收集整理实验数据,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推理。

(1)小组合作要求:师:大家选出的秤做的都非常好,你们想不想用自己动手做的秤来称量呢?出示课件②:课本图,

师:观察图,你认为在进行小组合作称量时要怎么样分工,需要做好哪几项工作呢?(生答)出示课件③:小组合作要求

(2)称量要求:师:小组分工很明确了,让我们一起来看表一: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答)其实同学们的问题就是我们在量的时候的称量要求,出示课件④:称量要求:

(3)动手称量,师指导。

(4)选定某一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师:同学们做的都非常好,我们现在就以这一组同学表中的数据为标准,完成课本78页的折线统计图。

(5)观察统计图中的曲线信息,你发现了什么?(反复说,小组内说一说规律)

(6)如果要称量七本书,皮筋会伸长多少呢?

渗透一次函数y=ax+b

‖‖‖‖

总长=伸长数+本数+原长

如果要称量10本,皮筋会伸长多少呢?

(7)折线统计图为什么不从0开始呢?(皮筋原长不为0)

(8)如果要称量的课本越来越多的话,皮筋会怎么样呢?得出结论:随着称量课本本数的增加,皮筋的长度不断增加,每增加一本课本导致皮筋增加的长度基本相等,但前提是不能超过皮筋的弹性范围。帮助学生理解上述二者的关系均是建立在皮筋的弹性限度之内的,反之,二者的关系不存在。

三、运用推理,解决问题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用y=ax+b解决的问题,让我们带着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联系实际,进行练习)

四:课堂小结:你还见过类似的可以称量物体重量的装置?(举例说说)

五、课外作业:

写一篇数学实验日记。

请教问题:1如何设计题目应用这个规律

2对各环节教学设计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

《找规律》教案篇7

五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找规律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1、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迷人。2、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3、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一串串挂满了整个商场。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彩灯、彩旗、宣传卡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说一说排列的规律。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引导:这些物体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的。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时,让学生一边指图一边说。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自己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注意每一个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学生采取的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全班交流。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1)画图的策略:○●○●○●○●○●○●○●○(○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2)例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教师提问:为什么把2盆花看作一组?算式中的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根据余数是1为什么可以确定第15盆是蓝花呢?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  ○●   ○● ○●  ○●  ○● ○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3.比较反思:对于这几种方法,你有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初步淘汰画图,学生可能比较倾向于列举的方法,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口答练习。)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1、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第15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1)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比较例举和计算的方法,得出例举的方法有局限性。)(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每几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15÷3=5(组),没有余数说明什么?(正好分了五组,最后一个是第五组的最后)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17÷3=5(组)……2(个)余下的两个是什么颜色的?和每组的第几个颜色相同?(这两个和每组的第1、2个相同。)(3)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2.出示“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进行解答。强调余数与红旗黄旗的对应关系。问:余数是几时是红旗?黄旗呢?   余数是1、2是红旗。   余数是3及没有余数是黄旗。五、练习纸1、 练一练第1、2题2、 小组自由练习3、 先圈一圈,再算一算:(1)▲○○▲▲○○▲▲○○▲▲○……排列在第19个的是(),第200个是(  )。(2)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第99个字是(  )4、课本62页第2、3题。六、数学活动,深化认识 拿出每组两种形状或两种不同颜色的纸片各10个。根据自己设计的规律摆一摆。展示并提问,照这样摆下去,某一个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自己判断。七、小组讨论思考元旦要到了,同学们准备用26个灯笼来布置教室。如果按2红1黄的规律排列,应该准备几个红灯笼,几个黄灯笼?板书设计:找规律    画       想       算练习设计:1、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1)△○□△○□△○□……(    )……(2)○○○□○○○□……(    )……(3)△△△○○△△△○○……(    )……2、小明的生日是12月20日,今年他的生日是星期二,他很想知道明年星期几过生日,你能帮他算一算吗?3、用计算器计算1÷11,计算器会显示0.09090909…,你能知道小数点后面第100个数字是几?(  )4、用计算器计算1÷7,计算器会显示0.142857142857…,你能知道小数点后面第21个数字是几?(  )5、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有周期规律的?(红绿灯、霓虹灯、花布地砖、数学分形等)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找规律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自主交流观察所得。     “每3只兔为一组”,“每组中有1只灰兔、2只白兔”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学生交流结果。   18只兔刚好排成“这样的6组”。算算: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学生讨论,交流结果。     共有6组,每组有1只灰兔,2只白兔。所以灰兔一共有6个1只,1×6=6(只)白兔一共有6个2只,2×6=12(只)。二、试一试问题: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小组内讨论你是怎样想的。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 20÷3=6(组)……2(只)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方法:20÷3=6(组)……2(只)  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灰兔:1×6+1=7(只)白兔:2×6+1=13(只)所以20只兔里有13只白兔,7只灰兔。三、练一练第1题: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每4枚棋子一组,每组有3枚黑子,1枚白子。)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6÷4=6(组)……2(枚) 余下的2枚为2枚黑子。      黑子:3×6+2=20(枚)      白子:1×6=6(枚)第2题:瓷砖是按照什么规律贴的?(每2块一组,每组有1块正方形瓷砖和1块长方形瓷砖。)     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砖和多少长方形瓷砖?     35÷2=17(组)……1(块) 余下的1块为正方形瓷砖。    正方形:1×17+1=18(块)    长方形:1×17=17(块)四、综合练习:练习十第4—7题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汇报思路。第5题:明确:信号灯亮的顺序依次是红灯、绿灯、黄灯;从10时到10时15分,信号灯一共亮了42次。每3个为一组,每组中有一个红灯,一个绿灯和一个黄灯。42÷3=14(组)所以红灯、绿灯和黄灯各亮了14次。第6题:     提示:通常把7天看作一组,11月份共有30天。     每7天为一组,每组中为2天休息、5天工作。      30÷7=4(组)……2(天)  余下的2天为休息日。      休息:2×4+2=10(天)      工作:5×4=20(天)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计算结果。板书设计:                找规律例2:每组有1只灰兔,2只白兔。灰兔:1×6=6(只)                白兔:2×6=12(只)。           试一试:20÷3=6(组)……2(只)  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灰兔:1×6+1=7(只)白兔:2×6+1=13(只)练习设计:1、○○□○○□○○……第30个图形是(    );前30个图形中有(    )个○,有(    )个□。2、△○□△○□△○□……第25个图形是(    );第32个图形是(    );前32个图形中△有(    )个,○有(    )个,□有(    )个。3、□□○△△□□○△△……前44个图形中○有(    )个,□有(    )个,△有(    )个。4、○△△□□□○△△□□□……前66个图形中○有(    )个,□有(    )个,△有(    )个。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 找规律练习讲评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

本课第3、4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再次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难点:发现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五年级上册《找规律》练习卷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逐题练习。(一)、对号入座。(30分)1、                                     ……照这样排下去,第26图形是(        )。2、有一列数按“654321654321……”排列着,则第34个数字应是(   )。3、王兵在家练习硬笔书法时,写“我们爱科学我们爱科学……”依次写下去,那么第23个字应是(   )。4、北京奥运北京奥运北京奥运……,根据排列规律,第43个字是(   ),第84个字是(    ),第105个字是(    ),第122个字是(    )。5、一组图形按这样的规律排列:                      ι……如果共有26个图形,其中有(     )个,(    )个;如果共有28个图形,其中有(     )个,(    )个;如果共有33个图形,其中有(     )个,(    )个;如果共有45个图形,其中有(     )个,(    )个;6、上体育课,男生排成一排,按照一至二报数。这排男生共有25人,第10位同学报(      ),最后一位同学报(      )。其中共有(    )名同学报“一”,共有(      )名同学报“二”。7、XX年3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3月份上了(     )天课,休息了(      )天。8、每两朵红花之间有3多黄花,那么从左往右数第41朵花是(    )花,其中红花有(      )朵,黄花有(      )朵。9、河堤的一边栽了45棵树。这些树按1棵柳树、3棵桃树的规律栽种。河堤的一边共栽了(     )棵柳树,(    )棵桃树。10、3×3=9,3×3×3=27,27的个位数字是7,3×3×3×3=81,81的个位数字是1,3×3×3×3的个位数字是(     );把12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      );把21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     );把XX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      )。(二)、解决问题。(20分)1、元旦要到了,教室里要按红、黄、蓝、绿的规律挂彩灯,一共要挂三十四盏灯。四种颜色的彩灯各需多少盏?2、今天是星期四,妈妈过49天要去喝喜酒,你知道那天是星期几,妈妈周六、周日休息,到那天,她要请假吗?3、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共90个。如果按3个红珠,2个白珠,1个黑珠的顺序进行排列。黑色的珠子共有几个?第68个珠子是什么颜色?4、1998年2月1日是星期日,XX年的2月1日是星期几?XX年2月1日呢?5、6个小朋友围成一圈在做游戏。从小刚开始,按顺时针的方向,每人依次说出1个字,共同念儿歌《大老虎》: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只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二三四五。谁说到最后一个字“五”,就要被淘汰。然后剩下的人再按照这个规则进行,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胜利者。谁将会第一个被淘汰?最后的胜利者会是谁?三、讲评总结。板书设计:找规律练习讲评练习设计:错题订正。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重点难点:认识列举法,感受列举法的特征。课前准备:教学光盘,牙签,表格,飞镖和靶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在四年级我们曾经两次学到过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策略”是什么意思吗?(指名答:方法)那么你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策略吗?(画图,列表)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上课题)二.教学例1师:看看今天都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屏幕出示例题及其场景图,自主读题。师: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做什么事情?(指名回答)师: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师:你们觉得王大叔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拿出你们手上的牙签,每根牙签代替一根1米长的栅栏,动手来围围看。(同桌合作摆牙签,教师巡视)指名说说他们围成了几种不同的长方形。估计学生可能有的结果:1种,2种,3种……(记录学生汇报的结果)师:究竟王大叔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了?老师现在也不知道,不过通过接下来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了。师:如何能一个不落的将所有的围法都找出来了?你们觉得可以从几开始考虑?(指名回答)生:可以从宽是1米开始考虑,先用18÷2=9,然后把9分下来,长8宽1;长7宽2(板书学生说的内容)师:你们觉得接下来会是多少?(学生齐答:长6宽3,长5宽4)(可能有学生会继续说长4宽5,让学生自己去想要不要长4宽5,让学生明白一般情况长都大于宽,长4宽5实际上就是长5宽4。)拿出课前准备的表(教材p63)师:你能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一一的列举到表上去?动手做做看。(板书:一一列举)集体订正列表,各拿一份按顺序列举的和没有按顺序列举的表在实物展示台上让学生去比较,使他们明确列举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师:现在知道了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吗?(齐答)指出:刚才我们帮王大叔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将结果一个一个的列举出

《找规律》教案(通用1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