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 《摘葡萄》教案(通用8篇)

《摘葡萄》教案(通用8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15

《摘葡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送、婆、乐、笑”4个生字。

2复习声母bpmf,学会拼读音节“p——u——pup——o——pom——I——mi”等音节。

2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学习笔画“┗”,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乐,区”。

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送、婆、乐、笑”4个生字。

2能拼读音节“pupomi”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水果?

(出示词语卡片:苹果、西瓜、梨、橙、哈密瓜、葡萄等,读一读)

2师:秋天到了,一串串葡萄熟了。紫莹莹的葡萄真漂亮啊!

3出示图片(一个小男孩在葡萄架下摘葡萄)问:说说你看到谁在干什么?

4揭示课题:14摘葡萄,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录音,要求:听清课文内容。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文内容

3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4教学生字:送、婆、乐、笑

(1)教师领读,读准字音。

(2)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

(3)用好办法记住字形。重点指导“乐”,学习新笔画“┗”,书空。

(4)各有侧重进行交流:用“乐”、“送”扩词,说说“笑”的反义词。

5将生字送回课文,自读课文。

6跟老师读儿歌。

7同桌互读,加上动作表演。

8齐读。

说明:

这一环节的特点是在阅读中识字。从文入手,圈生字、学生字,再回到文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朗读儿歌。

三学拼音

1复习声母:抽读卡片bpmf

2出示音节:p—o—pop—u—pum—i—mi练习拼读。

3在儿歌中找到带有这三个音节的词:婆、葡、眯

4再练习拼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拼读等各种形式)

说明:

学习拼读音节,再在儿歌中找出带有这些音节的字,将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学拼音便不觉得枯燥乏味。

四练习

1看图(爸爸、斧头、木头),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2看图下的音节,让学生自己拼读,圈出正确的音节。

3交流,小老师带读。

五复习巩固

1做摘葡萄游戏

2齐读儿歌。

3背诵儿歌。

说明:

复习巩固这一环节在教学中不可少。因学生的年龄较小,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较多,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复习。复习的形式可多种多样,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五写字指导

1复习笔画:“┗”书空笔画,注意折的时候要稍有停顿。

2出示“乐、区”,找出这两个字的共同笔画。

3老师示范写字,学生跟着书空。

4学生认真描写,要求:学生注意两个在字田字格里的位置。

说明:

分散难点,先学会新笔画“┗”,再找出“乐、区”,这两个字的共同笔画。然后看老师示范写字,并跟着书空,最后自己描写,注意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摘葡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跳新疆舞,尝试手脚协调跟着音乐舞蹈。

2、初步体验新疆舞蹈的欢快。

活动准备:

1、“娃哈哈”音乐、

2、新疆葡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介绍新疆

价值分析:通过介绍新疆,感受新疆人民能歌善舞,激发对新疆舞的喜爱。

1、图片:他们是谁,请你来介绍?

小结:新疆人喜爱跳舞,最喜欢用“铃鼓”来跳舞。

2、我们一起来学学新疆人用“铃鼓”跳舞。

小结:拍一下鼓面,脚踮一下。

二、摘葡萄

价值分析:通过摘葡萄的舞蹈情节记忆动作顺序,尝试跟着音乐进行舞蹈。

1、图片:这是什么?

过渡语:新疆除了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还是个“水果之乡”,现在是葡萄丰收的季节,新疆的叔叔阿姨们请你们一起去葡萄园帮忙采葡萄。

2、教师表演(一):怎么采葡萄?

小结:手腕轻轻转一转。

3、教师表演(二):采葡萄的顺序怎么样?

小结:左边转两下,右边转两下,旁边转两下,上面转两下。

4、幼儿练习手部动作。

三、表演:摘葡萄

价值分析:尝试听音乐合拍动作学跳新疆舞,通过摘葡萄体验新疆舞蹈的欢乐。

1、跟着音乐配上脚部动作摘葡萄:怎么才能摘出最大最甜的葡萄?

小结:掂一下脚,手转一下,再掂一下,手再转一下,美味的葡萄摘下来。

2、再次跟着音乐摘葡萄。

《摘葡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儿歌,在阅读中认读“送、婆、乐、笑”4个生字。

2、复习声母bpmf,学习拼读音节:pupomi

3、学习笔画,并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乐、区”。

4、学习关心尊敬长辈。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认读生字。

2、“乐”、“区”的书写笔顺。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图片生字卡片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画,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课文插图)

2、观察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相机板书课题:摘葡萄

二、学习儿歌

1、出示儿歌:葡萄架,挂葡萄,摘下葡萄送婆婆,婆婆乐得眯眯笑。

2、教师范读,领读。

3、朗读儿歌。

(1)自由练读(打开课本,右手指读。)

(2)图文对照指名读。

(3)加动作齐读。

4、学习生字。

(1)过渡:儿歌咱们会读了,那么老师把这些字宝宝从队伍中叫出来,你还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贴出生字卡片。送婆乐笑

(2)认读。

(3)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这四个字你都是怎么记住的?要注意“乐”和“送”的读音

(4)开火车认读。

(5)齐读儿歌。

5、儿歌。

(1)小朋友摘下又大又甜的葡萄先送给婆婆品尝,你想夸夸他们吗?

(2)赛读儿歌。(可以男女生赛读,也可以小组之间赛读。)

三、复习拼音,学习音节。

1、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接顺口溜——抽卡片,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2、学习音节pupomi

(1)出示词语葡萄(葡加拼音)——(媒体演示或卡片演示)p——u——pu

教师示范拼读,学生跟拼,开火车拼读。

(2)出示词语:婆婆p——o——po学生尝试拼读。开火车拼读。

(3)出示词语:眯眯笑m——I——mi学生尝试拼读。开火车拼读。

3、练习圈出正确的音节。

四、学笔画,描一描。

1、出示:乐(其中竖折为红色)认识笔画竖折。

2、师范写竖折,边写边说出笔画名称。学生书空,说名称。

3、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乐”,生边跟着书空边说笔画名称。

4、出示:区找一找竖折。

5、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五、巩固拓展

1、读儿歌

外婆生日到,

我去外婆家,

送上一只小纸船,

外婆乐得眯眯笑。

2、找朋友。

笑送

《摘葡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发展向上跳的能力和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挂绳两根悬挂高低不一的纸葡萄,小动物头饰,玩具筐三至四个活动过程:

1、小动物们做操幼儿戴上头饰做一套律动,活动身体。

2、游戏:摘葡萄帮助老奶奶摘葡萄。两腿用力瞪伸向上跳,把葡萄摘下来。

3、结束游戏,老奶奶谢谢大家,请大家吃葡萄。

活动目标:

1、知道小动物和小朋友们一样都有自己的妈妈,增进幼儿与妈妈的情感。

2、勇敢的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各种布制、毛绒、同类动物玩具大小各一个到两个。

2、每个小朋友妈妈的单人照片一张;"开火车"、"摇篮曲"音乐磁带,小孩哭声的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轻松活动(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

1、游戏"开火车"进活动室。

2、让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喜欢的动物玩具玩。

3、播放摇篮曲,让幼儿抱着玩具休息一会儿。

二、认识妈妈和宝宝。

(音乐中断,传出一阵哭声)师:咦?谁在哭啊?(找一找)哦,是猴宝宝在哭(老师从录音机后面拿出猴宝宝)。猴宝宝你为什么哭呀?哦!你找不到妈妈了,你的妈妈是谁呀?哦,是大猴,猴妈妈在哪里呢?小朋友帮找一找好吗?(大家一起找)找到了,猴宝宝的妈妈是大猴,猴宝宝是小猴,小朋友,你看看你抱的是什么动物?是妈妈还是宝宝呢?你怎么知道的?(幼儿自己观察、比较)

小结:妈妈大,宝宝小。

三、游戏"找妈妈"。

1、引导幼儿帮动物宝宝找到自己的妈妈。

2、展示幼儿妈妈的相片,让幼儿去找自己的妈妈。

3、共同欢呼"找到妈妈了"。

小结:每个宝宝都有妈妈。(妈妈用鼓励的语言表扬幼儿)

4、让幼儿对着相片跟妈妈说一句话,如"妈妈,我爱你"、"妈妈,我想你"等。

四、延伸活动:

让幼儿拿妈妈的相片向在座老师介绍妈妈。

《摘葡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跳舞蹈“葡萄丰收”,进一步巩固垫步,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和诙谐的风格。

2、学习如何从“臂测”过渡到“目测”的方法来学会“S”形穿插的队形变换。

3、在“葡萄搭架”的表演中体验坚持的乐趣,在猜测舞伴活动中体验尝试推测及与新舞伴共同舞蹈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图片葡萄,今年的葡萄大丰收了,这么多的葡萄在一起,高兴的跳起舞来了。

二:幼儿站成大圆圈,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

1、教师唱谱幼儿随音乐复习垫补及手腕转动。

2、幼儿单圈变双圈,男孩在内圈,并转身面对女孩,(随乐)练习舞蹈基本动作。

三:女孩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S”形穿插的队形变化。

1、男孩在面向圈里拉手成“葡萄架”,教师示范钻“葡萄架”。

2、女孩面向圈上站立,按瞬时针方向,在男孩搭成的“葡萄架”下进行“S”形穿插。

3、男孩原地蹲下,女孩探索摘葡萄动作。

4、教师唱歌谱,女孩练习钻葡萄架、摘葡萄。要求女孩先用手指,在用眼睛看该钻葡萄架的第一个空间,然后随乐钻一次葡萄架,摘一次葡萄。5、随乐练习“S”形穿插的队形变化。

四:学习垫步看朋友动作。

1、教师唱歌谱,男孩垫步转身,女孩原地垫步。

2、随音乐练习垫步看朋友的动作,注意眼神自然交流。

3、随音乐练习舞蹈1——2遍。

4、男孩、女孩交换角色,男孩学习“S”穿插的队形变化。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内外圈交换位置的方法。我们可以猜一猜,谁是我们的新舞伴,再随乐舞蹈。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在对乐句和乐曲结构的认识、动作的创编和表演、乐曲的听辩、语言的表达和交流以及自主学习方面都能获得较多的经验。

《摘葡萄》教案篇6

小班健康活动帮老奶奶摘葡萄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发展向上跳的能力和平衡能力,发展向上跳的能力和平衡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健康活动课,快来看看帮老奶奶摘葡萄教案吧。

设计意图:

孩子们平时爱吃葡萄,可是并不知道葡萄是从哪儿来的。这个活动就是通过跳跃摘葡萄让幼儿知道葡萄是长在高高的藤上的,也让幼儿在一定的困难下摘,使幼儿懂得葡萄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活动目标:

1.发展向上跳的能力和平衡能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挂绳两根悬挂高低不一的纸葡萄,小动物头饰,玩具筐三至四个

活动过程:

1.小动物们做操幼儿戴上头饰做一套律动,活动身体。

2.游戏:摘葡萄帮助老奶奶摘葡萄。两腿用力瞪伸向上跳,把葡萄摘下来。

3.结束游戏,老奶奶谢谢大家,请大家吃葡萄。

活动延伸:

根据幼儿游戏兴趣,可以设计为小白兔收一次葡萄,为小猫再收一次。

活动反思:

游戏本身能引起幼儿兴趣,但教师挂绳稍高,可降低些,要鼓励幼儿尽可能地多摘一些,个别幼儿的姿势不正确,教师要立刻纠正。

《摘葡萄》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民族的舞蹈,在情景中大胆创编、模仿舞的各种姿态。 

2、感受维吾尔民族的音乐、舞蹈特有的风格。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各个民族。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彝族火把音乐节、傣族音乐、舞音乐及视频、ppt。 

2、铃鼓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欢乐的火把节。 

重点:感受少数民族舞蹈、音乐的欢快、热烈。 

1、欣赏彝族火把节音乐。幼儿和老师一起跳起快乐舞蹈,过热闹的火把节。(放火把节图片)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张图片,知道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彝族)你又知道火把节的时候彝族人民他们要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围着火把跳舞)今天我们大五班的孩子也和彝族人民一起快乐的跳舞吧!请小朋友围成圆圈(放入火把) 

2、引导幼儿奏,跑、跳、欢呼、打击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一起来跳舞。 

重点:在情景中大胆创编、模仿舞的各种姿态。 

1、老师和孩子一起开着小火车(踏点步)去旅行了。 

引导语:“你们刚才和彝族人民一起跳舞过节了,现在还想去什么少数民族看看?(幼儿自主回答),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玩一下好吗?哎哟,离这里有点远,我们要坐火车去,大家来看我的火车是怎样开的。 

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教师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着踏点步。 

引导语:“刚才,老师的小火车是怎么开的?你们发现了吗?。(幼儿自主回答:插着腰、踏点步开)这是我特殊的火车,你们想不想也来开踏点步火车,(幼儿;想),现在快上我的火车,(引导幼儿位子站开)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踏点步前行。 

3、踏点步练习。 

1)第一遍:孩子和老师一起尝试踮步前进,个别孩子展示和表演。 

引导语a:“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小火车,它开得很稳,你们想不想来看一下他们是怎样开到?(请个别孩子展示和表演),她开得好不好?哪里好,谁来说说看?(幼儿:她的方向盘插得很紧、她的小脚是踏点步,膝盖要弯弯的)。 

2)第二遍:教师用铃鼓帮孩子伴奏,强调重拍。 

a: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踏点步的特点。 

引导语:“因为今天要到,路有点远,所以要小朋友帮我踩一下油门.(教师再次示范)快来,别忘了脚要踩下去,膝盖要弯曲。老师请来了一个小乐器帮帮你们的忙,什么东西?(铃鼓),它今天要指挥着我们的小火车开到去,我们的小铃鼓响一下,我们的小脚就踩一下油门,试试看,准备开始。 

b:引导幼儿先跟着铃鼓节奏练习踏点步,再跟着音乐一起做踏点步(开始音乐做其它动作准备先瞻望、叉腰后前行,过渡的音乐做招手、拍手动作)。 

4、学习摘葡萄的动作。 

重点:眼睛看着手,发散不同的动作,站着、跪着、转着、边走边摘等。 

引导语:我们的终于到了,赶快坐下来看一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幼:摘葡萄的地方。叫葡萄沟)有很多美食,葡萄是特产,它又甜又大,葡萄沟里前后、左右、上面都挂满了葡萄,那么今天我们来到一定要摘一点葡萄回去给爸爸妈妈吃好吗? 

1)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摘葡萄,自主初步感受摘葡萄的动作(坐在位置上) 

2)引导个别幼儿听着音乐展示自己摘葡萄的动作。 

引导语:“你是怎样摘葡萄的,还有谁她不一样的动作吗? 

3、)教师示范摘葡萄的基本动作。引导语:“小朋友摘葡萄的动作都不样,那你们看看李老师是怎样摘的。我能把很大的葡萄摘下来。(引用边读儿歌,边示范,小手张开来,轻轻转一下,葡萄装进来。) 

4、)教师提问,我是怎样摘葡萄?引导幼儿自主回答。(教师:“我是一转扭下来) 

5)引导幼儿先读着儿歌练习转手腕摘葡萄,再听音乐向前摘葡萄。 

6)引导幼儿说出自己除了摘前面的葡萄,还想摘哪里的葡萄。(上面、下面,幼儿说出来教师引导跟着音乐练习)引导语:原来葡萄沟里的葡萄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有葡萄,我们不能只摘前面的葡萄,要四面八方都要摘,看谁摘得最多。 

7)引导幼儿听音乐摘葡萄。(教师观察,并用语言提示幼儿从不同的方向摘葡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示幼儿摘没有摘到的方向,结束后让幼儿抬葡萄回位置上) 

8)教师示范不同方向的摘葡萄动作,注重引导幼儿运用眼神。 

引导语:“哎哟,今天摘了那么多葡萄,请老师来尝一尝好不好?这个葡萄好甜,有的好酸,为什么?(幼:1、因为有些葡萄还没有熟2、不同种类)这样吧,老师来摘好不好,你们来看看我摘的时候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你们来说说看(教师示范)(幼儿自由述说:有的时候两只手摘,有的时候一只手摘、上下各方面都摘)我是怎么找葡萄的?(用眼睛)哦,谁也会用眼睛找,我请几位小朋友一起来。(播放音乐) 

9)引导全体幼儿再一次分散摘葡萄。(要求幼儿看着手的方向摘大的,熟的葡萄,教师动作先上后下、左右,语言引导幼儿换不同的葡萄园去摘葡萄) 

引导语:“我们再来一次吧,摘大的葡萄,甜的葡萄,眼睛要看着葡萄,才能摘到好吃的。 

5、欣赏多媒体,幼儿说说、学学最喜欢哪个漂亮的动作。 

小朋友不仅会摘葡萄还会跳舞,你们想不想看?我们来欢迎这些小朋友跳给我们看。(欣赏多媒体) 

6、分段模仿练习。 

引导语:“你们最喜欢哪一个动作?学学最喜欢的动作,(模范练习拖帽手、踏点步上摆手、转圈…)接下来我们一起和这位女孩一起去摘葡萄(完整跳一遍舞) 

7、幼儿和老师共同表演完整的舞蹈(踮步去——摘葡萄)— 

(三)美丽的云南 

1、幼儿欣赏云南的美景和音乐。说说聊聊不同的感觉。(与舞有什么不同) 

2、欣赏教师的傣族舞蹈。 

延伸活动:下次我们再来学学漂亮特别的傣族孔雀舞。 

《摘葡萄》教案篇8

篇一

学习目标

能正确朗读儿歌,在阅读中认读“送、婆、乐、笑”4个生字。

复习声母bpmf,学习拼读音节:pupomi

学习笔画,并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乐、区”.

学习关心尊敬长辈。

学习重难点

在阅读中认读生字。

“乐”、“区”的书写笔顺。

学习准备:课文插图图片生字卡片拼音卡片

学习过程

出示图画,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课文插图)

2、观察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相机板书课题:摘葡萄

学习儿歌

1、出示儿歌:葡萄架,挂葡萄,摘下葡萄送婆婆,婆婆乐得眯眯笑。

2、教提示范读,领读。

3、朗读儿歌。

自由练读(打开课本,右手指读。)

图文对照指名读。

加动作齐读。

4、学习生字。

(1)过渡:儿歌咱们会读了,那么老提示把这些字宝宝从队伍中叫出来,你还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贴出生字卡片。送婆乐笑

(2)认读。

(3)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这四个字你都是怎么记住的?要注意“乐”和“送”的读音

(4)开火车认读。

(5)齐读儿歌。

5、小结儿歌。

小朋友摘下又大又甜的葡萄先送给婆婆品尝,你想夸夸他们吗?

赛读儿歌。(可以男女生赛读,也可以小组之间赛读。)

复习拼音,学习音节。

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接顺口溜--抽卡片,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2、学习音节pupomi

出示词语葡萄(葡加拼音)--(媒体演示或卡片演示)p--u--pu

教提示示范拼读,学生跟拼,开火车拼读。

(2)出示词语:婆婆p--o--po学生尝试拼读。开火车拼读。

(3)出示词语:眯眯笑m--I--mi学生尝试拼读。开火车拼读。

3、练习圈出正确的音节。

学笔画,描一描。

出示:乐(其中竖折为红色)认识笔画竖折。

提示范写竖折,边写边说出笔画名称。学生书空,说名称。

提示在田字格中范写“乐”,生边跟着书空边说笔画名称。

出示:区找一找竖折。

5、教提示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巩固拓展

读儿歌

外婆生日到,

我去外婆家,

送上一只小纸船,

外婆乐得眯眯笑。

2、找朋友。

笑()送()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送、婆、乐、笑”4个生字。

2复习声母bpmf,学会拼读音节“p——u——pup——o——pom——I——mi”等音节。

2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学习笔画“┗”,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乐,区”。

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送、婆、乐、笑”4个生字。

2能拼读音节“pupomi”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水果?

(出示词语卡片:苹果、西瓜、梨、橙、哈密瓜、葡萄等,读一读)

2师:秋天到了,一串串葡萄熟了。紫莹莹的葡萄真漂亮啊!

3出示图片(一个小男孩在葡萄架下摘葡萄)问:说说你看到谁在干什么?

4揭示课题:14摘葡萄,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录音,要求:听清课文内容。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文内容

3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4教学生字:送、婆、乐、笑

(1)教师领读,读准字音。

(2)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

(3)用好办法记住字形。重点指导“乐”,学习新笔画“┗”,书空。

(4)各有侧重进行交流:用“乐”、“送”扩词,说说“笑”的反义词。

5将生字送回课文,自读课文。

6跟老师读儿歌。

7同桌互读,加上动作表演。

8齐读。

说明:

这一环节的特点是在阅读中识字。从文入手,圈生字、学生字,再回到文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朗读儿歌。

三学拼音

1复习声母:抽读卡片bpmf

2出示音节:p—o—pop—u—pum—i—mi练习拼读。

3在儿歌中找到带有这三个音节的词:婆、葡、眯

4再练习拼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拼读等各种形式)

说明:

学习拼读音节,再在儿歌中找出带有这些音节的字,将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学拼音便不觉得枯燥乏味。

四练习

1看图(爸爸、斧头、木头),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2看图下的音节,让学生自己拼读,圈出正确的音节。

3交流,小老师带读。

五复习巩固

1做摘葡萄游戏。

2齐读儿歌。

3背诵儿歌。

说明:

复习巩固这一环节在教学中不可少。因学生的年龄较小,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较多,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复习。复习的形式可多种多样,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五写字指导

1复习笔画:“┗”书空笔画,注意折的时候要稍有停顿。

2出示“乐、区”,找出这两个字的共同笔画。

3老师示范写字,学生跟着书空。

4学生认真描写,要求:学生注意两个在字田字格里的位置。

说明:

分散难点,先学会新笔画“┗”,再找出“乐、区”,这两个字的共同笔画。然后看老师示范写字,并跟着书空,最后自己描写,注意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教学反思

1.师的表扬语多变性。

如: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的胆子真大!你是好样的,老师喜欢你。你真聪明。你听得好自己细,向你学习。

2.这一节课是我开学至今上得最为满意的一堂课。

在短短的三十五分钟,学生不光念会了儿歌,而且大多数学生懂得了如何将婆婆拿到葡萄后的高兴心情通过朗读表达了出来。这一效果的取得是由词引入的。首先请小朋友读“笑眯眯”这个词语带上表情。老师说:“‘咪咪笑’这个词语会念了,那么‘婆婆乐得咪咪笑’这个句子能念好吗?”自由朗读后,再请个别学生读。这个教学环节自我感觉非常流畅,有一种水到渠成的味道。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日,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3.朗读要有层次。

一个层次有每一个层次的明确要求。第一个层次中我提出这样的要求:朗读要正确,不加字,不漏字;第二个层次是有感情的朗读,也就是注意读出课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这个要求的设计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

4.学会运用词语。

在这节课上,我将“送”、“婆婆”和“乐”、“眯眯笑”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挑选两个词语,说话。由课文内容引出生字、词语,再让学生运用词语,真正做到:“文中识字-----词中识字-----识记单词-----迁移”的过程。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还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生字和词语。

《摘葡萄》教案(通用8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精品案例 音乐活动 大班活动:蹦蹦跳跳身体好(歌曲)

    大班活动:蹦蹦跳跳身体好(歌曲)活动目标:1.学习用说唱以及活泼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2.借助图片记忆歌词,并尝试...

  • 大班音乐活动《笨老狼》

    二、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活泼跳跃的特点和特殊的乐句结构。2、了解音乐中的游戏情节,感知音乐节奏和句末的重音。3、享...

  • 大班音乐游戏《套圈》

    一、设计理念 歌曲《套圈》,旋律动听、节奏感强,歌词具体形象,易于幼儿理解、歌唱与表演。游戏《套圈》,它是一...

  • 大班音乐:把我的名字唱出来

    活动目标:⒈能用快乐的情绪唱歌,感受歌曲旋律的流畅和接龙形式的有趣。⒉在反复哼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的情感。活动准...

  • 大班音乐活动:月光下的凤尾竹

    活动前的思考: 欣赏民族器乐作品有深远的意义,是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选择《光下的凤...

  • 大班音乐:长大要当解放军

    教学内容音乐《长大要当解放军》 重点难点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习弱拍后半拍起唱。2.用动作模仿解放军神气挺拔的姿态,...

  • 大班音乐:小蚂蚁

    教学目标:1、在倾听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小蚂蚁》。2、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愿意边表演边歌唱。3、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渺...

  • 大班音乐活动:披斗篷的小孩(韵律)

    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韵律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2、学习用创编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基本舞步基本舞步,如小跑步、...

  • 大班音乐:欢迎你到非洲来

    活动目标:1、 通过欣赏音乐,了解非洲特有的音乐风格,并学会用非洲语打招呼。2、 能感受音乐中明显的鼓点节奏,并尝试用...

  •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龙骑兵进行曲

    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的“aba”结构。2、能大胆地用动作和表情表现乐曲,体验表现乐曲的快乐。活动准备...

  •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劳动号子》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劳动号子》。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一、说教材...

  •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雨和小雨

    教学目标:1、通过尝试活动感受音乐的强弱。 2、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