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0:51
孔乙己为什么非穿长衫不可?
首先,穿长衫是孔乙己受到的教育程度的表征化,是他生活幻想的物化。
孔乙己是谁?一个读书人,一个落泊了的读书人。落泊有什么不可?旧中国的读书人,哪个不是深受儒道两家的影响,怀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念,进退自由,始终坚持着高尚的操守和不屈的志向。从孔子、老子到李白、韩愈,一直到书剑飘零的黄仲则,谁抛弃过读书人的架子?抛弃了读书人的架子,无异于放弃了读书人的人格、尊严、气节和理想,否定了自己生命中的一切。孔乙己是落泊了,“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但依然不肯“降格”,总认为自己是个读过书的人,不能和旁人一般见识。即便摆不出长衫客的派头,也不能卑下成为短衣帮。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好像有些丢人现眼,然而长衫里有着孔乙己荣耀的过去——读过书,是个读书人,这是他受过教育的明证,你想,现代人还要买假文凭呢。孔乙己“敝衫自珍”,天天当宝贝包裹身体也就情有可原、不足为奇了。可是说老实话,除了一口之乎者也和这一件破长衫,有谁把他当作一个人来看过?当然,长衫里也有孔乙己美妙的未来,孔乙己是个努力向前看的人,他教“我”——一个小伙计写茴香豆的“茴”字,不是想着小伙计将来要做掌柜吗?孔乙己穿长衫不就是想做个举人老爷吗?孔乙己是没有中举的范进,是生活在书里的蒲松林。蒲松林要和孙儿一同进考场,一直到七十一岁依着孙儿的牌头援例出恭。孔乙己穿着长衫却免不了偷,不免有辱斯文,可是他偷的是什么?是书,冒着偌大的危险到丁举人家去偷什么?难道不是书吗?孔乙己偷书正是他生活幻想熊熊燃烧前的四起的狼烟,一件破长衫十多年不脱不换,也是他生活幻想曲阴魂不散的凄凉演奏,是他精神生活的物化。
其次,穿长衫是当时社会流行的强烈的尊卑观念和固定秩序的具象化。
孔乙己穿上这件又破又脏又烂的长衫,是不是到了“有即无”、“丑即美”的境界呢?当然不是,这是他的一种执着。《三国演义》中写曹操看到关羽的战袍破旧不堪,就赏给他一件新袍,而关羽偏把新袍穿在里面,拿旧袍罩在外面,以志有新欢不忘旧情。孔乙己和他是殊途同归,只不过孔乙己执着的是一种尊卑等级。长衫客可以踱到里屋要酒要菜,坐着喝;短衣帮只能在柜外站着喝。长衫是客,受到店家的恭敬,会好生侍候;短衣成帮,受到店家的轻视,酒里要羼水的。孔乙己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受不到长衫的礼遇,即做不了社会中的上等人。但读书人的身份又使他不甘堕落为短衣帮,如闰土般老老实实地叫声“老爷”,他像满清末年的八旗子弟家徒四壁,却要装模作样提着鸟笼满街遛,于是就只好不伦不类地穿着长衫站着喝羼了水的酒。不读书害人,读书也害人。孔乙己穿破长衫是社会强烈的尊卑观念和固定秩序挤压出来的怪胎,是光怪陆离的社会投射在孔乙己个人身上的一抹白光,是社会上流行的强烈的尊卑观念和固定秩序在孔乙己身上的具象化。
第三,穿长衫也是孔乙己抗争社会、追求理想、凸现个性的标识。
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人物身上,孔乙己穿长衫有着不同寻常的丰富内涵。孔乙己借此表达了他对尊卑分明的等级社会的无声抗争,对生活理想的不屈追求。穿长衫似乎应该是有经济实力、有社会地位的人们的专利,“弄到将要讨饭了”的孔乙己偏也想凭着一袭破脏长衫争取着人格尊严和相应的社会地位。在别人,这也许只是一种无聊的穷开心;而在孔乙己,却是严肃顶真的大事。十多年来就因为穿这一件破脏长衫,他受尽了世人善意和恶意的嘲笑戏弄。他因此不能和世上任何一个人说些话,包括最纯真的孩子。但他既不后悔,更不放弃,坚持穿着这破脏的长衫,表现着倔强坚韧的个性和对世俗的反叛。同时,长衫也是他理想生活的代表物,一如窃书是他向理想生活走出去的脚印,穿长衫是他坚持追求理想的标识。尽管通过科举考取功名,改善生活困境,提高社会地位,显得很庸俗。但在卑微如草的孔乙己看来,那功名崇高得如同太阳。孔乙己最终并没有高中状元,能中状元的毕竟只是少数,这说明孔乙己的形象有着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而穿长衫也就成了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象征。可以这样说,孔乙己是出身更低贱、目标更卑微的另一种形式的堂·诘可德。
那么,孔乙己又为什么会脱下长衫?
孔乙己后一次到酒店的时候,破夹袄代替了十年不换的长衫,人们不禁要问到哪里去了。一种说法是被丁举人给剥夺了,被丁家仆人打碎撕毁了。问题是孔乙己有可能自行脱下吗?孔乙己自从到丁举人家偷东西被打折了腿以后,不得不用手走路。所谓走,“说明孔乙己行动的所有的支撑力全都集中到手上了,腿已不起任何作用了”④这时的长衫不能给他带来曾经的荣耀或美妙的未来,只能给他的生活和行动带来种种不便。倘若真还要穿着招摇的长衫,拖地而行,那真是标标准准的斯文扫地了。一向以读书人自居自傲的孔乙己,人格尊严全无,颜面何在?因此,无论自觉也罢,不自愿也罢,他能不脱下心爱的长衫吗?被打折了腿,身体已没有站起来的可能,更要命的是生活的幻想也已绝无实现的可能。被剥夺了生活理想的孔乙己如同房屋抽走了柱子,土崩瓦解指日可待,长衫也就散成片片碎布,脱下当是必然的了。
正如田又生《哪里去了》中说的,描写,作为塑造形象提示性格的点睛之笔,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⑤确实,如果鲁迅先生只写孔乙己站着喝酒而不写其穿着长衫,就很难简明地揭示主人公思想意识和其所处的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也不可能奇峰般地凸现他迂腐寒酸的性格。这长衫实在不愧为人物灵魂的标签,是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广告!
[注释]
①③④⑤《语文教学参考书》第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版,63页,67页,71页,72页
②见《呐喊·自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他是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孔...
《鱼我所欲也》 关于本文作者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
《〈诗经〉两首》关于《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
《邹忌讽齐王纳谏》唐代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
课文研讨我爱这土地一、整体把握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
本套教材的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是这样编排的:七年级上、下册分散在各个单元中,计有《在山的那边》(王家新)、《理想》(...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川剧剧本《变脸》是作者于1997年,根据他先前创作的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改编而成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喜剧。它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戏剧剧本和影视剧本,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一些特点,更好地欣赏戏剧和影视,丰富对生活的艺...
一、活动目标1.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2.在社区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树...
一.作者介绍契诃夫(1860—1904)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像,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