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14
目的要求
l、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及。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会做月相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根据月球方位变化和月相变化推想月球的运动和)。
3、通过认识月球的运动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天体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电灯 (瓦数大的)、皮球。
2、挂图或投影片:一个月的月球方位和月相变化、月球的公砖、月相成因示意图。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l、提问:
(1)地球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2)地球自转一周用多少时间?地球公转一周用多少时间?
(3)伴随地球自转发生什么现象?伴随地球公转发生什么现象?
(4)我们是根据什么推想地球运动状况的?(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情况。)
2、谈话:
(1)在中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过月球。月球除了像太阳一样有东升西落的现象以外,还有什么现象?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一个月内的月球方位和月相变化。)
(2)说一说,在一个月内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变化?月球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3)关于月球的方位变化和月球的圆缺变化,你有什么问题?
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月球的运动和月球圆缺变化的原因。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月球的运动
(1)讲述:我们首先来研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变化能告诉我们什么。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变化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变化,另一种是在不同日期同一时刻的变化,我们分别来研究。
(2)讨论:
①根据你过去的观察说一说,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傍晚6时、7时、8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样的变化的?(自东向西移动)每天都是这样吗?你认为这种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②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 (初二、初四、初八……的傍晚),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样变化的?(自西向东移动)这说明什么?(月球在自西向东运动)这种变化会不会是由于地球自转或公转产生的?(不会)为什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③农历初二、初八、十五的傍晚,月球分别在天空中的哪个方位?农历十六、二十二、二十八的早晨,月球分别在天空中的哪个方位?月球在天空中移动的“路线”(轨迹)是什么样的?(弧形)
④上半月,我们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运动;下半月,我们仍然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运动。这说明什么?(说明月球在围绕地球转动,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⑤农历初二月球在什么方向?农历十五月球在什么方向?每个月都是这样吗?这说明什么?(这也说明月球在绕地球运动,只有这样,上述现象才能循环出现。)
⑥通过以上分析,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月球的公转。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月球总在围绕地球转动,月球的这种运动叫做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5)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2、指导学生认识
(1)讲述:下面我们来研究月球的圆缺变化。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板书:“月相”)。
(2)讨论:
①随着日期的推移,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初二是向左弯的月牙儿,初八是有半边明亮,十五是圆月,二十二是左半边明亮,二十八是向右弯的月牙儿。)每个月都是这样的吗?从月圆到再次看到月圆,中间相隔多少时间?(农历一个月)
②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在变化?
③月球会发光吗?为什么我们看到月球是亮的?(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个月球都能被照亮吗?哪部分是亮的?(板画说明,只有月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才是亮的,才能反射光刀由此推想月相变化可能是怎么回事?)
④月相变化是伴随月球的什么变化发生的?伴随月球的方位变化而发生,随着日期的推移,月球逐渐向东移动,月相不断变化。)这两种变化在时间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变化部是循环的,周期都是农历的一个月。)由此推想月相变化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可能与月球围绕地球的转动有关系。)
(3)讲述:以上,我们对做了一些推测,认为可能与月球的公转有关系。为了证明这些推测对不对,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的方法是:用教室里这盏灯当作太阳,你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灯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4)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
(6)讨论:
①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②根据以上研究,说说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7)讲解:月球不会发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大于黑暗部分,有时明亮部分与黑暗部分各半。有时明亮部分小于黑暗部分,有时全部是黑暗的。这样,在地球上就会看到有月相变化。
(8)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9)提问: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月相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月球的运动和。
2、提问:
(1)月球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2)伴随月球的运动我们看到什么现象?
(3)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如果月球本身会发光,我们会看到有月相变化吗?如果月球不是绕地球转动,我们会看到有月相变化吗?
布置作业 :
思考:据研究,月球也有自转运动,可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总是同一面,看不到月球的背面,这是怎么回事?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断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2.能够对月相变化的原因做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
3.愿意倾听其他同学对于月相变化原因的观点和评述。
二、教学准备
大白纸、记号笔、黄色乒乓球、台灯、铅笔、粉笔。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出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盈月、满月、凸亏月、下弦月、残月这八种典型月相的图片,让学生根据从农历初一开始出现的顺序排列。
(2)提出研究问题: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2.形成研究假设
(1)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月相每个月重复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让学生在班上汇报自己的想法。
(3)把学生按照不同的解释分成小组,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作出一个示意图。
在绘制示意图之前,为了让不同学生画的示意图能够被相互理解,教师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①示意图要表示出从北极俯瞰时,地球和月球的位置;
②当月球处于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所出现的月相。
③月球绕地球转动的方向
(4)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示意图。其他的学生可以针对示意图提出疑问并要求解释。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大家做出的不同假设以及针对各种假设存在的疑问。
3.设计模拟实验
(1)让持有不同见解的学生设计出一个模拟实验来检验示意图中展示的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①用什么来代表示意图中的地球、月球和太阳?
②怎样表示月球绕地球的运动?
③怎样观察月球在不同位置时出现的月相?
(2)让学生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准备试验所需要的材料。
第二课时
1.进行模拟实验
(1)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假设分成小组进行模拟实验。
(2)教师巡视、指导不同小组进行实验的情况。
2.汇报实验情况
(1)让各组学生汇报模拟实验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他们回答:
①在实验中你是怎样让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你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②如果要看到新月的时候,月球应该在什么位置?这时对应的日期应该是什么时候?如果要看到其他典型的月相,月球应该在什么位置?
③在你的模拟实验中月相变化的顺序和我们实际观测到的月相变化的顺序是不是一致的?
④根据模拟实验的情况,你认为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正确,你的根据是什么?要怎样修改?
3.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1)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交流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2)让学生思考:如果月球绕地球运动的方向反过来,对于月相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4.布置作业
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结果修改自己所作的月相成因的示意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认识雾和云的现象及其成因。 2.使学生知道雾和云与人的关系。 3.培养学生...
本课概述本课引导学生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通过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现象,并分析黄河水中携带大量泥沙...
一、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性。二、教学准备: ...
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说明“动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培养...
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能认识仙后座和猎户座,会利用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知道仙后座和猎户座在天空中的位置...
一、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知道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2、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
学科:自然学年:五课题:9.设计者:顾新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调植物“体温”...
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第二部分用实验方法检验成分。第三部分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
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电的种类。二、学情分析本课...
课题分析:我的大树一课是学生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对所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向大家展示自己观察成果的一课。这是我们三年级学...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