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初三读后感 > 耐心

耐心

更新时间:2025-08-07 14:21:33

一看到书名,我就被感动了,“长长的路,慢慢地走,孩子,你慢慢来”。从中可以深刻地了解到作者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

《孩子,你慢慢来》不能算是一本很厚的书,书中的母亲记录了两个孩子童年的点点滴滴,以及她如何用一颗温柔、耐心的心去哺育、照顾他们。

我觉得:龙应台是有耐心的,书中的种种事例证明了这点:去老妇人的花铺里买花,等待着她的孙子用草绳捆住花,并打结,可5岁的男孩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在大家看来,这似乎是一件令人十分恼火的事情,可她“却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他的儿子上了半年小学后,母亲认为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用车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可是儿子却走了一小时十分钟!于是,母亲悄悄的跟着儿子,发现他走路和在学校里学习一样不专心。一会儿看地面上的蚂蚁怎样搬动比自身大二十倍的苍蝇;一会儿走进一块工地,用球鞋踢乱七八糟、各式各样的东西,然后聚精会神地搜集宝藏‘一会儿又在邻居米勒太太门前的大松树下停下,观看两只红毛松鼠的举动……在大家看来这似乎是闲得不能再闲的人做的事,可母亲还是克服了心理上的难题,悄悄地跟踪了儿子“一个小时零五分钟”。还有,儿子曾重复问过许多非常幼稚的问题,可母亲却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告诉儿子答案,并“一边说一边想”孩子能否能接受答案。

耐心,不就是母爱的见证吗?

在想想我的母亲。

还记得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一天,天气骄阳似火,恰好我要去返校。出门时,我对妈妈说:“妈妈,记得早点来接我,我可不想在这么热的天等人。”妈妈忙问:“那几点来接你?”“嗯。”我想了想,说,“十点半吧。”然后便去学校了。

时间过得真慢,老师一会儿讲评作业;一会儿派小队长检查作业;一会儿……我问同桌:“几点了?”他看了看表,漫不经心地说:“快十一点了。”“什么?我让我妈妈十点半来接我呢……”我只得焦急地等待着。总算放学了,我看了看门房间的钟,“哇,已经十一点一刻了!”我一抬头妈妈果然站在烈日下。她看到我,半句埋怨的话都没有,半晌,才说出:“怎么样?热不热?”也许是怕我自责,她又补充了一句:“单位有事,我也是刚刚才来。”我呆住了……

读了《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而我做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母爱的伟大。

耐心,不就是母爱的见证吗?

耐心.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杜甫传记》读后感

    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观杜甫。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

  • 《简爱》读后感

    《简?爱》这本书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爱与尊严的故事,并告诉人们一个人生的真谛。简?爱生存一个寄人...

  • 我心中的大侦探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道理人尽皆知,在书的海洋中,我们尽情遨游,努力汲取知识与欢乐。我就有一本钟爱的书——《...

  • 《沁园春?雪》读后感

    毛泽东一生爱作诗吟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沁园春·雪》这首诗词,更是在这漫天繁星中成为了鹤立“星”群的一颗...

  • 坚持、合作、谦让——读《六十六道弯》有感

    这些有魔力的故事里藏着梦想、快乐;藏着胜利、坚持;藏着幸福、合作;藏着善良、谦让。它们就像一双双隐形的翅膀,给孤独...

  • 《培根随笔》读后感

    睿智的人在许多事上都有与常人不同的见解。培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近,我读了他所著的《培根随笔》一书,对于培根生活的...

  • 古城遗想

    放纵的结果只能是收敛,挥洒的结果只能是服从。于是,在罗马帝国破灭时,罗马沉默了。除了荒凉还是荒凉,除了遗忘还是遗忘...

  • 《海底的两万里》读后感

    假期里,老师给我们推荐一本叫《海底两万里》的书。我看着看着,不禁喜欢上了这本书……书中的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

  • 天蓝色带来的希望

    当人从一生下来就面临着必死的死亡恐惧时,一本“小书”让我从恐惧气氛中脱离出来,它就是《天蓝色的彼岸》。《约伯记》里...

  • 听《国歌》有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题记听着雄浑敦厚的国歌在世界各地各种国际交往场合奏起,...

  •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风雨哈佛路》这一部励志电影,给我感受颇深。该片讲述的是利兹的人生经历:父母吸毒、8岁开始乞讨、15岁母亲死于艾滋病...

  • 铭记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观《断刀》有感

    回顾祖国近代的历史,是黑暗的,我们中华民族受尽苦难,饱受屈辱,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

推荐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