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4:28:58
在诗歌课堂这样的栏目里为下一代讲讲现代诗歌,这当然是件极有意义的事,尤其编辑特告最好在中学教材所选作品内作评,其本意自然是为了切合孩子们的诗歌教育实际,我亦觉得颇为中肯而欣然领命。然而,当我遍寻了当下最为权威、使用也最为广泛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全套教材后,我还是感到了些许无奈与为难。作为一个在中学和大学的课堂里讲了近二十年中文课程的教师,虽然我本人对国内现代诗歌教育的种种偏颇与失误早已有切实经验和足够认识,但时至今日几经改革后的“实验”教科书在现代诗歌篇幅上的匮乏、内空上的肤浅与课堂研讨环节设计上的平庸,仍然让我深感震惊和不安。出于对孩子们和对诗歌的责任,我不得不把绝大多数作品直接略过了,这里仅仅(艰难地)选出一首外国诗歌作为今天讲评的对象,这就是美国诗人兰斯顿·休斯的《黑人谈河流》。
《黑人谈河流》既是一首可以被归入爱国主义正统题材范畴的诗歌,同时也是这类题材中不多见的能够折射出现代诗歌某些特性的作品。事实上它的确被编入了“爱国思乡”那个单元里,诗歌中对美国的母亲河——密西西比河的由衷赞美(当然也延伸到了对所有孕育了黑人文明的其它几条大河如幼发拉底河、刚果河和尼罗河的亲切呼唤上),以及写到林肯去新奥尔良而隐含了对美国历史进程与社会进步的深沉慨叹,等等,都可以看出作者对美国、对黑人乃至对全人类的真切热爱。这一点,也就是此诗的所谓思想内容方面,但凡有着爱国情操或民族情节的读者都应该容易理解,而且也大概是中学老师们的讲解重点,故此我就不再赘论了。我感兴趣的是此诗能够体现出的现代诗性的那些成分,它们虽然微小然而可贵,尤其是与同类作品进行对比的时候。
要知道这首诗其实是休斯的处女作,是他十八岁时路经密西西比河时的偶感之作,正是这偶发之笔却成了后来的经典名篇,成为美国现代黑人诗歌的一个典范。客观地说,做到这一点,只靠澎湃如潮的爱国激情或民族豪迈感是远远不够的。我想说的是,一首诗首先必须是一首诗,然后才是它写了什么——实际上,也才能够真正写出什么;那些表面上看似一样的内容可以写成诗,也可以用日常语言说出来,但无论如何,无论后者的形式被修葺得多么像诗,也请不要冠以诗名,请不要告诉我们的孩子们——这就是诗,或者,这才是好诗。那么,这首《黑人谈河流》中的现代诗歌成份到底是什么呢?它们所产生、所寓托的精神性的纯度与深度,到底与用白话来说出、或者用低级的“诗”的形式来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呢?
当然,类如意象、比喻、拟人、排比和反复的用法在诗中是较为明显的,它们的共同作用就是大大增强了抒情力度和情感强度,大大扩展了诗意的时空坐标,把黑人的苦难历程与坚强步伐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修辞或表达手法无论在传统诗歌还是在现代诗歌当中都随处可见,虽然具体到本诗的情形,像灵魂变成河流、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河水催我入眠、我在河畔建造金字塔、密西西比河的浑浊胸膛等等抽象意象和混合诗意已经和标准的传统诗歌拉开了距离。而我真正想要强调的,则是此诗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诗意上的互文性和诗感上的散漫气质。
不知是因为少年休斯对黑人命运的透彻感悟,还是由于诗歌天才与生俱来的创造禀赋,《黑人谈河流》中的互文性既简洁清朗,又富有内倾性和延扩力——晨曦中的沐浴、茅舍里的入眠、建造金字塔的诸多影像和(听到)大河之吟、(瞧见)大河之肌成为完美的一体,几条河流成为一条河流,那就是黑人的生生不息的文明之河,那就是永恒流动的像河流一般深邃的黑人的灵魂。这样,通过几个看似孤立的抽象意象和隐喻成份,诗人把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黑人历史汇入了一条河流,诗人自己也与他的民族融会为一体,成就了诗中的那个“了解河流”的大大的“我”。这里,互文性成为一个潜藏在字里行间的隐性纽带,它既存在于单个的意象里,又存在于宏阔的情思中,它既是文化和历史的,又是政治和社会的。
另外,全诗语调的平和、节奏的舒缓、意象的简洁大气和措辞的不温不火,都有意无意呈现了一种散漫而庄严的智性,这种智性效果把诗歌的内在肌质与外在语感合而为一了。休斯的这首诗初步具有了这种散漫气质,那其实是现代诗歌在发展了许多年之后才在个别作品中达到的一种境界。对此,如果我们去读一读休斯的原文,可能会更加实在地体会到。
但是,并不是说这首作品是足够精致和深刻的,事实上我个人认为这首诗写得并不完整,如果以一个较高的标准来衡量,它在许多地方本来还可以加以改进。诗人始终基于抒情传统,未能在现代诗歌的智性表达上再进一步,这也是休斯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一个民族诗人的原因。而不管怎样,在今天的中学教材里能够出现这样一首编者未必在意的初具现代气质的诗歌,终归可使我们收获聊胜于无的欣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亲爱的雷利:你好!现在过得好吗?我读了你的来信,感觉到你很伤心。其实不仅是你悲痛,整个中国也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儿子感...
这个周末我去新华书店找到了一本汤素兰著的《红鞋子》,随后我和小孩一起亲子阅读了这本童话故事。这本书章节不算多,其中...
读后感的作文一我读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本书很有趣,而且还讲述了一个道理,接下来就给你们讲一讲主要内容。查理家里...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美国经典名著《小木屋》系列小说中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者是罗拉·英格斯·怀德。以下是小编带...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红缨阿姨的童话故事书《一棵长着耳朵的树》,这本书分五个部分,有小人精的故事、北方的狼、风铃儿响叮当...
《顶碗少年》讲述的是一位英俊的少年,三次扣人心弦的表演。面对失败,顶碗少年在白发老者的鼓励下选择了坚持,终于获得了...
一天,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对寄出稿子总是碰壁的儿子小仲马说:“如果你在寄稿子时,附加一封信给编辑,说“我是大仲马的儿...
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由于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
周末我从图书室借了一本名著,书名是《简爱》,读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名著就是名著,它蕴涵的巨大的文学魅力,竟使我情...
【篇一:《海底两万里》读后感300字】书海中的书千千万万,而我最爱不释手的却是《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海底两万里》是...
《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著作。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简爱》读后感作文3篇,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简爱》...
几天前,我读了《疯娘》这篇文章,读完后我不禁热泪盈眶。《疯娘》是一个疯傻的母亲,生了一个健康的儿子,却只抱过自己的...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