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47
课改如同狂风暴雨,在我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它的时候,迎头向我袭来,使我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正是这种冲击,击醒了我,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这次课改的力度是空前的,绝不是毛毛细雨,润物无声;绝不是春风轻拂,杨柳飘飘。它自上而下,似狂风,一阵紧似一阵;似海涛,一浪紧逼一浪。在这样凌厉的气势面前,我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但没有自己置身度外,而是勇敢地迎接了挑战.
经过一年多的大胆、刻苦实践,课堂终于变样了!可以说爆发了青春的活力。课改使课堂变活了,变得更有趣了,使老师更亲切了,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回答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真正体现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我力求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有兴趣和热情;力求从挑战性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关注及研究的兴趣,在过程中体验,养成探究的习惯,注重过程。分组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承担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要沟通,解决冲突。 课堂里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多了小组合作;多了资料交流;多了语言积累……
我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不再是固守“一言堂”的传统,而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交互学习的平台,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了。
以前,在我的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而如今的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挑战对我说,是不言而喻的,给我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我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
除此之外,实施新课程,我还需要"充电",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新教材的知识面加宽了,我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的一道难题。
但我还是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和方式方法将得以不断发展,逐渐成熟,最终成为合格的课程改革实施者。
我与课改同成长
“浪奔浪流----浪里分不出欢笑悲忧”
可久中学 罗家政
转眼之间,我县进入课改已经两年.作为一线教师,我亲历了从通识培训到实践操作以及反思总结的整个过程,感触颇多,用一句歌词云::“浪奔浪流----浪里分不出欢笑悲忧----”
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课改培训
在02年的秋期参加县局组织的课改通识培训,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阅读了相关的课改培训资料,我知道我的教学生涯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在这里面有欣喜——为告别多年的枯燥的传统的教学而欣喜;有惊奇——这将是一个神奇的领域。对未知的探索,对全心的体验,有尝试的冲动,有高歌的激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正好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
二、“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课堂实践
在课堂实践中,我努力实践所谓领悟了的“课改精神”。在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方面,曾尝试了多种手段,也曾为设计了自以为是全方位的体现课改理念的课堂“精品”而沾沾自喜。事后总觉得是重了形式而丢了神髓,有东施效颦之嫌。课堂讨论的形式化,小组合作的浮华,“信天游”式的信马由缰。把“面向一切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理解成和稀泥而没有因材施教。多种教学模式都尝试运用,多种手段都兼收并蓄,一切只为了标新立异。
三、“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课后反思
县局和学校规定我们教师在每周都写课后反思,及时总结。刚一开始,我觉得有好多话要说,有好多问题要问:课改的三维目标怎样才能辨证统一的领悟?课堂教学的时间都给学生了,教学的任务能完成吗?系统的传授知识点好,还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好?语文素养和人文主义在课堂中怎样体现,课堂教学是“散打”好,还是由教师设计好即定的教学思路好?课堂教学中的偶放事件,教师怎样评价?(诸如学生提出了社会的阴暗面,和一些扰乱视听的言行)。面向全体学生和狠抓差生抵触吗?我和同行曾围绕这些问题作过激烈的争论,自己也试图从别人的案列中找到答案,要么是一家之言,要么是高屋建瓴,结果弄得一头雾水。也罢,困惑归困惑,悠悠岁月还得一步一步走下去。
四、“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才知道反反复复才是真”————课改成绩
总以为课改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作学习的在主人。课堂上热闹繁华,真知灼见层出不穷,以为学生有东西,课后不布置作业 ,课前不组织预习,测验不给学生打分,考试结束,悔恨晚也,书写极差,拼音句读不准,文章不能背,这些,平时是过关了的吗,究其原因,少有练习,课后巩固作业 少。学生不比电脑,输入一次永远保存,还得反反复复地讲反反复复地练,课改要取得成绩,还得需要汗水精神。需要学生的汗水和教师的汗水。
五、“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课改展望
的确,在课改这一浪潮中,我有收获,也有所失;有喜悦,也有悲忧;想施展手脚、又怕为此付出代价;想大胆裁减,又不得不跟着考试的指挥棍走;曾经气馁,曾经放弃;,然而我坚信,随着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随着本人的认识不断成熟,今后一定会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只因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2005年4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学游戏贯彻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它好比强大的磁场,最大限度的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着孩子们主...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一开始...
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本环节中我将原例题中的问题省掉,不出现题目的问题;就这么一改,一个与...
本节课,我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把新课程的理念预设到我们的课堂教学...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多是先由教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再让学生验证,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不等底...
《面积计算》这一课的教学要求是复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会求组合图形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二单元新课“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是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了乘法分配律的初步认识,“5个3加3个3等于8个3”、“5个3减3个3...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如果我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 在学生“节外生枝”的同时, 采...
、创设情景:1、问题激趣:有一个女罪犯,他通过化装、整容,从外貌上来看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般人很难发现,就连公安警...
在列解方程解应用题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了几种训练方法:一、读题。通过读题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题中讲的是...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