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化学教案 > 初中化学教案 > 九年级化学教案 > 溶液的有关计算(精选2篇)

溶液的有关计算(精选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55

溶液的有关计算篇1

考点说明1. 掌握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2. 掌握溶液的稀释与浓缩,相同溶质的不同溶液相混合等过程中的计算。知识整理

计算类型

依 据

内 容

计算式1.基本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m水、m质、m液及ω互换ω=(m质/m液)×100%=[m质/(m质+m水)]×100%2.与溶液密度有关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密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ρ、m质、m液及ω计算ω=m质/(ρ·v液)×100%3.稀释计算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溶液加水稀释计算m1×ω=[m1+m水]×ω2

1. 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质在溶液里的相对含量。当溶液的质量一定时,溶质的质量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也越大;当溶质的质量一定时,溶液的质量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就越小。计算时的注意点:(1)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比而不是体积比,若是体积,必须先用物理公式ρ=m/v进行换算,然后计算;(2)     在运算过程中,质量的单位要统一;(3)     因为通常溶液均为水溶液,所以溶质应为无水的物质;能与水反应的物质,其溶质应是反应后的生成物,而不是原来加入的物质,因此计算时应先算出反应后的生成物的质量。2. 溶液的稀释与浓缩的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加溶质,另一种是蒸发溶剂(即浓缩)。溶液稀释的方法是加溶剂。经典例题例1.将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缓缓倒入100ml水中,搅拌均匀,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该题是将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可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的原则进行计算。应注意先将溶液体积换算成溶液的质量。浓硫酸的质量=100ml×1.84g/ml=184g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184g×98%=180.32g稀硫酸的质量是浓硫酸质量加上水的质量184g+100ml×1g/ml=284gω(h2so4)=(180.32g/284g)×100%=63.5%【答案】稀释后浓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63.5%。例2.常温下将10g下列固体与90g水充分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胆矾   b.氧化钙   c.氧化钠   d.硝酸钾                  (  )【分析】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键在于判断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同时求出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各是多少。物质溶解在水中有下列几种情况需要考虑:①物质在溶解时没有生成新物质且该不含有结晶水,溶质为物质本身,如kno3,其质量分数等于[10g/(10g+90g)]×100%=10%;②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溶质应为无水物,结晶水成为溶剂的一部分,如cuso4·5h2o,这种情况溶质的质量减少了,故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③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溶质为生成物,如na2o溶于水,溶质质量为naoh,溶质的质量分数>10%;④溶质质量分数还受溶解度的影响,如常温下将10g氧化钙溶于90g水充分混合,虽然cao与水混合后溶液中溶质为ca(oh)2,但其质量分数却比胆矾溶液水所得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小,这是因为cao溶于水生成的ca(oh)2微溶于水,只有极少量的ca(oh)2溶解于水。

【答案】 b  

例3.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蒸发掉5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

a.8g         b.6.4g         c.3.2g    d.4g

【分析】欲使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在恒温下蒸发掉的溶剂质量应等于原溶液质量的一半,故本题蒸发50g水以前溶液的质量为100g,故溶质质量为100g×8%=8g。

【答案】  a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从100g10%nacl的溶液中倒出10g,则剩下的90g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  b.90%  c.10%  d.11.1%                           (   )

2.将100ml水(密度为1g/cm3)与100ml酒精(密度为0.81g/cm3)混合均匀,所得溶液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40%  b.50%  c.44.4% d.无法判断

3.将400g溶质质量分数20%的nacl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需加入水                                                               (   )

a.100g  b.200g  c.400g  d.800g

4.向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kcl溶液中加入120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为12%,则原溶液的质量为                                                        (   )

a.14.4g b.28.8g c.120g  d.240g

5.40℃时,20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20g水后,仍然冷却到40℃,则蒸发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

①溶液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③溶剂的质量④溶质的质量⑤硝酸钾的溶解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⑤    d.②④

6.某温度下,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6g该物质和10g水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

a.34%    b.30%     c.31%    d.15%

7.在80g水中加入20gso3,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20%   b.24.5%    c.25%    d.80%

8.将10g某物质投入到90g水中,使之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

a.一定等于10%    b.一定大于10%

c.一定小于10%    d.三种情况均可能

9.某同学用98%的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10%的稀硫酸。在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其他步骤均正确,该同学所配得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    )

a.偏小    b.偏大    c.准确     d.都有可能

10.对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物质的溶液,分别进行如下操作:①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 ②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同种溶质的溶液10g③加入10g同种溶质,且完全溶解④加入10g水。操作后的四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11.欲使100g10%的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增至20%,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蒸发溶剂 b.加入溶剂 c.加入溶质 d.降低温度   

12.t℃时,分别将ag下列物质投入b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硝酸钾 ②氯化钠 ③三氧化硫 ④硫酸铜晶体                    (   )

a.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①、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③、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等    d.④比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二、填空题

13.将100g含水为98%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含水99%的氯化钠溶液,则加水      g。

14.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无硝酸钾晶体存在)升温至3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要配制50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现提供25质量分数为40%的食盐溶液、20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及足量的固体食盐和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要的各种药品的量)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三、计算题

16.将10.8g固体氢氧化钠溶于49.2g水中,配成密度为1.2g/cm3的溶液。

(1)求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及该溶液的体积;

(2)若将上述氢氧化钠溶液稀释到16%,求需加水的质量。

1.c  2.c 3.a  4.c  5.c  6.b  7.b  8.d  9.a  10.b  11.c 12.d  13.100 14.不变 15.方案一:需10g食盐固体和40g水 方案二:需25g质量分数为40%的食盐溶液和25g水 方案三:需20g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7g食盐固体和23g水 16.(1)18% 50ml  (2)7.5ml

溶液的有关计算篇2

1.若干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1”省略

s 表示1个硫原子,硫元素,硫单质     2ca 2个钙原子

2.若干个分子:化学式前加数字(单个的元素符号除外)

①2h2o 2个水分子   ②2n2  2个氮分子   ③nso2  n个二氧化硫分子

3.若干个离子:离子符号前加数字(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的化合价)

①2s2-  2个硫离子    ②2ca2+  2个钙离子   ③2so42-  2个硫酸根离子

④noh-   n个氢氧根离子 ⑤2fe3+    2个铁离子 ⑥3fe2+   3个亚铁离子

4.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2                      -2                       +1

ca+2价的钙元素  o-2价的氧元素   h2o 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1价

5.“2”的含义

2ca2+ 前2:表示2个钙离子,后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h2o 前2:表示2个水分子 后2: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2                       

cao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指定部分的质量分数=×100%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xb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3.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                          

4.物质的质量分数=×100%=×100%

(纯度、百分含量)

5.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6.个数关系和质量关系的关系式:

个数关系   n个a粒子   ~ m个b粒子

质量比     n×a的相对分子质量 : m×b的相对分子质量

有关溶液的计算

注意:溶质必须是已溶解的,未溶解的不是溶液的一部分

1.基本公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2.以下公式必须先满足的前提条件: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里:

①  == 

② =

③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解度:100克:(100克+溶解度)

3.溶质质量分数=×100%=×100%

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里:溶解度(s克)与溶质的质量分数(p%)的关系

s=         p%=

4.加水稀释浓溶液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增加水的质量为m)

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浓溶液质量+m)×稀溶液质量质量分数

物质的颜色

大部分固体白色,大部分气体、液体、溶液无色    

黑色固体:木炭、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

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氯化铜、硝酸铜,它们的溶液也是蓝色

黄色固体: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它们的溶液也是黄色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2    不溶于水可溶于酸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不溶于水可溶于酸

硫磺是浅黄色固体   液氧、固态氧是淡蓝色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红磷      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浅绿色: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和它们的溶液   

绿色:碱式碳酸铜(俗名:铜绿)

七、化学实验

1.制取气体选用装置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是否要加热)

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相同的,可用相同的装置。下列各组实验装置相同:

①加热固体的反应:实验室制取氧气、氨气、甲烷,加热碱式碳酸铜、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

收集气体的方法:

排水法:收集不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o2 h2 ch4 co等。

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向上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气体,如co2,o2,hcl

向下排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气体,如h2,ch4,nh3

2.实验室制取氧气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所含湿气变为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因为开始放出的气泡不纯,含有空气)③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撤去导管,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3.加热铜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生成的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破裂);

②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石灰水里移开,然后再停止加热(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

导致热的试管破裂。)

4.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5.鉴别氧气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气体里,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6.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

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8.做可燃性气体的实验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和co等)前,

都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都可能发生爆炸。

9.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若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

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时,要用拇指堵住管口,熄灭管内火焰再验纯,防止引爆反应 

瓶内气体。

10.干燥剂:除去含水物质中的水份(特别是除去气体里的水蒸气)的物质。

常用的干燥剂有:呈酸性浓硫酸;呈碱性的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氧化钙)、碱石灰。   

注意:干燥剂不能跟待干燥的物质反应。

氢氧化钠、生石灰和碱石灰都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酸性气体。

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的氨气(nh3),能干燥其他气体。

氢气的干燥和除杂质:实验室制得的氢气里常含有水蒸气和酸雾,可选用碱石灰、氢氧化钠

把水和酸雾同时除去。见图中常用的干燥和除杂质装置:

除水的装置接在其他除杂质的装置之后;证明有水的装置则要在证明有其他物质的前面。

气体进出要求:长管进短管出          大头进小头出

溶液的有关计算(精选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