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 第五课 海内存知己 教材教法

第五课 海内存知己 教材教法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地位分析

唐朝时候,经济发达,对外交通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发展。唐政府采取了鼓励交流、兼收并蓄的政策,唐朝与亚洲许多国家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的经济、文化对亚洲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唐朝也吸取了国外的优秀成果,丰富了自己的经济、文化内容。玄奘、晁衡、鉴真为发展唐朝与亚洲各国的交流和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点分析

唐和日本的友好交往是教学的又一重点。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传播唐朝文化;晁衡、鉴真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唐朝文化从城市建筑、文学艺术、生活习尚、节日风俗等方面都对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这两个重点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唐朝文化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唐和新罗的友好关系是教学重点。唐朝时,新罗和唐朝往来频繁,包括使节往来、贸易往来,从而使唐朝文化从科举到历法以及政治制度、教育、医学、建筑等各方面给新罗以巨大的影响。

玄奘西游天竺是教学的第三个重点。玄奘为研究佛经历尽艰难,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顽强性格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对学生是很好的教育。

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的国家、地名较多,学生不易掌握是难点。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在中国封建社会是空前的,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少有的。由于唐朝政府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再加上对外交通发达,使和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70多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教材主要讲述了唐朝东与朝鲜、日本,南与天竺,西与波斯、大食等几个亚洲国家的友好交往。

重点突破方案

(l)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积极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解决问题,实现重点的突破。问题的提出可以从唐和新罗、唐和日本的友好往来的具体表现,唐和新罗、日本文化的相互影响两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有条理、有重点地掌握重点。

(2)“玄奘西游”这一知识点的处理应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兴趣较高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玄奘百折不挠的精神及对中印文化传播的伟大功绩。


第五课 海内存知己 教材教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春秋战国政治诸侯争霸: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七雄争霸;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魏强盛;公元前3...

  • 秦朝统治

    教学建议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和秦朝的历史地位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探索秦统一的原因。(l)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

  • 西汉的兴衰

    教学建议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1.武帝的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儒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而且所...

  • 东汉的统治

    教学建议关于秦汉时期的三次农民起义在中国古代史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

  •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教学建议秦汉的统治思想问题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作为封建...

  • 高考第一轮复习----动量

    第四章动量一.动量和冲量1.动量按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mv⑴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状态量,它...

  • 夏、商、西周的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夏商西周文字已有原始文字甲骨文、金文 天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历法《夏小正》出现天干地...

  • 夏、商、西周的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夏商西周文字已有原始文字甲骨文、金文 天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历法《夏小正》出现天干地...

  •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春秋战国政治诸侯争霸: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七雄争霸;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魏强盛;公元前3...

  • 秦朝统治

    教学建议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和秦朝的历史地位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探索秦统一的原因。(l)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

  • 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学设计示例一

    ——光耀千古的文学艺术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杨志才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散文和...

  • 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唐诗和杰出诗人——初唐的陈子昂,盛唐的李白、杜甫,中唐的白居易;古文...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