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00
在此我来说说我的备课设想
(一)问题——在生活中生成
在杜威“做中学”理论中有这么一句话:“经验和自然相互联系”,从而可知做中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求创设生活情景,使生活问题(材料)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沉,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也就是我这堂课的引入——激趣。
课一开始我创设了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经历,自己从而促使学生后面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问题——在探究中解决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问题是探究的起点,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学生自行探究知识就应该从问题开始。因此,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首要问题来探索,鼓励他们去想,去说,去做。
这堂课我就在探究问题中设计了四个环节
1.表1让学生自主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问题产生
2.表2学生合作辨别三角形三个角的情况——初步探究
3.表3学生根据表2自己的发现,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感悟
4.用小棒搭三角形学生自己质疑,自己动手操作实践证明——领悟,问题解决
(三)评价——在做中体现。
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最后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评价。——也就是表一中的我的收获。
同时在这堂课的过程中,我力求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展现做中学。
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而课堂“活”起来才能展现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才能显示学生的虎虎生气。要“活”必“动”,“动”了必“活”。
多感观地“动”。即嘴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
嘴动。嘴巴是表情达意的小喇叭,所有得人心思想,观念,感情都要通过它来传送。课堂上我让学生尽情地读,说,议,问。要创造让学生发问的机会,培养对问题寻根究底的精神。
耳动。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眼动。学会观察,能有顺序地观察。
手动。课堂上,我们尽量让学生的手动起来,让他们主动地独立地获取知识,锻炼能力。一项研究表明:“人对知识的吸收,如果仅是听,看,加起来只能吸收5%,如果动手的话则能达到90%以上。”所以在习题中,我设计了画一画的环节,让学生分割正方形。
脑动。也就是让学生的充分思考。在猜一猜这个环节,我就让学生体会到考虑问题要全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二节课,本单元围绕做“比较”(Makingcomparison)这个题材开展多种...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单元第10课是一篇题为“ MAKF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 "的阅读教材,通过对环境...
一、教材分析: Lesson 68是第十七单元的第四课时,是一节复习课。Unit 17主要围绕着寻找“丢失的...
一、教材分析: Lesson 68是第十七单元的第四课时,是一节复习课。Unit 17主要围绕着寻找“丢失的...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我说课的内容是江苏牛津中学英语教材9A第3单元Teenage problems中的Integrated skills部分。本...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二节课,本单元围绕做“比较”(Makingcomparison)这个题材开展多种...
一、 Analysis of the text教材分析1. Teaching 教学内容:Talk about personal traits and how to compare people 谈论人...
英语组:刘净一. 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本课是Unit11的第一课时。其主目标是能用“Couldyoupleasedothings?...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1、新目标英语教材概述《新目标英语》教材的语言教育理念是:知识用于行动强调“语言...
教材分析:16单元是第二册的第二个单元,也就是说是这个新学期的第二单元。16单元的主题是围绕“问路和指路”展开的,同时...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初二英语上册第6单元SectionA的前部分,Title(题目)是I`m more outing than...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二节课,本单元围绕做“比较”(Makingcomparison)这个题材开展多种...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