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主题班会教案 > 小学主题班会课教案 > 五年级主题班会教案 > “真诚赞美 催开心灵之花”主题班会

“真诚赞美 催开心灵之花”主题班会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05

一.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赞美的必要性,掌握赞美的技巧和基本原则,了解赞美的多种方式。
   2.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赞美技巧、赞美性语言、赞美性的行为方式,对他人进行适度的赞美以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使我们认识到适当的赞美会给集体和个人带来快乐.
   2.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欣赏和赞美别人,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树立自信,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赞美别人带来的愉悦和受到赞美后的鼓舞、奋进,激发学生恰当地对他人表示赞美的动机。
二.教学形式:主题班会
   教学时间:35分钟
   教学年级:五(3)中队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排演小品。
   3、请家长写一段赞美孩子的话。
四、活动流程
   (一)感受赞美的力量
   1、讲述名人故事,感受赞美的力量
   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班会课上,周老师介绍你们认识一位名人。
   (出示“列夫.托尔斯泰”人像)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下面请我们班的故事大王丁汀来给大家讲述他的故事吧!——讲故事
   思考:点燃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火焰,找回自信和人生目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出示,学生交流
   师:是啊,是赞美让他有了奋进的信心和勇气。这就是赞美的力量!那么,在生活中,你赞美过别人或得到过他人的赞美吗?
   2、学生回忆生活中“赞美他人或得到他人赞美”的经历。——学生交流,说说赞美时的心情。
   小结:我们在赞美中收获了什么?——媒体出示:赞美的力量快乐友谊自信进步
   3、师小结:
   的确,愿意赞美别人和被别人赞美都是幸福的,因为它会让你和对方都感到快乐,人与人的关系更和谐、友善。这就是赞美的力量。
   (二)掌握赞美的技巧和原则
   师:那么,怎么样的赞美才能产生这样的力量呢?请大家先来欣赏一段小品《学会赞美》。(大意:一位同学在学校艺术节中并不出色的演唱,得到了两位同学截然不同的赞美,一个赞美他是歌星,一个赞美热爱集体,积极参加活动。)
   1、学生表演小品《学会赞美》,说说欣赏哪种赞美?为什么?
   2、师小结:是啊,赞美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原则,才能体现它的魅力。——出示:赞美的技巧和原则
   只有发自内心的赞美,才能打动人。——出示:真诚:措辞得体、情真意切赞美对方,要符合实际,有针对性。——出示:真实:具体明确、不讲套话。
   (三)了解赞美的方式
   师:其实,赞美除了用夸奖的语言外,还有很多方式。你平时看到过哪些方式呢?出示:赞美的方式
   1、四人小组讨论
   2、学生反馈。
   相机出示 赞美的方式:语言 欢呼握手拥抱掌声击掌鲜花 翘拇指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对赞美一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知心姐姐的一段话。
   3、读读知心姐姐的话
   赞美是美德,它会使人宽慰,它会使人快乐,它会使人感觉到美的存在。赞美不是虚伪,不是恭维,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欣赏与鼓励。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复杂的表达。只要它发自你的肺腑,它就会打动人心,给别人带来莫大的惊喜,也让自已心情愉悦。
   (四)赞美身边的人
   a、师:的确,只有真诚的赞美才能最打动人的心灵。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值得赞美。周老师在你们的身边找到了这两位同学——出示:一幅绘画作品 运动会中的一段描述
   1、讨论:大家觉得他们是谁?值得赞美吗?(分组讨论,在赞美卡上写上对他们的赞美,注意赞美要真诚、得当)
   2、各组派代表向这两位同学送“赞美卡”。不过,在赞美同学时,老师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提示——媒体出示:
   温馨提示:
   面带微笑→走近朋友→双手送上→直视对方→真诚赞美→相互欣赏
   3、采访被赞美者之一:你得到了大家的赞美,心情怎样?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
   b、师:只要你的身上在闪光,就一定会有人欣赏。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位最值得我们赞美的同学——媒体出示:带破洞的裤子  留着伤疤的腿
   他就是陈嘉伟同学。这样吧,我们请我们梅花班的小记者对他做一番采访吧!请上梅花小记者。2页,当前第1页12

“真诚赞美 催开心灵之花”主题班会.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