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05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人物。
3、学会归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
活动准备
1、阅读《三国演义》等相关读物中有关文章。
2、收集《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成语、诗歌……
活动过程:
一、出旗仪式
1、中队长宣布:全体立正,向前看齐,各列报数。
2、众小队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
3、中队长向辅导员老师汇报报到人数。
4、中队长:全体起立,出旗,敬礼。
5、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6、中队长宣布“品读三国”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内容
(一)主持人讲话。
a: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你们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吗?(学生齐答)
b:今天我们就来举行一次《三国演义》品读交流活动!
(二)说三国
a:通过阅读《三国演义》,相信大家对三国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齐来七嘴八舌说三国。
b:《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吧!
学生举手交流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
(三)演三国
b: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还真不少,看得出大家读了不少书,花了不少心思。
a:是呀,如果说三国争霸是个在舞台,我们今天的“读《三国演义》”主题队会就是个小舞台,我们将要在这个舞台上展示我们读书的快乐,读书的心得。让我们各显神通“演三国”。
b:首先,请欣赏课本剧《三顾茅庐》。
学生表演课本剧《三顾茅庐》。
(四)论三国
a: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他们对《三国演义》这本书的理解。其实,三国更是一个战场,文人唇枪舌战,武将沙场厮杀。
b:最后我们就来个——唇枪舌战论三国。
a:你们说,三国谁最强?
b: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那就请你们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吧!(学生自由发言,各书已见。)
a:其实,三国纷争,无论胜败都是英雄,都是好汉,让我们齐心协力,同唱一首《好汉歌》。
b:刚才,同学们唇枪舌剑间,尽显英雄本色,让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现在我们对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
a:读书就要这样,读读、想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辩一辩,倾听别人的看法,全面认识事物。
b:听说大家还制作了精美的三国书签,谁来展示一下。
(五)结束
a:同学们,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b:但丁说过: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a:让我们积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做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吧!
b:到那时,你会觉得,世界是那么美好,生活是如此多姿,学习是多么快乐。
中队辅导员讲话。
退旗仪式(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积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以点带面,使每个...
一、设计理念: 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华诞,为庆祝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特举办此次主题班会活动,让广大学生...
一、背景立意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高速公路的飞快发展,外来文化及思想影响着这一代人。拜金主义、享乐主...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之称,历代的读书人都很注重道德和情操的培养,讲礼貌不仅仅是一个形式...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理解父母、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爱,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让学生学会理解、报答父母、老...
形式:主题班会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检查人数。二、出旗、敬礼(放歌曲)、礼毕。三、唱队歌。四、开场点题 主持人甲:...
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班会抒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努力向上!二、活动过程...
一、时间:2010年3月7日二、地点:五一班教室三、班会目的: 1、从小处培养学生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的思想。...
一、班会目标: 本次主题班会将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珍...
一.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赞美的必要性,掌握赞美的技巧和基本原则,了解赞美的多种方式。 2.学生能...
活动主题:学会感恩 活动时间:2010年5月7日 活动地点:五(2)班教室 活动目的: 1、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母爱是伟大的...
活动过程:主持人导出班会主题:(甲)尊敬的领导、(乙)老师、(甲)同学们,(合)下午好!甲:《学雷锋,做好人》主题...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