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2篇)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47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1

今年教学倒数的认识后,我的感触很多。以往教学这部分内容,我是直接让学生写出结果是1的算式,再从学生说的算式中把乘积是1的算式板演在黑板上,再让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理解互为的意思,最后总结出倒数的意义。现在想起来有一种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通过看杂志和其他教学刊物,我重新设计了教案。我觉得这样设计才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倒数的意义,是学生自己通过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后有了真正的收获。特别是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发现了算式的特点,并让学生举例后发现,有这样特点的算式是写不完的。然后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样子,通过例子说倒数的意义,并强调说倒数的关键字词。这对学生掌握概念是非常必要的。当学生很高兴的自认为是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时,我有给学生设计了障碍:怎样求带分数、小数和整数的倒数。虽然教材新授内容没有这些知识,但在以后的练习中出现了。我把它提到前面来,大家一起研究。我觉得很有必要。这样,使学生避免把带分数的倒数也用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的方法来求。这样就不会给学生的认知造成误导。学生在知道了分数、带分数、整数、小数的求倒数的方法以后,我又提出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使学生想到0的倒数问题。以前我是直接问学生“0“有倒数吗?好像暗示学生”0“没有倒数。改换成今天这样问,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得出两种答案,”0“有倒数,另一种是”0“没有倒数。有了分歧意见,又一次把学生带入了问题王国。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大家一致认为”0“没有倒数。因为“0”不能做除数,也就是0不能作分母。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比以往教学有了本质的转变,就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2

[说明:2003年9月26日,我受邀去同里第二中心小学(原屯村中心小学)借班执教苏教版第十一册“倒数的认识”一课。我事先没有与学生接触,课始也没有与学生交流。而是当场写了小卡片与小黑板,重要的是为农村一线的数学教师展示自己所追求的“常态环境下真实自然的绿色课堂教学”。]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倒数的认识。(板书:倒数的认识)你们看了这个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生1:倒数是什么东西?

师:倒数不是什么东西,而应该是什么知识?(同学们轻轻地笑了)

生2:数怎样倒法?

生3:是不是只有分数有倒数?

师:也就是说,同学们想知道倒数的意义和有关方法。

教师板书:意义、方法。

师:倒数的意义和有关方法课本上都有,我们一看就知道了。重要的是我们在学习中要有自己的发现。我相信你们。

教师板书:发现(用另一种颜色的粉笔写)。

[评析:一上课就揭示课题,开门见山,有利于在一节课的最佳时域直奔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只有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疑难症结,把握学生跳动的脉搏,才能有针对性地下功夫。]

[反思:课始直奔主题,一是可节省教学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二是对本节课的旧知识学生几乎不存在什么计算上的问题。同时,由于是借班上课,我想降低课始的起点,使学生产生安全的心理,全身心投入学习。]

2.初步理解倒数的意义

(1)自学课本。

师: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到倒数的意义,读一读。

学生打开课本,寻找倒数的意义,用笔划词句。

(2)复述意义。

师:请同学们合上书,谁能说说什么是倒数?

生1:乘积是1……

师:看来只读一遍就要记住有一定的难度,谁再来说说?

生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教师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

师:后面是什么,张老师忘了,谁来帮忙?

生3:互为倒数。

教师接着板书:互为倒数。

[评析:教师恰到好处地设置疑问,有利于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同时,高明的教师有时假装糊涂,把“聪明”让给学生,“张老师忘了,谁来帮忙?”短短的话语满足了学生求知探新的成功欲,这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策略。这也是张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在下面的教学中还有不少类似的对话。]

(3)初步剖析意义。

师:我们读的时候可以把这句话分成两部分,你认为该怎么读?

生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生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这两种读法究竟哪一种读法好?同桌同学讨论一下,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3:这样读很顺。

师:你是怎样读的?

生4: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同意这样读的同学请举手。看来,女同学都支持第一种,男同学都支持第二种。我也支持第二种的读法。

教师边说边板书:条件(在“乘积是1”的下面划上红线)、结论(在“两个数互为倒数”的下面划上红线)。

师:因为有了“乘积是1”的条件,才有“两个数互为倒数”的结论。

[反思:对倒数概念的两种读法,事后细想,还是第一位学生的读法为好,因为“乘积是1”是“两个数”的定语,把它们隔开不好,另外,这句话是省略了“它们”两个字,完整的应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它们互为倒数”,前面是条件,后面是结论。]

3.深入探究倒数的意义

(1)示范举例。

师:现在老师写一个算式,大家看看是不是符合这句话的意义?

教师板书:4/5×5/4=1。(生:符合)

师:那你有什么结论?

生:4/5和5/4互为倒数。

教师板书:4/5和5/4互为倒数。

师:在条件前加两个字……

教师板书:因为板书在4/5×5/4=1的前面。

师:有了因为,就有——

学生齐声回答“所以”,教师板书:所以板书在4/5和5/4互为倒数的前面。

师:谁来把条件、结论完整地说一说?

生:因为4/5×5/4=1,所以4/5和5/4互为倒数。

[评析:常常发现六年级学生做作业写倒数时,用这样的形式表示“2/3=3/2”,误认为等号左边是已知条件的数据,等号右边是所求的结果数据。教师的示范表述在这里显得很有必要,这是规范学生表述的重要环节。]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