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47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
(二)使学生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三)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掌握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能正确读出多位数是教学重点,中间和末尾带一个0或几个0的数的读法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介绍数的产生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三年半数学,每天都和数打交道,但是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需要数人数,数物体的个数,于是产生了数.那时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只知道同样多或同样少,还不会用一、二、三……等数来数物体的个数,于是就借助其它物品,如摆小石子.比如外出放羊时,每放出一只羊,摆一个小石子,共出去多少只羊,就摆出多少个小石子.放羊回来时,再把小石子和羊—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羊没有丢.还有用在木棒上刻道的方法来计数.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计数的符号,但各个国家和地区记数的符号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才产生了像现在这样比较完善的计数方法.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板书:)
(二)
1.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约有12亿,世界人口有50多亿,银行存款已超过百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2.用算盘数数,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可以在算盘上先拨上亿,边拨珠边数: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分别板书:十亿百亿千亿
提问:你学过的个、十、百、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它们叫什么?
(叫计数单位.)
教师指出:十亿、百亿、千亿和以前学习的个、十、百、千……亿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你共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师:像这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写数的时候,要用一些符号表示,这些符号叫做数字.
提问:学过的数字有哪些?
(1,2,3,4,5,6,7,8,9,0.)
这10个数字叫阿拉伯数字,它表示数的符号.数和数字是有区别的,如25是一个数,它是用数字2和5表示的.
(2)认识数位.
这10个阿拉伯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45230这个数里有几个数位?(5个数位)它们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所表示数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只用10个阿拉伯数字就可以表示出任意大的数.因此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它与计数单位是有区别的,如数字8在右边起第九位,那么8所在的数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表示8个亿,这个数就是九位数.
(3)数位顺序.
学过的12个数位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把板书上的计数单位下面加上一个“位”字,并画成表格形式,成为顺序表:
(顺序表是逐步补充完整的)
①先说说学过的数位有哪些?是怎样排列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数位”及顺序.说明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所以在千亿位后面用“……”表示还有其它数位.
想一想:在整数中数位很多,最小的数位是什么位?有没有最大的数位?
②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
提问:你能类推一下,今天学的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吗?(亿级)
教师板书: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提问:每级各表示多少?
(个级表示多少个,万级表示多少万,亿级表示多少亿.)
③分别说出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教师把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比较个级、万级、亿级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每级都是4个数位,4个数位排列顺序都是个、十、百、千.
不同点:个级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多少个;万级第一位是万位,表示多少万,亿级第一位是亿位,表示多少亿.
教师概括:数位顺序表是我们读数、写数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特别应熟记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5)反馈、口答.
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③和亿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4250070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它表示(),7在()位上,表示().
4.读多位数.
(1)读出下面各数:
提问:亿以内的数怎样读?
(先把数分级,先读万级的五十六,再在后面读出单位“万”五十六万,第二个数先读万级的四百二十六,后面读出单位“万”,四百二十六万.)
(2)出示例1.
指导学生读例1各数.
500000000读作:五亿.
1060000000先读亿级十亿,再读万级六千万,合在一起读作十亿六千万.
400305000000先读亿级,四千零三亿,再读万级,五百万,合起来读作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
(3)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的读法.
提问:含有三级的数,从哪一级读起?怎样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在什么位置上的0都不读?在什么位置上的0应该读?读几个?
(4)阅读课本37页多位数读法法则.
完成37页“做一做”的题目.注意哪些0不应该读,哪些0应该读,读几个.
(三)巩固反馈
1.填空.
(1)()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亿是().
(2)7246500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6在()位上,表示6个().
2.读出下面各题:
1204000000103050600000
43006000000250000000000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多位数的读法法则是什么?
(五)作业
练习九:第1~5题.
课堂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读法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千亿,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计数的位置原则是读、写多位数和计算的基础,数字、数位、位数,计数单位等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在教学中要加以区别.读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是学习的难点,要加以指导.
教学过程 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部分介绍数的产生.
第二部分,教学,共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通过数数,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同时指出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所以叫;第二个层次,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第三个层次,读多位数,总结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第三部分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还设计了易混的概念题及容易读错的中间或末尾带0的多位数,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熟练、正确地读多位数.
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
数字计数单位数位位数
从个位到千亿位数位顺序表
例1试读下面各数
500000000五亿
1060000000十亿六千万
400305000000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
练习读出下面各数
1204000000十二亿零四百万
103050600000一千零三十亿五千零六
十万
43008000000四百三十亿零八百万
250000000000二千五百亿
1、 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做一做”,练习九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万内的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千亿以内的数。能力训练点:1、能正确判断数位,运用读数法则,正确读数。 2、启发学生归纳读数法则。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教学难点: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开门见山的话题,迅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1、教学数的产生自学课本36页的内容。分组交流,知道了什么?2、教学十进制计数法(1) 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2) 我们知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多少?。。。。十个一千万是多少?(3)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4)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4、教学亿级的读法:(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个“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5、反馈练习:37页2( 三)巩固发展1、填空:(1)从右起第9位是( )位。(2)十个一亿是( )亿。(3)10个一百亿是( )亿。(4)----------、--------------、--------------、--------------是亿级,万级有——-------、----------------、----------、--------。2、判断:(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308040000000读做三千八十亿四千万。( ) (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十进制计数法,正确读多位数的法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亿”内的数位顺序表和,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
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板书: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数的产生.
1.学生自学课本内容.
学生回答:人们在劳动生产中有了计数的需要,比如数人数、物体个数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教师明确: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词数物体的个数,只是知道“同样多”.“多”、“少”,因此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来计数.
2.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内容.
(1)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对应起来,若二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2)人手中的木棒,木棒上有好多道,这就是记录.人们出去打猎时,拿走的武器,每拿一件武器就在上面刻一道,等到人们打猎回来时,再看二者是否同样多,以此来判断武器的丢失.
(3)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过去人们无论采取的哪种计数方式,都是要把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地对应起来.
(4)随着语言的发展,便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符号也不同.
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国家的数字?各是怎样的?
(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
(5)人类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数认得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因进位制有很多种,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所以后来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有了数的概念、数字和计数方法,又逐渐发展成较完整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板书课题:)
(二)教学.
1.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3.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
4.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
我国人口十二亿就比亿大.从一亿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请同学们拿出算盘.让学生在算盘上先拨上一亿,然后一亿一亿地数,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
教师提问:A、九亿再加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要怎样?十亿应写在什么位置?百亿、千亿呢?(教师同步板书)
B、十亿、百亿、千亿也叫计数单位.我们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C、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明确:A、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因不常用,暂时不学,所以在千亿的左面用……表示(板书:……)
B、“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
(三)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要把一个数写出来,就要用到数字,
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数字?(1、2.3、4、5、6、7、8、9.0)
教师说明:这些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也不同.
2.观察数位顺序表.
教师提问: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强化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3.数位分级(学生自学)
自学题目:从右边起几个数位为一级,各是什么数级?
个级、万级、亿级有什么异同点?
(四)教学亿级的读法.
1.下面的数该怎样读呢?(回忆读亿以内数的方法.)
教师板书:
5000010600040030500
2.在上面三个数后各加4个0,变成例1.
(1)学生试读、互相读、小组讨论读.
(2)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学生讨论: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的数,按什么顺序来读?
怎样读亿级、万级的数?
什么位置的“0”不读?什么位置的读,读几个?
学生总结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从右起第9位是()位.
(2)十个一亿是()亿.
(3)10个一百亿是()亿.
(4)、、、是亿级,万级有、、、.
2.判断.
(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308040000000读作三千八十亿四千万.()
3.读出下面每组数.
(1)656500006500000000
(2)407040700000407000000000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正确读多位数的法则.
五、布置作业 .
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止,我国总人口达到1295330000人
2.1999年全国有小学生135479600人
3.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500000千米
六、板书设计 .
1、数的产生2、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教学目标 :
(一)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
(二)使学生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三)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能正确读出多位数是教学重点,中间和末尾带一个0或几个0的数的读法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
一、介绍数的产生。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三年半数学,每天都和数打交道,但是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需要数人数,数物体的个数,于是产生了数。那时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只知道同样多或同样少,还不会用“一、二、三……”等数来数物体的个数,于是就借助其它物品,如摆小石子。比如外出放羊时,每放出一只羊,摆一个小石子,共出去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羊回来时,再把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羊没有丢。还有用在木棒上刻道的方法来计数。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计数的符号,但各个国家和地区记数的符号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住增多,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才产生了像现在这样比较完善的计数方法。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板书:)
二、。
1.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约有13亿,世界人口有50多亿,银行存款已超过百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2.用算盘数数,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在算盘上先拨上亿,边拨珠边数: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分别板书:十亿 百亿 千亿
问:你学过的个、十、百、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它们叫什么?(计数单位)教师指出:十亿、百亿、千亿和以前学习的个、十、百、千……亿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问:你共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说明:像这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写数的时候,要用一些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叫做数字。
问:学过的数字有哪些?(1,2,3,4,5,6,7,8,9,0)
这10个数字叫阿拉伯数字,它表示数的符号。数和数字是有区别的,如25是一个数,它是用数字2和5表示的。
(2)认识数位。
这10个阿拉伯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45230这个数里有几个数位?(5个数位)它们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所表示数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只用10个阿拉伯数字就可以表示出任意大的数,因此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它与计数单位是有区别的,如数字8在右边起第九位,那么8所在的数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表示8个亿,这个数就是九位数。
(3)数位顺序。
问:学过的12个数位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把板书上的计数单位下面加一个“位”字,并画成表格形式,成为顺序表:
数
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
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数级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计数单位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顺序表是逐步补充完整的)
①先说说学过的数位有哪些?是怎样排列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数位”及顺序,说明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所以在千亿位后面用“……”表示还有其它数位。
想一想:在整数中数位很多,最的数位是什么位?有没有最大的数位?
②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
问:你能类推一下,今天学的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吗?(亿级)
教师板书: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问:每级各表示多少?
(个级表示多少个;万级表示多少万;亿级表示多少亿)
③分别说出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教师把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比较个级、万级、亿级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每级都是4个数位,4个数位排列顺序都是个、十、百、千。
不同点:个级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多少个;万级第一位是万位,表示多少万;亿级第一位是亿位,表示多少亿。)
教师概括:数位顺序表是我们读数、写数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特别应熟记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5)反馈、口答。
①一百亿有( )个十亿,( )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
③和亿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和( )。
④42500700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它表示( ),7在( )位上,表示( )。
4.读多位数。
(1)读出下面各数:
560000 4260000
问:亿以内的数怎样读?
(先把数分级,先读万级的五十六,再在后面读出单位“万”五十六万,第二个数先读万级的四百二十六,后面读出单位“万”,四百二十六万。)
(2)出示例1。
指导学生读出例1的数。
5|0000|0000 读作:五亿
10|6000|0000先读亿级十亿,再读万级六千万,合在一起读作十亿六千万。
4003|0500|0000 先读亿级,四千零三亿,再读万级,五百万,合起来读作: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
(3)
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的读法。
问:含有三级的数,从哪一级读起?怎样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在什么位置上的0都不读?在什么位置上的0应该读?读几个?
(4)阅读课本37页多位数读法法则。
完成37页“做一做”的题目,注意哪些0不应该读,哪些0应该读,读几个。
三、巩固反馈。
1.填空。
(1)( )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 )是一百亿,10个亿是( )。
(2)72465000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6在( )位上,表示6个( )。
2.读出下面各数。
1204000000 103050600000 43006000000 250000000000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多位数的读法法则是什么?
五、作业 。
练习九: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亿”内的数位顺序表和,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
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板书: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数的产生.
1.学生自学课本内容.
学生回答:人们在劳动生产中有了计数的需要,比如数人数、物体个数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教师明确: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词数物体的个数,只是知道“同样多”.“多”、“少”,因此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来计数.
2.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内容.
(1)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对应起来,若二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2)人手中的木棒,木棒上有好多道,这就是记录.人们出去打猎时,拿走的武器,每拿一件武器就在上面刻一道,等到人们打猎回来时,再看二者是否同样多,以此来判断武器的丢失.
(3)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过去人们无论采取的哪种计数方式,都是要把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地对应起来.
(4)随着语言的发展,便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符号也不同.
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国家的数字?各是怎样的?
(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
(5)人类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数认得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因进位制有很多种,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所以后来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有了数的概念、数字和计数方法,又逐渐发展成较完整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板书课题:)
(二)教学.
1.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3.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
4.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
我国人口十二亿就比亿大.从一亿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请同学们拿出算盘.让学生在算盘上先拨上一亿,然后一亿一亿地数,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
教师提问:A、九亿再加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要怎样?十亿应写在什么位置?百亿、千亿呢?(教师同步板书)
B、十亿、百亿、千亿也叫计数单位.我们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C、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明确:A、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因不常用,暂时不学,所以在千亿的左面用……表示(板书:……)
B、“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
(三)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要把一个数写出来,就要用到数字,
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数字?(1、2.3、4、5、6、7、8、9.0)
教师说明:这些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也不同.
2.观察数位顺序表.
教师提问: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强化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3.数位分级(学生自学)
自学题目:从右边起几个数位为一级,各是什么数级?
个级、万级、亿级有什么异同点?
(四)教学亿级的读法.
1.下面的数该怎样读呢?(回忆读亿以内数的方法.)
教师板书:
5000010600040030500
2.在上面三个数后各加4个0,变成例1.
(1)学生试读、互相读、小组讨论读.
(2)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学生讨论: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的数,按什么顺序来读?
怎样读亿级、万级的数?
什么位置的“0”不读?什么位置的读,读几个?
学生总结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从右起第9位是()位.
(2)十个一亿是()亿.
(3)10个一百亿是()亿.
(4)、、、是亿级,万级有、、、.
2.判断.
(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308040000000读作三千八十亿四千万.()
3.读出下面每组数.
(1)656500006500000000
(2)407040700000407000000000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正确读多位数的法则.
五、布置作业 .
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止,我国总人口达到1295330000人
2.1999年全国有小学生135479600人
3.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500000千米
六、板书设计.
1、数的产生2、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亿”内的数位顺序表和,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
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板书: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数的产生.
1.学生自学课本内容.
学生回答:人们在劳动生产中有了计数的需要,比如数人数、物体个数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教师明确: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词数物体的个数,只是知道“同样多”.“多”、“少”,因此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来计数.
2.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内容.
(1)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对应起来,若二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2)人手中的木棒,木棒上有好多道,这就是记录.人们出去打猎时,拿走的武器,每拿一件武器就在上面刻一道,等到人们打猎回来时,再看二者是否同样多,以此来判断武器的丢失.
(3)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过去人们无论采取的哪种计数方式,都是要把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地对应起来.
(4)随着语言的发展,便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符号也不同.
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国家的数字?各是怎样的?
(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
(5)人类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数认得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因进位制有很多种,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所以后来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有了数的概念、数字和计数方法,又逐渐发展成较完整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板书课题:)
(二)教学.
1.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3.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
4.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
我国人口十二亿就比亿大.从一亿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请同学们拿出算盘.让学生在算盘上先拨上一亿,然后一亿一亿地数,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
教师提问:A、九亿再加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要怎样?十亿应写在什么位置?百亿、千亿呢?(教师同步板书)
B、十亿、百亿、千亿也叫计数单位.我们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C、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明确:A、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因不常用,暂时不学,所以在千亿的左面用……表示(板书:……)
B、“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
(三)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要把一个数写出来,就要用到数字,
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数字?(1、2.3、4、5、6、7、8、9.0)
教师说明:这些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也不同.
2.观察数位顺序表.
教师提问: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强化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3.数位分级(学生自学)
自学题目:从右边起几个数位为一级,各是什么数级?
个级、万级、亿级有什么异同点?
(四)教学亿级的读法.
1.下面的数该怎样读呢?(回忆读亿以内数的方法.)
教师板书:
5000010600040030500
2.在上面三个数后各加4个0,变成例1.
(1)学生试读、互相读、小组讨论读.
(2)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学生讨论: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的数,按什么顺序来读?
怎样读亿级、万级的数?
什么位置的“0”不读?什么位置的读,读几个?
学生总结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从右起第9位是()位.
(2)十个一亿是()亿.
(3)10个一百亿是()亿.
(4)、、、是亿级,万级有、、、.
2.判断.
(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308040000000读作三千八十亿四千万.()
3.读出下面每组数.
(1)656500006500000000
(2)407040700000407000000000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正确读多位数的法则.
五、布置作业 .
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止,我国总人口达到1295330000人
2.1999年全国有小学生135479600人
3.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500000千米
六、板书设计.
1、数的产生2、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在教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 " 十进制计数法 " 中 的数位顺序表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 , 向我提问 : " 老师 , 这个’千亿位 ’ 左边的省略号是什么位 ? 比千亿 位大的数怎么读 ? 气全班同学的注意一下子被这个突 如其来的提问所吸引。我开始一愣 , 但又很快冷静下 来 , 看到全班同学也很想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 我改变了原先的教学计划。先表扬了这个学生肯动脑 筋 , 敢于提问。接着便向学生作了解释 : 现实生活中确 实有许多地方要用到比 " 千亿位 " 大的数赞 , 对于大于 " 千亿位 " 的数 , 教材还没有规定具体的数位 , 在读写 时 , 我们可以把它们改写成用 " 万 " 或 " 亿 " 作单位的数 , 或取近似值写成用 " 万 亿 " 作单位的数 , 以后的学习 中 , 我们还可以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一个很大很大的 数 , 这需要我们掌握好现在的每一步知识。
问题总算平息了 , 但给我留下许多思考。
(1) 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间 , 我们教师要有良好的
心理素质和师德修养。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 我们的课 堂教学处处要以学生为中心 ,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 地位 ,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课堂上要鼓励学 生大胆质疑。我们有的教师为了顺利完成自己准备好的教学任务不让学生节外生技 , 不给学生质疑问难的 机会 , 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 , 更是 " 消灭在萌芽状态 " 或是讽刺、挖苦学生 :" 这样的问题还用问吗 ?" 、 " 自己 去想吧 " 等等。殊不知 , 这样不仅打击了学生提问的积 极性 , 有的更是在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 甚至在扼 杀一个未来的 " 爱迪生 " 。
(2) 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间 , 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储备。在知识迅速更替的今天 , 教师不仅要掌握好教 材的知识体系 , 更要通过学习 , 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 量 , 以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
(3) 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 , 教师要妥善处理好。 对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可当场解决 , 教师不能立即 回答的要客观地说明缘由 , 实事求是地做好解释。以 前也听过有些教师对学生提问无法回答时 , 会摆出一 本正经的样子说 :" 这个问题老师先考考你们。 " 这样以 其昏昏使人昭昭 , 虽然当时可以应付过去 , 但学生成人 以后会知道这是一个 " 骗局 " 。当然对于个别学生个别 问题 , 我们有时确实需要师生课后个别处理。
总之 , 我们应以现代教育观点正确妥善地对待学 生突如其来的提问 , 处处以学生为本 , 注意保护好学生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 敢于提 出自己的独立看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亿”内的数位顺序表和,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
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板书: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数的产生.
1.学生自学课本内容.
学生回答:人们在劳动生产中有了计数的需要,比如数人数、物体个数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教师明确: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词数物体的个数,只是知道“同样多”.“多”、“少”,因此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来计数.
2.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内容.
(1)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对应起来,若二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2)人手中的木棒,木棒上有好多道,这就是记录.人们出去打猎时,拿走的武器,每拿一件武器就在上面刻一道,等到人们打猎回来时,再看二者是否同样多,以此来判断武器的丢失.
(3)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过去人们无论采取的哪种计数方式,都是要把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地对应起来.
(4)随着语言的发展,便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符号也不同.
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国家的数字?各是怎样的?
(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
(5)人类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数认得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因进位制有很多种,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所以后来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有了数的概念、数字和计数方法,又逐渐发展成较完整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板书课题:)
(二)教学.
1.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3.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
4.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
我国人口十二亿就比亿大.从一亿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请同学们拿出算盘.让学生在算盘上先拨上一亿,然后一亿一亿地数,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
教师提问:A、九亿再加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要怎样?十亿应写在什么位置?百亿、千亿呢?(教师同步板书)
B、十亿、百亿、千亿也叫计数单位.我们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C、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明确:A、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因不常用,暂时不学,所以在千亿的左面用……表示(板书:……)
B、“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
(三)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要把一个数写出来,就要用到数字,
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数字?(1、2.3、4、5、6、7、8、9.0)
教师说明:这些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也不同.
2.观察数位顺序表.
教师提问: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强化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3.数位分级(学生自学)
自学题目:从右边起几个数位为一级,各是什么数级?
个级、万级、亿级有什么异同点?
(四)教学亿级的读法.
1.下面的数该怎样读呢?(回忆读亿以内数的方法.)
教师板书:
5000010600040030500
2.在上面三个数后各加4个0,变成例1.
(1)学生试读、互相读、小组讨论读.
(2)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学生讨论: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的数,按什么顺序来读?
怎样读亿级、万级的数?
什么位置的“0”不读?什么位置的读,读几个?
学生总结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从右起第9位是()位.
(2)十个一亿是()亿.
(3)10个一百亿是()亿.
(4)、、、是亿级,万级有、、、.
2.判断.
(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308040000000读作三千八十亿四千万.()
3.读出下面每组数.
(1)656500006500000000
(2)407040700000407000000000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正确读多位数的法则.
五、布置作业 .
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止,我国总人口达到1295330000人
2.1999年全国有小学生135479600人
3.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500000千米
六、板书设计 .
1、数的产生2、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二)使学生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三)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掌握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能正确读出多位数是教学重点,中间和末尾带一个0或几个0的数的读法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介绍数的产生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三年半数学,每天都和数打交道,但是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需要数人数,数物体的个数,于是产生了数.那时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只知道同样多或同样少,还不会用一、二、三……等数来数物体的个数,于是就借助其它物品,如摆小石子.比如外出放羊时,每放出一只羊,摆一个小石子,共出去多少只羊,就摆出多少个小石子.放羊回来时,再把小石子和羊—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羊没有丢.还有用在木棒上刻道的方法来计数.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计数的符号,但各个国家和地区记数的符号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才产生了像现在这样比较完善的计数方法.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十进制计数法”.(板书:十进制计数法)
(二)十进制计数法
1.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约有12亿,世界人口有50多亿,银行存款已超过百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2.用算盘数数,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可以在算盘上先拨上亿,边拨珠边数: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分别板书:十亿百亿千亿
提问:你学过的个、十、百、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它们叫什么?
(叫计数单位.)
教师指出:十亿、百亿、千亿和以前学习的个、十、百、千……亿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你共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师:像这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写数的时候,要用一些符号表示,这些符号叫做数字.
提问:学过的数字有哪些?
(1,2,3,4,5,6,7,8,9,0.)
这10个数字叫阿拉伯数字,它表示数的符号.数和数字是有区别的,如25是一个数,它是用数字2和5表示的.
(2)认识数位.
这10个阿拉伯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45230这个数里有几个数位?(5个数位)它们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所表示数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只用10个阿拉伯数字就可以表示出任意大的数.因此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它与计数单位是有区别的,如数字8在右边起第九位,那么8所在的数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表示8个亿,这个数就是九位数.
(3)数位顺序.
学过的12个数位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把板书上的计数单位下面加上一个“位”字,并画成表格形式,成为顺序表:
(顺序表是逐步补充完整的)
①先说说学过的数位有哪些?是怎样排列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数位”及顺序.说明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所以在千亿位后面用“……”表示还有其它数位.
想一想:在整数中数位很多,最小的数位是什么位?有没有最大的数位?
②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
提问:你能类推一下,今天学的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吗?(亿级)
教师板书: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提问:每级各表示多少?
(个级表示多少个,万级表示多少万,亿级表示多少亿.)
③分别说出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教师把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比较个级、万级、亿级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每级都是4个数位,4个数位排列顺序都是个、十、百、千.
不同点:个级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多少个;万级第一位是万位,表示多少万,亿级第一位是亿位,表示多少亿.
教师概括:数位顺序表是我们读数、写数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特别应熟记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5)反馈、口答.
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③和亿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4250070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它表示(),7在()位上,表示().
4.读多位数.
(1)读出下面各数:
提问:亿以内的数怎样读?
(先把数分级,先读万级的五十六,再在后面读出单位“万”五十六万,第二个数先读万级的四百二十六,后面读出单位“万”,四百二十六万.)
(2)出示例1.
指导学生读例1各数.
500000000读作:五亿.
1060000000先读亿级十亿,再读万级六千万,合在一起读作十亿六千万.
400305000000先读亿级,四千零三亿,再读万级,五百万,合起来读作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
(3)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的读法.
提问:含有三级的数,从哪一级读起?怎样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在什么位置上的0都不读?在什么位置上的0应该读?读几个?
(4)阅读课本37页多位数读法法则.
完成37页“做一做”的题目.注意哪些0不应该读,哪些0应该读,读几个.
(三)巩固反馈
1.填空.
(1)()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亿是().
(2)7246500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6在()位上,表示6个().
2.读出下面各题:
1204000000103050600000
43006000000250000000000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多位数的读法法则是什么?
(五)作业
练习九:第1~5题.
课堂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读法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千亿,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的位置原则是读、写多位数和计算的基础,数字、数位、位数,计数单位等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在教学中要加以区别.读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是学习的难点,要加以指导.
教学过程 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部分介绍数的产生.
第二部分,教学十进制计数法,共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通过数数,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同时指出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所以叫十进制计数法;第二个层次,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第三个层次,读多位数,总结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第三部分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还设计了易混的概念题及容易读错的中间或末尾带0的多位数,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熟练、正确地读多位数.
板书设计
十进制计数法
数的产生
数字计数单位数位位数
从个位到千亿位数位顺序表
例1试读下面各数
500000000五亿
1060000000十亿六千万
400305000000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
练习读出下面各数
1204000000十二亿零四百万
103050600000一千零三十亿五千零六
十万
43008000000四百三十亿零八百万
250000000000二千五百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位顺序表
五、教学过程:
(一)新授。
(1)了解其他进制。
出示十进制计数法。古代有十进制计数法,还有十二进制计数法、十六进制计数法等等。由于十进制计数法比较方便,最后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计数法。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①板书课题:十进制计数法。
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怎么计数的?让生先试着说一说。
②出示已学的计数单位。
至今为止,我们学习的最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亿)
那还有没有比亿更大的计数单位?你猜猜什么?(十亿)
多少个一亿是十亿?数一数。
有没有比十亿更大的计数单位?你猜猜什么?(百亿)
多少个十亿是一百亿?数一数。
有没有比百亿更大的计数单位?你猜猜什么?(千亿)
多少个百亿是一千亿?数一数。
③出示新的计数单位。
有没有比千亿更大的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进率都是十)“进率都是十”是什么意思?
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十倍的关系。
小结:像这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学生独立补充完整课本数位顺序表。
①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数位……
数级……
计数单位……
(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数单位)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二)练习。
1、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亿是()。
⑤4在十亿位,表示()个()。
2、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一: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8页的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数的读法,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的数的产生。
2、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3、使学生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亿”、“千亿”.
4、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36页的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
1、教学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半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教师说明: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记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36页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车,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浙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学。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例如,巴比伦数字就是用一个类似三角形的符号来表示1,两个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学游戏贯彻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它好比强大的磁场,最大限度的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着孩子们主...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一开始...
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本环节中我将原例题中的问题省掉,不出现题目的问题;就这么一改,一个与...
本节课,我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把新课程的理念预设到我们的课堂教学...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多是先由教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再让学生验证,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不等底...
《面积计算》这一课的教学要求是复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会求组合图形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二单元新课“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是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了乘法分配律的初步认识,“5个3加3个3等于8个3”、“5个3减3个3...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如果我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 在学生“节外生枝”的同时, 采...
、创设情景:1、问题激趣:有一个女罪犯,他通过化装、整容,从外貌上来看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般人很难发现,就连公安警...
在列解方程解应用题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了几种训练方法:一、读题。通过读题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题中讲的是...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