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教案 >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 有朋友真好(通用14篇)

有朋友真好(通用14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9:17

有朋友真好篇1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自我意识较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同时,家长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导致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许多幼儿就遇到了同伴关系的强有力挑战。因此我班开展“有朋友真好”的主题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品质。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向家长说明开展此主题的目的、意义与方法,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做到家园教育同步。活动过程中,重点指导家长让幼儿积极参与交往、学会交往,在交往中理解自己与集体、与别人的关系,从小养成热爱集体、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一:

一、       活动内容:我有好朋友了

二、       活动目标:

1、          在老师、家长的引导和帮助下自己寻找好朋友,学习初步的交往。

2、          感受到有朋友的乐趣。

3、          向老师、家长和同伴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三、       活动准备:

1、          取得家长的配合,引导幼儿与家附近的小朋友做朋友,并拍下与好朋友的合影照片。

2、          布置用于贴合影照片的专栏。

3、          《找朋友》的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四、       指导要点:

1、          放《找朋友》的音乐,让幼儿自己寻找和选择好朋友。

2、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及合影照片,鼓励幼儿尽量多的向他人介绍。

3、          将“好朋友”的合影照片布置在专栏里。

4、          与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个节目。

活动二:

一、       活动内容:打电话

二、       活动目标:

1、          给好朋友打电话,告诉好朋友自己最愉快的事,体会与人分享快乐的幸福。

2、          给老师打电话祝贺新年,初步学习使用礼节性的交往语言。

三、       活动准备:

1、          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幼儿外出游玩,以丰富幼儿的交谈内容。

2、          学习打电话的方法。

3、          与好朋友互换号码。

四、       指导要点:

1、          教师与幼儿进行“打电话”的情景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给幼儿一些礼节性的礼貌用语“你好”、“节日好”、“再见”。

3、          幼儿给好朋友打电话,与好朋友分享自己最愉快的事。

4、          幼儿给老师打电话,和老师互祝新年。

5、          争取家长的支持,督促幼儿打电话。

活动三:

一、       活动内容:好朋友生日会

二、       活动目标:

1、          在邀请朋友一起过生日的过程中,学习自主的安排活动内容。

2、          在实践中学习交往的技能。

三、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进行生日环境布置、音乐磁带、录音机、照相机。

四、指导要点:

1、          幼儿邀请朋友一起过生日。

2、          幼儿自主安排活动内容,教师、家长适当参与指导。

(1)点蜡烛、唱生日歌、分蛋糕、与朋友一起分享。

(2)朋友们给过生日的幼儿表演节目,说祝贺的话。

(3)拍照留念,随音乐舞蹈,增加气氛。

就幼儿礼貌,友好、合作等方面,对幼儿的行为予以评价。

有朋友真好篇2

目标

1.感受、理解故事角色间真挚的友情。

2.懂得朋友间应互相关心、帮助。

准备

青蛙、癞蛤蟆的布绒玩具或自制指偶。

过程

1.青蛙和癞蛤蟆真要好。

——请幼儿完整倾听一遍故事。

——生日那天晚上,癞蛤蟆为什么着急?它担心什么?

——再次请幼儿完整倾听一遍故事。

——癞蛤蟆准备好长绳子、提灯、平底锅,想去干什么?

——青蛙为什么来迟了?它为什么要送癞蛤蟆一个台钟?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癞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2.学学青蛙与癞蛤蟆的对话。

——出示青蛙、癞蛤蟆的布绒玩具或自制指偶,引导幼儿思考:癞蛤蟆看到青蛙来了心情怎样?该怎样表现?

——教师左手操作“青蛙”,右手操作“癞蛤蟆”,表现癞蛤蟆连珠炮似的发问过程,引导幼儿体验癞蛤蟆焦急、关切的心情。

——教师扮演癞蛤蟆,幼儿扮青蛙,学学它们的对话。

3.有朋友真好。

——癞蛤蟆看到好朋友青蛙没来,十分担心,青蛙是为了给好朋友准备

生日礼物而迟到的,它俩互相关心,真是一对好朋友。

——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吗?

——有的小朋友暂时没有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呢?

建议

1.生日那天,癞蛤蟆不见朋友青蛙前来,心中涌现出一连串可怕的遐想,它准备去救助青蛙。作品对癞蛤蟆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得十分细腻,真切地传达了它们之间纯洁、真挚的友情,质朴但具有感染力。

2.该活动可重点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角色的思想、情感。从而对自己的交往行为产生影响。

附:有朋友真好

生日那天晚上,癞蛤蟆烧了很多很多好吃的菜,还准备了蛋糕。他说:“青蛙还没有来。”

他看看钟,钟上的针不动,这才想起钟已经坏了。他开了门望着外面,天已经暗下来了,看不见青蛙。

“等得我真心急。”癞蛤蟆说,“青蛙会不会遇到了可怕的事情?会不会跌进一个深深的窟窿里,出不来了?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永远看不到他了!”

癞蛤蟆第二次开门,仍旧没看见青蛙。他说:“青蛙会不会在树林里迷路了?他是不是着凉,淋湿了,饿坏了?他会不会让大野兽抓住,给大野兽的尖牙齿吃掉了?”他大哭起来,“我的好朋友永远不会和我在一起过生日了!”

癞蛤蟆在地窖里找了一根长绳子,说:“我用它把青蛙从窟窿里救出来。”

他又在阁楼里找到一盏提灯,说:“青蛙看见灯,就能够走出树林了。”

他又在厨房里找到一只长柄平底锅,说:“我要用它来打那只大野兽,把它的尖牙齿全部打下来。”

癞蛤蟆拿着绳子、提灯、平底锅,大声喊着:“青蛙,不要急,我来帮助你了!”

癞蛤蟆跑出房子,咦,前面就是青蛙。

青蛙说:“癞蛤蟆,你好!我来迟了,很抱歉!我是在给你准备礼物。”

癞蛤蟆问:“你没有跌进深深的窟窿里吗?”

青蛙回答:“没有。”

癞蛤蟆又问:“你没有在树林里迷路?”

青蛙回答:“没有。”

癞蛤蟆又问:“你没有被一只大野兽吃掉吗?”

青蛙回答:“没有,完全没有。”

癞蛤蟆说:“哈哈,和你一块儿过生日多么愉快啊!”

癞蛤蟆打开青蛙的礼物,是一只美丽的新台钟。

两个好朋友坐在火炉旁边,一起吃蛋糕。

([美国]阿·劳贝尔/文)

有朋友真好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动物的特征与城市中事物进行匹配。

2.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运用语言表达对朋友的想念,并学说“小兔,你好,我是,我特别想念你,我给你准备了。”

3.体验小兔与朋友之间互相想念和关爱的情感。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小兔手偶一个、小动物图片、城市的东西的图片、人手一份礼物、风铃一个、《八音盒》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小兔子。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看是谁?(小兔子)

小兔子要离开森林的家,搬到城市里去,森林里的许多好朋友都舍不得她,都来送她。

2.出示黑板上的各种图片动物。

师:“瞧,森林里的好朋友都有谁?”

小鸭、小猫、小狗、大象、小猴、小羊、斑马、长颈鹿

3.师:森林里的动物朋友都舍不得小兔,他们都来送小兔,并且还送给小兔一样礼物,是什么呢?(教师出示风铃实物)朋友们说:“你把风铃挂在窗边,每当风铃响起来的时候,就是我们在想你。”

4.师提问:朋友送给小兔的礼物是什么?(风铃)

他们对小兔说了什么呢?(引导幼儿重复说)

二、理解故事,趣味匹配

1.师:小兔到了城市里面,她看到很多东西都觉得很新奇。

提问:①什么叫“新奇”?

②总结:原来城市里有很多东西,小兔在森林里没有见过,所以会觉得城市里很新奇啊。

③城市里可能有什么东西?

2.师:城市里的很多东西都让小兔想起了森林里的老朋友。

提问:森林里的哪些东西会让她想起哪个好朋友?

3.师:那我们来看一看,小兔看到了哪些东西,让他想到了森林里哪个好朋友呢?

小兔看到了城市里高高的楼房(将图片贴到黑板上),她会想起森林里的谁?为什么?(进行匹配)

4.师:小兔继续向前走,来到动物园,看到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喷泉,她会想起谁呢?为什么?(请幼儿上来匹配)

5.师:小兔继续向前走,来到了马路边上,看到了斑马线,她又会想起哪个老朋友呢?为什么?(请幼儿进行匹配)

6.师:小兔这时候抬头望了望天上的白云,她会想起谁呢?为什么?(请幼儿进行匹配。)

7.师:小兔看到了肉骨头,又会想起谁呢?(引导幼儿进行匹配)

8.师:小兔看到了桃子树,又会想起谁呢?(引导幼儿进行匹配)

9.师:小兔来到了小河旁,看到了河里游来游去的小鱼,她会想起谁呢?还有谁?引导幼儿进行匹配。

三、发散思维,传送祝福。

1.师:就这样小兔每天都会想念着她森林里的好朋友,想啊想。有一天,一阵微风拨动了风铃(播放音乐),叮叮咚的声音在黑夜里响了起来,飘得很远很远。小兔好像听到了好朋友送来的问候声,不信啊,你们听。(播放录音):小兔,你好!我是长颈鹿,我特别想念你。我给你准备了胡萝卜!

2.师:咦,是谁送来的问候声?他是怎么说的呢?引导幼儿学说。

3.师:其实,小动物们带来了很多礼物,请你拿到礼物的时候看一看你为小兔准备的礼物是什么?你是小兔的哪个好朋友?请你先和旁边的小朋友相互谈谈,这个过程中老师会播放一段音乐,请你仔细听音乐,音乐停了就请你安静下来啦!(播放音乐)

4.教师扮演小兔,引导与幼儿进行对话。

①师:谁要为小兔送礼物呀?请你和长颈鹿一样用那句好听的话说一说哦!

你好!我是小兔,你是我的哪个老朋友呀?你为我准备了什么礼物?

哦!谢谢你,我们来拥抱一下吧!

②教师选择5个左右的幼儿进行对话练习。

四、情感升华,延伸想念。

1.师:小兔子收到了你们的祝福与礼物,特别高兴,也特别感谢你们,小兔说呀“我好想你们呀!你们呢?”

2.幼儿回答:“我们也好想你啊!”

3.师:哇这真是一句好听的话啊!我们再说一遍吧。

4.小结:今天来幼儿园上学,我们也离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段时间了,你们有没有想他们啊,我们可以说句什么好听的话呢?那等会放学的时候记得把这句好听的话告诉他们哦!

有朋友真好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动物的特征与城市中事物进行匹配。

2.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运用语言表达对朋友的想念,并学说“小兔,你好,我是,我特别想念你,我给你准备了。”

3.体验小兔与朋友之间互相想念和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兔手偶一个、小动物图片、城市的东西的图片、人手一份礼物、风铃一个、《八音盒》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小兔子。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看是谁?(小兔子)

小兔子要离开森林的家,搬到城市里去,森林里的许多好朋友都舍不得她,都来送她。

2.出示黑板上的各种图片动物。

师:“瞧,森林里的好朋友都有谁?”

小鸭、小猫、小狗、大象、小猴、小羊、斑马、长颈鹿

3.师:森林里的动物朋友都舍不得小兔,他们都来送小兔,并且还送给小兔一样礼物,是什么呢?(教师出示风铃实物)朋友们说:“你把风铃挂在窗边,每当风铃响起来的时候,就是我们在想你。”

4.师提问:朋友送给小兔的礼物是什么?(风铃)

他们对小兔说了什么呢?(引导幼儿重复说)

二、理解故事,趣味匹配

1.师:小兔到了城市里面,她看到很多东西都觉得很新奇。

提问:①什么叫“新奇”?

②总结:原来城市里有很多东西,小兔在森林里没有见过,所以会觉得城市里很新奇啊。

③城市里可能有什么东西?

2.师:城市里的很多东西都让小兔想起了森林里的老朋友。

提问:森林里的哪些东西会让她想起哪个好朋友?

3.师:那我们来看一看,小兔看到了哪些东西,让他想到了森林里哪个好朋友呢?

小兔看到了城市里高高的楼房(将图片贴到黑板上),她会想起森林里的谁?为什么?(进行匹配)

4.师:小兔继续向前走,来到动物园,看到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喷泉,她会想起谁呢?为什么?(请幼儿上来匹配)

5.师:小兔继续向前走,来到了马路边上,看到了斑马线,她又会想起哪个老朋友呢?为什么?(请幼儿进行匹配)

6.师:小兔这时候抬头望了望天上的白云,她会想起谁呢?为什么?(请幼儿进行匹配。)

7.师:小兔看到了肉骨头,又会想起谁呢?(引导幼儿进行匹配)

8.师:小兔看到了桃子树,又会想起谁呢?(引导幼儿进行匹配)

9.师:小兔来到了小河旁,看到了河里游来游去的.小鱼,她会想起谁呢?还有谁?引导幼儿进行匹配。

三、发散思维,传送祝福。

1.师:就这样小兔每天都会想念着她森林里的好朋友,想啊想。有一天,一阵微风拨动了风铃(播放音乐),叮叮咚的声音在黑夜里响了起来,飘得很远很远。小兔好像听到了好朋友送来的问候声,不信啊,你们听。(播放录音):小兔,你好!我是长颈鹿,我特别想念你。我给你准备了胡萝卜!

2.师:咦,是谁送来的问候声?他是怎么说的呢?引导幼儿学说。

3.师:其实,小动物们带来了很多礼物,请你拿到礼物的时候看一看你为小兔准备的礼物是什么?你是小兔的哪个好朋友?请你先和旁边的小朋友相互谈谈,这个过程中老师会播放一段音乐,请你仔细听音乐,音乐停了就请你安静下来啦!(播放音乐)

4.教师扮演小兔,引导与幼儿进行对话。

①师:谁要为小兔送礼物呀?请你和长颈鹿一样用那句好听的话说一说哦!

你好!我是小兔,你是我的哪个老朋友呀?你为我准备了什么礼物?

哦!谢谢你,我们来拥抱一下吧!

②教师选择5个左右的幼儿进行对话练习。

四、情感升华,延伸想念。

1.师:小兔子收到了你们的祝福与礼物,特别高兴,也特别感谢你们,小兔说呀“我好想你们呀!你们呢?”

2.幼儿回答:“我们也好想你啊!”

3.师:哇这真是一句好听的话啊!我们再说一遍吧。

4.小结:今天来幼儿园上学,我们也离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段时间了,你们有没有想他们啊,我们可以说句什么好听的话呢?那等会放学的时候记得把这句好听的话告诉他们哦!

中班语言《有朋友真好》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对朋友间相互喜爱与想念有了一些体坛,但还不能很好的表达。今天的活动主要以小兔与朋友间的友谊、想念为主线,用思念的风铃来传递想念,使活动融入了很多温馨、感人的情感因素,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去感受“睹物思人“、托物寄情”。

在活动中我也创设了情境又结合了实际生活经验,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小兔看到了城市里的什么东西会想到她的哪位好朋友?”在师幼创设的情景中进行对话与互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朋友间相互想念和关爱的美好情感。

今天的活动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以“小兔子要搬到城市里去住”为主线,引出与森林小动物不舍的友情,小朋友都能够很好的投入到这个情境中。第二部分是进行“睹物思人”的趣味匹配,活动中先请幼儿进行猜测“小兔看到了城市里的什么东西会想到她的哪位好朋友?”在猜测之前也有问题“城市里有什么?”来进行铺垫,这个猜测的过程需要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了幼儿的思维发展能力。同时在猜测的基础上利用动物的特征与城市里的事物进行趣味匹配,这一环节相对幼儿来说比较简单,完成的也很顺畅。第三部分是通过“托物寄情”来传递小动物们对小兔的想念和问候,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学说“小兔,你好,我是,我特别想念你,我给你准备了。”通过大胆表达这句话来传递与朋友之间的情感,引导幼儿了解到想念和爱要大胆的说出来。第四部分是情感升华、延伸想念,通过小兔与朋友之间的想念来迁移带入到实际的生活中,将爱传递给每个人。

活动结束,思念还在蔓延,经过听课老师的评课,让我也了解到在活动中还出现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慢慢改进:“想念”还不是很能突出,可以将想念在睹物思人这一环节重点强调,这样为“托物寄情”更好的铺垫,幼儿完整表述的时候会更加顺利一点。

希望借着每一次的机会与活动,把握每一次的过程,让自己不断在机遇中磨练,在活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有朋友真好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故事角色间真挚的友情。

2、懂得朋友间应互相关心、帮助。

活动准备:青蛙、癞蛤蟆的布绒玩具或自制指偶。

二、活动过程

1、青蛙和癞蛤蟆真要好。

——请幼儿完整倾听一遍故事。

——生日那天晚上,癞蛤蟆为什么着急?它担心什么?

——再次请幼儿完整倾听一遍故事。

——癞蛤蟆准备好长绳子、提灯、平底锅,想去干什么?

——青蛙为什么来迟了?它为什么要送癞蛤蟆一个台钟?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癞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2、学学青蛙与癞蛤蟆的对话。

——出示青蛙、癞蛤蟆的布绒玩具或自制指偶,引导幼儿思考:癞蛤蟆看到青蛙来了心情怎样?该怎样表现?

——教师左手操作“青蛙”,右手操作“癞蛤蟆”,表现癞蛤蟆连珠炮似的发问过程,引导幼儿体验癞蛤蟆焦急、关切的心情。

——教师扮演癞蛤蟆,幼儿扮青蛙,学学它们的对话。

3、有朋友真好。

——癞蛤蟆看到好朋友青蛙没来,十分担心,青蛙是为了给好朋友准备生日礼物而迟到的,它俩互相关心,真是一对好朋友。

——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吗?

——有的.小朋友暂时没有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呢?

三、活动建议

生日那天,癞蛤蟆不见朋友青蛙前来,心中涌现出一连串可怕的遐想,它准备去救助青蛙。作品对癞蛤蟆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得十分细腻,真切地传达了它们之间纯洁、真挚的友情,质朴但具有感染力。2.该活动可重点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角色的思想、情感。从而对自己的交往行为产生影响。

附:有朋友真好

生日那天晚上,癞蛤蟆烧了很多很多好吃的菜,还准备了蛋糕。他说:“青蛙还没有来。”

他看看钟,钟上的针不动,这才想起钟已经坏了。他开了门望着外面,天已经暗下来了,看不见青蛙。

“等得我真心急。”癞蛤蟆说,“青蛙会不会遇到了可怕的事情?会不会跌进一个深深的窟窿里,出不来了?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永远看不到他了!”

癞蛤蟆第二次开门,仍旧没看见青蛙。他说:“青蛙会不会在树林里迷路了?他是不是着凉,淋湿了,饿坏了?他会不会让大野兽抓住,给大野兽的尖牙齿吃掉了?”他大哭起来,“我的好朋友永远不会和我在一起过生日了!”

癞蛤蟆在地窖里找了一根长绳子,说:“我用它把青蛙从窟窿里救出来。”他又在阁楼里找到一盏提灯,说:“青蛙看见灯,就能够走出树林了。”他又在厨房里找到一只长柄平底锅,说:“我要用它来打那只大野兽,把它的尖牙齿全部打下来。”癞蛤蟆拿着绳子、提灯、平底锅,大声喊着:“青蛙,不要急,我来帮助你了!”癞蛤蟆跑出房子,咦,前面就是青蛙。青蛙说:“癞蛤蟆,你好!我来迟了,很抱歉!我是在给你准备礼物。”癞蛤蟆问:“你没有跌进深深的窟窿里吗?”青蛙回答:“没有。”癞蛤蟆又问:“你没有在树林里迷路?”青蛙回答:“没有。”癞蛤蟆又问:“你没有被一只大野兽吃掉吗?”青蛙回答:“没有,完全没有。”癞蛤蟆说:“哈哈,和你一块儿过生日多么愉快啊!”癞蛤蟆打开青蛙的礼物,是一只美丽的新台钟。两个好朋友坐在火炉旁边,一起吃蛋糕。

有朋友真好篇6

活动目标:

1、基于线索,展开想象,大胆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对好朋友的想念之情。

2、在倾听和交流中体会小兔和朋友间互相想念和关爱的情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课件“有朋友真好”。

2、人手一封小动物的信。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结合故事第一段,初步理解故事。

(1)兔子搬家到城里。

(2)观察情节图片。

师:到了城市里面,兔子想起了很多好朋友,你觉得兔子会看到什么?会想起来什么呢?

2、结合故事第三段,大胆表达对朋友的想念。

(1)读长颈鹿寄给小兔的信。

(2)读大象寄给小兔的信。

(3)自主读小动物们寄给小兔的信。

第一轮:幼儿自主读物。

第二轮:好朋友交换信件阅读。

第三轮:读信给小兔听。

3、欣赏故事。

(1)完整欣赏故事《有朋友真好》。

(2)结束语:今天虽然是张老师第一次认识你们,但我们已经是朋友了,也许马上就要和你们分开了,我会想你们的,那你们呢?那我们彼此想念的时候可以怎么办?等一下,我们彼此交换一下电话号码,等我们彼此想念的时候就可以打电话、写信。

有朋友真好篇7

一.活动名称:语言(中班)

二.活动内容: 《有朋友真好》

三.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图片中的人物景物,模仿人物对话

2.感受角色见真挚的友情,懂得朋友间应互相关心和帮助

四.活动重点难点:

①.重点: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角色的思想、情感。

②.难点:学习观察图片讯息,学习模仿对话。

五.活动方法与形式:

口授、直观、指点、活动及演示法;

集体与小组相结合

六.活动准备:

1.故事大挂图、幼儿用书

2.手电桶、长绳子、长柄平底锅

3.桌子、盘子、生日蛋糕卡纸、椅子、电话

幼儿年龄:3~4岁

七.活动流程:

《一》.观察图片,欣赏故事.(5-8分钟左右)

《二》.趣味模仿对话.(10分钟左右)

《三》.活动延伸:情景扮演.(8分钟左右)

八.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欣赏故事

活动导入:引导幼儿一起歌唱《好朋友》,加入一些动作,作为课前活动(帮助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1).观察图片.

(注:教师引导幼儿按图顺序观察图中的人物景物——为主;教师引导幼儿察觉故事内容——为次.)

师:小朋友们想听这个故事吗?故事的名字叫做《有朋友真好》……教师朗诵故事。

(2).听故事.

幼儿通过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感知青蛙和癞蛤蟆很要好。

师提问:今天是谁的生日?癞蛤蟆请谁参加生日party?  

青蛙迟到了吗?为什么?

癞蛤蟆为什么着急得哭了,它担心什么?

癞蛤蟆准备了什么东西?想去干什么呢?

(承上启下)  师:最后癞蛤蟆和青蛙一起过得开心,它们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小朋友们知道它们互相说了什么话吗?    

《二》.学习模仿对话.

(1).眼看版图句子,尝试一字一字看读。

句子:

今天是癞蛤蟆的生日。

青蛙怎么还没来?

青蛙,别着急,我来帮你了。

来晚了,真对不起!

和你一起过生日真好!

(以上环节重复2-3次)

基本结束部分:请个别幼儿上台看图简单讲述故事内容              

活动延伸:

(2).情景扮演.(利用游戏帮助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们首先简单示范情景扮演。角色有:癞蛤蟆、青蛙、大灰狼、大树。

然后幼儿自主寻找4位小朋友为一小组,依图提示进行扮演。(教师从旁提供帮助)

有朋友真好篇8

活动名称:

《有朋友真好》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体会故事中真挚的友谊。

2、懂得朋友间相互关心、帮助。

3、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音乐《找朋友》

经验准备:会唱《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找朋友》幼儿进入活动室。

教师播放音乐《找朋友》,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室。

提问:1、刚刚听到的是什么音乐?(找朋友)你的朋友是谁?为什么他是你的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有朋友真好》让我们来听一听故事里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请小朋友们仔细的听。

二、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

提问:1、生日那天晚上癞蛤蟆在做什么?癞蛤蟆说了一句什么话?(青蛙还没来)当时它的心理怎样?(着急)它担心什么?

2、癞蛤蟆准备好长绳子,提灯、平底锅想去干什么?

3、青蛙为什么来迟了?它为什么要送癞蛤蟆一个闹钟?

4、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癞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总结:癞蛤蟆看到好朋友没来,十分担心,青蛙是为了给好朋友准备生日礼物而迟到的,它俩相互关心,真是一对好朋友。

三、学习对话

1、出示青蛙和癞蛤蟆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癞蛤蟆看到青蛙来了心情怎样?该怎样表现?

2、教师扮演癞蛤蟆和青蛙,引导幼儿体验癞蛤蟆焦急、关切的亲情。

3、教师扮演癞蛤蟆,幼儿扮青蛙,学学他们的对话。

四、互动《找朋友》结束

教师:有朋友真好,你有朋友吗?那请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跳舞吧

有朋友真好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并想象对话。

2、感受角色间真挚的友情,懂得朋友间应相互关心和帮助。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倾听、观察图片、猜测故事的发展;

难点:想象对话并学习用较为连贯的语言讲述。

活动准备:

图片、布绒玩具蛤蟆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师:(出示布绒玩具青蛙,模仿蛤蟆口气,与孩子打招呼):“呱,呱,小朋友们好!”

幼儿:青蛙好。

师:“哎,我不是青蛙,我是青蛙的好朋友——蛤蟆”

(二)理解故事,体验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1、在看看说说中——了解蛤蟆不见朋友及时到来而为朋友担心的所想所为。

师:今天是蛤蟆的生日,他邀请好朋友——青蛙,来家里一起过生日。

“看(出示图一)桌子上摆满了菜和蛋糕,可是,青蛙来了吗?

师:青蛙为什么还没来呢,发生了什么事了吗?

2、教师讲述故事第1—4段,并出示图二:蛤蟆为朋友着急,他想到了什么?

3、教师提问,幼儿自由想象回答。蛤蟆决定去救青蛙,他要准备哪些东西去救青蛙?

(1)“假如是,青蛙跌进很深的沟里,要准备什么?

(2)“假如是,天黑了,青蛙看不清路,要准备什么?”

(3)“假如是青蛙遇到了野兽,要怎么办?”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并提问

(1)青蛙终于来了,蛤蟆看到青蛙后,会和青蛙说些什么呢?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三)完整欣赏故事——体验好朋友间惦记、关心的心情

师:那我们再来完整听听故事,故事的题目叫“有朋友真好”。

师:蛤蟆为什么那么担心青蛙会遭遇危险?(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四)学说角色对话——加深体验

1、师生互换角色学习角色对话

2、分男女学习对话。

(五)生活迁移:结合班级实际理解“有朋友真好”

1、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吗?请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和好朋友有互相关心的事情吗?

3、今天有哪个好朋友生病了没来幼儿园,晚上能打电话去问候吗?

4、教师小结:好朋友不仅仅要分享好吃的、好玩的,还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样才能感觉到有朋友真好!

有朋友真好篇10

目标1、感受、理解故事角色间真挚的友情。

2、懂得朋友间应互相关心、帮助。 准备青蛙、癞蛤蟆的布绒玩具或自制指偶。 过程 1、青蛙和癞蛤蟆真要好。——请幼儿完整倾听一遍故事。

——生日那天晚上,癞蛤蟆为什么着急?它担心什么?

——再次请幼儿完整倾听一遍故事。

——癞蛤蟆准备好长绳子、提灯、平底锅,想去干什么?

——青蛙为什么来迟了?它为什么要送癞蛤蟆一个台钟?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癞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2、学学青蛙与癞蛤蟆的对话。——出示青蛙、癞蛤蟆的布绒玩具或自制指偶,引导幼儿思考:癞蛤蟆看到青蛙来了心情怎样?该怎样表现?

——教师左手操作“青蛙”,右手操作“癞蛤蟆”,表现癞蛤蟆连珠炮似的发问过程,引导幼儿体验癞蛤蟆焦急、关切的心情。

——教师扮演癞蛤蟆,幼儿扮青蛙,学学它们的对话。 3、有朋友真好。——癞蛤蟆看到好朋友青蛙没来,十分担心,青蛙是为了给好朋友准备生日礼物而迟到的,它俩互相关心,真是一对好朋友。

——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吗?

——有的小朋友暂时没有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呢?建议1、生日那天,癞蛤蟆不见朋友青蛙前来,心中涌现出一连串可怕的遐想,它准备去救助青蛙。作品对癞蛤蟆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得十分细腻,真切地传达了它们之间纯洁、真挚的友情,质朴但具有感染力。2.该活动可重点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角色的思想、情感。从而对自己的交往行为产生影响。 附:有朋友真好生日那天晚上,癞蛤蟆烧了很多很多好吃的菜,还准备了蛋糕。他说:“青蛙还没有来。”他看看钟,钟上的针不动,这才想起钟已经坏了。他开了门望着外面,天已经暗下来了,看不见青蛙。“等得我真心急。”癞蛤蟆说,“青蛙会不会遇到了可怕的事情?会不会跌进一个深深的窟窿里,出不来了?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永远看不到他了!”癞蛤蟆第二次开门,仍旧没看见青蛙。他说:“青蛙会不会在树林里迷路了?他是不是着凉,淋湿了,饿坏了?他会不会让大野兽抓住,给大野兽的尖牙齿吃掉了?”他大哭起来,“我的好朋友永远不会和我在一起过生日了!”癞蛤蟆在地窖里找了一根长绳子,说:“我用它把青蛙从窟窿里救出来。”他又在阁楼里找到一盏提灯,说:“青蛙看见灯,就能够走出树林了。”他又在厨房里找到一只长柄平底锅,说:“我要用它来打那只大野兽,把它的尖牙齿全部打下来。”癞蛤蟆拿着绳子、提灯、平底锅,大声喊着:“青蛙,不要急,我来帮助你了!”癞蛤蟆跑出房子,咦,前面就是青蛙。青蛙说:“癞蛤蟆,你好!我来迟了,很抱歉!我是在给你准备礼物。”癞蛤蟆问:“你没有跌进深深的窟窿里吗?”青蛙回答:“没有。”癞蛤蟆又问:“你没有在树林里迷路?”青蛙回答:“没有。”癞蛤蟆又问:“你没有被一只大野兽吃掉吗?”青蛙回答:“没有,完全没有。”癞蛤蟆说:“哈哈,和你一块儿过生日多么愉快啊!”癞蛤蟆打开青蛙的礼物,是一只美丽的新台钟。两个好朋友坐在火炉旁边,一起吃蛋糕。

有朋友真好篇11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体验朋友间互相惦念、关切的心情。

2、根据故事情节,学说角色的对话。

活动准备:图片、布绒玩具蛤蟆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师:(出示布绒玩具蛤蟆,模仿蛤蟆口气,与孩子打招呼):“呱,呱,小朋友们好!”

幼儿:青蛙好。

师:“哎,我不是青蛙,我是青蛙的好朋友——蛤蟆”

二、理解故事,体验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1、在看看说说中——了解蛤蟆不见朋友及时到来而为朋友担心的所想所为。

师:今天是蛤蟆的生日,他邀请好朋友——青蛙,来家里一起过生日。

“看(出示图一)桌子上摆满了菜和蛋糕,可是,青蛙来了吗?(没来)

师:青蛙没来,蛤蟆在想什么呢?

(a、青蛙怎么还不来呀,b、青蛙会不会生病了,c、青蛙会不会被车撞了。d、青蛙怎么还不来呀,我要去找找他——)

师(讲述故事第1-4段:生日那天晚上,、不会和我一起过生日了。

(出示图二)蛤蟆为朋友着急,他想到了什么?

(青蛙会不会跌进沟里了,会不会迷路了,会不会被野兽抓住吃掉了。)

师:蛤蟆决定去救青蛙,他要准备哪些东西去救青蛙?(稍作停顿,不要幼儿回答)

“假如是,青蛙跌进很深的沟里,要准备什么?

(a、梯子——师:这个工具可行,可是梯子太重了,蛤蟆搬不动,那该准备什么?b、竹杆c绳子——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与蛤蟆想的办法一个样)

师:看(图三)蛤蟆手臂上套着长绳子,绳子可以怎样救青蛙?

(可以把青蛙拉上来)

师:对,蛤蟆想——我用绳子把青蛙从沟里救出来。

师:假如是,天黑了,青蛙看不清路,要准备什么?

(a打火机、蜡烛——师:如果树林里有风,打火机、蜡烛很容易被风吹灭的b、手电筒、应急灯——师:这个工具方便又安全。)

师:蛤蟆找到一盏提灯,说,青蛙看见灯,就能够走出树林了。

师:看(图四)蛤蟆拿着的长柄平底锅,是用来干什么的?

(用来打野兽的)

师:蛤蟆找到一只长柄平底锅,说:我要用它来打那只大野兽,把它的尖牙齿全部打下来。

师:(讲述故事)蛤蟆拿着绳子、提灯、平底锅、大声喊着、我是在给你准备礼物。

师:青蛙终于来了,蛤蟆看到青蛙后,会和青蛙说些什么呢?

(1、你终于来了,让我担心死了,2、你没有迷路吧、)

师:(讲述故事到最后)蛤蟆问、一起吃蛋糕。(出示图五)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1、蛤蟆邀请青蛙一起过生日,2、青蛙没来蛤蟆为青蛙担心,3、青蛙送礼物给蛤蟆)

2、完整欣赏故事——体验好朋友间惦记、关心的心情

师:那我们再来完整听听故事,故事的题目叫“有朋友真好”。

师:蛤蟆为什么那么担心青蛙会遭遇危险?

(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3、学说角色对话——加深体验

师:蛤蟆看到青蛙来了,心情会怎么样?它是怎么问青蛙的?我们一起来学学蛤蟆的心情、蛤蟆和青蛙的对话。

(你没有跌进深深的沟里吗?没有,你没有在树林里迷路?没有,你没有被一只大野兽吃掉吗?没有,完全没有)

师:下面请小朋友当蛤蟆,教师当青蛙,我们再来说说他们的对话,蛤蟆,要把焦急、关切青蛙的心情表现出来哦!

师:下面请女孩子当蛤蟆,男孩子当青蛙,学学他们的对话。

师:我们再来边看图边听故事,会说的小朋友可以轻声和老师一起说。

三、结合实际理解“有朋友真好”

师:蛤蟆看到好朋友青蛙没来,十分担心,而青蛙为了给好朋友准备生日实物而迟到,他们俩互相关心,真是一对好朋友。

师: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吗?请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哦,你的好朋友是、你有两个好朋友,你有三个好朋友)

师:你和好朋友有互相关心的事情吗?

(1、你的好朋友生病了,你会打电话去问候,

2、妈妈买来你爱吃的巧克力,你会带给好朋友吃,

3、你有新玩具,你会和好朋友一起玩。

4、好朋友摔了跤哭了,你也会很难过。

5、好朋友心情不好时,你会想办法让他开心。

原来,你们有那么多和好朋友互相关心的事情,有朋友真好!)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手拉手走出教室。

故事:有朋友真好

生日那天晚上,癞蛤蟆烧了很多很多好吃的菜,还准备了蛋糕。他说:“青蛙还没有来。”

他看看钟,钟上的针不动,这才想起钟已经坏了。他开了门望着外面,天已经暗下来了,看不见青蛙。

“等得我真心急。”癞蛤蟆说,“青蛙会不会遇到了可怕的事情?会不会跌进一个深深的窟窿里,出不来了?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永远看不到他了!”

癞蛤蟆第二次开门,仍旧没看见青蛙。他说:“青蛙会不会在树林里迷路了?他是不是着凉,淋湿了,饿坏了?他会不会让大野兽抓住,给大野兽的尖牙齿吃掉了?”他大哭起来,“我的好朋友永远不会和我在一起过生日了!”

癞蛤蟆在地窖里找了一根长绳子,说:“我用它把青蛙从窟窿里救出来。”

他又在阁楼里找到一盏提灯,说:“青蛙看见灯,就能够走出树林了。”

他又在厨房里找到一只长柄平底锅,说:“我要用它来打那只大野兽,把它的尖牙齿全部打下来。”

癞蛤蟆拿着绳子、提灯、平底锅,大声喊着:“青蛙,不要急,我来帮助你了!”

癞蛤蟆跑出房子,咦,前面就是青蛙。

青蛙说:“癞蛤蟆,你好!我来迟了,很抱歉!我是在给你准备礼物。”

癞蛤蟆问:“你没有跌进深深的窟窿里吗?”

青蛙回答:“没有。”

癞蛤蟆又问:“你没有在树林里迷路?”

青蛙回答:“没有。”

癞蛤蟆又问:“你没有被一只大野兽吃掉吗?”

青蛙回答:“没有,完全没有。”

癞蛤蟆说:“哈哈,和你一块儿过生日多么愉快啊!”

癞蛤蟆打开青蛙的礼物,是一只美丽的新台钟。

两个好朋友坐在火炉旁边,一起吃蛋糕。

有朋友真好篇12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体会故事中真挚的友谊。

2、懂得朋友间相互关心、帮助。

3、理解故事内容。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找朋友》

经验准备:

会唱《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找朋友》幼儿进入活动室。

教师播放音乐《找朋友》,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室。

提问:1、刚刚听到的是什么音乐?(找朋友)你的朋友是谁?学习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并能用三个或更多的物体比较高矮。为什么他是你的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有朋友真好》让我们来听一听故事里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请小朋友们仔细的听。

二、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

提问:1、生日那天晚上癞蛤蟆在做什么?癞蛤蟆说了一句什么话?(青蛙还没来)当时它的心理怎样?(着急)它担心什么?

2、癞蛤蟆准备好长绳子,提灯、平底锅想去干什么?

3、青蛙为什么来迟了?它为什么要送癞蛤蟆一个闹钟?

4、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癞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总结:癞蛤蟆看到好朋友没来,十分担心,青蛙是为了给好朋友准备生日礼物而迟到的,它俩相互关心,真是一对好朋友。

三、学习对话

1、出示青蛙和癞蛤蟆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癞蛤蟆看到青蛙来了心情怎样?该怎样表现?

2、教师扮演癞蛤蟆和青蛙,引导幼儿体验癞蛤蟆焦急、关切的亲情。

3、教师扮演癞蛤蟆,幼儿扮青蛙,学学他们的对话。

四、互动《找朋友》结束

教师:有朋友真好,你有朋友吗?那请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跳舞吧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对朋友间相互喜爱与想念有了一些体坛,但还不能很好的表达。今天的活动主要以小兔与朋友间的友谊、想念为主线,用思念的风铃来传递想念,使活动融入了很多温馨、感人的情感因素,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去感受“睹物思人“、托物寄情”。

在活动中我也创设了情境又结合了实际生活经验,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小兔看到了城市里的什么东西会想到她的哪位好朋友?”在师幼创设的情景中进行对话与互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朋友间相互想念和关爱的美好情感。

有朋友真好篇13

中班德育活动设计方案

---《有朋友真好》  设计者:谢思思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自我意识较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同时,家长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导致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许多幼儿就遇到了同伴关系的强有力挑战。因此我班开展“有朋友真好”的主题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品质。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向家长说明开展此主题的目的、意义与方法,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做到家园教育同步。活动过程中,重点指导家长让幼儿积极参与交往、学会交往,在交往中理解自己与集体、与别人的关系,从小养成热爱集体、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一:

一、       活动内容:我有好朋友了

二、       活动目标:

1、          在老师、家长的引导和帮助下自己寻找好朋友,学习初步的交往。

2、          感受到有朋友的乐趣。

3、          向老师、家长和同伴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三、       活动准备:

1、          取得家长的配合,引导幼儿与家附近的小朋友做朋友,并拍下与好朋友的合影照片。

2、          布置用于贴合影照片的专栏。

3、          《找朋友》的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有朋友真好篇14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体会故事中真挚的友谊。

2、懂得朋友间相互关心、帮助。

3、理解故事内容。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找朋友》

经验准备:会唱《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找朋友》幼儿进入活动室。

教师播放音乐《找朋友》,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室。

提问:

1、刚刚听到的是什么音乐?(找朋友)你的朋友是谁?为什么他是你的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有朋友真好》让我们来听一听故事里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请小朋友们仔细的听。

二、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

提问:

1、生日那天晚上癞蛤蟆在做什么?癞蛤蟆说了一句什么话?(青蛙还没来)当时它的心理怎样?(着急)它担心什么?

2、癞蛤蟆准备好长绳子,提灯、平底锅想去干什么?

3、青蛙为什么来迟了?它为什么要送癞蛤蟆一个闹钟?

4、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癞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总结:癞蛤蟆看到好朋友没来,十分担心,青蛙是为了给好朋友准备生日礼物而迟到的,它俩相互关心,真是一对好朋友。

三、学习对话

1、出示青蛙和癞蛤蟆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癞蛤蟆看到青蛙来了心情怎样?该怎样表现?

2、教师扮演癞蛤蟆和青蛙,引导幼儿体验癞蛤蟆焦急、关切的亲情。

3、教师扮演癞蛤蟆,幼儿扮青蛙,学学他们的对话。

四、互动《找朋友》结束

教师:有朋友真好,你有朋友吗?那请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跳舞吧。

教学反思:

中班幼儿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对朋友间相互喜爱与想念有了一些体坛,但还不能很好的表达。今天的活动主要以小兔与朋友间的'友谊、想念为主线,用思念的风铃来传递想念,使活动融入了很多温馨、感人的情感因素,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去感受“睹物思人“、托物寄情”。

在活动中我也创设了情境又结合了实际生活经验,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小兔看到了城市里的什么东西会想到她的哪位好朋友?”在师幼创设的情景中进行对话与互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朋友间相互想念和关爱的美好情感。

今天的活动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以“小兔子要搬到城市里去住”为主线,引出与森林小动物不舍的友情,小朋友都能够很好的投入到这个情境中。第二部分是进行“睹物思人”的趣味匹配,活动中先请幼儿进行猜测“小兔看到了城市里的什么东西会想到她的哪位好朋友?”在猜测之前也有问题“城市里有什么?”来进行铺垫,这个猜测的过程需要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了幼儿的思维发展能力。同时在猜测的基础上利用动物的特征与城市里的事物进行趣味匹配,这一环节相对幼儿来说比较简单,完成的也很顺畅。第三部分是通过“托物寄情”来传递小动物们对小兔的想念和问候,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学说“小兔,你好,我是,我特别想念你,我给你准备了。”通过大胆表达这句话来传递与朋友之间的情感,引导幼儿了解到想念和爱要大胆的说出来。第四部分是情感升华、延伸想念,通过小兔与朋友之间的想念来迁移带入到实际的生活中,将爱传递给每个人。

活动结束,思念还在蔓延,经过听课老师的评课,让我也了解到在活动中还出现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慢慢改进:“想念”还不是很能突出,可以将想念在睹物思人这一环节重点强调,这样为“托物寄情”更好的铺垫,幼儿完整表述的时候会更加顺利一点。

希望借着每一次的机会与活动,把握每一次的过程,让自己不断在机遇中磨练,在活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有朋友真好(通用1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快乐装彩珠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针对班上幼儿普遍存在的遇到问题或困难不知该怎么办的现象,我们近期开展了“爱动脑筋小明星”系...

  • 中班社会活动《去菜场》

    活动一教学内容:社会活动《去菜场》教学目标:1.知道菜场里有品种繁多的蔬菜和其他食品,是人们买菜和卖菜的地方。2.能大...

  • 中班社会活动《独自在家时》说课稿

    一、说设计意图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城市中的家长们往往忙于加班、应酬,孩子在家的独处时间越来越多...

  • 中班社会活动《新年趣闻》

    教学目标:1.知道1月1日是元旦,是新一年的第一天。2.了解关于新年的一些传统民俗、风俗习惯及趣闻,并能大胆地向同伴进行...

  • 中班社会:拼拼凑凑变色龙

    活动目标:1.感受变色龙的心理变化,知道做我自己才是最快乐的。2.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每种生物都有适合自己的不同优点。活...

  • 中班社会:特殊的电话号码

    活动目标 1.认识119、110、120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并能区分它们的不同用途。 2.学习拨打特殊电话并正确描述情境,初...

  • 中班社会:买菜

    设计思路: 因为我们正在进行蔬菜大联欢的音乐剧,在之前我们也有了过去菜场买菜的相关经验,因为孩子们画遮挡的物体画...

  • 中班社会:最佳倾听者

    设计意图: 在几次的进班后,我发现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在参与活动方面很积极,特别能说会道,但是,总是急于表现自己,将...

  • 中班社会:袋装食品的保存

    活动目标:1.知道吃不完的食品不封口会还潮、变质。2.通过尝试操作,学习几种简单的封口办法,在实验中比较发现最好的封...

  • 中班社会活动《我爱爸爸》

    设计意图:一直以来,小朋友对于母亲接触、了解得多,而父亲相对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角色,小朋友对于自己的爸爸并不怎么了解...

  • 中班社会:参观水果店

    二、活动背景:随着科学的发展,对生活在上海的孩子们来说,他们非常幸福,可以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种美味的水果。可也因此...

  • 大班社会领域活动《特殊的朋友》

    活动背景:现代生活条件优越,孩子们丰衣足食,个个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孩子们不懂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结合大班整合活...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