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教 案
1年1—4班
时间
xx年9月21日
检印
月 日
课题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
课型
新 课
教学目的或目标
1、 了解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太阳辐射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2、 学会阅读和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
3、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难点
大气的保温作用
关键
教具
环节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教学方法及备注
导入
讲授
新课
太阳辐射既能到达地球表面,也能到达月球表面,但是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00℃以上,夜晚则降至-183℃。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气层,是大气的热力状况保护我们人类和一切生命的存在,下面我们讲大气的热力状况。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大气的热力作用
0.5
1.5
2.5
1.0
2.0
3.0
0.2
0.4
0.6
0.8
1.0
3.0
1.5
2.0
辐射能力
(卡/厘米2·分·微米)
波长(微米)
紫外区
可见光区
红外区
[预备知识]太阳辐射的能量分布:0.15—4μm
>0.76μm红外线 43%
0.4—0.76μm可见光 50%
<0.4μm紫外线 7%
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短波
辐射
引导设问
板书
读图讲述
环节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教学方法及备注
[总结]实验证明,物体温度越高波长越短,温度越低波长越长。所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人体辐射等属于长波辐射。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
特点:有选择性
o3:吸收紫外线co2和h2o:吸收红外线
但是,对于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却吸收的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来。
2、反射作用: 特点:无选择性
(1)反射主体:云和较大的颗粒尘埃。其中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明显。
(2)规律: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明显。
(3)所以,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就是因为云的反射作用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3、散射作用: 特点:有选择性
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是,太阳辐射中的一部分表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从而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散射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空气质点有能力散射波长小于自身直径的光。可见波长越短的光,越易被散射。所以,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紫色和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因此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黎明和黄昏,虽然太阳在地平线以下,但它的光芒已被空气中的微粒散射到天空,因此,天空是明亮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一、陆地环境整体性陆地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陆地环境整体性。...
求极昼极夜问题的原理与方法进行极地考察或作穿过极地的航行,都需要事先知道极圈内某一纬度上一年中有多少天极昼、多少天...
[考纲要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聚落的形成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2)城市的区位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并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从而明确地壳物质循环关...
以学科主干知识为主体,考察能力为立向是永远不变的主题。本试卷紧密联系实际、社会热点,题目设立新颖,设问严谨,难易程...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通过学习土壤的形成过程,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
地理:地理图像高考最后复习一、高考展望1、地图考试内容: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
1. 重基础,抓主干,提高中低档题的得分率虽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一定难度,但总要考核一些基础知识,如xx年全国卷ⅰ第3...
单元复习(十四):中国地理【单元知识网络】 【单元强化训练】一、选择题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北京人说他风沙多...
1.教材和教法分析从结构层面上看,本节是在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元素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如何从海水中提取人类生存发展所...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影响我国的几种常见天气系统,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