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三地理教案 > 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第六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了解地球公转一周后,地球上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能力训练点

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太阳高度变化。

2.难点:太阳直射概念。

3.疑点: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

4.解决办法:图解法。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通过自己一步步绘图逐渐理解知识内容。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攻破难点:不同方位的太阳直射概念。2.突出重点: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3.了解五带和24节气。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图解直射概念:(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直射,特别是变换角度的直射概念不清楚,影响了后面一系列的知识理解和学习,此处宜作为重点讲解内容。)方法:

(1)画两个如图的弧形a弧、b弧,在弧上各找一点表示一人所在的地理位置p1、p2;请学生画出此人所在的地平线(过切点画切线);讲明直射即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是90度,请学生画出太阳光线。

(2)在图2上把弧补充为一个完整的圆,并画上地轴(垂直线)、赤道(水平线),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赤道)。

(3)把图2旋转一个角度(黄赤交角),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从此点平行于赤道画一条纬线,思考这条纬线的特点(太阳直射的最北点——北回归线,此线上各点一天中都有直射机会)

(4)思考: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否移动,观察二分二至图,认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练习: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2.昼夜长短变化

请每位学生画一张夏至日(12月22日)光照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用以订正。在图上标出南北回归线、晨昏线,把夜半球涂成阴影。

(1)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a.教师在图中南北半球各画一条纬线(例图中b、d所在纬线),学生注明昼弧和夜弧长,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太阳直射的南半球昼长于夜,北半球相反。

b.教师在北半球再添加一条纬线(例图中e所在纬线),学生观察同一半球不同纬线上的昼夜长短情况,得出结论: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赤道终年昼夜平分。

c.请学生用纬线标出极昼和极夜范围——极圈概念(例图中a.f点所在纬线)。

(2)思考:有无全球同时昼夜平分的时候,什么时候?演示春秋分时太阳直射的位置。

理论上:晨昏圈过极点时,全球纬线被平分,此时为春秋分。

实际中:夏季的昼长转为冬季的昼短的那一天。

3)练习:12月22日下列地区昼长的是b、d,昼最长的是d。

a.伦敦b.悉尼c.北京d.好望角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练习:6月22日(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以北各地,达最小值的地区是赤道以南各地。

分析:绘图,注明太阳直射点(北回归线)。在北回归线以北任选一点a,发现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离此点最近,此点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故未达最大值。赤道以南和南回归线以南各选一点b、c,发现此时太阳直射点离所选点最远,故赤道以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2页,当前第1页12

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陆地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一、陆地环境整体性陆地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陆地环境整体性。...

  • 2016高考地理求极昼极夜问题的原理与方法复习导学案

    求极昼极夜问题的原理与方法进行极地考察或作穿过极地的航行,都需要事先知道极圈内某一纬度上一年中有多少天极昼、多少天...

  • 城市的区位因素

    [考纲要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聚落的形成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2)城市的区位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

  • 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并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从而明确地壳物质循环关...

  • 北京海淀区2016届高三二模试题分析(地理)

    以学科主干知识为主体,考察能力为立向是永远不变的主题。本试卷紧密联系实际、社会热点,题目设立新颖,设问严谨,难易程...

  •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通过学习土壤的形成过程,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

  • 地理:地理图像高考最后复习

    地理:地理图像高考最后复习一、高考展望1、地图考试内容: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

  • 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

  • 高考地理二、三轮复习技巧与策略

    1. 重基础,抓主干,提高中低档题的得分率虽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一定难度,但总要考核一些基础知识,如xx年全国卷ⅰ第3...

  • 2016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考点复习中国地理

    单元复习(十四):中国地理【单元知识网络】 【单元强化训练】一、选择题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北京人说他风沙多...

  • 高三地理《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分析

    1.教材和教法分析从结构层面上看,本节是在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元素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如何从海水中提取人类生存发展所...

  • 常见天气系统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影响我国的几种常见天气系统,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