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教案 > 八年级历史教案 >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工人运动掀起新高潮(通用2篇)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工人运动掀起新高潮(通用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工人运动掀起新高潮篇1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必须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教法设计:

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探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本资源库提供的课堂演示型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过程 :

导入  新课:

请大家考虑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讲授新课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在上一课里,大家知道了,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所以五四爱国运动以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发表了130多篇介绍俄国革命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些对于中国先进分子走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以后,不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报杂志在各地陆续出现,而且各种组织和团体也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之一。

二、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指导学生看课本下方对“共产国际”的注释,加深对这一历史概念的印象),陈独秀首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开展共产主义的宣传和组织活动,它和全国各地革命团体建立联系,直接和间接地帮助了其它地方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边讲边指导学生看动画课件“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一成立,就投身到工人中去,进行深入的群众工作。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大多是知识分子出身,为了能在工人中进行有效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他们穿起工人的服装,学习工人的语言,从事工人的劳动,力求与工人打成一片。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其阶级觉悟,他们创办了一批专门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

这些刊物以大量的材料、生动的事实、简朴的语言,通俗而形象地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黑暗状况,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工人阶级解放的道路,使马克思主义深入到工人群众之中。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还创办了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共产党主义小组的成员用浅显的语言讲述有关当时社会的不合理,工人团结起来力量大、工人阶级要有自己的政党、要组织工会等革命道理。

经过宣传教育,觉悟了的工人要求组织起来。由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使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有了它的阶级基础。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又在干部上和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这样,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就成熟了。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共“一大”的召开

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派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谭秋、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一大”的主要内容:

①通过了第一个党纲;

②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③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④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⑤成立了中央局,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并决定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宣告成立了。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教师启发学生联系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第三次革命高潮及其最终结局。

3.中共“二大”的召开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又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2人,代表全国190多名党员。

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革命纲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80多年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然而没有一个阶级、一个政党提出过完整的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刚成立不久,就破天荒地提出了彻底的民主纲领。这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正确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才能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

四、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一大”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

1.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立

自此党在工人中和整个社会上的政治影响日益扩大。

2.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在斗争中工人们都组织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这场气壮山河的工人斗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和革命精神,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信。

3.“二七”惨案及其教训

第一次工人运动达到顶点,之后,工运暂时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教育了中共,要想战胜强大的敌人,单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是不行的,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板书设计 :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工人运动掀起新高潮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共“一大”的召开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3.中共“二大”的召开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四、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立

2.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3.“二七”惨案及其教训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工人运动掀起新高潮篇2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必须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教法设计:

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探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本资源库提供的课堂演示型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过程 :

导入  新课:

请大家考虑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讲授新课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在上一课里,大家知道了,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所以五四爱国运动以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发表了130多篇介绍俄国革命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些对于中国先进分子走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以后,不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报杂志在各地陆续出现,而且各种组织和团体也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之一。

二、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指导学生看课本下方对“共产国际”的注释,加深对这一历史概念的印象),陈独秀首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开展共产主义的宣传和组织活动,它和全国各地革命团体建立联系,直接和间接地帮助了其它地方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边讲边指导学生看动画课件“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一成立,就投身到工人中去,进行深入的群众工作。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大多是知识分子出身,为了能在工人中进行有效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他们穿起工人的服装,学习工人的语言,从事工人的劳动,力求与工人打成一片。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其阶级觉悟,他们创办了一批专门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

这些刊物以大量的材料、生动的事实、简朴的语言,通俗而形象地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黑暗状况,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工人阶级解放的道路,使马克思主义深入到工人群众之中。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还创办了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共产党主义小组的成员用浅显的语言讲述有关当时社会的不合理,工人团结起来力量大、工人阶级要有自己的政党、要组织工会等革命道理。

经过宣传教育,觉悟了的工人要求组织起来。由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使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有了它的阶级基础。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又在干部上和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这样,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就成熟了。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共“一大”的召开

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派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谭秋、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一大”的主要内容:

①通过了第一个党纲;

②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③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④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⑤成立了中央局,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并决定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宣告成立了。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教师启发学生联系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第三次革命高潮及其最终结局。

3.中共“二大”的召开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又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2人,代表全国190多名党员。

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革命纲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80多年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然而没有一个阶级、一个政党提出过完整的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刚成立不久,就破天荒地提出了彻底的民主纲领。这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正确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才能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

四、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一大”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

1.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立

自此党在工人中和整个社会上的政治影响日益扩大。

2.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在斗争中工人们都组织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这场气壮山河的工人斗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和革命精神,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信。

3.“二七”惨案及其教训

第一次工人运动达到顶点,之后,工运暂时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教育了中共,要想战胜强大的敌人,单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是不行的,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板书设计 :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工人运动掀起新高潮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共“一大”的召开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3.中共“二大”的召开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四、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立

2.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3.“二七”惨案及其教训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工人运动掀起新高潮(通用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抗日救亡运动(精选13篇)

    抗日救亡运动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 握 九一八事变...

  • 戊戌变法(通用15篇)

    戊戌变法篇1教学目标 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梁组织保国会;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失败...

  • 第1课 抗日救亡运动(精选2篇)

    第1课抗日救亡运动篇1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

  •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精选12篇)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篇1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掌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含义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基本史实和历...

  • 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精选2篇)

    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篇1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程标准]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

  • 国命大革命(通用2篇)

    国命大革命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

  •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通用2篇)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篇1教学重点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

  • 思想文化(精选14篇)

    思想文化篇1【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知道林则徐、魏源、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记住魏源写的《海国图志》,理解“师夷长...

  •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精选2篇)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篇1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

  •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精选2篇)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展示家庭、社会不同时期有关“衣、食、住、行、用”的照片,反映我国家庭、社...

  •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精选3篇)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篇1第二单元第8课 铸起共和国的钢铁长城班级_____ 姓名_____一、学习任务1、能说出“两弹一...

  • 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精选2篇)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篇1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意义。2、指...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